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第586章

作者:爱开小差

  她苦心经营那么久,不如汉王天生就有。

  尤其对方还是自己的情敌。

  若是宁王主政的话,阿露娜可能还会看在过往的颜面下放过,她又不认识汉王,这娘们又抢自己男人,不给她吃记狠的,她心里痒痒的。

  视角上。

  阿露娜立刻是锁定了汉王。

  命陨五丈原!

  这下,谁人能挡得住我征服大晟王朝,征服陆成安的野望!

  现在便是我的时代了!!!

  【正英十八年十二月,汉王身体偶感不适,行动政务时头晕目眩,但是为了国家大事,她还是强顶着身体的不适、精力上的匮乏继续行使手上的权能。】

  【正英十九年一月,汉王病倒了,她有一次醒来,立刻是在床头咳血,可是汉王为了避免让其他人发现此等异状,不愿令人心生野心,她悄悄将此事瞒下,继续如往常一样照常办公。】

  在如此关键的时刻。

  汉王不想发生意外事故,更不想因为自己断送了大晟王朝,只能强忍着各种异常状态解决手上全部积留的问题。

  同时汉王的目光中露出森冷的寒芒。

  就她现在这个身体,就怕有一天突然半道崩殂。

  所以在她死之前,她必须要把一切该做的事情全部办好了。

  该杀的人是该杀一杀了。

  再仁慈下去,这些留下来的贼臣怕是要害苦了咱家的傻儿子。

  陆成安是在为她和她的儿子铺路。

  她汉王何尝不是在为陆成安和他的儿子铺路呢?

  开始……清算……

  全!都!给!我!跪!下!

第555章 吾儿,你要记住,你只可站着死,不可跪着生。

  该做什么,要做什么。

  汉王心里其实都是有拿捏的,但她本身就是一个温和派的皇帝,有些事情,汉王是不想做得太决绝的。

  包括政治上的施行,她的思维更偏向于仁政。

  大晟王朝的问题是有很多的,汉王想解决,但她知道有些事情不可操之过急,来得太猛,只会崩得更快。

  而且,她不光是要解决,还必须不能去摆烂。

  毕竟真正解决问题是很困难的,但摆烂的办法却有很多。

  最典型的就比如说先把大晟王朝内部最需要解决的这些问题暂时抛之脑后,将内部的矛盾嫁接为大晟王朝和外敌的矛盾,强行把所有人团结在一起。

  把大晟王朝自己做得不够好的责任,推卸在外敌入侵的事情上。

  不管大晟王朝自己错没错,只要让大家放弃思索,一起去打蒙古,一起去打倭寇就能拖到问题解决的那一刻吗?

  可这是转移矛盾,不是解决问题!

  也只是拖延时间。

  大晟王朝内部的问题根本不会迎来解决,大晟王朝也不可能蒸蒸日上。

  外敌入侵永远是弱者为自己推卸责任找到的借口。

  国家出了事,就一定是外面有人在搞鬼。

  可汉王思来想去,那模拟推演里的强汉盛唐,他们同样有外敌入侵的情况,可他们为什么从来不拿这些做借口?反而一遍又一遍去干碎别人?

  一个国家的大治。

  侧重点不可能是全部放在军事发展上,也不可能完全仰仗武治来完成天下大统。

  关键还是在自身。

  只要国家的综合国力凌驾于其他国家,这军事力量上的不足,也是能通过经济来改善的。

  汉王推行仁政的道理很简单,如果大晟王朝足够强盛,施行的政策可以令人安下心来勤恳工作,百姓们能吃饱饭,各行各业都能稳定生活,国家必然昌盛。

  如此一来,就不会有造反闹事的声音,因为有人能吃饱饭了,那谁还会吃饱了没事干?

  而且,其他国家受到压迫的人在痛恨当权者的同时,那也是会被大晟王朝所吸引的。

  所以汉王从来就没想过晋王、宁王那些花里胡哨的政策。

  她的思维从始至终都贯彻的很清晰,那就是发展民生。

  老百姓都过不好日子,民怨沸腾的,你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扯淡,他们本来是最支持你这个皇帝的人,却成了反对你的先头军。

  而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你不用说什么老百姓都知道你是真心的。

  没错,世家大族的人是多,可他们的人数比底下的老百姓还要多吗?

  这也正是汉王到现在为止,表现都不怎么突出的原因,她不需要晋王那样的武治来证明自己这个皇位有多么的正统,自己有多么强大的能力可以带领大晟王朝走向巅峰。

  也不需要宁王那样的权术左右大臣的人心,让天下人都来赞誉她这个皇帝。

  汉王只是用最简单最朴实的办法践行自己作为皇帝的责任和德操。

  再者,老百姓和士人是不同的。

  没钱却能有坚定信仰的,只有饱读圣贤书的士人可以做到。

  至于普通的老百姓,他们没钱的时候基本上是不可能有坚定的信仰。

  士人可以不吃嗟来之食,但普通人饿了,他就是要吃饭的。

  没有坚定的信仰,那就不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那么就很容易违法乱纪,为了满足自己私欲而犯下错事。

  你等他们因为饥饿而犯罪再去惩罚他们,就是在陷害他们。

  毕竟你本可以不让他们饥饿,不让他们犯罪的。

  当权者瞎搞胡搞,导致老百姓没饭吃,自己跟着贪官污吏吃香的喝辣的,与此同时还让老百姓饿着肚子跟着自己去玩什么信仰,让老百姓们懂得奉献,去当什么人口韭菜。

  这还能不是在欺负老实人吗?

  所谓的世家,其实本就不该让身为皇帝的汉王来治,而是该让天底下的普通百姓平民去治!

  汉王想用几十年的时间为自己的儿子打好这个地基,试图通过运营的方式慢慢调养大晟王朝这个病人的身体。

  可惜,时不待她。

  她必须要做出坚决的先手,至于她的百年大计,也只能交由苏为溯来继承。

  【正英十九年二月,天京府中军忽然发生了一阵骚动,汉王派出程和纠察中军,她下令调换了数位将领,安放了自己的人手在其中。】

  【汉王提拔了数位基层将领,这些人固然能力平庸但忠诚可靠,出身卑微,可他们却愿意为汉王效死力。】

  【在汉王调换了中军统领的数日,平日低调行事的数个大臣向正英帝上奏弹劾汉王。】

  大晟王朝的中军内充斥着大量的大族子弟。

  很多出身大族却没有什么本事的人,最后都会被家族送到军队里来。

  当然,这对于这些大族而言,也是一道保险。

  有人在军队里做事,那也不失为退路,皇帝也不敢逼得太死,至少有个忌惮的地方。

  汉王在中军换人,对于这些大族而言就是一个很有威胁的动作。

  其实他们自己觉得自己已经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让。

  至少朝堂上的局势,是被汉王弄出来一个撕口,不再是各地的贵族和高门一言九鼎的天下,涌入了不少庶族子弟。

  他们以为这样一来,对方会收敛下来,可是非但没见到汉王的收敛之色,反而愈发打压他们。

  这很难令人有安全感。

  胜在汉王早就布局了十年之久,她的底子不像之前那样没有可用之人,不然这些人早就在京城闹起来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陆成安领着十万精锐在山西的缘故,这就是一种无形的震慑,只要汉王不追着他们诛族,很多事情他们还是愿意妥协的,即便是被迫。

  所以,在中军调换将领以后,这些人只是对正英帝发起了抗议,没有做出进一步的抵触。

  但给正英帝抗议又有什么用呢?

  正英帝重用大族,是因为他要用大族制衡勋贵之中的将领,现在寒门崛起,寒门也不是不能制衡其他人。

  他代表的利益集团是皇帝,是皇权。

  是大晟王朝的天下,是苏姓的江山,正英帝也知道这些大族在不断吸取着大晟王朝的血液,如同寄生虫一样,拿着本就不属于他们的东西。

  他还乐得汉王收拾这些人。

  【正英十九年三月,程和调查发现户部侍郎王谷平伙同关中数个地方豪强与纠察司提督汪阳敏,利用征收官粮及鱼课、盐课之便利,谋取私利十几余年,达2000万石以上,贪污金额触目惊心。】

  【汉王随后便使用了马荣度的供词,一举诛灭了三族五姓之中,在大晟朝堂有着举重若轻地位的京城王氏。】

  【并引出了此案。】

  【你以谋反的罪名,将这些人一并拿下。】

  【王氏家族,三品以上的官员足有六人,三品以下的官员共有三十九人,还有七人外放为官。】

  【你一并将其追究。】

  【王谷平贪腐案和谋反案数罪并罚,立刻处于极刑,立刻行刑。】

  【群臣对此纷纷震撼万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向以宽厚示人的汉王竟然出手如此果决。】

  【马荣度谋反一事的确是盖棺定论的,可谁能想到马荣度还留下了如此重量级的供词,而这样的供词,一看便知道是有蹊跷之处的。】

  【像这样的小人物,即便王氏与其勾结,也不可能留下串通的证据。】

  【拿着一份不知道真伪的证据,就将显赫了数百年的王氏家族满门诛灭,这是何其霸道的事情。】

  【谁能知道汉王下一步动手的对象是不是他们?】

  【今天可以有一份马荣度的供词,明天为什么不能再来一份其他人的供词?】

  【然而王谷平证据确凿的贪腐案,又令他们不敢多言。】

  【即便群臣激奋,他们也不敢当面质疑此案。】

  【只是将大量的弹劾丢在了程和的身上,他们都认为此事和程和脱不了干系。】

  【然而汉王的态度坚决,顶住了群臣上奏的压力,仍然下令将王氏家族的人该斩的斩,该流放的流放。】

  【在王氏家族覆灭以后,朝堂上多余出大量的空缺,汉王旋即拉拢一些新兴的家族,使得这些人成功上位。】

  【这顿时让这些人意识到了王氏覆灭后空缺出来的位置足以填补自己的需求。】

  【他们认为自己已经为王氏仗义直言过,现在王氏覆灭了,他们也该为自己的前程而着想,为了填补自己的胃口,他们再度向汉王示好。】

  【正英十九年四月,朝会上,正英帝的双手平放在龙椅两端,伸出手指轻轻敲打在扶手边。】

  【“当今的天子姓苏,天下也姓苏。”】

  【“诸公要清楚自己是在为谁办事,不要误了自己的前程。”】

  【正英帝为汉王的站台,使得汉王威势更胜从前。】

  【在王氏覆灭以后,汉王借势立威,再度要求群臣推行一条鞭法,由宣平负责,这一次朝堂上不再有人阻挡汉王的动作。】

  【群臣逐渐意识到,反抗、抵触汉王,迎来的只会是诛灭家族的下场,附和、同意汉王的做法,才能安稳下来。】

  【汉王的立威很成功。】

  【但汉王要的效果并不只是立威,王谷平的贪腐案很快发酵,牵扯整个大晟王朝的上上下下。】

  【六部之中,八位侍郎,三位尚书被程和查明,都和此案有些关联,即便不是贪腐的主要对象,也在其中当过把手,替王谷平遮掩过罪行。】

  【正英帝看了汉王上呈的册子勃然大怒,沉凝片刻,他将此事全权托付给了汉王,命她大胆去做。】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

  【汉王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这些人即便是留着,往后也是埋在朝堂上的冰刃,迟早是要为害一方。】

  【趁着自己时日不多,当上一次恶人,又能如何?】

  【这滔天的骂名就由我来!】

  【“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赃九百万,诛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晟书》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