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娘俾斯麦 第310章

作者:月别千秋

“没问题!”

“那好,就这样办!”

“雷达报告!英国夜航轰炸机来了!距离50公里!”

“轮型阵!注意规避!通知陆军,炮击要暂停!”

“三十一号目标受阻,请求火力支援!”

“轰炸机来了……损管队!”

…乱糟糟的战场上,德军和英军都咬紧牙关,没日没夜的在瑟瑟发抖的难民区内,一间房子一间房子的争夺着、推进着……

踏着一句又一具尸体铺成的血路,德军在俾斯麦的炮击指挥下,推过了拐角的街口,再推过了亚历山大机场开阔的停机坪,在坦克的支援和机场周围水渠的掩护下,冲进了坚固的航站楼……终于,在九月十一号的凌晨,德军终于抢在英国增援部队赶到前,冲进了亚历山大城南湖畔的,通往道瓦尔村的公路和铁路的交汇点,一个三岔路口上的小镇…

亚历山大城内的两万五千名英军,现在唯一的补给线,就只剩下了地中海海边,途经阿布基尔湾通往拉希德小城的,完全暴露在德国炮火之下的沿海公路!

而在三岔口小镇的两边,一边是德国鱼雷艇和冲锋舟用机关炮和迫击炮支援的马雷奥蒂斯湖畔,另一边则是尼罗河三角洲冲积而成的水田和沼泽……

第五百零三:狐狸没有支援了

亚历山大港南方,位于马雷奥蒂斯湖畔,公路和铁路交汇的三岔口的伊兹巴特·沙欣那赫小村(IZBAT SAKINAH),打得伤亡超过百分之六十的164步兵师残部两千八百人,仍然死死的钉在这里!

哪怕在这里,是腹背受敌…

自己的面前,是道瓦尔村的方向,从中东和从苏伊士紧急赶到达曼胡尔城的印度第四师、英国第四十四师、英国第五十师、以及英国近卫装甲师等大批精锐部队,而在自己的后方,不甘心就此被围的英国第五十一师、南非第一师、新西兰第二师的两万多人,也是疯了一般的朝着这边开始了死命的突击!

除此之外,获得增援以后恢复到了六百架以上机群规模的中东-北非战区航空兵,也不惜成本,不顾伤亡的,朝着德军阵地开始了轮番轰炸!

甚至,还有残存下来的铁道炮的支援……

而这个时候,维内托号和利特里奥号两艘战列舰的炮弹打光了……

没错,没有听错,的确是打光了。

虽然把正在附近扫海驱潜的,搭载有仓鼠牌声纳的阿布鲁齐公爵号巡洋舰调了回来担任炮击指挥,但是巡洋舰的火力,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跟战列舰都毫无可比性的…

要不是战场后边就是德军的两个野战机场,英国人的列车炮还不敢太肆无忌惮的话,麻烦就大了!

而且列车炮的精度,比起舰炮高了不晓得多少!

毕竟仗着精度和射程欺负人什么的,不但无耻,最重要的是还无解…

“九百发炮弹啊,怎么这么快就打光了的啊……”

某只郁闷的波斯猫趴在火控指挥仪上,郁闷得直捶着桌面。

这没有的炮打,这怎么办啊。

“诶,俾斯麦女士,您的炮击指挥已经达到了艺术的境界了啊……那些目标让我们去打的话,九千发炮弹也不一定打得完啊……”

周围的意大利火控官兵们,哄猫哄的个个都是冷汗白目加黑线…

不过…

“俾斯麦,齐伯林回来了,伊亚基诺上将要带着维内托和利特里奥返航意大利,我们该走了!”

刚刚对伊亚基诺上将道别,并且正式接过东地中海海上作战指挥权的吕特晏斯,一回来就看到自家的波斯猫就是这副德行!

鼻子一哼,波斯猫就乖乖的跑回来了。

当然,也没忘记带上之前炮击的炮击划分参数图、电台密码本和之前的通讯记录本什么的。

都是要备查和复盘的……

---

靠着猛烈的火力以及绝对优势的兵力,以及地中海上意大利战列舰的撤离,不甘就此被围的城内三个师的英军,刚刚喘了一口气,就冲着南边湖畔的德军开始拼命的狂攻!

河沟到湖畔的距离,远的有一千五百米,近的甚至不到一公里!在英国人拼死的狂攻之下,本来兵力就弱于对手的德国人开始逐渐不支!在付出了整整两千人,和数十辆轻装甲战车的代价,英军终于冲过了河沟,击退了90轻装师,并且切断了164步兵师和后方主力的联系,重新夺回了机场附近马雷奥蒂斯湖边的一大片地区!

这下子,孤军深入的164师算是被围住了!

唯一的后勤和支援,也就只有从马雷奥蒂斯湖上,在去了鱼雷加了武装的鱼雷艇的掩护下,时有时无的用冲锋舟送来的增援和补给。

还别说,在城内仅剩的最后一条主要交通线——经过阿布基尔通往拉希德城的沿海公路铁路在轴心国舰队的直接威胁下,为了支援城里的英国人从铁路,也运来了鱼雷艇,甚至更强大的,可以与德国鱼雷艇正面互怼的摩托炮艇(MGB),同样掩护着冲锋舟,朝着城里被围的英军运送起了补给品。

双方的鱼雷艇,在小小的湖面上,时不时的就是一场恶斗……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湖面并不大,高速的英国鱼雷艇和摩托炮艇施展不开。而在双方都是低速作战的前提下,德国鱼雷艇的单体火力和生存能力,以及适航性,比起英国鱼雷艇来说,都有一定的优势。而可以在火力上与德国鱼雷艇抗衡的MGB摩托炮艇,在中东这边装备的数量并不多……

虽然,德国在地中海的第五鱼雷艇大队,已经全部调了过来了…而英国人却仍然可以从中东的港口,源源不断的用船和火车,运来更多的鱼雷艇作为援兵……

而且,现在,陆地上,增援而来的英国援军也已经赶到了!

在这一重大利好消息的鼓舞下,城内的英军官兵们,虽然在之前的狂攻之中损失很大小,就连最重要的弹药也是两天就打掉了五个基数——相当于正常情况下一个月或者一次攻势会战的额定配给“会战份”!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德军,已经没有战列舰这样的恐怖怪物来用炮火支援德军了!

即使是从后世过来的某只波斯猫,以后对战列舰产生兴趣的她,听过一个说法,说在“五十年后”的海湾战争,美国海军认为一艘依阿华级战列舰的火力投送量,和三艘未来美国海军的超级航空母舰是差不多的——恩,当然是在炮击的距离之内了。

那个年代的衣阿华,经过1980年代的彻底改进,使用炮口测速雷达来作为火控依据的战列舰,早就摆脱了二战甚至战后“能被前卫在演习里十比零吊打的百无一中衣阿华”的绰号,炮击精度达到了恐怖的32公里外250码(230米)的散布范围,而更能标志炮击精度的半数命中率甚至达到了150码(140米)的水平。

即使是现在的她,使用自己的本体发射常规炮弹也做不到这个精度!而自己改装的制导炮弹虽然可以做到,但是制导炮弹阻力太大,要威力没威力,要射程没射程……

但是那个好歹也是380的啊!现在的轻巡洋舰那点152的小水管,岂不是更没威力没射程么。

自己的380炮弹,哪怕是制导炮弹,64千克高爆炸药是有的!而意大利的381炮弹的威力,更是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

一炮下去,以棚户区这样的建筑来说,一个几米的大坑,外加几十米内强行清场,基本上是毫无悬念!

但是...意大利巡洋舰们的152毫米火炮呢?

虽然拥有高达940米/秒的初速、25000米的射程、优秀的弹道性能、甚至弹道优秀到还可以对空射击的能力,但是炮弹的装药量...真心小的可怜!

44公斤的高爆弹只有2.3千克装药已经算是对不起人了,而50公斤的穿甲弹干脆就只有一公斤的装药。

就是一公斤!多一克都没有!

哪怕是81毫米迫击炮这种被正规炮兵鄙视成步兵武器的,都有0.6公斤呢!

这东西...确定不是实心穿甲弹,纯粹开个眼么?!

难怪即使有三四条巡洋舰的火力支援,隆美尔还是打不过啊......

已经回到了齐柏林号的俾斯麦,一边坐在电台前默默的倾听着隆美尔郁闷的牢骚,一边在心里默默的吐着槽...

第五百零四章:死战亚历山大

北非战场上,李特奇的兵力,是绝对优势!

在获得补给以后,李特奇手里的兵力多达十万之众!飞机六百多架!坦克和装甲车加起来达八百有余!而各类火炮——即使不算迫击炮和高射炮,也多达上千!

而非洲军团,即使这一阵得到了一些补充,但在残酷的消耗战之下,现在总共也只有两万来人!

唯一的问题是,李特奇无法抛弃亚历山大港城内的两万英军,必须集中兵力在亚历山大港东侧的“东路”进攻解围。而这里的地形,一边是沼泽另一边是湖泊,无法展开主力···

即使如此,在如此的内外夹攻之下,164师伤亡惨重!

数度伤亡殆尽,又数度补充过来,又再度被英军的炮击打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而城内的英军,多少还能获得一些补给...

与此同时,在马雷奥蒂斯湖的对面,战场的另一边。

靠近北非沙漠的地带,实力远远强于正常配置的英国近卫装甲师,在休整过后的自由法国第一装甲师、英国第一装甲师和英国第七装甲师的配合下,沿着沙漠边缘的,开罗到亚历山大两条主要公路的“西路”,从沙漠和戈壁山头之间,集中了四百余辆坦克,朝着德军侧翼的阵地猛扑了上去!

而侧翼这边,从盖塔拉洼地一直到亚历山大沼泽地的边缘,虽然是一片高地,还有不少小山头作为屏障,但是在这里的部队,却只有两个意大利步兵师——而且还是几乎没有汽车可以来回调兵以调整部署,只能在固定阵地里死守到死的“可能摩托化师”!

这种完全无法机动的部队,对于机械化的装甲师来说,纯粹就是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的活靶,如果不是这边到处都是高地,而最西侧的盖塔拉洼地和弧形山脉天险,以及撒哈拉大沙漠,无法绕道的话···

只要任何一个点被突破,非洲军团就完了...

意大利人缺乏卡车,非洲军团只能让刚刚从北非沙漠沿海公路获得了一点点补充的十五装甲师、二十一装甲师和意大利阿雷埃特黑衫军装甲师们,强行鼓起余勇,硬着头皮顶了上去,作为机动预备队,在广阔的战线上,跟着英国人的主攻方向疲于奔命

一时间,整个北非战线,即使是隆美尔指挥的德军,居然也能被李特奇这种人仗着绝对优势的兵力,压得抬不起头。

狐狸也是心里苦啊,毕竟人数和装备上的差距,是怎么弥补不了的,当数量上形成了绝对优势之后,质量似乎并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了。

李特奇唯一稍微感到有一丝忧虑的就是,城内的英军,补给消耗和兵员损失的速度,比通过沿海公路和湖上航线能够支援的数量,要多上不少……

英国人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就是被尼罗河三角洲,隔成了东西两路,所以德军是内线优势,所以总是可以靠着来回调动部队,来“堵住”自己的突击...

而且李特奇自己也知道,算是自知之明吧,自己其实并不是名将的料。自己前任奥金莱克那种调动部队的能力堪称艺术,对面的隆美尔也是战术大师,但是自己么...

好像还是差了不少啊,所以压力就很大了。

要他循规蹈矩的指挥一个师没有问题,但他要运筹帷幄全局,把部队调来调去,说实话有点强人所难,所以他现在一直打的很保守。

而且首相在上,又有奥金莱克前车之鉴,既要保住亚历山大城内的两万英军,又要突破德国的防御,而且中间还隔着近二十公里宽的烂泥地,天上还有德国人的飞机......这事情是很多的好不好。

尤其是,虽然两艘意大利战列舰撤离了战场,但是大部队的调动,简直一个字烦!

他能做到的,也只有死板的部署开兵力,然后按部就班的展开攻势了...

只希望自己总有一个地方能够突破——最好是伊兹巴特·沙欣那赫村!

只要这里打开,亚历山大港就可以彻底解围!而依托着坚固的城市调动部队,就可以把德国人赶出西港口,让仅仅是依靠着阿拉曼-亚历山大海湾里那一条线临时码头维持补给的德国人彻底断粮!

但是,如果城内被围的三个师两万人无法支持住的话…

如果城内的英军支持不住的话,隆美尔就能占领亚历山大!然后,靠着亚历山大城市的防御和马雷奥蒂斯湖上的亚历山大机场,依托西港和东港两个港口获得稳定的港口补给,同时得到代巴机场、齐伯林号航母以及海上轴心国舰队支持的非洲军团,就会直接立于不败之地!!

打到这份上,双方拼的,已经是谁的后勤先断了……

后勤一旦断了,那么就是毫无回天之力。

李特奇不无忧虑的祈祷着上帝的在天之灵,保佑自己,以及保佑大英帝国的国运。

事实上,就他本人最近在战场上观观察到的,以战术造诣闻名的德军,应变的速度也一点都不慢!

尤其是,对面非洲军团的指挥官艾尔文·隆美尔上将在战术上的造诣,那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师级人物!

别看隆美尔在北非是以装甲战术名扬天下,但是,哪怕就是五年前,隆美尔刚刚成名的时候,那可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步兵将军!

《步兵进攻》一书,别说被小胡子御批为战术教材,就连英国自己,可是都拿过来当战术教材参考书的。

更不要说,德军的战术训练基础可是极其扎实的。

本来德军自一战以来的暴风突击队战术,主要战术思路就是各兵种联合作战。而且,为了在以硬寨呆仗、炮火洗地的残酷一战中,保障步兵突击的成功率,德军一直就非常重视步兵、工程部队、炮兵和空军的地面轰炸的协调,以达到极高的作战效率!

而为了对抗英国人的火海战术,把心一横的隆美尔,干脆孤注一掷的采取了贴身紧逼的策略,尽量将己方的前线与英军拉近,让英国人的重火力投鼠忌器,不敢全力进攻……

“进攻!进攻!这里地形复杂,所以更要进攻!打开防御纵深!多转移阵地!咬住他们!让他们不敢全力攻击!”

“不管武器口径多么小,也不管武器数量多么少,要始终用火力支援步兵进攻。”

“既要积极主动,又要坚决果断!”

“告诉大家,一定要协调好火力配合,还有挖好工事!火力越强,工事越深,伤亡越小!”

---

短短的五天时间,在残酷的战场上,仿佛五十年一般的漫长!

城市已经被双方的炮火,彻底炸成了一片由废墟组成的迷宫!而在这座血肉迷宫中,双方的突击距离,都只能以米来衡量...

巷战已经成了吞噬双方力量的一个巨兽,在到处的废墟中,反而更加易于狙击手的隐藏,所以不少人都是被莫名其妙的倒在了冷枪之下。

好不容易在对方的轰炸和炮击之中,辛辛苦苦补充上来的新兵,在激烈的战斗之中,平均存活几乎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就像是著名的绞肉机战役中,士兵不过是一个数字的消耗品而已,死了就迅速的补充,双方来讲都是这样。

简直比得上后来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了,如果还有的话。

一寸地,一寸血,每一米的前进道路上都不知道多少人倒下。

每天都有数不清的士兵,把自己的生命最终躺在了这里,而埃及的居民们,也是死伤枕籍...

幸运的是,更多的埃及难民们,也终于在双方或是良心发现,或是抗令行动下,终于被从这里转移了出去,虽然大多数人只剩一条毛毯,甚至是一无所有,但至少,他们还能活下去...

而在隆美尔的坚持背后,吕特晏斯指挥着地中海的轴心国联合舰队,也在用舰炮、舰载机和调遣鱼雷艇来帮助着非洲军团!更不要说在凯瑟林元帅的总体调度下,不但之前拖在北非沿海公路上的补给车队们已经三三两两的到达了亚历山大西港口,德国空军也在从欧洲大陆上,拼尽全力的空运来增援部队,以及调来补充的战斗机......

相对于用兵呆板,纯粹靠着强大兵力的英军,非洲军团虽然补给量不多,但也是可以获得补给的......

就这样,在悄然不觉之间,五天的时间,已经从一心想要抢时间的李特奇那尽可能收拢的十指缝里,无情的流逝而去!

而在吕特晏斯的舰队掩护下,一个庞大的轴心国补给船队,已经距离亚历山大港越来越近......

这是忘记上传的图

我去,我总是忘记上传图片,真是生气啊!

单开一章上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