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条咸鱼
而日国为了限制镇北军,必然会加紧谈判,但是在镇北军多次退出谈判后,当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和另一艘声望级战列舰进入北海舰队的时候,他们绝对会疯狂召集。
英、法、美三国虽然也会着急,但是在银河公司表态已经完成下水,正在舾装,不可能退款的时候,也只能推求其次。
但是当华夏也加入华盛顿海军条约后,薛霖就会宣布将租借的‘镇远号战列舰’还给银河公司,然后德国再以购买废船钢铁的理由将这艘巴伐利亚级接回国内,不知道英、法、美三国知道被薛霖和德国刷了,会是什么表情呢?
3月1日,华夏派遣谈判断赴美利坚华盛顿进行海军限制的谈判,代表团以北方联盟政府对外发言人姜宁和第五舰队总司令林永昌为主。
3月2日,薛霖宣布由于和日国的紧张关系,以及守护庞大的海岸线需求,镇北军北海舰队,也就是华夏第五舰队,将向银河公司购买两艘标准排水量在35000吨的新式战列舰,以及启动新一轮的造舰计划。
第一批将在大连造船厂建造标准排水量10000吨的新式重巡洋舰,随后银河公司表示正好有两艘新式的条约战列舰可以出售,接受镇北军的海军订单,并且表示之前购买的第二艘声望级战列舰已经完成舾装,正在进行最后的测试。
消息一出,日国强烈谴责华夏在挑起军备竞赛,要求国联制止华夏,并且声称如果华夏不加入海军条约,那么他们将重启战列舰的建造计划。
刚为上海停战协议签订而以为‘世界和平’的英、法、美等国纷纷被华夏和日国这两个老冤家弄出来的新闻搞的焦躁不安。
不过各国随后发现,从数据上来看,这位远东的疯子将军还在控制之中,两艘战列舰都是条约型战列舰,巡洋舰也是一战时期的货,重巡洋舰……华夏有建造重型巡洋舰的能力吗?
各国只能尽快促催华夏参与华盛顿海军条约。
但就在同一天。
3月2日下午,签署了上海停战协议,阻止了日国陷入战争泥潭的著名外交官,驻华夏大使,重光葵回到国内的第一天,就在码头遭到了日国少壮派的刺杀。
那些年轻的军官和军校生高喊着‘天诛国贼’的口号!数只手枪发射的十几发子弹打入重光葵的身体。
这位1911年从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任职于日国外务省,1929年起历任日国驻上海总领事、日970国驻华夏大使,历经了大正时期与昭和时期的著名外交家,惨死在刚踏入家乡土地的码头。
随后,在上海组织军队撤离的冈村宁次也在公共租界遭到了日侨的刺杀,被炸弹波及轻伤住院。
日国震动!
仅仅因为签署了停战协议,两人就遭到了日国少壮派的刺杀,而且其中的冈村宁次同样也是日国军方派系中激进鼓吹进攻华夏的帝国主义军人!
日国军政两界霎时间风起云涌,陷入一片混乱的黑暗中。
就在各国纷纷以为到此为止,将注意力集中到华夏加入华盛顿海军条约的时候,日国再次爆出一条大新闻!
3月6日,以日国海军派系为主的少壮军人突然在东京发动法西斯政变!数十名海军少壮军官冲进了首相府邸和警视厅、内大臣牧野伸显邸宅、三菱银行、政友会总部以及东京周围变电所。
日国首相犬养毅被十一名二十岁出头的海军年轻军官枪杀,前任的财务大臣兼立宪民政党党魁井上准之助被枪杀,三井集团的局长团琢磨被枪杀!
但很快,政变者纷纷自首…
第179章:再次抽奖【四更求全定!】
当在东北视察各地重工业建设情况的薛霖手到日国发生政变,犬养毅被枪杀的消息时,浑身一颤。
随后叹息一声:“竟然提前了这么多时间。”
根据历史上的信息,虽然三月的确有一场刺杀,但却并不是震惊东亚的‘政变’,而是日国血盟团刺杀了几位重要人物。
但是薛霖没想到原本应该在五月十五日爆发的政变竟然提前了两个多月。
日国最后清醒的政客犬养毅死了,其他上任的首相除了代理首相高桥是清和海军大臣斋藤实,其他的人都是一群头脑发热的疯子。
若是进一步将1936年才发生的二二六事变提前,薛霖真不觉得日国撕毁上海停战协议发动侵华战争有什么不可能的。
毕竟昭和时期头脑清醒的政客基本不是老死了就是被激进派刺杀而死。
看来东三省的建设计划要提高进程了,薛霖皱着眉头回到了临时薛帅府。
正好,赶到东北的唐悠悠正裹着厚厚的衣服,披着一件白色的小袄子和薛霖的贴身丫鬟双双玩闹着。
见到薛霖进来,唐悠悠跑过来:“薛哥哥,你给我安排的那间房子死过人,我才不住呢!”
“啊?”薛霖楞了一下。
这栋宅子他只知道是一个被日军杀害的富商所有,富商死后,宅子被日军没收,富商遗留的子女敢怒不敢言,薛霖收复长春后,看上了这里,给了富商的子女一点钱财买下了这栋宅子,还真不知道那一间房子死过人。
“那你住哪儿?”薛霖走过去,好奇道。
“哼哼!”唐悠悠挽着双双的手,对薛霖做了个鬼脸:“我要跟双双姐一起住,你呀,自己一个人睡吧` ` !”
???
薛霖看了看自己的丫鬟,只见双双微微低着小脑袋,也不知道这两个小丫头什么时候勾1搭上的。
而且我还准备玩儿夜袭女仆呢,这丫头给我弄这一手,以后我还怎么对我可爱的小丫头下手?
诶,等等,难道以后直接就大被同眠?这也太刺激了吧?
似乎是看到薛霖嘴角的笑容有些怀怀的,双双和唐悠悠两人纷纷打了个颤,唐悠悠又是一个鬼脸,拉着双双就跑:“姐姐说的果然没错,男人呀,没一个好东西!”
“诶!这丫头片子!”薛霖哭笑不得。
回到自己的办公的书房,薛霖准备来个抽奖,
自从上次抽出巴黎巨炮后,薛霖已经很久没有抽奖了,算一下,整个二月份好像都没有抽奖,凑够了整整十五次抽奖机会呢,这次正好用一下。
薛霖打开了红警系统查看了一下。
目前他在红警系统中已经是少将军衔的指挥官了,最大可以招募两万红警单位,而且因为上海大海战全歼第三舰队,上海大谈判的影响和彻底吞并东三省成为新东北王而获得的经验也让他距离下一个等级,中将已经只有18%的差距了。
可惜最近没有什么战争可以打的,最多就是让守备部队在东三省进行一些剿匪行动,但获得的经验却非常低。
目前薛霖在长春的马鞍山里有一个主基地,已经被划分为军事禁区,有一个团的红警精锐士兵和军犬守护,还有红警自带的地图,根本不怕间谍探查。
除此之外,还有南洋分基地和旅顺分基地,总共三个分基地,薛霖目前准备在热河一带建设一个分基地,但是哪里是唐玉林的地盘,薛霖得想办法搞掉这个军阀。
目前红警系统建筑最多的当属兵营和战车工厂,其次则是矿石精炼厂,而矿石精炼器则只能建造一个,不过薛霖发现在红警内部拥有超时空传送技术,其他分基地采集的矿石可以通过矿石精炼厂传送到矿石精炼器内精炼出更高效率。
这样的话,薛霖真的动了往东西伯利亚那无人居住的茫茫大森林里建造分基地的心思,要知道哪里的金矿可是世界著名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现在还没有开发过!
“秘密派遣分基地到时候可以,但是打过去的话还是算了,再等两年吧,等大胡子开始高大清洗的时候,嘿嘿。”薛霖最后还是决定找个时间研究一下怎么将分基地这庞然大物送到冰天雪地的东西伯利亚去。
一如既往的搓了搓手,薛霖刚想喊一句‘白雪’,忽然发现白雪那家伙好像去总基地搞什么东西去了,嗯,好像是去研究怎么培养身体素质更强的红警士兵了。
试着在脑海里的红警系统呼啸了几声,却换来一句‘别烦’,薛霖撇了撇嘴,还是不去招惹那个冰山美人了,打开抽奖页面,开始抽奖了。
【恭喜指挥官阁下抽中红警兵种单位:工程师!】“…诶,居然是工程师诶!”薛霖好奇起来,在红警游戏里,工程师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兵种,主要进入建筑就会变成己方单位,不管是野外没有势力的空白建筑还是敌军建筑,都可以。
不知道现实中的工程师有什么功能呢?打开属性看一下。
工程师:是指在工程学其中一个方面持有专业性学位和工作经验的人士,他们可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等工作。
指挥官阁下可通过红警系(李吗好)统招募各种工程师,如飞机维修工程师、地质工程师、选矿工程师、测量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可有效帮助指挥官阁下管理管理您的势力。
“啧啧啧,还真是不错的啊,正好最近人才特别缺啊!”薛霖猛拍一下桌子,有些欣喜道。
这些工程师不仅可以帮助他管理各种重要的重工业集团,比如炼钢厂、造船厂,还可以带学生,带出一些普通人学生,要知道工程师可是每一个都有着专业性学位的人才,对于这个时代的华夏来说,这些人才也是最缺的!
正好新建设的奉天航空工业集团、大连造船厂,还有正在准备中的东北铁路扩建计划,到处都在缺人才,而薛霖完全可以招募数百上千的工程师让他们进入这些重要部门,可以很有效的加快工业建设!。
第180章:杨老汉见闻【一更求全定】
清晨,一列载满了人的蒸汽火车顺着京奉铁路从辽西走廊北方,车窗前簇拥了无数百姓的脑袋,他们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地方。
杨秋生迷迷糊糊的被人吵醒,才发现车厢内的人都趴到窗户去探出脑袋围观这个宣传只要来就有田有地的东北。
“有什么好看的,东北的天冷得要死。”杨秋生嘟了嘟嘴,脑袋却忽然被人狠狠打了一下。
他惊呼一声,抱着脑袋幽怨的转过头,只见自己的老爹杨老汉怒叱道:“看什么?当然是看田地啊!”
说着,瘦瘦巴巴做了一辈子农民最后一块土地都因为还不起欠债被地主没收,不得不带着两个儿子往东北跑的杨老汉手里拿着一根旱烟指着窗外道:“看见没!肥沃得发黑的土地啊!多好的田啊!稍微耕犁就可以弄出好多好田地!”
憨厚的老大杨春生也凑了过来:“阿爹,东北真的发土地啊?”
杨老汉瞪了大儿子一眼:“人家薛大帅可是让那些天下文人给他宣传过的,就是因为土地太多了,人家种不过来,才要招募农民的!”
203二儿子杨秋生撇了撇嘴,从纤薄的衣裳口袋里拿出皱巴巴的报纸。
只见上面正版刊登着一则招募告示,是因为东三省经过战乱后很多土地变成了无主之地,日侨的土地还有在辽东半岛的那快殖民地也收回来了,手里有了很多土地的北方政府已经开始在进行土地重整了。
因为东北地广人稀,开发也才不到百年,又经历的数次大战,地主很少,薛大帅可以说是目前东北最大的地主了,毕竟整个东北都是人家薛大帅的嘛。
“阿爹。”上过几天私塾的杨秋生指着报纸对杨老汉道:“报纸上面说黑龙江以北的三江平原有一大片土地要开发,至少几千万亩地,我们去三江平原还是去辽东那快从日人手里抢过来的土地?”
杨老汉点上旱烟,思索一阵,说道:“越往北越冷,而且东北这土地一年只能播种一次,那地方要开垦也费劲儿,还是就在南部吧。”
火车缓缓在锦州车站停下,杨老汉带着两个儿子拿上仅有的随身衣物行礼,下了火车,在迷茫中,听着火(biei)车站喊的各种招人的口号,来到了火车站外侧竖立着招农牌子的登记点。
几个桌子前已经排起了长队,杨老汉直接让儿子们一人排一条。
等到最快的杨秋生最先排到了登记点时,杨老汉带着大儿子也过来了。
工作人员给杨老汉一家登记造册户口,随后直接将他们安排到了辽东半岛南侧平原,也就是以前日人抢占的关东州殖民地。
那里的三十多万日人全部清理了出来,腾出了一大片土地。
等级好了后被发了一块铁牌,杨老汉死死拿着这个编号71927号的铁牌,据说这是目前他们登记的移民户口,也就是说,已经有七万多户人家移民到了东北,而且数字还在增长。
随后杨老汉一家在政府农业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登上了前往辽东半岛的火车,他们将先到奉天,然后从奉天南下辽东半岛,大概要三天的时间。
四天后,杨老汉一家被分配到了辽东半岛南侧平原的杨家镇。
田野间,杨老汉看着工作人员拿着田亩册子,带着杨老汉一家在分配给他们一家的十二亩良田走了一圈,看着黑乎乎的土地,杨老汉这个做了大半辈子的农民欣喜得直搓手。
因为杨老汉一家都是壮年劳动力,所以总共分配到了十二亩田地,还有一栋就在田边的两间房宅子。
不会写自己名字的杨老汉作为一家之主,也是登记造册的户主,用最古老的方法,将大拇指在红泥里搅拌一下,然后在写着杨老汉一家名字的田契和房契、地契合同上按下了手印。
“好了,杨老汉,这十二亩田只要耕满五年,以后世世代代就是你们家的了。”工作人员将田契交给了杨老汉。
杨老汉小心翼翼犹如朝圣般将田契贴身放好,大儿子杨春生看着这么大一片土地,也是激动不已。
一亩田一个季度的亩产是100斤粮食出头,两亩地就可以养活一个成年人,而他们家分到了十二亩地,杨老汉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始春耕了。
工作人员笑着对杨老汉一家解说道:“老汉啊,这土地是禁止私人买卖的,如果要买卖,得到专门的土地交易局。”
“这么好的田,谁傻了会卖啊?!”杨老汉不解道。
工作人员笑了笑:“四月初就可以开始耕种了,你们需要多少贷款?”
“贷款?”杨老汉和他的两个儿子茫然了。
工作人员耐心解释道:“土地是免费分给你们的,但是田契合同上写清楚了你要耕种满五年才属于你,而且我见你们也没有带其他耕种工具,不过没关系,政府提供种子和工具,还有化肥,不过不是免费的,你们家租借这些工具的话可以用地里产出的粮食还。”
“也不多,我算算,要是春耕的时候租借一头牛,然后配套的农具,以及第一季收粮前的口粮,家里的锅、油盐、被褥等,需要20华元,按照现在的1华元20斤的粮价,就是400斤粮食,你可以选择三年还或者五年还,每年只需要还100斤粮食,越早还清的话,这些田就可以提前属于你。”
杨老汉目瞪口呆,完全没听懂,二儿子杨秋生小声解释道:“阿爹,我们可就带着两个银元来闯东北,都花完了,什么都没有了,难道用手耕地啊?我们家三个劳动力,再加上阿爹你种田的能力,这十二亩田一年收个千五百斤粮食还是可以的!除了留下七百多斤粮食做口粮,赋税也只需要交十税一的田税,剩下六七百斤粮食还能卖30华元呢!”
经过这么一算,好像还是很赚的啊,比在南方的时候承包地主的三十亩田还赚啊!要知道民国的时候,田税和地租以及其他赋税摊派下来,最轻松的时候也有十税三的高额负担!
杨老汉摸了摸脑袋,奇怪道:“怎么感觉像是站了官家的便宜?”
随后反应过来自己身旁可还站着官家的人呢!顿时捂住了嘴。
工作人员笑了笑:“没事儿,老汉啊,薛大帅就是给咱们华夏百姓牟利的,这么多田,薛大帅可种不过来,你们种的粮食越多,薛大帅收上来的田税才越多嘛,不是吗?”
PS:求鲜花和评价票!。
第181章:当兵免税【二更求全定!】
此时,已经是三月中旬,东北大地的皑皑白雪渐渐化开,露出了富饶的黑土地,马上就是东北一年一度的春耕时节了,杨老汉一家也开始忙碌起来。
为了在第一次耕种前掌握好自家田地的情况,还有东北这款陌生地界的风向,日晒程度,河流的水浇灌土地等情况,杨老汉带着两个儿子们开始忙碌起来,用租借的农具开始给田地翻翻土,跑到老远的蓄水池查看灌溉设施的情况。
最后杨老汉在晚上吃饭的时候,欣喜的跟两个儿子说:“这里的土地肥得能捏出油来!镇子里还在主持春耕前的水利灌溉设施维修扩建,春生、秋生,明天你们俩去镇子里报道,去修水渠。”
“啊?”杨家两个儿子都停下了手里的饭碗,看向老爹,老大杨春生憨厚的摸了摸脑袋,不解道:“阿爹,我们走了,那你一个人翻得过来那么多土地吗?”
杨老汉见儿子质疑自己,当头就~是一筷子打上去。
“哎哟!”杨春生委屈的揉着被打的地方,怯怯的看着爹-。
老二杨秋生则是知趣的闭上了嘴,静静的听老爹的话:“老子当年在河南种二十亩地的时候,你们还在吃奶呢!现在就开始怀疑老爹的能力了?告诉你们,除了去维修水利灌溉有工钱拿,还可以管饭,能剩下不少粮食,还能看看官家把水渠往那边修,那边先灌溉之类的,记得每天回来跟我说清楚!”
“哦!”杨秋生就知道自己老爹不会那么简单的让两个重要劳动力去免费干活什么的,原来不仅管饭,还有工钱可以拿啊。
接下来的日子里,杨秋生每天跟大哥杨春生一起去镇子里干活,维修水利灌溉设施期间,杨秋生认识了不少人,基本都是从南方逃荒逃难过来的,甚至很多人比他们家还惨,就一个光杆打着一张草席就踏上了来东北的路。
当然拖家带口的也有不少。
站在田埂上,看着水渠工地上忙碌的人,杨秋生心里微微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