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立刻撞大运 第27章

作者:翟南

  “停停停,让我歇一下,帮我准备点吃的!”

  浑身酸痛的冯雪举手喊停,脸上泛着真挚笑意的柳云曦立刻停了下来,看起来没有半点的不舍,就仿佛之前发生的一切完全没有丝毫的个人情绪一般。

  其实非要说她下手狠吧,那也不算,毕竟这半个多小时切磋下来,冯雪身上连真正的淤青都没有几处,可她每次攻击,那都是盯准了软肉在打,硬伤没有,疼那可是真的疼啊!

  眼看着柳云曦转身去厨房准备食物,冯雪当即往地上一瘫,却也没有立刻休息,而是强逼着自己从壶天袋中掏出手机,插入装有道家典籍的储存卡研究起来。

  由于他准备的相关文献太过充足,想要一本一本去找反而有些不切实际,而他这次穿越的负重有限,也无法承担ai本地部署所需要的的算力。

  不过这也难不倒他,直接点开关键字查找,输入“气”、“炁”、“五行”、“阴阳”、“雷法”之类的关键词进行精准搜查,在找到感兴趣的内容后,再对上下文进行阅读,同时将不懂的关键词作为搜索条目,在数据库中调取。

  虽然这样肯定会漏掉一些,但已经是他当前所具备的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案,他的视线不断在文字间跳跃,忽然发现了一条感兴趣的内容。

  “五脏五气是营卫之气在五脏中的具体表现……五脏五气我知道,肾水领肝木的水脏雷,心火领肺金的绛宫雷,还有心火肾水淬肺金的庚辛剑气……可这营卫之气……”

  冯雪看到眼熟却又想不起来的名词,立刻开始搜索营卫之气的信息,看了几份之后,又取出中医理论相关的储存卡研究了一会儿,这才确认这玩意居然是从黄帝内经就有的基础设定来着。

  “营卫周流,脏生五气,营气有点像是血液运输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滋养五脏,生出五脏之气,化入经络,统称卫气,能够抵御外邪,强健体魄,而元气是人的先天之气,可以理解为身体的固有属性,会在营卫周流的过程中缓慢壮大……

  “按照这个理论,这个世界武者所谓的气血,其实就是营卫之气,血为营,气为卫,所谓武修,就是细化对营卫循环的控制,以达到强化身体的目的,而玄修则是以卫气滋养、壮大先天元气,然后投喂给神魂,至于所谓的反哺肉身,恐怕就是将偏阴性的法力融入营气,壮大卫气,进而得到远超进食的肉体滋养效果,甚至可以通过进食玉石之类的东西进补五气。”

  冯雪并不擅长中医理论,因此也不确定自己这粗陋的想法是否准确,但就目前接触到的玄修体系而言,这个思路应该没有问题,最多就是细节上存在一些瑕疵。

  不过锁命的他对于细节缺失之类倒是不怎么在乎,他现在所想的,是能否借助这些理论,搞出一些基于阴阳五气的术法。

  倒不是说他想要放弃自己优势的法力,而是想要给法力造个模具。

  就修炼过程来说,营卫之气的感知和操控都比法力、元气要更容易些的,这大抵是因为营卫之气有专属的通道(营走血管/卫走经脉);而法力不只是借道,还需要神魂这个主控系统辅助,可入道之前,神魂甚至都不能算发育完全。

  用个比较低俗的比喻,那就和还没发育完全的小孩射不出米青,但撒尿却可以斗远是一个道理。

  那么按照这个理论,如果可以直接用卫气施法,是否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控制力和掌控度了?

  冯雪甚至都不要求威力,因为只要能做到,他完全可以用卫气做个壳子,把法力包进去,对的,就是导弹的理论,把战斗部和控制部分开,法力只管杀伤就可以了,多的交给卫气来考虑。

  想到这里,他立刻取出自己随身的小本子,将这个想法记录下来,虽然想要立刻研究,但他如今静桩才刚刚入门,体内循环也就罢了,但想要脱离循环使用,也还差了一段距离。

  思索间,冯雪开始查看更多关于营卫之气、五脏五气的相关内容,顺便找出几本相关的道经,甚至包括了某从西游记解读修行方法的《西游原旨》,细细比对着另一个世界对阴阳五行与丹道修行的猜想和理解。

  当然,冯雪也知道,不同世界观未必可以套用,但既然理论基础相同,试一试总是没有坏处的。

  不断作着学习笔记,一些基于营卫周流与元气的想法也不断的冒出,曾经身为网文写手的脑洞在快速蒸腾,一个又一个法术框架被留在了笔记之中,待到他回过神来,柳云曦的培元餐也已经做好,冯雪一边吃,一边运转服食法,饭后再来一遍锻体术,之前的疲惫与苦痛便顷刻消失。

  没有什么犹豫,他便再度和柳云曦交流起来,只是这次,不只是熟练法器的应用于单方面的挨揍,还多了试验流程,只不过,大多方案都沦为了墨霙的晚餐。

  ……

  “呸呸呸!杀千刀的灰老鼠,等我过了人劫再来收拾你!”因为山上遍布的老鼠,魔修只能靠着最朴素的方法,徒手掘开自己的坟头,别看他是个几百年的大宗师,灵肉两分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他与过去的自己告别。

  如今卡在这个尴尬节点的他,未必就真能对付得了那只近五百年修为的大耗子。

  既然已经笃定是人劫,想要靠逃跑、躲避显然是最愚蠢的,活在这世间,便挣不脱因果循环,比起远离鹿城,结果在路上碰到个云游宗师,不如在这片还算熟悉的场地,和本地玄修们来一场智斗。

  “我现在仅有半步宗师水准,不过靠着经验和浊愿煞气的特性,凡间的玄修倒是不用太过担心,只是需得把握分寸,不能将他们逼到请祖师上身的境地,但也不能太弱,一旦无法牵扯足够的注意力,就难免会有人分心调查我的存在,虽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找我,但既然那个灰耗子都出手了,肯定不是什么简单事情!”

  作为一个能够修行到大宗师境界的魔修,他有着充分的对抗玄修的经验,自然也明白每一个传承有序的玄修,身后都能扯出一大票祖宗,虽然魔修也有祖宗,但问题是……

  魔修去了阴间,那也都是避开阴司领土,能打的基本都在洋人的地界经营,能留在本土的都是寻个偏僻角落营造鬼蜮的弱者,哪怕拉出来也未必就有他能打。

  “唉,那灰耗子找不到我,之后说不定会让别家来,这山上还是不要呆了,总之先想办法混进城里探探情况吧!”

  所以说古代的学说真的挺有意思的,比如营养这个词,营气就是从食物中获取的养分,而养气,就是现在所说的氧气,而营气行于血,也就是血液负责传输营养物质,是不是对上了?那么卫气是什么呢?

  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卫气是营气经过五脏(中医的五脏五行并不是真的单纯指心肝脾肺肾,而是以五脏代指五大系统,也就是血液循环、免疫、消化、呼吸、泌尿生殖五(六)个系统)分化五气,行于脉络的统称,负责抵御外邪,强健体魄。

  如果用现代医学套的话,就是五大系统获得养分,然后让身体健康,免疫疾病什么的,当然这个是硬套还是古人就这么想的,那就仁者见仁了,我不是中医万能论,也不是中医无用论,只是觉得这些古代经典很有意思罢了。

  最后顺嘴提一句,黄帝内经虽然说是黄帝所写,但实际上肯定不是,因为里面有五行五脏的内容,而五行学说是到诸子百家时期才“火”起来的。所以黄帝内经必然晚于春秋时期。

  至于这玩意那时候有多火?

  不是有个梗吗?科幻小说里有解释不清的技术,19世纪,就说是蒸汽,20世纪,就说是核能,21世纪,就说是量子力学,而在那个年代,五行学说就是这样的东西。啥玩意都要套一套。

  不过请注意,不要把五行理解为字面的意思。

第62章 新时代的玄修太豪横了!

  冬日的残阳就着山间的雾霭,阴冷而昏暗。

  魔修等的却是这个时机,他顺着以望气术探出的吉位,穿着一身百年前的布衣,一路小跑着冲下山来,其实隐遁的术法他不是不会,只是顾忌煞气有可能引来不必要的关注,这才采取了最为原始的跑路策略。

  好在这黄昏的天色确实足够暗沉,配上南方冬日的阴冷,足以让多数人不愿出门,只是刚刚走出山雾,踏上那乡间小路,却是迎面走来一位玄修。

  在这一瞬间,魔修几乎下意识的就要动手,但旋即就意识到此处已然进入鹿城县镇物的感知范围,一旦动手杀人,便会引来镇物示警,届时麻烦只会更大,便强压下冲动,低下头继续前行。

  那玄修此时也是专注,双眼直勾勾的盯着罗盘,感到前方有人,也只是微微侧身让过,连头也未曾抬起,两人也就这么擦肩而过。

  “没想到百年过去,这些小家伙还是在玩老一套!”

  魔修心中暗暗想道,却是长长的松了口气,同时也不由得为自己这独门系统感到自豪。

  寻常修士,不论正邪,修的都是神魂,用的都是法力,甚至不需要入道,只需望气术一扫,便可凭借神魂灵光区分凡人、修士。有经验者还能根据灵光的强弱、清浊、通透程度,判断出境界高低乃至于所修法门。若是魔修,更是能一眼看出其身上的血怨业障。

  但他这灵肉两分之法,却是参考了尸妖一脉,将自己分割为鬼和尸两个部分,鬼修执念,尸引煞气,二者相合,便是一身浊愿地煞之气。

  如此一来,他身上既无天之清罡,也无神之纯愿,只要不当面动用术法,任何玄修眼中,他都是凡人中的凡人,而且还是那种元阳早失、身体亏空、念头驳杂、心思不纯的“极品”凡人,毫无修行天赋不说,甚至去神庙烧香祈福都没有阴神愿意搭理。

  不过他多少也明白,自己就这么从正门进城,肯定还得接受排查,没有身份路引,也没有乡党作证,他的身份问题很容易就会被看穿。

  略一思索,他便盯上了一条小河。

  这条小河唤作娄川,乃是自蟹湖流出,早在两百年前便已然存在,若是魔修记忆不错,它应当会有数条支流穿过鹿城,最后于明菊潭重新交汇,看如今水量与当年相差不大,想来入城的那几条支流应该还在。

  想及此处,见四下无人,便一头扎入河水之中,仅凭着对地煞之气的感知,一路顺流而下。

  然后……

  “咣当!”

  “好家伙,居然上了铁条!”

  浑浊的河水中,魔修强睁双眼,看着水中带着锈迹的铁栅栏,一时间有些无语,不过这种防护却也拦不住他,就见他双手握住铁条,甚至未曾动用法力,仅凭僵尸的破限巨力,便将那锈蚀的铁条生生掰折。

  顺着拆开的豁口,魔修继续前行,灵觉蔓延,感知着河边的气息。

  虽然他印象中的鹿城已是百年之前的景象,但之前从马鞍山上一观,屋舍虽改,大体布局上并没有什么变化,顺着娄川游出好几里,人气终于开始变得淡薄,心知已经来到人群稀疏的地区,他小心的从河中探出脑袋,却是远远看到了一处宅院。

  这宅子的风格与百年前大不一样,不过最吸引魔修注意的,却是那破败的姿态,昂贵的玻璃窗寸寸碎裂,铁门上更是有着明显的抓痕,但要说最能让他重视的,还是那淡淡的雷气。

  虽然已经微不可查,但魔修还是靠着神魂那微微麻痹的感触,察觉到了残存的痕迹。

  “这里不久之前,有大修士施展过强横的雷法!”

  魔修心中一紧,却是立刻离开溪水,法力流转间热气蒸腾,打湿的衣物随之蒸干,淤泥污秽也一并抖落。

  虽然明知道这里有过大修士,但他也很清楚,能用出这样雷法的修士,断然逃不出他的感知,如今周边毫无神魂灵光,想来那修士已经换了别的住处,这宅子虽然残破,但作为这等豪杰曾经下榻之处,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急着翻修,倒也不失为一个暂时休整之所。

  想及此处,魔修单手掐印,淡淡的法力荡开,将他的身形也一并遮掩,和城外要规避查探不同,入了城他反而不再刻意避免法术的使用,哪怕百年过去,城中也不可能少了堂口社庙,若是那灰老鼠敢在城里乱搜,先收拾他的反而是本地城隍!

  “雷气凝而不散,应当是用了许多法力,只是少了几分变化,寻常散修?不,大概是懒得用技巧吧?”

  魔修感受着房间里残存的气息,不由得摇了摇头,开始对宅子进行简单的搜查。

  “处理的很干净,也对,毕竟才被人打上门来,哪怕敌人不强,也要避着些鬼蜮伎俩,只是这么说来……”

  魔修想到这里,表情不由得古怪起来,此处的雷法痕迹最多不超过两日,联系到今天被惊醒的事情,一个答案呼之欲出——

  “老子怕不是被牵连的?”

  想到这里,一股无名火不由得窜起,但作为一名能修行至大宗师境界的魔修,他很快便压下了躁动的情绪。

  因果之道,往往就是这样巧合叠加,说是巧合,但也未必不是人道灵机借巧合给自己降下劫难。

  心中不断回忆着诸多栽在看似巧合的人劫下的前辈,魔修的情绪也渐渐冷却,他在房子里找了个偏僻的屋子,将壶天袋里的物品一一取出清点,这个壶天袋绑定的阴袋因为承担了太多的重量与体积,仍旧被他留在那地穴之中,但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哪怕无法取回,也不过就是重新找个容量足够的箱子或者仓库绑定便是。

  如今的当务之急,反而是尽快弄清楚目前的环境。

  曾经经历过数百年光阴的他,很清楚一百年时间足够让一个城市移风易俗,若是一头莽进去,怕是不消片刻就会暴露,好在贫苦人家一件衣服穿几代人也是常事,他只要穿的破旧一些,想来不会有太大问题。

  念及此处,魔修心中也多少有了计较,便静坐下来,如今他恰卡在转生尸妖的节点上,常规修行肯定是没戏的,但城中镇物的存在又限制了他巡猎炉鼎。

  就在他思考这漫漫长夜该做些什么的时候,一股诱人的气息却自不远处荡漾开来。

  他立刻打起精神,来到窗边,说是不远,但也有个二里地以上,若是换了正常玄修,那是定然无法察觉这微妙的气息,更不会明白它代表了什么,但作为一个曾经以他人元气修行的魔修,他很清楚这味道的本质——

  “居然有人在以自身元气喂养灵鬼?而且这个量,这个纯度……吸溜!难道百年过去,玄修已经开发出了新的元气汲取方法?否则怎么会有人这般浪费?”

  已经百年未曾进补的魔修只觉得有些口渴,但他的理智却强行压下了那份欲求。

  不过他还是将那气息传来的方向牢牢记在心里,打算明天天亮之后,便去寻访一下这位浪费……啊不,是豪横的晚辈!

  都说以前简介看不懂,现添加了一个孔乙己版本,应该会比较简单易懂了……

  ps:关于修炼基础写的太详细了……老读者应该都知道,我是写综漫起家的,所以对于无限流、诸天等题材有一套自己的理解。

  我不喜欢那种开始学一套技术然后打到最后还是这套技术,也不喜欢到了一个世界就换一种能力,这点想也明白,毕竟如果我一招鲜吃遍天,那我穿越别的世界是为了啥?如果我换个世界就用新的东西,那之前花大力气学的东西不白学了?

  所以我觉得诸天、综漫、无限流,体系一定是要有主角自己的思考的,不能说有啥用啥,而是要以一个理论把所有的体系套进去,开发出主角自己独立的体系。

  就好比欺诈师的核心能力是炼金术和念,他最后还是在用炼金术和念,但这个过程中,他融入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到最后那个动辄灭世重塑世界,化身亿万扭曲众生的玩意,已经和最开始的完全不同了,但他的一切发展轨迹,如何达成的,都展现在读者面前,续着也不会觉得某个能力出现的突兀、不合理,我觉得这才是好的能力体系。

  所以我书里最开始的体系一定是复杂的。

  这就好比开始的时候是在学基础公式,只要学会了,后续见到任何题型,都能进行套用,比起上架后再写,不如趁着免费期多点设定。

第63章 我金手指坏了?

  清晨的阳光投入窗户,洒在冯雪的脸上,伴着闹钟的响起,冯雪以大毅力挣脱了棉被的束缚,从壶天袋中取出衣物换上。

  也亏得有这宝贝,以鹿城冬天的湿冷,衣服挂在房里,早上起来怕是免不了一阵透心凉。

  “之后试试把引火咒的输出功率调小一点,看能不能开发出暖衣咒、暖气咒之类的法器吧。”

  还保留着当作者时习惯的冯雪随手摸出笔记本,将这个念头记录下来,而在这条目上面,正是“基于引雷咒的充电法器开发”。

  磨磨唧唧的穿好衣服,冯雪感应了一下房间里的元气浓度,不过还不等他开口,墨霙便鲸吞似的将残余的元气一口吞了下去,这才飘到了冯雪身旁,一副“我知道你要让我干嘛”的样子。

  冯雪对此只是笑笑,拿起床头的画轴揣进怀里,这才推开房门。

  “就知道你差不多该醒了,先去洗漱吧,早饭马上就好!”

  柳云曦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冯雪也不管她看不看得见,只是自顾自的点了点头,便拿出写着【净】字的玉牌,输入法力在身上打了个转,再接点水漱漱口,便算是洗漱完毕,而随着服食术的展开,冯雪的日常也就此开始。

  自从昨天意外了解到营卫之气的概念后,今日的早餐冯雪便上了几分心,当他的注意力开始聚焦,服食术分解出的“暖流”朝着四肢百骸发散的感觉也变得细致起来。

  为了不让这种感觉消失,冯雪吃了几口便站起身来,在柳云曦“今天味道没问题啊”的呆萌表情中,自顾自的运起了锻体术。

  当犹如广播体操般的动作展开,那丝丝缕缕的暖流开始化入身体,渐渐的消失无踪,但冯雪却还是隐隐把握住了一丝感触。

  没有废话,立刻坐下,又是一通胡吃海塞,待到暖流升腾,便再运锻体术。

  如此往复五次,饶是有服食法的加持,冯雪也觉得腹中微胀,这才终止进食,走出房门,站在院中,看着院外路过的人群,迎着冬日的朝阳与寒风开始站桩。

  伴着站立时间的增加,他渐渐开始能听到自己心跳的鼓点,能够感觉到动脉的涨缩,感受到血脉的奔流,那种感觉,有些像是将海螺覆在耳边时,所听到的潮起潮落。

  而在这种感知中,冯雪渐渐生出一种盲人摸象般的感觉,似是在随着这血液的奔流,感知着体内血管的排布。

  “这个,是类似于‘内视’吗?”身为网文写手,冯雪心中立刻有了一个与之对标的猜想,虽然比起“内视”那种清晰照见体内的感觉还差了许多,但至少也算是“内触”了(注①)。

  “原来如此,这就是静桩的感受‘气血’?不过我现在修行尚浅,只能感知到‘血’,而行于经络的‘气’还差了许多。”

  冯雪不断按照秘籍中的描述,顺着呼吸与脉搏的节奏,一点点调整自己的站姿,令肌肉在放松与绷紧之间循环,一点点感受那血管之中,顺着血液传递到四肢百骸的暖意。

  “果然,这种感觉和服食法获得的暖流是一致的,区别在于服食法提取能量,锻体术吸收能量,而静桩则在感知能量,按照这个套路,动桩应该就是引导或者说控制能量了。”

  冯雪心中思忖着,开始将这个逻辑套入昨天看到的“营卫周流、脏生五气”的理论中,发现完全没有问题,至于说具体是不是,冯雪倒是不甚在意,因为黄帝内经那套说法,本身也更接近一种哲学上的指代,气未必就是气,也有可能是能量,是营养物质,是血液循环,既然如此,他又为什么不能以这套逻辑框架,去填入符合设定的内容呢?

  若是换个金手指,他大抵是不敢这么做的,但谁让他如今的外挂是锁命呢?

  只要作不死,就往死里作,这才是他当下的思维逻辑,或者说,越作死越好,反倒是那些半身不遂啊、手脚瘫痪啊之类的半吊子结果,才是需要避免的。至于真瘫了……真瘫了就让墨霙把他扔火车头上,去其他世界看有没有办法咯!

  就在冯雪脑子里思考着极为危险的想法时,一个衣衫褴褛的身影出现在了街道上,他一脸愁苦相,衣着看起来也有些年份,身上甚至还带着一股令人不快的老人味,路上的行人不管贫富,都下意识的避开了他。

  但这人却似乎并不在意,只是从一栋栋豪宅前走过,也不敢敲门、摇铃,只是看到有人时,便作揖躬身,试图讨几口饭吃。

  鹿城县这样的乞丐不多,但也不能说少,毕竟这年头农人的抗风险能力很差,家里稍微发生点意外,就难免闹些饥荒,若是富裕些的村子,倒也有邻里接济一下,但更多还是只能来这城里讨口饭吃——再不济,也能靠着青楼、烟馆那暖和的外墙试着熬过寒冬。

  不过能在这个点起来的,又能有几个宅子主人,能在大冷的天早起干活的仆人,又有哪个心里不带点怨气?主家仁善也就罢了,你个仆役有什么资格发善心?更别说你今日施舍,明日再来又该如何?

  但乞丐也不是不懂行情,而是一旦天亮,就不得不活动起来,若是等到过别人来赶,说不准还要挨顿毒打。

  这乞丐吃了一路闭门羹,终究还是晃荡到了冯雪的屋外,看到冯雪正站在院中,立刻躬身作揖道:

  “老爷行行好,赏口饭吃吧……”

上一篇:泰拉野史制造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