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豆蔻
王恢皱眉,以前卫青都是主战派的,今天怎么突然反对战争?
不过事到如今,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说:“三年前,匈奴犯境,最后败退逃窜,冠军侯也在此战中斩杀左右大当户,我等自然记得。”
卫青主战不假,希望将匈奴消灭也不假,但这得有个大前提,是能打赢,打不赢还主战,那不叫主战,那叫卖国!
“记得?我还以为都忘记了呢!”卫青转身看着两位卫尉,又看向丞相和太尉,冷笑道:“此战匈奴败退逃窜?怎么,说给百姓听的话,传者传者,连自己都信了?”
韩安国听到卫青不留情面的斥责,哪怕知道他是反对此计,但职责所在,只能急忙开口训斥说:“冠军侯,这是朝议,注意你的语气!”
卫青对韩安国作揖行礼后,态度丝毫没有变软的意思,他厉声大喝道:“十万匈奴,远道而来补给不足,又是疲惫之师,天时、地利、人和,一样没占到。
结果跑到汉朝帝都转了一圈,就这么跑了,就折了个抱有死志的左右大当户,结果你告诉我匈奴败退逃窜?你有脸讲,我都没脸认!”
李广和程不识眼观鼻,鼻观心,连开口的意思都没有,不说卫青,就连他们自己,也没脸承认。
如果形势逆转下,是汉朝派十万大军,远到杀向匈奴,在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的情况下,能全身而退吗?至少李广和程不识都没这个把握。
卫青见这些人还要点脸,至少没有再开口狡辩,洒然一笑,语气稍微缓和说:“三年前的事儿,可以不提,就那今日的情况来说,我想问大行令一句,你长久在边塞可否带过兵?与匈奴交战过?”
王恢正色道:“自然带过,虽未有大战,小战摩擦却是不断。”
“既然带过兵,难道就不清楚,匈奴军到底强在什么地方?”
卫青举起手里的笏板指着北方问道:“匈奴多是骑兵,行动之时来去如风,正因为如此,哪怕汉军能战胜匈奴,也很难将其一网打尽。
你的意思是切断他们的后路,袭击匈奴的辎重,那你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两条腿的步兵,还是那些刚训练不久,半生不熟的骑兵?
生擒匈奴单于?你要准备多少兵马?十万?二十万?还是三十万?
这么多人,只要匈奴在里面随便安插一个奸细,计谋就会暴露!
马邑位于草原,百姓多靠放牧为生,就算你防止消息泄露,严禁任何人出入,匈奴大军看到马邑外百里之内连个放牧的都没有,就不会起疑心?
到时候哪怕是只先派一个斥候,就能发现埋伏的汉军!
你想要发动的是国运之战,不是在边塞,带着几千汉军,围剿几百个脑子进水的匈奴!”
卫青的声音越来越大,从最开始低沉的质问,到最后大声的咆哮,整个朝堂之中,只剩下卫青愤怒的声音在回荡。
角落里的太监瑟瑟发抖,就连站在刘彻旁边的春坨,也紧握着手中的浮尘,呼吸都显得有些急促。
窦婴和田`对视了一眼,似乎都从彼此的眼神中读出了些什么,继续闭目养神。
李广和程不识如鲠在喉,卫青的话不仅是说给王恢听的,也是说给他们听的,只是给了他们的面子,没有指着鼻子骂而已。
作为两位名将,无论是没有发现问题的所在,还是说发现问题,没有死谏,都已经是失职了。
至于王恢已经汗流浃背,卫青说的这些,可能有危言耸听的意思在里面,或许匈奴单于确实大意轻敌,但正如卫青所说的可是国运之战,不是几百人的小摩擦!
什么时候大国发动的举国之战战争,需要靠对方大意,这种失误取胜了!
直到此刻,大殿内的文武百官,才真正认识到这位年纪轻轻就被誉为冠军侯的少年。
无论是能以少胜多,大败匈奴骑兵,还是运筹帷幄之中,运筹千里之外,连下两国,靠的从来不是所谓的运气。
在这些人为此计会造成什么后果而争论不休时,卫青只用了三言两句,就将这些人全都拉回了现实。
包括韩安国在内,除了一言不发,能做的也就只有静待刘彻的决策了。
刘彻不可能让卫青真把所有人都得罪一遍,她轻咳了一声后说:“冠军侯所说,确实有几分道理,不知其他爱卿,有何见解?”
话音刚落,站在头排的窦婴便向前一步道:“臣认为冠军侯所说,确实有几分道理,匈奴是马背上的民族来去如风,如果埋伏过程中,出现消息泄露的情况,计划会瞬间破灭。
轻则浪费粮草、撕毁和亲盟约,重则匈奴凭借骑兵优势,会导致原本关系暂时缓和的双方,立刻又爆发战争,于国于民皆为不利。《孙子兵法》总就说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旁边的田`等窦婴开口后,也向走出来道:“臣也赞同丞相的说法,先贤曾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如今我汉军蒸蒸日上,实力一天强过一天,而匈奴依旧是那个匈奴,没有丝毫的变化。臣认为应以和亲为重,而不是在这关键时候,贸然出兵,将自己陷入危局之中。”
平日里窦婴和田`几乎都是反着来,窦婴主张和亲,那田`必然主张不和亲,窦婴主张出兵,田`则会主张静观其变。
这次俩人开始都没发表意见,之后又一唱一和,都力主反对出兵,显然并不是巧合。
现在正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时期,刘彻在逐渐和太皇太后手中交接权利的同时,必然也会跟丞相和太尉之间产生摩擦。
在这种摩擦之下,任何一个动作,都会被无限放大。
刘彻从始至终都表现出想要动兵的意思,这种情况下,丞相、太尉,外加韩安国这个御史大夫,三公都联名反对,这让刘彻会这么想?
太皇太后放权后,三公又开始专权跋扈,不免会让人想起当初汉文帝刚继位时的情况。
当初诛吕之后,最有机会继承皇位的并不是刘恒,而是刘襄,刘襄是刘邦的皇长孙,而刘襄的弟弟刘章是诛吕的大功臣。
但当时大臣认为刘襄的舅舅凶残暴戾,是戴着官帽的老虎,担心又是一个吕氏集团,所以选择放弃了刘襄,选择了刘恒。
现实则是...刘襄的弟弟刘章能力太强了,如果刘襄继位,有弟弟刘章辅佐,不好控制,相反刘恒之前一直表现的很平庸,选他当皇帝,对大臣们而言自然是最好的。
自古皇帝和重臣之间的关系就很微妙,权利这种东西,能让父子相残,更何况君臣了。
甚至说如果卫青不出面,窦婴和田`可能依旧一言不发。
此计执行下去,能大胜匈奴固然好,如果被匈奴单于跑了无功而返,那刘彻的权威则会受到削弱,最不济也会老实一段时间,日后再上书请谏,也省去了许多麻烦。
有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包括太皇太后在内。
按照以前老太太的想法,又岂会让刘彻询问卫青?早就一言否决了,即便刘彻手里抓着一半兵权,可没有老太太的话,也只能干看着而已。
甚至包括和亲迟迟商议不出个结果来,其中也有这层意思在里面。
和亲让匈奴嫁公主是谁提出来的?
实际上是卫青,但大家看到的都是刘彻。
现在的情况就是骑虎难下,如果僵持到最后不了了之,刘彻的权威一样会被削弱。
政治有时候很复杂,复杂到没有接触过的人,甚至不清楚所谓的政治,究竟是什么。
但有时候又简单的很,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它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
简单的来说,就是君臣在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如何管理国家的行为。所以说卫青并不懂政治,因为他的出发点,从始至终都是为了这个民族,为了这个民族的天子。
现在三公外加冠军侯都反对了,只要还想在官场上混,就没有人会在这时候蹦出来、
事情到了这一步,刘彻也就只能跟着顺坡下驴道:“丞相和太尉认为此计不合适,那还有其他爱卿其他不同的见解吗?”
等了片刻,见无人开口,刘彻又说:“既然如此,此事暂且作罢。还是按照之前的商量下和亲的事情吧。”
说道和亲,刘彻又有些头疼了。
也不是说汉朝没有勇士,不敢去接亲,李广不就自荐了嘛,但要知道匈奴跟汉朝不同,匈奴的王庭都是在移动的,就算深入草原,也得找得到地方啊!
卫青见群臣再次保持沉默,闭上眼内心哀叹了一声,这一趟接亲的担子,果然还是要落到自己的肩膀上。
他只能继续开口说道:“陛下不妨就把接亲的地方,定在马邑。”
旁边的王恢回答道:“冠军侯有所不知,之前便又此提议,只是匈奴单于再三拒绝。”
卫青转身看着他问道:“那如果此次接亲的人,是我呢?”
“这...”
跪坐的刘彻听到卫青的话,霍然起身拒绝道:“不行,你不能去!”
卫青想去吗?
想去才有鬼了!
老婆怀着孕,谁愿意跑到边塞,冒着生命危险受罪去?
只是事情发展到了现在,不去又如何收场?
如果卫青顺利将公主接回来,促成了两族和亲,算是开了个好头。
有了一,才有二,哪怕日后继续和亲,也能按照这次的规矩办,而不是再像以前那样,由汉朝嫁公主了。
其次受益最多的也就是刘彻,和亲成功后,刘彻算是迈过了一个坎,所掌握的权利,也将更上一层楼,趁机在朝廷中,安插更多自己的人。
始皇帝能言出法随,凭借的不是天子的身份,而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而现在刘彻最缺的,就是这些功绩。
发现自己失态了,刘彻又重新跪坐好说:“冠军侯乃是国之栋梁,岂可轻易犯险。”
李广闻言,好死不死的自荐道:“陛下,臣愿意随冠军侯一同前往,若遇危险,愿舍命相护!”
卫青:...
听到李广愿陪自己龙潭虎穴走一遭,卫青感动之余,更多的还是想吐槽一句,你这点情商,就别特么想封侯了!
果然,听到李广的承诺,刘彻内心气牙痒痒。
舍命?你的命才值几个钱!
田`抬起头,瞥了眼强忍怒火的刘彻,不肯放过机会说:“臣以为,冠军侯愿毛遂自荐,必然胸有成竹。”
田`开口之后,立刻又有大臣也站出来,力荐卫青。
之前是没有人敢提卫青,但现在是卫青自己主动请命啊!
支持卫青的大臣越来越多,众口铄金,刘彻再想反对也没用了。
最后是丞相窦婴:“陛下,不如先将此提议告知匈奴单于,看看对方的反应,再做决断。”
“......”
刘彻放在案几下的手背,已经蹦出了青筋,然而面对满朝文武的声音,她掩盖心中的担忧和无奈,点点头,示意大行令去跟匈奴那边去沟通。
散朝后,刘彻让卫青留下来。
看着表情复杂的刘彻,卫青只是装作满不在乎的笑道:“带兵打仗,哪天不是把脑袋拴在大带(古代腰间那圈叫大带)上?这次是去接亲,地点又是定在了汉朝的土地上,最多也就是有惊无险,匈奴不会贸然进攻的。再说了和亲的事儿,是我提出来的,总得有个人来收场吧。”
危险肯定是有的,不过卫青到没有太担心。
和亲并不是汉朝一厢情愿,匈奴也渴望和亲。
如果真能杀掉卫青,匈奴自然敢冒着和亲失败的风险动手,但如果始终找不到机会的话,匈奴肯定还是愿意和亲的。
“你!”刘彻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者能说什么。
旁边还有宦官在,卫青没有做过于亲密的动作,只是摇摇头笑道:“我听闻当初高皇帝被围困白登山的时候,匈奴单于冒顿率领骑兵从四面进行围攻: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马,东面是一色青马,北面是一色黑马,南面是一色红马,那场景想来一定非常壮观。我既然立志远逐匈奴八百里的,总得亲眼见识见识匈奴的大军吧?”
卫青说完,然后才恭敬的行礼,缓缓的退出了大殿,只留下站在原地的刘彻,痴痴地望着卫青离开的背影。
直到此刻,刘彻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吃醋的行为,到底有多么可笑。
卫青走出皇宫,转身看着这座辉煌雄伟的建筑,驻足良久,他不知道刘彻到底明不明白,并不是自己对刘据厚此薄彼,而是欠义妁和她腹中的孩子太多太多了。
所以只要有机会,总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稍微的弥补一点,哪怕微不足道。
这次匈奴得知接亲的人选是卫青,意料之中的答应了下来。
地点和接亲的人选好了,接下来要谈的自然是嫁妆和聘礼。
匈奴要求的聘礼和以往相同,要求大量絮、缯、酒、米等物品
而汉朝要求的嫁妆除了马匹和毛皮外,卫青还在上面加了一条,被匈奴掠去的汉人!
对此匈奴单于答应了,但具体的数目却没有定下来,匈奴单于的意思是,要根据汉朝的聘礼,随相应的嫁妆,具体的数字,等卫青接亲的时候再谈吧。
到此为止,卫青前往边塞接亲,已经成为了定局,接亲时间则定在了四月二十三日,卫青需要在四月中旬抵达马邑。
了解到此事,阳信在义妁入宫见卫子夫时,跑到冠军侯府,狠狠的臭骂了卫青一顿,骂到最后只有抱在卫青怀里痛哭。
自从当初卫青冒着生命危险射杀栾大,这俩人的关系,从两年前就只差一层窗户纸。
如果没有太皇太后亲自说媒,她无论如何都要争上一争,可惜还是晚了一步,只能说造化弄人。
汉朝没有什么三妻四妾,有的是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至于所谓的平妻,也是到了清朝才出现。
汉朝的公主嫁人,对方最起码也得是列候,长公主更高,怎么可能嫁给有妻之夫?
阴错阳差之间,俩人只能擦肩而过。
抱着怀里的阳信,卫青只有反复的答应她,自己肯定能顺利回来。
在准备出发的这段时间,随行的人员中,出了个卫青意想不到的人,或者准确的说妖,樱花妖。
坐在椅子上品尝着冠军侯府糕点的樱花妖,看着卫青吃惊的表情,笑着说:“冠军侯是想知道,妾身为什么会随行?”
“是陛下的命令吗?”
“是我毛遂自荐的。”樱花妖非常爱吃这种蓬松的蛋糕,每次来冠军侯府,不仅吃,还要给“家臣”们带点回去。
樱花妖喜欢看到卫青疑惑的表情,这时候的卫青,看起来特别的亲近,她说:“你是妾身的大金主,要是出了意外,妾身哭都没地方哭去。”
卫青听后也笑道:“那在下的安危,就多仰仗花神了。”
以前有白洛随身保护,但此次不同以往,面对的可能是匈奴的大军,鬼的能力可能要大打折扣,如果有了樱花妖,就是双保险了。
上一篇:都市:公益奖励十个亿
下一篇:万界登录之唯一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