作者:宝藏猎人
秋生蓦然地从床榻上惊跳起来,满头大汗,神情惊恐地大口大口喘气,双手摸着自己的脖子,确认脖子上没有牙洞之后才长舒一口气。
“呼~原来是个噩梦!!”
他擦一擦额头上的汗水。
“刚才这梦太真实了!!”
秋生回想起梦里那些真实的感受,不由得让他打一个寒颤。
如果可以,他打死也不想再体验一次被僵尸咬死吸血的恐怖感受了。
他坐在床上平复气息,看着窗外已经天亮,随即跳下床穿上衣服,出门洗漱。
过了一会,文才等人同样从房间里出来。
“我昨晚梦到黄道公祂老人家了!!”
文才兴高采烈地说道:“祂赠送了我一枚护身符!!”
家乐同样欣喜地说,“我也梦到了,我也得到了一枚护身符!!”
话音一落,他们两人对视一眼,想不到他们两人同时得到黄道公托梦,并且同时得到黄道公赐下的护身符。
“不仅你们,我也得到了黄道公赐下的护身符。”
青青捧着面盆出来,听到文才和家乐两人的谈话,眉眼带笑地把自己挂在脖子上的护身符拿出来展示。
“青青姐,我昨晚也梦到黄道公祂老人家了。”
小王爷揉着惺忪的眼睛出来,看到青青手上的护身符,也是喜笑颜开地分享自己昨晚的梦境。
经过他们一说,原来他们昨晚全部通过梦乡进入到黄道庙里,从黄道庙当中得到一枚护身符。
当然,他们所说的梦到黄道公不准确,顶多只是梦到黄道公的神像而已。
不过,尽管如此也足以让他们欣喜了。
文才和家乐亲眼见识过黄道公护身符的威能,对于能得到这样一枚护身符高兴不已。
青青和小王爷两人的脸上同样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你们全部梦到黄道公,然后得到黄道公赐下的护身符!?”
秋生在一旁听着文才他们的谈论,顿时有一种天塌了的晕眩感。
他生无可恋地说,“为什么只有我昨晚梦到任老太爷,还被任老太爷咬死了!?”
整个义庄的人就他梦不到黄道公。
这对吗!?
“阿弥陀佛,秋生你不必太在意,实不相瞒,贫僧昨晚一夜无梦,同样梦不到黄道公。”
一休大师看到秋生沮丧的模样,拿自己举例宽慰秋生。
实际上,他对于自己并未得到黄道公恩赐不在意,反而看到自己弟子青青得到一枚护身符十分欣喜。
他从文才他们口中知道黄道公护身符的神威,自己弟子青青拥有这样一枚护身符傍身,往后再不用担忧会被妖魔鬼怪暗害了。
因此,他对赐下护身符的黄道公不胜感激。
九叔跨门出来,听得秋生的话语,微微一怔,随即心头一喜,整个义庄的人能梦到黄道公,秋生不可能梦不到。
唯一的解释就是秋生梦到了,却并未察觉。
他联想起当初文才进入黄道庙磨练的情况,顿时笑骂道:“你个笨蛋,生在福中不知福,平时看你挺机灵的,结果事情放到自己身上就看不透了。”
“师父,难道我这梦境有什么说法!?”
秋生眼睛一亮。
九叔看着秋生当局者迷的模样,摇头一笑,说:“如果为师猜的不错,就像之前文才的一样,这是黄道公祂老人家对你的考验,你能通过考验的的话,或许也能拥有一场大机缘。”
“真的!?”
秋生脸上大喜,刚才的郁闷一扫而空。
相比于护身符,能得到黄道公祂老人家赐下的大机缘更重要。
君不见文才就是得到黄道公赐下的机缘,直接摇身一变成为修道天才,谁也不敢再小瞧他。
秋生早就对文才的际遇眼热了,如今轮到自己,顿时让他高兴不已。
家乐羡慕地看着进入黄道公考察期的秋生,这种好事什么时候能轮到他呢!?
九叔看着众人个个面带喜意,对黄道公如此大方地给众人赐下护身符,不由得心生感慨。
他只是帮黄道公主持修建一间黄道庙,结果几乎整个义庄上下全部得到黄道公的赏赐。
这一份恩情,着实让他难以偿还。
唯有从今往后,一生俯首敬拜黄道公!!
“叮,香火值+100!”
“叮,香火值+100!”
“叮,香火值+100!!”
主神空间里,黄道很快就收到来自义庄的香火值,当他看到九叔师徒三人清一色地达到铁杆信徒的上百香火值,莞尔一笑。
果然,施恩在大多数时候是最能提升信徒的信仰度的方式。
如今,经过一轮轮的施恩,九叔师徒三人终于全部变成他的铁杆信徒。
黄道目光微闪,九叔的身份是茅山弟子,他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把自己的影响渗透进茅山派弟子群体当中,从而谋取更大的利益。
其他不说,单单是茅山道士供奉他的神像,他就能从辖地奖励当中获得一块块价值连城的福田。
这对他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第一百三十六章省城报道黄道公驱山作马,朝圣者,信仰蔓延
省城!!
新的一天如时到来。
“卖报了,卖报了!!”.
街道上,卖报的小报童挥舞着新鲜出炉的报纸大声吆喝,“今日看点,京铁大罢工,总统选举爆出惊天大丑闻……黄道公驱山作马!!”
在一众惊爆眼球的国家大事当中,突兀地插入一则猎奇新闻:
《黄道公鞭山赶石,驱山作马!》
让所有过路的行人不由地微微一怔,下意识地看向报童。
民国时期的报纸,在大家印象里应该是严肃的、内容应该是文白夹杂的,让后人十分向往和信任的。
其实并非如此,事实上,早在民国时期,标题党、奇闻轶事等等报纸内容一直是报社吸引读~者的一种重要手段。
早在民国时期,人们就已经十分重视标题的创意,出现所谓的“标题党-”。
这些标题有的幽默风趣、有的犀利辛辣、有的一语双关……
例如何应顷当湘南高官时,清明节回乡给他亡母扫墓,报纸标题是《何高官昨日去岳麓山扫他妈的墓》。
民国时期,物价飞涨、工资却不涨,报纸报道这种现象的标题是《公教人员不是东西——是东西也应当涨价!》、《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瘦了油条》等等。
一些地方报纸因为缺乏对大新闻的采访和报道,更是无力与有实力基础的报纸抗衡竞争,只能针对地方当局通告、社会各界动态、盗抢打劫案件、演艺名伶趣闻、猎奇式的社会新闻、邪教民俗、民间冲突诉讼等大做文章,争取办成小市民层的消闲读物。
对从警察局、法院或社会上联系的耳目那里采访的凶杀、失火、大盗窃、大诈骗、邪教民俗等猎奇事件,详细描写,突出发表,以便耸人听闻,从而吸引读者,扩大报纸发行。
为了增加报纸吸引力,有的报馆甚至不惜以失真为代价。
当时一些报界人士认为,越惊险离奇越具有新闻价值。
这就导致民国时期一些地方性报纸上标新立异的社会新闻报道题目屡见不鲜,很多是单纯为了迎合一般市民阶层人士的猎奇阅读喜好。
各种地方报的发行人,也经常为卖报人提示当日报纸内容重点的导销工作。
于是大街小巷或新闻发生地的现场附近,就会听到大肆渲染耸人听闻的卖报声。
所以,大家不要再说什么现代“新闻已死”。
事实上,早在民国时期,新闻就已经“死了”。
或者说,一些夸大其词、耸人听闻的报道本就是新闻报纸一直以来的毛病。
并非现代才出现。
也就是在这种风气下,黄道公驱山作马这种看似封建迷信的猎奇新闻一举登上省城的报纸。
当报童们吆喝着“黄道公驱山作马”的新闻,当真吸引一些小市民兴致勃勃地买上一份报纸翻阅消遣。
他们看着报纸上有关《黄道公驱山作马》的详尽报道以及上面一连串的照片。
照片上,只看到一座座山丘挪移让路,排列两侧恭候,然后一座山丘从群山之间大踏步过路,最终停在村口。
山丘上的黄道庙清晰可见!!
这些照片一连串地排列,仿佛连环画一样一环接着一环,把整个黄道公驱山作马的恢弘场面完整地表现出来。
市民们看着串联起来的照片啧啧称奇。
他们大部分人里面不相信世上存在这种神迹,只是以为是某个人用技术拍照捏造出现的一则猎奇新闻。
不过,不得不说,这一则猎奇新闻因为照片如同连环画一样,让人看得十分入迷。
黄道公的名字也一下子印入他们的心头上,只等着将来事情发酵,一下子引爆他们心里的记忆。
然而,尽管大部分人对这则猎奇新闻一笑而过,却有一小部分人深信不疑。
任何时代被忽悠买“保健品”的人从来不在少数。
这些人一看到新闻报纸上的内容,顿时对黄道公这位横空出世、神通广大的神明起了信仰。
更有人身体力行地直接前往任家镇朝圣,敬拜黄道公。
……
齐家香堂。
齐铁嘴一如既往地开门迎客,坐在老茶营里抿着茶水等待着生意生门。
当他听到门外报童大喊“黄道公驱山作马”的新闻报道,顿时在伙计小满惊诧的目光下“蹭”一下坐起,火急火燎地冲出门口对报童一招手,“小孩,给我来一份报纸!!”
“承惠,两分钱!”
齐铁嘴逃出两枚面值为一分的铜币塞给报童,拿起报纸就打开阅读,目光直接落到《黄道公鞭山赶石,驱山作马!》的报道上。
他看着照片上一座座山丘被驱赶着列队迎接坐落有黄道庙的山丘经过,瞳孔一缩。
他不像那些一无所知的小市民,他早就听闻过黄道公的名号,私底下也让人多方打听过,对黄道公留下的神迹知之甚多。
可他怎么也想不到,当他再次听闻黄道公的消息时,赫然是在新闻报纸上。
而且,这一次黄道公直接在众目睽睽之下鞭山赶石,驱赶山丘。
照片上的一幕幕大神通表现着实给他小小的心灵带来极大的震撼和刺激。
“黄道公这位大神真是不同凡响!!”
齐铁嘴一推眼镜,喃喃自语。
黄道公出现在大众视野才多长时间,结果有关祂老人家的消息和信仰已经传到省城。
他有预感,不用多长时间,黄道公的信仰就会如同星火燎原一般燃烧到省城,在省城当中掀起一股信仰浪潮。
毕竟,黄道公不是吃干饭的神明,而是有大神通,又极其灵验的真神。
只要民众们意识到这一点,那么黄道公的信仰传播就会如同喝水一样简单。
甚至不用其他人过多宣传,民众就会自发地信仰黄道公。
齐铁嘴看着报纸照片上的黄道庙,啧了一声,“要变天了。”
与此同时。
任婷婷的小四合院当中。
小莲出去买菜,听到报童的吆喝,立即脸上大喜,掏钱买来一份报纸,喜哄哄地带回给任婷婷,“小姐,黄道公祂老人家又展现神迹了,你看看,上报纸了。”
“真的!?”
任婷婷脸上一喜,拿过报纸一看,看着上面的报道和照片里黄道公搬山填海一般的大神通,喜不自胜。
上一篇:人在东京,抽卡化身大妖魔
下一篇:mygo,这才不是我想要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