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r.flag
随后,她就这么伏在罗利的肩头,转头看向华法琳等人。
“这是……”
“miss.克里斯汀?”
看到傀影的猫,华法琳和红豆有些惊讶,她们此次的任务正是寻找傀影,克里斯汀小姐出现在这里,岂不是一个相当明显的线索。
“唔?”
唯独泥岩有些不太清楚情况,她来罗德岛的时间比较晚,不知道这只猫有什么特别的,只觉得挺好看。
“女士居然和他很亲近……明明平时想摸一下都很难的。”
红豆小声嘀咕着。
“这样的话……”
阅历丰富许多的华法琳更是清楚“女士”的不凡之处,明白她的举动必然是有其用意的。
女士都愿意亲近这个人的话,或许他是真的可以信任?
“……?”
察觉到气氛上的变化,罗利意识到自己好像不再那么受到怀疑了。没想到,女士的面子是真的很有分量,一下子就大大打消了干员们的怀疑。
“你真的也是来找傀影的?”
“自然假不了。如果不是委托书进入这里后找不到了,我还能拿出来给你看看呢。”
“可是……来报道的九个佣兵里的确没有你啊?”
红豆还是有些在意,如此问道。
九个?看来其他玩家应该是正常在罗德岛着陆的,只有他自己被直接丢古堡里了。
不过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呢?
————————
ps:抱歉,久等了。
昨天晚上后半夜一点考试,打乱了很多安排的节奏,一下子折腾了好久。
真对不住。
嗯,英国时间下午五点开考,会变成这样也是没办法的()
顺便,这两天的运气也好差……中午做饭刚把火打开就停气了=_=
它甚至还烧了五秒,它真的,我气死。
到现在我锅里还放着一块生肉呢(恼)
第722章 给地球人一点小小的泰拉震撼 4k
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文艺创作这东西,是要和现实背景相结合的。
即是说,如果现实环境本身发生改变,对同一个作品的评价就会发生变化。不同时代的人,看待同一部作品,他们会产生不同的感想,这是非常合理的。
那么,如果把【时代】这个话题换成【世界】的话……
生活在基本情况都不同的两个世界的人们,对风格相似的作品,十分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看法呢?
之前我们讲述到,泰拉的创作存在某种“错位”会引发在地球人视角看来非常奇怪的场面,就比如说,像这样:
————————
“写实风格的柯南和……幻想作品福尔摩斯?”
从红豆口中说出的话,让罗利一时间愣住。
什么意思?这两个形容词真的不是放反了吗?
福尔摩斯除了自身智慧和学识表现过于超群外,基本实现了严谨且合理的推理流程,注重故事性和规范,避免使用读者不知道的方式来解释案件,完全符合所谓的「侦探故事十原则」,是早期的经典侦探文学前辈……
然后才有后世的爱好者和学习者,《柯南》的创作者自身就是福尔摩斯的粉丝,他参考那种古典的侦探模式稍加现代化元素创作了自己的漫画,并开启了新的经典。
然而或许是连载跨度过长,也可能是灵感枯竭或商业上的原因,柯南系列的犯罪手法逐渐离谱,案件质量开始忽高忽低,剧情水平参差不齐,剧场版更是战力膨胀到超越一部分超级英雄电影……
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场面被后来的观众戏称为“柯学”,再没办法让人把柯南当成一部正经的侦探剧看待。
所以,怎么可能是柯南写实而福尔摩斯虚幻?这明显是反逻辑的啊。
对此,罗利的第一反应是「难道说在泰拉大陆上这两部作品的内容和地球的版本不一样」?在这边老福才是超能侦探,柯南反而是个严谨科学的家伙?
但他的反应速度并不慢,仅仅两秒内,他就否定了这个想法,并且察觉到了真相:
不是作品有差别,而是世界不一样。
泰拉,可不是地球……
果不其然,就在他想明白这一层的时候,他的惊讶已经使得红豆继续说了下去:
“诶?你怎么一副好吃惊的样子啊,没有看过这两个故事吗?唔,其实我也对侦探故事不怎么感兴趣,但稍微还是知道一点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似乎是个很大胆的作品,我听说那本书的设定里,连源石都不存在呢!”
虽然说着不感兴趣,但是或许是因为这两部作品实在是太有名了,没怎么特别关注过的红豆,也多少能说出点门道来:
“我记得书评家们是这样评价福尔摩斯的:‘这部作品大胆的抛弃了源石技艺体系,并创造性地忽视了不同种族的身体机能差异,构造了一个没有强大力量也没有法术,只存在「一般大众」的世界,在近乎抹平了所有人在的战斗力天赋差距的基础上,进行案件推演’……额,原话记不太清楚了,大概这样?”
“……原来是这样。完全抛弃了现实中存在的超凡力量,所以才被称之为幻想作品?”
罗利念叨着这个稍微有些绕口的答案,它听起来有些颠覆常识,但却毫无问题。
对啊,泰拉大地上是真正存在法术的,甚至可以说,法术根本就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神秘力量,而是被和科技发展杂糅在了一起,日常生活中就随时有可能用到的东西。
就算抛开那些不为大众所知的隐秘之物,仅仅是摆在明面的东西里,“超自然力量”就已经无处不在了啊!倒不如说在这里这才是自然。
如此大前提下的泰拉故事,不存在这些东西才是天方夜谭吧?把怪力乱神的内容直接拿到台面上才是合理的。
但是这样的话,罗利感觉有些奇怪,他突然很好奇一件事情:
“可是这样的话,理由呢?既然根本就不符合实际,作者创作一部这样的侦探故事的意义是什么?”
对,在理解了福尔摩斯被称作幻想作品的理由后,罗利感觉到有点不理解。泰拉的「柯南·道尔」是出于什么心态去写一个不合逻辑的侦探故事的?
“诶?不要问的这么细啊,我真的不怎么看侦探故事……我想想,总觉得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谁。”
红豆有些接不上话,她努力的回想了一下,某天她意外卷入真理、梅等侦探故事爱好者的读书交流会时,她似乎也这样好奇过,为什么要写一个这么奇怪的侦探故事?
“嗯……当时那个朋友告诉我的好像是:作者试图去描述一种「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到的犯罪」。”
“什么意思?”
这话乍一听甚至有点教唆犯罪的意思啊,罗利不太懂。
“好像是说,现实中的犯罪中,犯人往往都会使用一些基于源石技艺或者其他特殊技术的技法,而这些奇特的手段虽然实际存在,却和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是割裂的……”
说回现实中的事情,红豆开始找到了一点感觉,表述也精确起来:
“犯罪手法本身常常只有特定的人才能完成,没有这种能力的人本身就不可能是犯人。一般市民甚至即使听别人解说,也没有办法理解这些作案手法。
这会直接影响嫌疑人的锁定,也会对查案人员的相关知识存在很高的要求。很多时候,完成现场的勘察之后,后续调查甚至会转向术士间的较量,变成如何在法术对抗中找出犯人的去向。
而《福尔摩斯》的作者,似乎认为比起无限的去猜忌“是否有人隐藏了力量而避免自己被怀疑”“是否存在没有被发现的秘密施法”这些可能性,从一开始就选择任何人都能实现的手法来作为犯人的手段,这样讲出的推理故事才更加「纯粹」,能让没有专业知识的人也很容易理解。”
纯粹的推理……
原来如此,居然是从这种角度思考的吗。为了让一般大众也能看懂?
还真是有点出人意料的答案……
“不过还有一件事。刚才你提到,这部电影是【双方作者协商后的联动】?”
“嗯!这个我知道的,《柯南》的作者是福尔摩斯的粉丝!”
随着红豆的讲述,罗利听到了一个,和他所知道的现实不太一样的故事。
……………………
这片大地的文艺创作是“错位”的。
归根结底,泰拉各国的社会环境还远没有来到地球的现代,一些考据甚至把当前的时间线指向了一战前后。
君主制依然是最主流,从血脉找传承下来的力量,使得王侯将相真的特别有种。
但是,科技和文化的许多方面,却已经先一步抵达现代了——比如说网络和游戏,或者说其他什么互联网时代才出现的新鲜玩意。
你能想象吗?古典诗人与艺术家们还站在主流位置的时代,漫画作者和摇滚乐手已经在和他们同台竞技了,甚至,网文和轻小说可能都已经诞生了……
举一个有趣的实例:凯尔希的线人、罗德岛干员,【海蒂】女士,她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诗人。从她的作品中,你能找到原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文字,并且这似乎是她自己写的。
也就是说,这个人,有可能真的是“泰拉的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想必不用多说。可是,现在在“泰拉莎士比亚”都还没怎么出名的时代,“泰拉艾尔登法环”却已经做出来了……
能理解这种小小的荒诞吗?
所以说,在这片大地上——福尔摩斯和柯南,并不是相距一个世纪的角色,相反,这二者的成名,可能只差了十年左右。
受到《福尔摩斯》的启发而创作自己侦探故事的“泰拉青山”,画出了《名侦探柯南》这个作品。
不过,在作品的后续进展中,他没有一味的模仿福尔摩斯的风格,而是开始结合现实,引入各种更加真实的表述,而不是理想化的布置,最终走出了自己的风格。
不过他开始担心这种选择是否是件好事,陷入了迷茫,但是这个时候,他得到了前辈的认可,《福尔摩斯》的创作者支持了他的选择,与他联合制作了一部影片。
这次合作后,青山更加坚定自己,沿着新确定的道路稳步前进,最终让“柯南”这个角色成为了写实派侦探的代表。
没错,这个故事难得的,有一个好结局哦?
………………
“……就这样,青山在和道尔先生书信联络了许多次,得到了自己偶像的认可,他们一同创作了这个双方主人公同时登场的作品!”
说着,红豆的脸上忽然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说真的这样超酷的诶!我也好想能有一天和喜欢的乐队达成这种合作,得到他们的认可啊~真是好羡慕这样能追上自己偶像的人。”
从这句话看,她记住这件事情,大概真不是喜欢作品本身吧。
“祝愿你成功哦。不过,还是要先解决眼下的麻烦才行啊。”
罗利笑了笑,提醒了一下陷入羡慕之情中的少女。理智药剂终究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红豆的状态比起之前还是有稳定一些的。
听完了这段泰拉作者故事,确实有许多让人意外的点。所以说,虽然现实中的《名侦探柯南》后期是逐渐失控写坏了,口碑变得很差,但是这个泰拉的《柯南》故事,虽然也融入了大量更夸张的剧情,却反而是质量提高的表现啊……
唔,不也挺好吗?
这种反差小故事确实挺有趣,但是现在可不是听故事的好时机啊,这些东西还是以后再去探索吧。
“说回眼下吧?这个《贝克街的亡灵》大概的情节你还有印象吗?这才是关键。”
了解了创作背景,罗利下一步需要关心的,当然就是泰拉的这部电影和他记忆里的那版有多少区别了。
“唔,我看的并不是很仔细啦,不过大概来说的话,唔,好像是和虚拟游戏相关的题材,晚会现场发生的杀人事件有线索在游戏里,所以柯南等人也进了游戏……”
红豆看着周围的场景回忆起来,讲述起了大致的情节:
和罗利印象中的区别不大。游戏发布会上,程序设计者遇害,游戏程序被失控的智能ai抢夺,变成了一场死亡游戏。
柯南在游戏中进行了以福尔摩斯的事迹为原型的闯关;而与此同时,现实中的案件也被解决。
“……最后,通过福尔摩斯的提醒,柯南成功的识破了犯人的作案手法,从而锁定了他的身份……然后好像是经过了一段动作戏,犯人被抓捕,ai也把人放了。”
回忆完毕,红豆摸了摸下巴,又追加了一句:
“应该是这样吧?我就记得这么多了,再有就是,明明是侦探片,打斗部分意外的多?”
“啊哈哈……”
柯南剧场版是这样的呢,罗利觉得不奇怪。
总之,听上去和他记忆中的情节差不多,还好,局面不算太被动。
“大概清楚了,谢谢你红豆。聊了这么久,快去和华法琳汇合吧,我们来想想办法怎么找到泥岩。”
“喔!对对对,把那样子的华法琳一个人丢着我可完全不放心啊,我们快回去!”
…………
虽然中间跑题进行了一点关于泰拉侦探文学创作的了解,但结果上至少的确认清了局面。
泰拉版《贝克街的亡灵》是泰拉道尔为表示对后辈的认可和鼓励,与他进行的联动作品,主体剧情和地球上的版本没有太多差别。
既然这样的话,剧情的走向他大概就清晰了——
实际上,这是一个“躺赢局”。
比起其他的剧场版来说,这部剧中没有太多会出现危险的节点,获胜也非常的稳健。
上一篇:万界盘点:开局十大悲情人物
下一篇:圣位的我镇压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