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200章

作者:一条咸鱼

第八军副军长蔡延锴,上将军衔。

第八军总参谋长黄强,中将军衔。

第八军下辖22师、23师、24师,第八独立装甲旅,第八独立炮兵旅等部队,整训地保定,任务是一个月内完成初步整顿形成有效战斗力!

原本蒋光还以为十九路军出来的自己等人至少要经过半年的学习才会被下方到部队,没想到才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接到了薛帅的任命书,一时间对薛帅的重守承诺感激不已0

“第八军必须在一个月内完成整编并形成战斗力,这是薛帅给你下的死命令!明白吗?!”蒋白里双眼炯炯有神,肃穆道。

“是!保证完成任务!”蒋光立正敬礼,锵锵有力的回应着。

“嗯,另外,部队整训的时候,你可以把部队拉到太行山脉去适应一下山地作战,重点培养部队的山地作战能力。”蒋白里提醒了他一句。

“山地作战?”蒋光先是微微一愣,随后双眼放出精光:“难道薛帅是准备对南方动手了?”

如今镇北军和中央军都在争川的消息可以说是全国知晓,国防大学内的学员们也在讨论这场争川之战,并且因为国防大学可以得到军队内部的消息,难得的机会也放任学员们做了很多沙盘演习。

几乎所有学员都在猜测,南北争川之后会不会爆发更大规模的内战,甚至直接打响统一战争的号角!

现在蒋光从蒋白里校长口中亲自得到让这个新组建的军适应山地作战,不由联想到了南方的战局。

3.0 “下去准备吧,这一次,我希望你能自己找到你想要的答案。”蒋白里并没有回答蒋光的问题,而是对他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去。

“是!校长!”蒋光也没有再多问,庄重地对这位担任了他两次校长的老人鞠躬,随后大步走出了校长办公室。

等蒋光关上大门后,蒋白里坐在椅子上,端起还在冒热气的茶杯,脑海中渐渐形成了一张华夏的战略地图。

“年底前,应该能结束吧。”蒋白里浅饮了一口茶水,自言自语道…

第573章:北上游记

五月的华夏,气氛有些诡异,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火药味,所有关注着时政的人都清楚这火药味的来源,却又有些期待着点燃川东这个火药桶。

如此一来,南北开战,不管谁输谁赢,华夏都必将迎来一个新的统一,结束这纷争了二十年的内战!

北平丰台火车站,当一列从南方鸣笛而来的火车缓缓靠在月台,蒸汽白雾弥漫在月台周围散开,如潮水般的人群开始从火车上涌下。

一袭白色长裙的孔佩玲戴着一顶遮阳帽,一双可爱的小脚踩着凉鞋从火车上跳下来时,青春无敌的少女姿态立刻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虽然这个看起来十七八岁的小姑娘似乎只有一个人,那双看着陌生事物的眼睛不住的打量20着站台,但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去搭讪。

站台楼梯口维持治安的警察和国民警备队可是真枪实弹的如标杆般竖立在一旁,任何胆敢在北平闹事的人,都将受到最严厉的抓捕。

“果然约到北边,感觉越是不一样啊!”孔佩玲提着一个有些笨重的藤箱,站台上的人流已经渐渐散去,她也跟着人群往出站的楼梯口走去。

看了眼站岗的士兵,孔佩玲对北方的安保环境不由生出一些钦佩。

待到出口处,无数等待上车的乘客正在排队,一旁的保安和民警们在维持着火车站的治安。

孔佩玲还是很喜欢这样模式的火车站的,相比南方的火车站,上车和下车的人同时在月台上拥挤着,北边的火车站执行的是先下车,再上车的规定,这样不仅人流得到了控制,治安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走出火车站,外面小贩叫卖、黄包车夫拉客的声音不绝于耳。

“给我一份北平的地图。”孔佩玲拿着兑换的华元,找了个卖地图和水果的小贩,从他手中买了一份最新的北平地图。

随后不再理会那些拉客的小贩和黄包车夫,翻开地图,径直走向了火车站外的公交站台。

拥挤的公交车缓缓朝着北平城内开去。

在这个年代,北平虽然拥有一百五十多万的人口,但二环以外还基本都属于农村或者说城乡结合部的构造,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给这个城市提供了很多便利和红利,但一时半伙也不是那么快就能发展起来的。

坐在一个靠窗的位置,孔佩玲张望着窗外的风景,看着从农村渐渐到城市,再到繁华的街道,心中暗自和上海、南京做着比较。

她惊讶的发现,虽然比起上海来还差了一些,但却已经将南京远远甩在身后了。

想起从南京北上这一路来的所见所闻,孔佩玲对那个男人更加好奇了。

四月初的时候,她便从南京出发,乘坐火车顺着津浦铁路北上,在徐州停顿过,见到了正在积极备战弥漫着战争即将到来的阴云的徐州城。

随后到了山东境内,经过了关卡后一路北上去了曲阜,见到了那八名烈士的墓,香火源源不断,每天都有人上前祭拜。

她以记者的身份,深入了解了北方农民的现状,因为《移民法案》和《许英智法案》的大力度执行,北方被集中了数百年的土地价格崩溃瓦解,无数地主一边出售土地,一边将财富转移到新兴的工商业。

而大量集中土地被瓦解后,得到实惠的自然是农民们,他们纷纷通过政府从北方银行贷款向地主以市价甚至低价购买土地,即保证了地主士绅们的利益,也将土地更分散了。

哪怕是继续给地主种地的农户,田租也从以前的五成、七成,降低到了现在的三成,但即使三成也没多少人愿意给地主种地,东北上亿亩土地等待开发,西北和内蒙也在招移民,去就有一百亩土地!因此留下来的大多是念家乡的人。

凡是有些志向的基本都移民出去闯荡了。

到了天津后,孔佩玲惊讶于天津的繁华,作为北方重要中枢,经济重镇,天津每天来往的船只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着,从国外购买的各种工业机床设备从这里登陆,国内的产品也大多从这里出海。

天津的经济发展比北平还要快,甚至有追赶上海的架势!

而天津和北平周边已经出现了各种工厂,从小型的私人工厂到集资的公司大工厂,蒸蒸日上的工商业带动着平津地区707的经济繁华。

这还仅仅是平津地区的工业,听说东北那边的沈阳工业基地群那才叫雄伟!连日国都没有的庞大工业基地群,被称之为亚洲第一的工业基地!

北方犹如一个新生的婴儿,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孔佩玲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词,但对比阴沉守旧的南方,北方更像是一个崛起中的国家!

为什么南北会呈现如此巨大的诧异呢?孔佩玲在游记本子上写下这一句问话的时候,公交车也在一个站台停下了。

她抬头望去,见到了长安街,连忙收起游记本,提着藤箱匆忙下车。

站在繁华的长安街,看着眼前车水马龙的盛景,孔佩玲没有小女生的慌乱,反而显得很镇定自若,她拿出一份在济南得到的《华夏日报》,对照着报纸上面的地址寻找着长安街101号。

报纸上赫然写着《北方政府公务员考试第一期》的巨大标题,而报名截止时间是5月8日,今天正好是最后一天…

第574章:民国公务员考试

北方一直存在着人才缺口,各种人才缺口都非常大,即使已经开始创办各类学校,但至少也需要两年后才能开始产出回报,那现在缺人怎么办呢?

薛霖想到了后世一个非常著名的办法,那就是公务员考试!

他将这个想法说给了李渡和教育部长张世清两人听,结果却发现,原来公务员考试并非后世共和国受创,在民国已经有了类似的存在!

自从1905年科举制度被清廷废除之后,直到前年,也就是1931年,南京政府才重新筹备了第一届高等考试,也就是国家公务员考试。

不过因为战争等原因,第一届考试只吸引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两千两百多人参加。

当然,这些人里面不仅有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已经在政府部门任职的官吏,相比后世的公务员考试大军的浩浩荡荡,简直不值一提。

而且薛霖通过询问李渡和张世清两人得知,当年南京政府举办公务员考试的时候,光是笔试就有二十多门,要花两周的时间才考完!

据说当年那些考生们,每天早上5点前就得在考场前等候点名,检查准考证和照片,每天考两场,一场三个小时,休息时间也不能出场。

饶是薛霖听到这恐怖的考试期,也忍不住吸了口冷气。

于是他向李渡和张世清两人提出精简化的意见,主要进行德、智、体全面考核,坚持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在选拔任用方面尽量增加透明程度、开放程度和群众参与程度,要求引入竞争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创造一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局面。

考试的主要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再加上面试,体检以及考察,最终择优录选。

这份公务员考试报告文件早在三月初的时候就已经下发了,通过媒体和北方政府的官方渠道传遍了全华夏。

这相当于是重开‘科举’啊,一下子就吸引了全华夏读书人的注意力,不仅是北方各界积极讨论着这次公务员考试,连南方的读书人也心动了!

对他们来说,这可相当于是一纸纳贤书啊!

以前因为南北分立的士绅豪族一看北方开了公务员考试,而且不像南京政府那么宁瑟,第一期就特招了一万名额,不少家族都心动了,纷纷派遣家族中的英才前去北方。

无论是世家豪族出身还是寒门或穷苦人家出身,凡是读书识字的华夏人,都在讨论着这一次的公务员考试,四月中旬开始,无数人乘坐火车或轮船等交通方式前往北平。

蒋白里听闻之后,对薛霖竖了个大拇指,称赞薛霖的政策是典型的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

大棒和糖果双管齐下,天下的读书人才会归心。

毕竟在这个时代,读书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全国有学龄儿童六千八百万,能上学的却不超过一千七百万,其中不仅很多人会因为家庭原因中途辍学,上中学又会再淘汰九成,上大学还会再淘汰九成!

于后世千万大学生相比,现在的大学生真的是民族的瑰宝。

时间渐渐来到了5月10日,也就是公务员考试开始这一天,薛霖亲自过问了主办这次考试的教育部长张世清和端木宇。

“今天公务员考试开始了吧` 〃?”薛霖一边说着,一边翻开着文件,对面则是年迈的张世清和年轻的端木宇。

这个小老头没想到自己才一年的时间,就从东三省的教育部长升为了北华夏十五个省份的教育部长!权利比之南京政府的教育部长还高!

“是的总理,8号报名截止,已经确认有四十一万三千五百九十二人报名!”张世清一身西装革履,汇报着。

此次考试,张世清的教育部主办,也相当于提前给他们做一些系统考试的适应,为以后的各种全国性考试做准备。

“四十万人啊……”薛霖看着汇总报告,单手撑着脸思绪想起了后世,虽然录取名额只有两万人,但每年都有一百五十万人参加考试。

要不是为了克制,薛霖其实挺想这次直接招十万公务员的。

这些通过统一考试的公务员都拥有基础的行政能力,作为基层人员是足够的,再加上政府系统里的老人带着,两年就足以将这批人才历练出来。

不过想到南方还没有入手,还有两亿多人口在动乱之中,现在就算招了这么多人,也不可能直接让他们去南方担任什么中层,只有从底层慢慢做起。

所以最终经过讨论,这次的考试只录取一万人,但预计三个月后,也就是九月的时候还会再开一次特招,录取名额也是一万人。

等全国统一之后的两年,每年准备开三次公务员考试,之后则是每年一次。

“` 〃端木,北平中央这边(诺诺好)缺多少人你确定没有?”薛霖放下报告,看向了一旁的端木宇。

从事移民安置局长一职的端木宇这次也来了,将负责北平中央政府的公务员录取,同时主持政学进修班的创办。

所谓政学进修班,自然是给基层官员们的培训,凡是获得提升的基层官员都将在政学进修班进行为期三个月到半年不等的学习。

以后薛霖还准备创建政治大学,承担全国中高级官员干部的培训。

“已经确定了,这一期准备录取120人进入北平中央政府从事基层政务工作,另外,您的秘书处也需要增添一些人手。”端木宇推了推眼镜框,肃然道。

薛霖点了点头,也该输入一些新鲜血液了。.

第575章:罗斯福的技术封锁

薛霖的秘书处有十八名正副秘书,基本都是由李渡推荐的人才或者自己提拔的红警人才,比如华夏复兴党秘书长欧航涵,华夏青年团秘书长冯文,都是红警系统出身的高级人才。

而‘自然人’人才则以端木宇和苏秉文为首。

“苏秉文跟了我一年了,也该放下去历练历练了,端木你有什么好的推荐吗?”薛霖摸了摸下巴,准备给苏秉文进入中央铺路。

这小子矜矜业业的跟在自己身边一年了,政务处理能力不比端木宇差,只是似乎好奇心有些大,不过他还能控制住自己,这点就非常好了。

“四川吧。”端木宇说道。

“嗯,是个好地方。”薛霖点点头。

四川非常适合作为大后方发展,攀枝花的铁矿薛霖可是垂涎已久,虽然现在四川还没有平定下来,正在开展,但这正好也是一种227磨练!

在薛霖的计划中也是准备将四川发展为一个后方工业基地,不仅是各种军工,还有航天事业也将在这里起步。

苏秉文若是在主政四川的任期内将四川发展好,到时候入中央也会更容易,不用像端木宇一样,薛霖调他回来还要先去曲阜特别法庭走一趟,提升下资历,新的移民安置局局长职位才落在他头上,享受副部级待遇,不然任何一个副部级职位可能都没资历。

“这样的话,苏秉文离开后,您的随行秘书长需要从秘书处从新提拔一位了。”端木宇说道。

苏秉文不仅是薛霖的行政秘书,同时也是秘书处的秘书长。

“不用那么麻烦,秘书长一职先让欧阳涵担任,新的行政秘书直接从考生中择优录取吧。”薛霖也起了带新人的念头,想看看着四十一万考(cadi)生中脱颖而出的第一名会是什么样?

“好的,我会下去安排。”端木宇应道。

两人刚商讨完录取事宜,敲门声响起。

“总理,有一份美利坚的外交通告需要您过目!”苏秉文的声音从外面传了进来。

薛霖侧头:“嗯,你进来吧。”

大门打开,苏秉文脸色略有些紧张,手中拿着一份加急文件。

“那我先下去了。”张世清起身准备告辞。

“这次考试还请张部长多费神!”薛霖起身相送。

“我一定会亲自抓紧这次考试,绝不会让任何一件舞弊出现!”张世清激愤道。

待将张世清送出办公室后,薛霖才回到办公桌后,问道:“说吧,美利坚那边又怎么了?”

自从前段时间1933年3月,罗斯福上任后开始,不断对薛霖的工业购买做出限制,不仅如此,还有针对整个华夏的关税也提高了不少,变相的增加了贸易壁垒,让美利坚的人们只能选择购买他们的国产货!

这可是1.2亿人口的世界第一经济体!一旦开始构筑贸易壁垒,美利坚人只能购买国产货,他们的经济必将慢慢得到复苏。

苏秉文站在薛霖对面,将文件递了过来:“美利坚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令》、《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社会保障法案》等法案,国家直接对经济展开敢于,斩断了之前的自由贸易主张!”

其实这些事儿如果换做其他总统都不会关薛霖什么事儿,但罗斯福这家伙一上台就开始限制各类工业机床出口,明显是在针对薛霖。

这不由让薛霖想起了后世共和国面临的技术封锁和武器禁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