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秦时,君临天下 第158章

作者:今令冷泠

“武库,这么说来的话,那些大车装载的都是战甲兵器了?”燕丹思索道。

“从驰道上留下的痕迹来看, 那些大车所装在的货物极重, 应该是金属之类的东西。”墨家弟子回答道。

“秦国已经沉积了六年之久了,看来是要再次开战了, 战甲兵器运往了东方,只是不知道,这一次秦国的目标是赵国还是魏国。”燕丹思索道。

此时的燕丹已经能够看到未来的一角了,秦国时隔六年之久再动兵戈,必然是冲着灭国而去的,而在即将发生的这场战争之中,燕国又该如何自处?

这对燕国和燕丹来说,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既然是向东而去,那很有可能是要攻打魏国了,不过, 那些战俘才刚刚放回,秦国就忙着出兵,看来那些战俘真的是有着大问题了,若是这样的话, 我们倒是可以静观其变了,看一看秦国在战俘身上到底做的是什么文章。”燕丹自语道。

“荆轲这个人你调查的怎么样了?”燕丹沉吟片刻, 问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荆轲,卫国人,曾经的卫国大将军公孙羽的弟子,一身剑术极为厉害,疑似一流高手,自卫国被秦军所灭之后,就失去了任何消息,不久前,突然出现在咸阳,至于其后的事情,太子都已经知道了。”墨家弟子说道。

“一流的剑客,在荆轲这个年龄却是不多见。”燕丹思索道。

在数天之前,他在咸阳的街头结识了一个青年,在他的刻意经营之下,两人的关系迅速从陌生人变成了好友,而这个人就是被从骊山放出来的荆轲。

只不过,此时的荆轲已经不记得关于骊山的记忆了,在他的记忆中,只有他在函谷关的秦军军营之中狼狈逃走的情景,随即就是他在楚国的游历。

至于在他的记忆之中为什么会有着关于楚国的记忆,原因很简单,因为即使是要塑造虚假的记忆, 也需要逻辑,需要以真实的记忆为基础,而偏偏,在焱妃的记忆之中,只有着楚国与秦国相关的记忆,如此,她只能为荆轲编造出一份属于楚国的记忆了。

“荆轲此人的武功太高,我们的人不敢跟的太紧,目前为之,只能探听到这些情报。”墨家弟子道。

“有这些已经足够了。”燕丹道。

一个一流剑客,值得他付出精力去拉拢了。

墨家这些年的变化让燕丹有些措手不及,在他未来的计划之中,墨家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块拼图,可是,在最近的五六年之中,墨家与秦国走的越来越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燕丹发现,自己在墨家的影响力正在不断下降着。

这种事情是燕丹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但墨家与秦国的接近,即使了身为墨家巨子的六指黑侠都不能阻止,更何况是他。

好在燕丹也不是坐以待毙之人,他也想到了自己的应对之策,那就是将自己的人参入墨家之中,以此来增加自己对墨家的影响力。

而荆轲就是他这次秦国之行的意外收获,而在燕国,他同样也物色出了几个不错的人选。

比如乐师高渐离······

燕丹话语间的主角荆轲,此时正身处章台宫之中,在几天的相处中,荆轲已经了解到了公孙羽祖孙这些年的经历,这也让荆轲在心中产生了另外的想法。

“你要离开秦国?”公孙羽看着面前的徒弟,面色平静地说道。

“是,看到师父安然无恙,我就放心了,现在是师父也不用我来救了。”荆轲说道。

“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公孙羽问道。

“以后我会属于江湖,属于这柄剑。”荆轲说道。

“你能够忘记卫国的存在吗?”公孙羽问道。

“卫国?我不知道,毕竟我只是一介百姓,一个国家的兴衰对于我来说实在是太过高远的东西。”荆轲迟疑道。

“在秦国同样也有江湖。”公孙羽道。

虽然在与蔡泽的谈话中,公孙羽说过,选择权在荆轲,但作为一个师父,对于徒弟的关心让他根本做不到完全的理智。

“秦国的江湖我不习惯,我喜欢的是天下的江湖。”荆轲说道。

“这么说,你是打定主意了?”公孙羽问道。

“是,师父,我已经决定了,不久后我就会离开咸阳,离开秦国。”荆轲郑重地说道。

“既然你要离开这里,那我希望你永远不要再次来到这里。”公孙羽告诫道。

“师父,你是不是有着什么事情瞒着我?”公孙羽的态度让荆轲有些意外。

“你不用多想。”公孙羽道。

荆轲最终离开了章台宫,对于自己的未来,荆轲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划,他本就是大大咧咧的性格,思考这种事情对于他来说是极为痛苦的一件事情,相对于谋定而后动,他更喜欢的是凭借着自己的直觉行事。

荆轲漫无目的的行走在咸阳的街头,直到一个人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墨兄,好巧了,又见面了。”荆轲意外中带着惊喜地看着出现在面前的男子道。

“是很巧,荆兄弟这是准备去哪?”燕丹露出了他那和善的笑容道。

“没有目的,闲逛而已。”荆轲耸耸肩道。

“荆兄弟若是无事,可否陪我会家中饮酒?”燕丹邀请道。

“酒啊。”荆轲动了动鼻子,心中生出了一阵躁动,他似乎已经很久很久不曾饮酒了。

“好啊。”

在不久之后,一片竹简出现在了嬴政的书案上:荆轲会燕丹。

第343章苦一苦百姓(求月票)

魏国都城大梁,位于大河南岸,与曾经的韩国都城新郑不过二百余里的距离,即使是距离咸阳,也不过千里的路程而已,在秦国境内驰道系统修建完成的情况下,来往两地的时间更是被大大的缩减了。

因此,自秦国而返回的魏国战俘是三国战俘之中,魏国战俘是第一批越过自家国境的战俘,只是,这些战俘的速度虽然不慢,但有一件东西的速度要比他们更快,那件东西以比他们更快的速度出现在魏国都城大梁,出现在魏王增的书案上。

秦国的战书。

魏王增面色难看的看着书案上的秦国战书,虽然知道这一天早晚都要来临,但当它真正来临的时候,魏王增还是第一时间感觉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感。

虽然魏国被秦国攻打的这种事情,在过去将近一百年的时间中,魏国上下早已经习惯了,但是,魏王增知道,这一次与以往是不同的。

曾经秦国攻打魏国只是为了割魏国的肉,虽然每一次都能让魏国感觉到了彻心的疼痛,但还不至于要命,但这一次却是不同的,这一次的秦国不是来割魏国的肉的,而来来要魏国的命的,而魏国的命也是他魏王增的命。

“司空,对于这道战书你怎么看?“魏王增勉强让自己镇定下来,将视线投向了刚刚从秦国返回大梁的司空魏庸身上。

“大王,如今我魏国国力衰微,国中能战士卒不过十余万,但军备自当年的大败之后,一直不曾恢复,兵甲齐备的精锐不过五六万人,这样的力量并不足以抵抗秦军。”魏庸稍微思索后说道。

魏王增平时的脾气略显急躁,但此时,他却分外有耐心,他知道,魏庸的话,定然还有着下文。

“但是,我魏国也不是完全不占优势,秦国虽然力量强大,而我魏国则是本土作战,有上下百姓万众一心,有我魏国的坚城,在这两道防御之下,面对强大的秦军,虽然没有野战的能力,但防御还是可以的。”魏庸道。

“但我魏国地处平原,实在是五险可守。”魏王增说道。

“大王,魏国只是没有山川之险而已,但论到城池的坚固,大梁可还要在咸阳之上。”魏庸道。

“但那仅仅只是大梁而已,别的城池呢?别的城池可没有大梁这般的城墙。”魏王增说出了自己的疑虑道。

“大王,以魏国现在的力量,只能守一座大梁城,其它的城池,我们守不了。”魏庸道。

“你是说?”魏王增在魏庸的话中想到了一种可能,额头上不由渗出了细微的汗珠,那样的决定,太难了。

“大王,眼下的情况,我们只能将全国的力量集中到大梁来,在大梁城下与秦军决战,至于其它的城池,我们完全可以不管,只要能够保住大梁,魏国就不会亡,若是大梁不再了,即使其它的城池都能保下,魏国也会不复存在。”魏庸说道。

“如果不是孤还了解司空的为人的话,仅仅只是你方才所说的,孤就有足够的理由怀疑你是秦国的间谍。”魏王增语气森然地说道。

“大王,臣所作的这一切都是为了魏国,若是大王因此对臣有所误会,臣愿意承担因大王误会所产生的一切后果。”魏庸面对一脸杀气的魏王增,却是面不改色,一副铁骨铮铮一心为国的样子。

“司空放心,孤又不是昏君,你是否是真的在为孤与魏国谋划,孤还是能够分的清的,以魏国现在的兵力,却是不适合分兵把守多座城池了,只能集中力量于大梁,借助大梁城抵抗秦军,如此,我魏国方有一线生机。”魏王增道。

“只不过,还有一个问题,自五年前开始,秦国就对魏国进行了封锁,使得魏国上下的战争物资奇缺,仅仅只是魏国本土的出产,穷尽数年之功,也不过组建起五六万的魏武卒,还有五六万人虽然也经过了足够的训练,可为精兵,但连武器都不能齐备,这个问题在秦军进攻之前,必须得到解决,如此才能增加我们成功抵御秦军进攻的胜算。”魏王增继续道。

在过去的五年之中,秦国上下可不是只知道修建驰道,种粮练兵的。

秦国虽然没有再对诸国发动直接形式的战争,但除了直接形式的战争之外,秦国却用出了说有手段对赵、魏、楚三国进行削弱。

比如战争物资的禁运。

在秦国的封锁之下,魏国可谓是最惨的,魏国如今只剩下一郡之地,所属地生产的粮食倒是足够,人口倒也重组,但是战马,打造兵器的金属,制作战甲的皮革,制造弓箭的兽筋,这些东西,魏国却是奇缺。

曾经的魏国,金属多从韩国进口,南阳郡可是中原地区最大的炼铁场。战马、皮革、兽筋之类的东西,则多从赵国进口,但在赵国失去了北境之后,这些东西连赵国自己都缺少,又怎么可能卖与魏国。

更何况,在秦国立下东郡之后,赵、魏两国就被完全隔开了,即使赵国想卖这些东西,也没有渠道,至于绕道齐国,那可算了吧,谁不知道,在齐国,秦王才是无冕之王。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实事如此,我们也是无可奈何。”魏庸道。

“不,天是无绝人之路的。”魏王增说着露出了一份振奋的神色。

“大王是说?”魏庸的脸色变了。

魏庸神色的变化落在魏王增的眼睛中,让他十分满意,他以为魏庸是在为自己的天才想法而惊叹,但他根本不知道,魏庸的惊叹是真的,但却不是因为魏王增,而是因为秦王政。

我这还没用力呢,他就自己上钩了,这未免也太过容易了吧?魏庸如此想到。

“那些人身上的铜钱虽然是钱,但也是上好的铜,虽然练不出精良的武器,但也能用。”魏王增道。

“大王,不可,那些钱财是他们辛辛苦苦赚来的,若是强夺,恐生出不测之事。”魏庸扮演着忠臣的角色,连忙劝道。

“无妨,只是一千钱而已,为了魏国,他们牺牲一下又何妨,毕竟,国若是不在了,那他们的命运会更加的凄惨。”魏王增激动道,现在的他还在为自己的天才想法而自我折服。

“为了魏国,只能苦一苦他们了,毕竟,他们也是魏国的百姓。”魏王增最后说道,显然,此时的他已经完全被自己说服了。

“大王高见,为了魏国,暂时苦一苦百姓,还是值得的。“魏庸真诚地附和道。

君臣想的,不外如是。

------题外话------

感谢书友谁能参悟兮2000书币,书友ywdaghsd的500书币和书友摸头村村官的100书币打赏。

第344章真正的秘密武器

在魏王增收到来自秦国的战书之时,赵国的赵王偃也收到了同样的东西,只不过,比起魏王增的慌乱,赵王偃就是从容许多了,毕竟,他是见过世面的人。

七年前的那场大战,赵国两支主力,一支全军覆没,一支战败投降秦国,数十万秦军兵临赵都以北不过二百里处,即使是在那般危机的情况下,赵王偃还能保全赵国,这件事情给赵王偃带来了不少的勇气。

当然,这样的勇气只是因为赵王偃需要用自己自信的姿态来恢复赵国因为惨败是降到极致的民心士气的,但是,赵王偃的这种欺骗,在经过时间的沉淀之后,竟然连他自己都自己折服了。

因此,此时的赵王偃面对来自秦国的诏书,显得极为从容。

“秦国这样的战书同时下给了孤还有魏王,看来秦王政这一次是准备一起拿下赵国与魏国了。”赵王偃摇晃着手中的竹简,自信满满地说道。

“赵国和魏国加在一起,纵深几近千里,秦国想要同时对两国对手,在这几近千里的战线上,需要展开多少兵力才合适?兵力少了,难以取胜,兵力多了,秦国自白起之后,还没有哪一个大王能够指挥三十万以上的兵力,所以说,秦王这次的胃口是大了点。”身为赵王偃心腹的郭开自然很清楚此时的赵王偃喜欢听到什么。

“秦王政的胃口向来就很大,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有雪耻的机会,孤与赵国已经忍了许久了,是时候报当年之仇了。”赵王偃说道。

七年前的那场大战,对于赵王偃来说可不仅仅只是一场惨败那么简单,在那场大战之中,他更是蒙受了一个男人不能忍受的耻辱。

将自己的王后送到秦军军营以谋求议和,将自己的姑姑、姐妹、女儿送到了秦王宫,此时种种,莫说他是赵王,即使是一个普通的男人都不能忍受。

但即使是面对如此耻辱,赵王偃还是忍下来了,他一直在告戒自己,自己只有忍下男人所不能忍受的耻辱,才能等到报仇的契机。

而现在,他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

“不过,大王,有一件事情我们却不得不防,秦军的百战神机弩实在太过强大了,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应对手段,恐怕会再次遇到最城的情况。”郭开提醒道。

身为一个‘忠臣’,在适当的时候自然是要说一些有用的话的,不能只是一味的奉承,因为那样的话,会降低自己话语中的可信度。

“最城?”赵王偃听到这座城池,本来自信慢慢的神色一下子消失不见了。

最城,对于赵国来说,可谓是一场惨痛的记忆,十万赵军精锐,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在这座城池下全军覆没,这样的惨败是赵国上下从未经历过的。

要知道,即使是当年的长平之战,赵国也是在秦国手中坚持了三年的时间才战败的。

而最城之战,赵军只坚持了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而造成这一切的不是因为秦军的强大,也不是因为赵军将士的无能,而是因为一件从未出现过的杀器。

百战神机弩,射程之内,无坚不摧。

“百战神机弩这样的杀器,孤自然知晓,这些年来,不仅是孤,燕王、魏王、楚王他们也都在这一方面投入了不少的心思,眼下,我们虽然找不过破解百战神机弩的方法,也造不出真正百战神机弩,但却能够制造出简易的百战神机弩,有这些在,不会在上演最城的惨败之事。”赵王偃道。

“原来如此,若能尽量抵平秦军的百战神机弩优势,那我们这一次的胜算又要增加几分了。”郭开道。

“最城之战,秦军胜在出其不意,这一次,我们对秦军的底细已经了解了,秦军在想借助利器而出其不意,显然是不可能了。”赵王偃道。

“大王所言极是。”郭开道。

郭开回到府中之后,迅速从书房中找出了一个特制的卷轴,然后将其铺展开来,那些毛笔在上边奋笔疾书起来,书写的内容正是他在赵王宫之时,与赵王偃谈话的内容。

“赵国这一次铁定是扛不住了,我未来的前程,就看这赵国最后的岁月了。”郭开将需要呈送的信息书写完毕之后,整个人已经累到在了椅子上。

当郭开缓过来之时,一个人已经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真刚,还请你将这道卷轴送到咸阳去。”郭开指着书桉上已经被他封存好的卷轴道。

真刚接过卷轴一言不发的离开了。

在真刚离开之后,郭开将自己的管家叫到了跟前,问道:“最近王后她都在做些什么?”

在管家的诉说中,郭开很快就掌握赵王后的情况,但这些并没有让郭开放下心来,反而有了更深的疑虑。

当年赵王后因为议和一事而进入了肥地的秦军大营,还在那里待了数天的时间,在那几天之中,在赵王后身上都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故事?这个问题对于郭开来说十分重要。

对于赵王后在秦军军营的那几天所发生的事情,郭开自然无从打听起,但他却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之中得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