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红警无敌 第230章

作者:一条咸鱼

看着窗外那些数以万计被征召起来参与后勤运输的壮丁们,没有其他军队的后勤壮丁中出现过“二六零”的情绪问题,也没有任何不满,每一个人都是在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为镇北军服务。

即使天色已经渐渐暗淡下来,机场通往徐州的道路两旁灯如龙的灯火下,依旧有无数壮丁民夫运输的身影。

这样的景象,让龙云很震惊。

他从未见过民众如此自发的组成一支支后勤运输大队,即使在当年的第一次护法战争中,在蔡锷将军的领导下,也没有出现过。

特别是当车队路过的时候,壮丁民夫们会自发停下来,瞩目着这支车队。

即使隔着玻璃窗,龙云也能看到他们眼中热切、崇拜的目光。

这是一群怎样的人啊?龙云忍不住在心中对自己问道。

“很奇怪吗?”薛霖的请问将思索中的龙云回过神来。

他看向薛霖,只见后者年轻的面庞微微带着笑意,泰然自若地坐着,一股稳如泰山的气势扑面而来,犹如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压得他快喘不过气来了。

这个年轻人,今年才二十岁,比自己的儿子还小好几岁,却已经快是整个华夏的领导人。

他是那么年轻,年轻的让每一个第一次见到他的人都赶到不可思议,感觉是老天爷开的玩笑,亦或是武曲星下凡!

年仅双十,气势沉稳,行事雷厉风行,有一股大将之风;却对政治有着别样的见解。

看着薛霖微微散发的王者气势,龙云似乎明白了什么,他抿了抿嘴唇,询问道:“总理,这就是民意吗?”

“这些都是就地招募的民夫,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是被宣布回复自由身后,自愿留下来成为后勤民夫的。”薛霖刚说完,车队也停了下来。

“走吧,进去说。”薛霖率先下车,龙云也紧随其后。

一行人走入了徐州总指挥部内,这里是整个镇北军的战时指挥中心,徐州会战结束后,就从枣庄搬入了徐州城,如今龙云等人步入指挥部的时候,这里也到处都是忙碌的人影。

各部门的参谋、军官们在忙碌的整理着各自的文件,统一整理后装上车辆,然后送入南下的火车上。

“今晚是最后一个在徐州的夜晚了。”蒋白里走在龙云身旁,为他讲解道:“总指挥部已经决定在八月下旬进行渡江战役,所以总指挥部也要搬到更靠近长江的凤阳。”

龙云心中一惊。

已经准备对长江发动总攻了吗?

只要大军渡过长江,听从南京政府……现在应该叫广州政府了。

听从广州政府的省份只怕不会剩下五个。

除了广州、江西、湖南三省,镇北军已经攻入了湖北、福建,只要百万大军完成渡江,浙江、福建必定易手!

转眼间,广州政府的局势比之北伐前,更加危险了!

当年北伐,广州政府准备不充分,投奔过来的军阀部队都是安排驻地,让其自筹军费,由此让军阀们在北伐后的南京中央政府中也存留不少。

但镇北军却不一样,他们的装备、军饷、后勤补给全部都有专门的部门统一负责,军事主官不得插手,不准私自招募兵员,更不准向地方政府索要税收,而且军官们都是每三年一调,很难形成小团体。

这样的最终结果就是,北方军队从黄河一路打下来,没有任何一支军阀部队还保留着。

四川的刘文辉、邓锡侯、刘缃等人都被军政分离了,陕西的杨虎诚也选择了从政,将军队交给了镇北军后身心都投入了陕西的建设中,薛霖任命了复出的李云龙在西安组建第十一军……

众人来到了作战室,此时的作战室已经搬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几张椅子。

“来来来,都坐下。”薛霖拉着龙云的收在桌边坐下。

孔佩玲为众人一一添茶。

龙云双手接过茶杯,有些坐立不安,不知该起身还是如何是好,直到见到蒋白里和陈震等人都习以为常,才镇静下来。

薛霖身边这位新女秘书的身份虽然不是人尽皆知,但龙云还是听说过一些秘闻的,比如当初曲阜事件后,薛霖带着那部以烈士之名命名的法案南下时,就是在上海和蒋委员长的府邸与这位姑娘……

“龙省长,之前答应过的禁烟资金,已经到了重庆,随时可以入滇。”薛霖的一席话让龙云回过神来。

“多谢总理!”龙云连忙起身,将茶杯放下,向薛霖深鞠躬道:“我代表一千四百万滇省民众,以及无数被烟患迫害的百姓,谢谢总理!”

这可是三千万的禁烟资金,还有从北方调过去的一千万吨低价粮食,以及各种耕种农具、各种农作物的种子。

就是为了彻底除掉害人的大烟!

“志舟严重了!”薛霖称呼起龙云的字来,将他亲手扶3.5起来,语气沉重的说道:“禁烟可不仅仅是你们云南的事,更是我们全华夏的事!”

“大烟的危害大家都有目共睹,当年英格兰人就是靠着大烟的输出让我们一代代人中出现了数以百万的烟鬼!国家要强大,必须将大烟彻底禁掉!”薛霖语气森然斩铁,隐隐透露着一股杀意。

“云南是烟患重地,所以我跟李渡讨论过后,决定向北方议会提交申请,给云南争取到了两年免税三年半税的鼓励政策!”

“不仅是云南,贵州和广西也是,必须让贫瘠的西南民众从新找到生计,禁止种植大烟作物后,也将在这三个烟患最严重的三省实行免税和版税的鼓励政策!”薛霖一席话落下,引得满堂喝彩…

第667章:四海通达【4】

西南的烟患到了何等地步呢?

辛亥革命后,割据一方的军阀们对鸦片的高税收无不垂涎三尺,西南四省最为严重,甚至一度出现从宜昌至重庆两岸“繁英硕果,累然千里”的景象。

早年各地军阀截留税款,西南各省中,云南和贵州是最穷的省份,但这两个省却几乎年年都在打仗,这么多开支哪儿来的钱呢?

答案就是种植大烟!

据不完全统计,民国三十年代禁言前,云南鸦片税收占财政税收的三分之一,可想而知大烟在整个西南各省中占据的重要税收地位。

大烟的危害众所周知,他不仅在身体上给人造成极大的破坏,更在精神上折磨人的意志,能够让一个意志坚定的好人变成一个恶贯满盈的恶徒!

从广州北伐军时期开始,民党和其他众多党派就在为禁烟到处奔走,在一片19团结合作下,初有成效。

然而随着蒋委员长清除异己,清理左派,南京政府迅速堕落,甚至出现了大量贪赃枉法,将任何一条禁烟政令当作发财机会!

甚至不同的执法机构之间,为了争夺烟土的执法利益,公然强抢烟土。

在这样腐败的官僚机制下,执法部门大肆收受贿赂,释放烟土贩子,甚至做烟土贩子的保护伞,暗中传递消息,谋取金钱,贪赃枉法,营私舞弊!

弄得整个华夏乌烟瘴气,不得人心,三十年代初,烟土贸易死灰复发。

无论是从那个方面,烟土都必须禁止掉,从后世而来的薛霖,禁毒深入了他的骨髓,所以当四川和西康这两个种烟大虎省份入囊后他发布的第一条政令,就是禁烟令!

禁烟不仅仅是颁布一道政令就行了的,西南上亿民众,种植大烟者多如草芥,一旦彻底禁烟,这些人失去生计,将会成为一大霍乱!

禁烟的根源,终究还是在土地上!

只要西南贫瘠的土地种植出能有大烟一半的利润的农作物,就能彻底将大烟除掉。

这个一半利润,自然是值得最底层的农民们出售作物后获得的利润。

“从各地调了大量粮食、资金入西南只是第一步。”薛霖为激动不已的龙云详细讲解道:“另外,我还派遣了新组建的农科院数十名专家入西南,考察当地条件,根据各地不同的条件,推广不同的经济作物。”

薛霖思索一阵,说道:“比如宜宾、自贡一带的三江流域,常年的江水冲刷出一片肥沃的沿江平原,适合种植普通的烟草和甘蔗,云南玉溪到文山一带也很适合种植甘蔗,广西就不用说了,南宁以南都是大片适合种植甘蔗的地方。”

“还有棉花、大豆、花生、菜油等等,都适合在西南部分地区形成大规模种植。”

龙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多经济作物,以前整个西南作物都比较单一,经济作物的种植也一直没有上规模,只有一些部分人士进行小规模种植尝试。

聊了一会儿民生建设后,薛霖对龙云问道:“对了,滇军部队整编后,我准备在云南扩招五万兵员。”

“五万?这么多吗?!”龙云吸了口冷气,颇为意外。

原本他的滇军只有五万人马,按照镇北军的整编惯例,能留下一个师,三万多人就不错了,却没想到薛霖不仅没有缩编的打算,反而还有扩编的计划。

薛霖看向蒋白里,后者对龙云解释道:“西南山地险峻,需要很多适合山地作战的兵源,所以新组建的第十二军将在云南招募五万人新兵,在贵州招募五万新兵,和现在的滇军混编组合成一个适合南方这种多险峻山地,地形复杂的部队。”

细心听着的龙云在脑海中浮现出了西南的地图,四川因为本就兵多将广,四十余万川军缩编为了两个军,分别由邓锡侯和刘缃指挥。

但云南和贵州就穷多了,特别是贵州,几乎可以说是关内最穷的省了。

本身军队就没有多少,山多地险,驻军也不用太多,只要将重要关隘和城市驻防就行了。

十五万兵力,已经足够将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提供充足的驻军了。

想通这个关节后,龙云点头道:“嗯,我回去后就让下面的各级地方政府配合招兵。”

既然已经诚心投诚了,龙云对兵权虽有不舍,却也在试着渐渐放下。

“对了,总理。”聊完军事上的招兵后,龙云试探性问道:“听说四川已经在探查入川线路,准备修建从天水到成都甚至重庆的铁路?”

从川东会战开始,四川还没有彻底归入北方前,北方政府就开始派出探查队,对川北和陕南地质地形进行考察,传出了要重启入川铁路的流言。 890

那个时候还只是传言而已,后来川东会战结束,中央军被撵出了四川,北方政府也确定了启动四川铁路建设计划,第一期就是从陕南天水入川的铁路建设。

“嗯,的确是这样的,要想富先修路嘛!”薛霖笑了笑,他明白龙云急切的询问铁路的原因。

这个时代铁路就代表着通往外界的路,是商路,亦是连接外界的重要通道,对于云南来说,一条滇越铁路已经让他们尝到了铁路的利益。

云南的物资和贸易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滇越铁路进入了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然后再卖到各国。

“放心,云南铁路建设已经在计划中了,不仅是云南,我们还要让华夏所有省份都修通铁路!实现真正的四海通达!”在龙云激动热切的目光中,薛霖有力的话语在整个作战室内传荡着。

夜晚的徐州锵锵有力的话语激励着一位老人,而远在一千公里外的台北,一位日军参谋本部少将在朦胧的码头灯火中,走下了山城号战列舰,看了看港口充满日式风格与中式风格混合的建筑群体,对前来接应的人轻声说道:“石原莞尔,前来拜见头山满先生。”。

第668章:头山满【1】

在石原莞尔面前的,是一名站在黑色的轿车前的普通人,他微微低垂着头,对石原莞尔很是恭敬:“社长已经在阳明山等候多时。”

随后,侍者为石原莞尔打开了车门,提着一个小箱子的石原莞尔大步走了进去,坐在了后坐,侍者来到了前座进入司机位,开始发动汽车。

至始至终,侍者都没有介绍自己的名字,石原莞尔也没有打听他的名字。

汽车缓缓行驶在夜幕下寂静的城市中,石原莞尔还是第一次来到宝岛,他透过玻璃窗,打量着在夜幕下,在灯火阑珊下的这座宝岛第一城。

从1895年日国赢得甲午战争,又称第一次中日战争,让隔海的那个老大的满清帝国割让了这片岛屿,放弃了朝鲜半岛,日国近代第一次对外扩张战争就获得了两块物产丰富的殖民地。

如今已经三十八年过去了,随着日国在宝岛的殖民统治和政策活动,这篇岛屿上五百多万华夏人正在渐渐被改变成日人,他们中很多人都接受了日式教育,说日国语言,行日国礼仪,住日式房屋。

但石原莞尔知道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尽管后藤新平以及他的继任者,几个文人总督和文官,在帝国据有台湾后,逐步开展文化管控,努力建设一个模范殖民地,将台湾尽快同化与日国文化,与同样属于日国殖民地的台湾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殖民方式。

但这片土地上华夏的影子依旧随处可见,从这些中式房屋中就可以窥看一二。

在石原莞尔观察着这座城市,思索着殖民地同化进程的时候,轿车缓缓驶入了位于台北北郊的阳明山中。

夜幕下,一条碎石铺就的小路延伸至竹林深处,小路一侧挂着日式灯笼,每个灯笼上都写着不同的字,让人宛如深处在通幽之地。

在几名浪人的带领下,石原莞尔踏上了这条通幽小路。

嘎吱

噔噔

浪人武士的木屐踩在碎石小路上发出吱呀声,石原莞尔的军靴踩在碎石小路上,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相隔有些距离的灯火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然后再缩回去,犹如一群巨人行走在通幽小道。

就这样走了半分钟不到,石原莞尔见到了隐藏在半山腰竹林见的一座日式小院,门口还有几名巡逻的浪人,在石原莞尔过来的时候,那一双双如狼的眼睛审视着石原莞尔。

住宅的侍者已经等候多时,石原进入玄关,脱掉了军靴,换上了一双白色的袜子,在侍者的带领下,换换走到一个房间里。

这间房间什么都没有,与缘廊相接的门是拉开着的,一名老人身穿和服正跪坐在缘廊上的榻榻米上,自顾自地在下着围棋。

听见声音,他干瘦的脑袋缓缓抬起,留着一个长胡子,带着一块看起来高低不平的圆框眼镜,一头稀稀疏疏的白发,宛如秋收后留下水稻桩子的农田。

“石原君,请坐` …”老者一手拿着白色棋子,另一只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石原莞尔将小箱子交给侍者,随后走了过去。

侍者接过箱子后缓缓关上了门。

“头山满前辈。”石原莞尔在头山满对面的榻榻米上坐下,恭敬地行礼。

虽然他不是黑龙会的成员,但石原莞尔对于头山满这个参与了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甚至在对满洲行动中也能看到他应藏在幕后露出的一角影子。

这样一位睿智的长者,在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中依靠着平民身份为帝国做出了杰出贡献,石原莞尔还是很钦佩的。

特备是头山满虽然是右翼派系的头头,但他的政治主张却充满了野心与沉稳,深得石原莞尔的认同。

“…宝岛什么都好,就是夏天的时候比本土还热。”头山满和蔼的笑道。

“来一局吗?”头山满亮了亮手中的白色棋子。

石原莞尔大量了一下棋局,白色棋子明显处于优势,而黑色棋子已经快被赶尽杀绝,而且棋盘上已经下了很多手了,没有太多的空间,无论怎么看,白色棋子都是死局!

“先把这一局下完吧,头山满先生也不希望下一局没有结果的棋局吧。”石原莞尔伸手从棋盒中双指夹出一枚黑色棋子,直接下在了一处死穴。

头山满颇为意外,石原莞尔似乎在为拯救黑色棋子而挣扎。

但白色棋子已经形成了大势,这一局不超过五十手就会出结果。

(得了的)

这位已经七十八岁的老人露出了笑意,手中棋子也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