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随机抽个替身 第85章

作者:Mr.flag

  与此同时,虽然有些武者的表现让人相当难以理解。但,不管先前如何离经叛道,只要仍为武者,最终他们还是会回到向内追寻答案的道路上。

  毕竟,唯有心不可欺。

  【修行与感悟】

  虽然人们对于习武之人的印象往往集中在他们突破极限的体魄与精妙的战斗技法上,但究其根本,决定一个人是否适合习武,又能不能在武道一途上走的比较轻松的关键点,其实并不在于体质。

  而是正如武者文化中所宣传的那样,是“悟性”最为重要。

  即是说,武者的主要基础属性,其实是『感知』才对。习武者必须依靠他的感悟能力,来不断地感受修行途中自身与外界的变化,才能从这种变化中提升自我。

  至于身体机能方面的素质,反而是次要一级的,因为武者的修行中自然会使得身体素质不断强化,在入门初期就过度强调体魄的强大,其实并没有太多意义。

  ————————

  【武者的主城】

  精确到时空要塞内部而言,每一个被定义的主流战职,都拥有一个属于这个战职的城市:

  这里基于该战职的文化建设,主要为该战职下的人员交流合作、自我提高而服务,是研究这一战职未来发展的核心。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很难说究竟是主城发展造成了战职被确立,还是战职的繁荣成就了每一个主城。

  但毫无疑问的是,起初,是这些在时空领域中具有相似的文化认同感和共鸣的人自发地聚集在一起才让每个战职的主城拥有了成型的可能。

  武者这一群体遍布要塞的各行各业,但真正可以被称之为武者主城的,是被称为——『青纹界域』的地区。该区域位于要塞下层区平台的海面,从要塞中心城出发,穿过「遮蔽之海」抵达「地环」区域后,继续向外即可到达。

  武者主城是时空要塞七大战职主城中唯一一个位于下层区的城市,它的占地面积也比其他的主城广阔得多,由作为核心的一座大型岛屿、许多小岛和大面积的海域组成。

  如果将周边海域也计算进来的话,青纹界域的规模可以超过其他六个主城的总和,这也是其被冠以“界域”之名的原因。

  其中真正算是城市区域的,是位于主岛上的『半月城』。至于为何以“半月”为名,虽然说法众多,但实际已然不可考。

  青纹界域的社会形态接近于武者文化中所描述的“江湖”,其管理者的社会身份近似于“武林盟主”,盟主往往具有极高的声望和社会影响力,在武者群体内可以做到一呼百应。

  『青纹界域』的名称中“青纹”一词甚至都直接由来于初代盟主的武技之中。相传,初代青纹界域的首领——也是青纹界域建设的最大发起人和组织者,武技的标志就是一招一式中,内力的外显会在周身带起条条青色的纹路,由此城主的功夫,被人名为《青纹决》。此界域也就不觉间,被人称为了“青纹域”。

  从武者主城的命名就来自于初代盟主这一现象其实不难看出在武者社会中,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各大战职的社会体系中,武者社会可能是最需要你在意自己的社会地位的体系。

  原则上,可以通过在擂台上击败当前盟主的方式成为青纹界域的新任统领,但介于社会声望、总体贡献等的综合因素,这种事情几乎没有发生的可能性,在当前的盟主自行退位之前,想要有人替代他不是很现实,就如上文中提到的,在“武林”的社会体系下,单有实力而没有武者社会的所在意的声望、成就是很难获得大众的认同的。

  但盟主并不会参与决策和管理界域内部的每项事务,除非是在一些关键的历史转折点,青纹界域的盟主可以直接组织“武林大会”,大会将做出一些关乎组织发展甚至存亡的重大决策,在这个时候,盟主的发言和看法往往举足轻重——历史上如此,未来估计也会如此,青纹界域的武者们会选择相信自己推选并认可的盟主决策。

  界域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八个门派将会获得管理界域内部日常小、中型事务的资格,这些事务一般也是关乎组织整体,而各门派内部的问题则门派内自行协商解决。界域的日常理事资格可以通过竞争从现有的八大门派手中易主。除去八大派以外,界域内的中小规模门派共有一百八十余家,以及不成宗派的私人传承数百条。

  由于演变发展途中出现过的“合并同类项”运动,现存的每个门派基本上都有着各不相同的武术理念和招式风格。

  “合并同类项”是青纹界域从成立之初就提出的长远计划,时至今日这项计划也仍实行,这一行为简单而言就是将来自各个时空,命名和招式五花八门的各种武技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和整理之后,将内核相同或相似的武技进行合并,当然,这个合并是广义上的合并,只是说将这些武技流派的宗门的相关人员聚集到一个大的宗门里,方便互相交流和学习,而这个大宗门内部的每个小流派又可以有自己特有的门道。

  最典型的合并例子“太极宗”,放眼整个时空领域,以“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等作为功法内核的武技不在少数,可能只是叫法不同或者武技的承接载体(武器)不同罢了,将这些功法进行一个大面上的合并,就形成了“太极宗”这个大的宗门。虽然在合并之初可能会面临一些分歧,但长远来看,内核相同的武技之间通力合作总是比各自为战要好很多。

  今天的青纹界域在武技发展上的瞩目成就也恰恰证明了“合并同类项”计划的正确性。

  八大派就是在经历了“合并同类项”和多年的发展后人数最多、功法最成熟、影响力最广的几个门派。上文中提到,“八大派”这个名号指的是在界域中具有日常理事资格的几个大门派,但“八大派”一词在现在的武者圈子里也广义的指代那些具有成为八大派能力的诸多大型门派,“八”也逐渐成为一个虚指。

  八大派在青纹界域之中大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领地,领地本身风格通常会契合门派的武技本身,其规模可能并不亚于主岛上的半月城,这些大宗门的领地中每个被合并的小宗门也可以有自己的活动区域。

  典型的例如龙虎门,其武技内核源自于各个时空中功法的象形取意,以龙、虎的象形武技最为多见。龙虎门所在的龙虎山脉,山体由象形的一座“龙山”和一座“虎山”交错构成,远观似龙虎相斗,龙虎门的核心议事堂则位于两山顶端的虎口—龙爪交汇之地,沿不同山体前往山顶,可经过龙虎门内不同的小型门派驻地,如沿龙山登顶,可途经盘龙殿、舞龙堂、龙门、通天龙脊等多个“龙”的象形武技宗门;与之相对的,沿虎山登顶,则可途径虎啸林、虎云阁等多个“虎”的象形武技宗门。

  总之,沿着青纹界域不同门派的领地前进,可以领略到不同武技体系下的武者文化。

  除了各个门派外,青纹界域的城内还设有为武人们定制兵器、护具的『铸铁堂』,进行服装设计、战衣制作的『裁缝铺』,置备修行、历练时所需各类丹药的『药王山谷』等各种专为武者服务的官方机构。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建筑,是城北的『藏经阁』:

  『藏经阁』一脉,致力于对武技进行时空领域化改进,不断进行无数典籍的翻译、验明、分类、改进、合并等工作,通过严谨且复杂的工序,将时空领域中各种途径收集到的武术典籍进行汇编,提取其武术思想,排除谬误和臆想的部分,并验证其在时空领域内是否具有可行性——以此实现时空要塞内武技修行的门槛降低,为武者们自我提高减少障碍,这一步也是“合并同类项”计划的起始步骤之一。

  此外,因为青纹界域里的高手普遍都以一种大隐隐于

  市的状态生活,以市井小民的身份,生活在其中,并将武学功法融入生活,以求自身的武道,融入到自然之道中,青纹界域的小吃在整个全时空领域都赫赫有名。

  【成为武者】

  在时空要塞内想要入行成为一名武者的话,如果走官方路径,比较推荐的流程如下:

  首先,在青纹界域内的“青纹武术学院”,或者直接在要塞中心城的“时空中央学院武技系”完成基础教育;这部分教育更加偏向于理论和一些最基本的武学素养训练——比方说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等这些通用的内容。

  之后,在界域内选择与自身武道倾向相符的门派进行修炼,系统化学习某一成体系的武技组合;

  达到出师标准后,可在藏经阁自行深造,或者外出游历提升自我,这一阶段是让武者产生实力区分度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容易出现瓶颈的阶段,对于时空领域的武者们来说,在门派内学习某个武技功法达到“出师”的水平并不算太困难,或者说只要有时间和功夫的积累,出师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这个出师并不意味着成熟,而单单只是证明了这个武技的“不变”或者“通用”的那部分已经被研学完毕,就是所谓的功法练到了最后一重,这在时空内可能已经是武者内比较高的境界——即将一门顶尖功法练完,但对于想要成为时空强者的时空领域人而言,这才是刚刚开始,后面的过程,需要这些出师的武者去续写这门武技,这个“续写”的部分,是独属于个人的武技,至少,在他们成为师父开始传授别人这部分内容之前,这是独属于他们自己的武技,这是一位以武者自居的时空强者在时空领域中生存的实力资本。

  若走非官方途径,则没有任何建议。武者的形式千变万化,走上这条道路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并没有什么一定更好的答案。

  不过,对于大部分情况来说,利用好藏经阁至少不可能坏事,因为相比于从零开始去创造一门武技功法相比,去查阅一些成熟的武技体系打好根基对大多数而言是更好的选择。

  ————————

  以下内容为试写的时空领域trpg企划部分,目前内容还远未达到完善标准,暂时仅作娱乐展示,请勿深究,谢谢您的谅解与配合。

  ————————

  【创建武者角色】

  如果将你的角色战职确定为「武者」,则你在创建角色时可以从以下方向入手进行考虑:

  你的角色是原本就出生于和武术比较贴近的文明和家庭之中,还是原本与其并无多少交集?

  你的角色以怎样的身份和形式接触到武技,又是为何产生了要走上武者道路的想法?

  你是名门正派科班出身,还是独自修行的野路子?又或者说你要什么更奇特的身份,使得你用着不怎么常见的形式学习武技?

  武技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你习武想要追求什么,这些武术又为你带来了什么。

  「快速建卡」

  首先,将你最高的属性分配在[感知]属性上,然后依据个人喜好,在[力量][敏捷][体质]三项中分配你其他出目较大的属性,然后为你的角色选择『学徒』背景,即可获得一个比较标准和常见的武者角色。

  【职业能力】

  选择武者职业后,最初即可获得这样两个技能

  『气劲』:

  你获得一个额外的内力槽,执行任何身体动作时,你都可以消耗内力来获得少量加值,这个特性可以在你进攻的伤害骰时触发

  『调息』:

  安全环境下,你可以进行一次打坐,恢复自身的部分内力和少量生命值,并解除自身的些许异常状态。

  ……

  『精研武技』

  升入2阶后,在你执行进攻或者反击动作时,你可以并非只是进行单纯的打击,而是将其替换为更加复杂的动作,并通过相应的判定来实现这些行动。

  例如:你可以通过力量判定抡起一个敌人,将他倒立着砸向地面,或者把他作为“临时武器”,挥舞他去攻击其他敌人。

  通过这个特性,你也可以尝试将敌人绊倒或摔倒、擒拿,击落其武器等,这个特性有无比活泛的用法,只要能合理的说明以怎样的动作来实现这些行为,武者可以依靠自己久经磨练的技艺做到许多神奇的事情。

  作为发动这个特性的需要,你必须详细描述你要如何行动,并交由主持人判断这样做是否在你的角色可能实现的能力范围内。

  一些高难度动作的场合,可能需要为此进行一个以上的判定。

  此外,由于进行这样的高难度行动将会消耗大量的体力,所以你在每次短休或长休之前,只能使用这个特性相当于“你的武者等级”的次数。

  『入道』

  到达3阶,武者迈入新的境界,开始走向自己习武生涯的转折点。

  你需要明确自己的武道,找寻自己习武的本心与诉求,决定自己在之后的修行、向内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大致要走向一条怎样的道路。

  入道是正式迈入武者领域的资格证,真正的武者之间可以在交手时感受到彼此的武道,从而迅速识别出彼此的武者身份,也可以用这种方式识别出那些并未真正成为武者的武技修行人。

  每个人的武道都各不相同,但作为大致的归纳,可以将其简单的划分为以下六种道途,分别是:登临、长生、公义、霸者、逍遥、狂徒。

  【登临之道】

  在思考习武意义的过程中,那些想法更纯粹一些的人最快地得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习武本身就是种意义。

  修行的理由未必需要额外去找寻一个,武术本身就足以成为探索的理由,它不只是手段,也可以是目的。

  登临之道的信奉者们追求武学自身,他们或许以成为最强者为目标,亦或是想要走上某项技法的巅峰,还有些人只是单纯的享受过程本身,他们喜欢在武技修行中不断变强、不断突破自我的充实感。

  某种意义上,他们或许是最纯粹的武人。

  选择登临之道的武者往往钻研武道本身,有着丰富的知识与技能,采百家之长。他们的武技表现出极强的特化和专精倾向,并且更多的倾向于正面对战和硬实力的碰撞。

  【长生之道】

  长生不老是许多不同社会下的人们都一致追求的事物之一。

  生物因为活着而成为生命,对死亡的排斥必然存在,想要抗拒肉体的老化,对抗终将到来的死亡,为此而踏上武道并不是什么少见的事情。

  除去用于杀伐之外,武术的功能确实也包括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部分,而长生之道的信奉者正青睐此项。

  追求长生不老的理由可能有很多,例如无法忍受衰老带来的劣化,存在有生之年难以实现的心愿,亦或者想要在人世间见证更多景色……无论理由如何,他们选择用武道修行来满足目的。

  长生之道的武者们不喜争斗,而是更多的注重如何让自己的身体状况维持的更好,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态来迎接漫长岁月。

  除去调节自身之外,他们往往也懂得如何回避外来的风险,从动荡中保存自己。

  选择长生之道的武者出招时显得悠久、平和,他们往往并不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更多的擅长如何化解或是回避伤害,以及如何在种种不利的情况下恢复自身的状态。

  实力强大的长生道武者,可以做到断肢再生乃至于重塑肉身的程度,也能轻易地预判灾祸的发生。比起强者,智者似乎更接近他们的形象。

  【公义之道】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总有些人发自内心地相信着人间正道,他们希望公理与正义得到伸张,希望世间变得更好。

  身为比常人更强的武者,就应该为弱者发声,对抗那些人世间的苦难——公义之道的践行者们如此相信,他们认为自身在武道上获取的,都应当投入到正义之中。

  他们嫉恶如仇,武术中充满了浩然正气,蕴藏着他们守护黎民的决心。公义的武人们不会只顾着对邪恶迎头痛击,他们必须同时做到在战斗中保护好被卷入灾难的弱势群体,并且以尽可能小的破坏战胜敌人。

  他们破坏性的力量仅仅只会落在敌人身上,而除此之外甚至可能不伤到一草一木,这不仅需要对自身力量的掌控,他们还经常需要阻止对方的破坏。

  对那些造诣颇深的侠士而言,他们能够一眼看穿恶徒的伪装发现其邪念,他们身上压倒性的正气甚至会让许多邪祟无法靠近。

  【霸者之道】

  强与弱是一种对比中呈现出的相对概念。

  如果不能让那些弱小者看到你的强大,变强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许多人基于这样的想法,意识到他们应当展示出自己的力量,他们必须证明自己比他人更强。

  霸者们走上自己的征途,为了征服与统治。

  是因为享受那种受人瞩目的感觉,那些仰慕、崇拜的瞩目?

  是想要看到追随者们臣服于自己,将其视为主宰?

  是想要让自己的成就为世人见证,留下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具体的原因并不重要,无论如何,霸者之道的奉行者都相信自己的力量可以折服他人追随自己,他们试图开创一段属于自己的霸业。他们相信自己通过无数锻炼而来的力量,并坚信世界上,拥有力量才拥有一切。

  这一目的注定了他们的武术充满了异乎寻常的霸道与压迫力,有时还会伴随着惊人的视觉效果。他们散发出的霸道与威压震慑着对手,使得对手难以发挥出自身最佳的实力,甚至可能让人不战而降。

  【逍遥之道】

  人世间纷纷扰扰,何不求个自在快活?

  逍遥是一个含义深刻的古代哲学概念,它是一种不受约束、随心所欲的状态。人们几乎不可能做到这个词的本意,但许多人都会想方设法地接近这个概念。

  比起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让自己每一天过得轻松自在似乎更具吸引力,而且它也同样没那么容易实现。

  逍遥之道的武者并不太注重武力,也没那么渴望变强,他们只是希望自己过得更加顺心如意——而武道,是他们帮助自己有能力过上逍遥生活的辅助手段,他们对修行可能并没有那么上心。

  他们往往无忧无虑地四处闯荡,或者混迹在市井之间吃喝玩乐,又或是随意地留下自己的艺术创作——而这些行为方式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名逍遥之道的奉行者很有可能同时在做这些事情。随心所欲而不逾越,是他们最好的写照。

  而武技上,他们随性而为的特质给了自身武学飘忽不定的性质,招式神秘莫测,难以预计。比起实战中的强度,他们可能更关注那些新奇有趣的奇门武术,并且十分擅长将武技运用在日常生活的中制造便利。

  【狂徒之道】

  实际上,仔细想想不难发现“追寻本心”这个词实际上是个没有明显倾向的中性描述。

  武者在修行中找寻自己的人生答案,从内心中明悟——但是,没有人保证过这种向内寻得的答案一定是正向的,实际上也确实不是。

  有许多人会逐渐意识到,强者有能力肆意妄为地对待弱者,甚至开始认为,如果变强不能用来欺压弱小,就失去了变强的意义。

  能力越大,权力越大,一些人发自内心地意识到,自己必须要通过碾压他人来获得内心的满足感,武道的意义、目标就是这个……

  狂徒们追求的事物各不相同,也可能同时贪图不止一种东西。他们可能沉迷于金钱、美色、权术和地位,乃至于享受着他人恐惧的目光。

  并不是说人们不可以去追求这些世俗,但是对武者而言,武道的意义可是毕生寻求之物:

  一个人可以贪财好色,但如果说其发自内心的、作为人生意义的,在世间所寻求的终极答案,就仅仅只是金钱、美色、权术的话……

  那究竟会是怎样一种人其实是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