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二三四维
第一个基础在于废除从前吴国留下的人料血税制度。
景州百姓再也不用担心献出自家的子弟,成为诡修的粮食。
第二个基础是,方仙道庇护一州之地。
若是遇到了什么诡物,诡怪,诅咒,方仙道的人皆会出手解决。
因此,景州无论是人类的聚居点还是野外,都比自景州出现人类踪迹起,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更加的安全,诸城之间的联系比以往要更加密切。
第三个基础则是,仙武之法的传播,让景州百姓有着一定的接触超凡的机会。
在这三个基础下,方仙道,或者说人道法度在此地扎根。
取而代之便是原本的一切都被否定。
吴国原本在景州的一切都被否定,百姓们享受着新的秩序,自然也怕旧的秩序卷土重来。
这种担忧不是无的放矢。
吴国还存在着。
对于吴国而言,否定朝廷秩序的方仙道就是叛逆。
正如征讨泰州白莲魔教那般会征讨景州。
而这个事实,方仙道从来没有隐瞒过。
甚至在先前吴国派遣一位真君携数位真厄前来进犯,后被方仙道主所解决,那位带队真君亦是被镇压在方仙山上亦是被宣扬着。
宣传...
方仙道的大弟子,卫威对于景州诸城百姓而言,一位和善的道长的确很擅长此事。
方岁除并不在意此事,但是卫威却是无比的重视,如果不是方岁除特地说过,说不定这几年的时间,能把景州搞得遍地都是方仙道主的狂信徒。
即便是如此,至少如今方仙山上的诸多弟子大多都已经被卫威教育成了某种意义上,方岁除的狂信徒。
美其名曰——上下一心。
虽然无法对整个景州百姓进行这样深度的宣传教育,但是贬斥敌人,无论是吃人诡修占据上层的吴国朝廷,还是白莲魔教,所谓诡道三天都被卫威宣传成了恐怖的妖魔。
这种理念很容易让人接受。
毕竟,在方仙道立道之前,一个普通人的生存概率肉眼可见的低。
不说人料血税,固定抽取一大批人,野外鬼神诡物之属层出不穷。
方仙道立道后,经由白莲魔教肆掠景州的灾难后,这几年的时间,景州诸城的确是呈现与往日截然不同的光景。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长得很快。
百姓们自然是知晓,谁才是对他们好的一方。
因此,在知晓吴国征讨 白莲魔教入侵,他们会觉得紧张。
尤其是在如今,看到天空都被撕裂的骇然之景后,更是觉得惊悚恐慌,以及担忧。
是吴国,或者说白莲魔教的邪魔又打过来了吗?
景州之内,见到天空之上景色的无数人都在如此作想。
当心神晃荡之时,却也是最容易汇聚念头之时。
霖阁城之内,最中心的位置。
城内的官邸衙门都没有资格设立在此,这里原本是吴国用以祭祀的庙宇。
不仅是学宫的那位先圣,吴国的***王,吴国诸多真君真人皆在此中有所供奉 。
不过,在方仙道重建法度之后,这些庙宇却皆被打碎,这片区域都被封存。
不过也是不久前,这片区域重新被开放。
伫立在此间的是在原本被打为邪魔淫祠的废墟之上新建的供奉大殿。
卫威的效率动作的确很快,方岁除吩咐过后,其人便立即的行动了起来。
这庙宇早就在卫威的主持下建好了的,原本是打算供奉自家方师。但是如今也算是殊途同归,供奉进入了方师的神道化身,在物质世界以一尊鎏金神像。
神像无比的立体,栩栩如生,仿佛不是凡俗工匠所能雕刻塑造的。
与神道化身几乎如出一辙。
在神像入驻庙宇之后,由霖阁城官府立刻组织的祭祀。
在祭祀之中,天裂开了。
在场参与这场祭祀大典的官员,前来看热闹的百姓皆是吓了一大跳,恐慌亦是在此间蔓延。
亦是在此时,金光自庙宇之中端坐的威严神像之上浮现。
原本死寂的神像多了一层灵韵神意。
在场之人亲眼所见,一道朦胧且威严的身影,自神像之内走出,然后望天空,伸出了一只手。
七彩的霞光自神尊手中浮现,如同绸带一般伸向天空。
千里高空之中,方岁除收去了弥散了周围苍穹中的阴阳元磁之力。
神道化身的神力毫无阻碍的触及到了天空,原本混乱晃荡的天罡云气,其中波澜被抚平,像是柔顺无比的小兽一般重新归拢汇聚。
真正的改天换日。
无关于力量,而是来自于天地的权柄道则。
在所有如今正抬头仰望天空的人眼中,他们看到一尊巍峨威严无比的神祇,行使只手补天的壮举。
这是...无可争议的神迹。
让人不禁将心中遐思,崇拜的念头聚集于那道身影之上。
人之念头,便是香火信念。
庞大的香火信念以此补天之举,以那神道化身所投射虚影为锚点进行着汇聚。
而神道化身的气机,其中之神威再次开始猛涨。
如果说是先前这道化身的强度只是跨越堪堪抵达真厄真人的层次,在这景州之地勉强能够应付一位真人,那么此刻便是暴涨,就连真厄真君也能够抗衡。
第二百三十五章 劫力
霖阁城域靠近述州的方向,有不少村庄存于此间。
此界地域广大,土地稍加开垦便是一方沃土。却是受制于天地之间无处不在的诡物,人口只能存在于少数的大城集落。
城市无法容纳如此多的人口,且城内税役苛刻,不少人依旧选择生活在野外,靠着依附某位鬼神,或者地域之中已经成了气候的诡物生存,这是此界的常态。
不过在数年前,方仙道主荡平景州境内诸多鬼神之后,情况却是要好的多了,随时都可能消失的村子稳定下来,待到人口增长有着向新的城镇发展的迹象。
不过,生活在靠近述州方向的村落如今却是要遭受灭顶之灾。
山崩地裂末日之景在远方发生,却是也要波及到了这边。
巍峨的可能存在此间千百年的高山轰然倾塌,附近水流源头的大河随着地壳的移位而被吞没。
虽然此般地陷之势随着距离的变化而衰弱,但饶是这衰弱之后的天地之变亦是能够轻松毁灭一个村子。
在地震天裂发生之时,村民们早就逃到了附近的高山之上,他们甚至依稀看到了巨蛇想要吞噬天空上如烈阳一般高悬的存在的画面。
真厄法相以目光为媒介,传递可怕的诡道污染而来。
见到这一幕的人唯一的下场便是在诡道灵机的倾压之下肉体与灵魂的双重畸变凄惨死去。
只不过,那巨蛇死的实在是太快,那道基崩解迅速,又是在灵机攀附而来之时,金光浮现,庇护了这些村民。
有巨石受到震动,从山上滚落,眼见要将几个倒霉的村民压成肉泥,又是同样的金光浮现,将那巨石点化成泥。
村民们这才发现一位神人出现在面前。
神力不算是浓厚,但是唬住一些村民却是绰绰有余。
安然受了村民一拜,在村民们询问要如何感谢,又要付出何等代价之时。
这女神人却是微微一笑:“尔等若是有些,为我立一小庙神龛即可。”
“吾乃此片山河之主,景菁神君座下。奉神君神谕,为此间洞盱水神。”
洞盱河,正是这附近这条大河的名字,乃是澜璨江的九大支流之一。
景州诸多县城皆是接下立神庙,开辟景菁神君信仰的通知,这通知暂且还未传达到遍布景州各地村庄一级的单位前。
“不知这位景菁神君是...”
村长明显比一般村民要有见识一些。
得益于此界诡道,神灵一属往往都代表着血腥的祭祀奉献。
而方仙道横扫域内诸多邪魔,却是使这种严重损害人道的祭祀消失一空。
村长显然是以为这是哪里冒出来的魔神诡物。
内心警惕,想着届时向着最近城镇汇报此事,等待方仙道的仙师来处理。
这女神人正是先前澜璨大魔神的眷属,南菁古国遗民之中祭司团的某位灵秘祭司。
得到神道化身度化之后,转化成了神侍一类的存在。
神仙体系并非一神系,而是层层分封,各司其职的多神体系。
分封得越多,衍生出越多的神职,整个神道体系便越强大,而其中源头,神道主宰亦是更强。
神道化身已经分封了几个水神山神,去往景州各地构筑神道法网。
此女神人就是其中一位。
虽然是度化,但是最高级的度化绝对不是直接更改思维,变作傀儡,而是如随风潜入夜的微风一般潜移默化的改变。
女神人自然是保持着自己的智慧和想法。
对于自己上位神尊有着绝对信仰崇拜的同时,亦是对于神尊同源的方仙道主也是对等的尊崇。
“景菁神君乃是方仙道主亲自所立。乃是一方至高无上之正神。尔等日后自会知晓。”
女神人似有所感,抬头看向天空,然后又低下头,对着面前村民们说道。
“方仙道主已经灭尽妖魔,尔等现在便可以回家了...”
“回家...村庄和庄稼都没有了... ”
听到这位洞盱水神的话语,却是有人悲从心起。
听到这村民话语洞盱水神却是又笑道:“这个亦是无需担忧,景菁神君庇护一方,神通广大,善男信女若是心诚自然会受到神君庇护。”
洞盱水神说完这话后便消失不见。
村民们半信半疑的下山,果然见天地灾变已经消失。
再到原本村庄之中时,却见村庄完好无损的屹立在原地。
虽然周围皆是倾覆土地,却是像是巨人在地上划了一个弧线,恐怖灾变亦是被挡在弧线之外。
而这些碎裂的土地更是在仿佛有着自己生命一般的移动相融,重新固化,化为一片故土,种子在其内发芽,却是违反一切自然规则的开始迅速生长,重新化为一片密林。
村民亲眼见证这神迹,是与伟岸的毁灭之力同等的,属于万物造化的伟力。
一份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远比一般人更加浓厚的信仰之力汇聚到已经抵达此间的伟岸存在身上。
..........
景述边境,在天穹之上巨大豁口缓缓被修补的同时,神道化身出现在了方岁除的身侧。
那位洞盱水神此时正像是侍女跟班一般,谦卑的侍立于其身后。
浓郁的香火信念让其周身金色光气氤氲,其神躯核心的神箓愈加的凝固。
与此同时,更是有着冥冥之中的天道功德注入,让其气息变得更加深厚晦涩。
诡道绝对是外来之物,并不属于此界创生天道,只不过是如今取而代之罢了。
残留的天道如今只剩下最细微的本能,但依旧在被动的给予着反馈。
“如何?”
方岁除开口问道。
“水到渠成....”神道化身景菁神君微微一笑。
“如果按照正常的修行,十年...约莫一代人的时间才能达到此种程度。”
上一篇:综漫:人在地错,最强召唤师
下一篇:斩神:祖巫代理人,开局九转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