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祖龙第一宠臣,赵高麻了 第180章

作者:zxjm

很显然。

嬴政不仅仅需要雁门铁骑,在此刻帮他平六国,战天下。

更想让雁门铁骑,世世代代守护者他。

而王馆、隗状深知嬴政的心思。

知道嬴政有多在乎这支大杀四方的铁骑大军。

所以他们早已动工,开始命人挖掘深坑。

此刻望着陵墓修建。

看着眼前一个个深坑。

王馆、隗状都忍不住感叹当今王上对雁门铁骑的重视以及信任。

不过雁门铁骑。

也的的确确配得上。

细数古今,可没有那一支大军,能如同雁门铁骑这般,连灭两国,更是让东胡一族近乎灭族。 而更让他们二人羡慕的,或许还是另一件事情。

那一日。

深夜中,王上把他们二人,单独诏到内殿,亲口说出。

若有一日他不在人世。

墨的陶俑。

要与他一起,安放在陵墓正室。

这代表什么,恐怕天底下,没人比王馆、隗状更清楚。

“大人!雁门铁骑已将竹简送到?」。”

就在这时候。

伴随着一名秦吏匆匆跑来禀报。

闻言。王馆、隗状纷纷一愣,连忙点头。

片刻后。

当看到十余好几车的竹简,两人纷纷愣住了。

互相对视一眼。

此前。

大良造说过,昔日战亡的将士姓名,他都已经抄写与竹简。

但他们都以为。

只是一些阵亡的将领,不会有多少竹简。

然而眼前这一车车竹简,彻底让两人愣了住了。

伴随着王馆、隗状上前,从木箱之中,随意拿出一卷竹简,缓缓打开。

“乜昆,年二秦国北地,梧桐邑。”

“柴游,年十七,秦国蜀地,里村。”

“鱼仓,年十八,秦国雍城,沂河邑"

竹简里,刻写着密密麻麻的名字,还有住址。

一片片竹简上,所有笔迹,显然都是同一人所刻。

而另一边。

与隗状不同,王馆手中的竹简,比较特殊。

上面一个个名字,其中的年纪,都是只有十四岁。

“赵寨,年十四,秦国蜀地,干屯。”

“冉贤,年十四,秦国上郡,甘囤村。”

“勾飞,年十四,秦国秦岭,下河邑。”

一个个名字后,伴随着一个个人的名字,王馆、隗状似乎看到一个个有高有矮,不同的面孔。

这一瞬间。

王馆、隗状互相看向对方。

都看到了彼此手中的竹简上密密麻麻的名字。

两人的目光中,满是不可置信。

这一卷卷竹简背后,到底那少年,是什么时候开始,就把一个个阵亡的将士姓名,给亲手刻在竹简上。 这时间,真的有那个将军,会做这些微不足道的事?

恍惚间。

两人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一个场景。

一个少年,在烛灯下,一笔一划,一丝不苟的在竹简上刻着名字。

刻着昔日那些阵亡的将士姓名。

―日复一日。

每次大战之后,少年的书房中。

总是会多出许多竹简。

想到这些。

王馆、隗状的脑海中,无比震撼。

再次看向眼前马车旁,护送马(诺吗好)车的雁门铁骑将士。

看着他们。

这一刻。

似乎王馆与隗状都明白,为何那少年,却能让十万雁门铁骑将士生死相随,无怨无悔。 另一边。

护送马车的铁骑将士看到王馆与隗状,拿着竹简,一脸的震惊的模样,

目光中,亦有自豪,亦是眼睛泛红。

最终没有说什么,而是缓缓驾马转身,朝南方前去。

他们的将军。

在哪里!

而王馆与隗状,并没有着急收起竹简。

而是命人好好保管。

随后把这件事情,派人前往咸阳。

王馆与隗状心里都清楚,若是王上知道,定然也会为之震惊凭。

到时候,就看王上要不要考虑,以后的陶俑士卒,都刻上这些将士的名字。.

第212章:寿春百姓的轩然

“听说了吗?那人屠来我们楚国了!"

"人屠? ”

“嘶,你是说北方的那位? ”

“你们说什么?北方的那秦国人屠,来我们楚国了? ”

寿春之内,繁华的街道上,百姓互相私语,随处可见。

而他们口中闲聊的话。

多是以秦国北方,那铁血人屠为主。

毕竟以往的交谈中,那人屠昔日所作所为,他们可都是一清二楚。

这对于百姓而言,简直是又惊又俱。

然而正在交谈时。

一些消息灵通之人,也把王宫大殿之中的事情说了出来。

“你们知不知道,在王宫之中,那人说了什么……”

伴随着墨的话。

在百姓间传开,顿时引起一片轩然大波。

外加上有人更是知道,在城门处,那人屠对几名公子的话。

一时间。

尽管楚国百姓未曾见过那凶名在外的人屠,但他们却都能感觉到,这次那人前来。 并未有丝毫恶意。

反而是秦国哪里,念及昔日宣太后之恩,特地秦国最强之将,不远千里,南下赴楚。 更是带上了十万雁门铁骑。

整整十万铁骑,全在边境,随时准备开战!

其缘由。

所有人心里都清楚。

楚幽王逝,楚国几位公子,居然都无法继位。

这放在任何一个地方。

都相当于谋权篡位。

如同田氏代齐。

即便是抢王位之人,是楚幽王的两名族弟。

“可是不是说,楚考烈王并无子嗣,楚幽王不是考烈王之子吗? ”

“呸,你信这话? ”

“就是,为何楚幽王在世之时,没听到有人敢这般说。”

“是啊,幽王仙逝,那些小人就在背后污蔑,当真是不耻。”

闲聊间。

显然,百姓逐渐偏向与楚幽王。

这便是墨那一番话的好处。

因为墨是秦臣,更是名震天下的秦国大将,那些赞许的话,由墨口中说出来,本就不一般。 这可是来自于强秦的陈赞。

更何况。

墨的话,也让百姓心里不由得默认,比起之前秦楚交战。

边境百姓时逢战火。

而在幽王这十年中。秦楚盟好,他们都亲眼看到,百姓得意休养生息。 这亲眼看到的。

难道还有假?

而这些念头,伴随着百姓的细细品味,都后知后觉。

突然觉得。

幽王在世,的的确确造福楚国百姓。

再想着。

幽王如今仙逝,幽王之子,居然可能无法继位。

这一对比。

百姓心底,五味繁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