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月别千秋
使劲的摇了摇头,吓得一身冷汗的托普赶忙把这么DIO的场景从脑袋里头甩了出去。不过看着钻在这些空军书籍里的欧根,受到惊吓的托普还是赶忙凑了上去:
“欧根,怎么了?怎么看起这些书来了?”
“诶?托普啊,怎么了?”
双马尾的欧根抬起头来,呆萌呆萌的眨着大眼睛。不过看着这样的欧根,托普觉得心里更慌了:
“没什么……等等,不是…我只是…你怎么看起空军的东西来了?”
“额,这个啊……”欧根的脑袋有些低,不过很快的又抬起来了:“现在不是我们的反舰导弹快要出来了嘛,所以我也想为大家多做一点事情的!”
“怎么做…等等!你是说,你是在研究导弹战术?”
深知俾斯麦和齐伯林正在指导科研组研发巡航导弹和远程反舰导弹的托普,瞬间就猜到了自家的小欧根打算做什么。
毕竟想想都知道,几个舰娘们研发的那些反舰导弹的射程都有几百公里的射程,这个距离肯定是要有侦查和引导支持才能够作战的!
没有侦查,导弹舰就是睁眼瞎。而没有引导,就也没办法保证这些导弹发射以后能把目标纳入导弹雷达的照射距离——毕竟,这个年代的小型雷达,探测距离还不到十公里。
“嗯嗯!是呢是呢!”看到自己的托普竟然一句话就猜到了自己的心思,心里藏不住事的小欧根瞬间脸上就多云转晴了:“每次看看自己的火力太差都帮不上什么忙的,所以一直想要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大家呢!”
“所以你就想到了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了?你是想当导弹巡洋舰吗?”
这个志向好像很远大的样子啊···
跟着司令官和波斯猫混久了,导弹巡洋舰,导弹驱逐舰之类的脑洞,托普当然不陌生。
“嗯嗯!而且啊,托普托普,我已经跟齐伯林姐姐说好了,她训练飞行员们远程飞行导航的时候,咱也会跟去一起学着远距离海上导航的说!”
“哟呵?敢情你还学会开飞机了啊!”
听到自家欧根这句话,托普不禁就乐了。
毕竟,自家欧根身为重巡洋舰,火力太差一直也是自己的一个心病呢!
百慕大之战里,俾斯麦和提尔比茨可以在三十公里外使用制导炮弹从敌人的射程外面炮击英军炮台,而齐伯林更是使用反舰导弹来轰炸那些威力强大的381重炮阵地的场景一直历历在目。整个战役里,虽然自己欧根都在试图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射程太近,威力太低这两点依然是硬伤——只能威胁敌人防御不是很强的234和152炮台,而且打不到十分钟就在炮台的反击面前损失了两座前主炮,完全可以说是两败俱伤!
但是,如果要是装备了反舰导弹,再加上现在已经开始仿造的氧气鱼雷的话……
再加上防空导弹嘛…Emmmmmm……
“而且我已经跟俾斯麦姐姐和提子姐姐说过了,——对了,好像听俾斯麦姐姐说,说有个什么频率的雷达波可以贴着海面进行侦查什么的,现在提子姐姐正在研究呢!”
(地波绕射现象实际上是50年代中期发现的,但是相关的技术难度并不难——毕竟含有盐分的海水也是电磁波的良导体,只要贴着海面竖起高度等于波长一半的天线,在海面的“反射”下就直接相当于一个整幅波长的天线了。这样的地波雷达可以探测200-300公里的岛屿、舰队以及远处的海况,甚至可以探测低空贴海飞行的敌机!虽然精度并不足够精确,但是作为远程搜索和反舰导弹发射的大概方位是完全足够的!)
说起这事抓着小拳头的欧根就是一脸兴奋,而且脸色通红——她才不会说,作为喊提子姐姐帮忙研究的代价,一大堆画着各种奇奇怪怪图画的稿纸和钉起来的本子现在全都堆在她的本体上面了。而且提子姐姐还跟自己说,要自己千万千万对那两个姐姐保密什么的。
她自己还偷偷的翻过那些画呢!怎么说呢?大概就是……
越想越脸红,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样做有些刺激呢?
托普倒是没注意欧根脸色上莫名的锅炉过热现象,不过听到导弹战术和导航什么的脑洞,看着自家的小欧根这么求上进的托普心情大好之下,捏着欧根的辫子便是开始了调侃。
“行啊,欧根,要不这样,我回头就跟司令官打报告去,要他把你的主炮拆了,换成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
“啊!?拆炮?!”
一句话的冷却效果很好——之前莫名锅炉过载过热的欧根听到拆炮两个字,瞬间脸色凉凉:“不要!托普,不能拆我的主炮啊!”
看着自家的欧根被吓的一脸QAQ而且面无血色还拼命扯着自己袖子的要哭的样子,托普顿时一滴冷汗从额头上边划过。而且还不禁想起了,自己刚刚当上欧根舰长的时候,看到俾斯麦她们三个满头大汗的围着帽子掉在地上而且哇哇直哭的欧根身边手忙脚乱的那一幕。
这丫头这么柔弱,果然是属兔子的吗?
而且话说,咱这样子欺负自己的军舰,算不算粪提啊……
而在另一边,机场上正在沉迷于工作的齐伯林,莫名的感觉到了,船厂那边的欧根,是不是突然心情变得很不好的样子。
好奇之下,悄悄的伸出了感知一看……
“啧,这托普,真是的……”
暗自啐了一口,齐伯林有些无语的收回了自己的感知,看向了自己眼前的一堆文件。
“弹射器的研发还是上次跟帝国元帅说过的,现在居然已经有点样子了么?只是蒸汽阀的控制不太好做,另外还要考虑我自己改装时预留位置的安装……算了,这个东西到时候我自己找个时候点上锅炉实验一下吧。”
“另外,邦泰舰长现在似乎也快出院了呢,要不要喊上大伙一起,给舰长安排一个欢迎仪式呢?”
看着眼前一堆事,齐伯林陷入了一大波沉思。
…………托普手忙脚乱的哄着欧根的分割线…………
伴随着俾斯麦和坦克发展委员会的工程师们整捣出来的,包括定子换向转子励磁和改变励磁电流来控制输出特性而且低能耗的直流电动机、在电动机出风口安装水冷器控制战斗室乘员温度、弹壳自动抛壳机、引用自高射炮结构的三发半自动链式**、垂直涡卷弹簧+铸造全钢负重轮等一系列脑洞,被某只波斯猫称为E-50Mogai(魔改)的坦克设计的工作基本上可以预计在短期内就彻底的解决。
只是,自家舰长从元首那里回来以后,又带回来了一个新的任务
“核计划?这什么鬼!!”
听到听到小胡子竟然给自家的舰长压下了这么一个任务,波斯猫差点吓掉了下巴,而且抓狂得连她的声音,都不自觉的提高了个八度。
然后……
“有必要这么冲动吗?”*3
高声的猫叫之后,除了角落里的一只照例没心没肺的死提子之外,剩下的三双死鱼眼,都是莫名其妙的看了过来。
“什么叫冲动啊!核研发很复杂的好不好!!”
看着这样的眼神,波斯猫终于抓狂了。
虽然,舰长也好,林德曼也罢,齐伯林也是如此,对于这只猫的抽风样子,都表示有些莫名其妙。
毕竟,不管之前俾斯麦再怎么解释,也不管德国的军政高层们是不是真心对蘑菇种植术感兴趣,但是蘑菇弹这种东西的威力,还是有些超过了这个年代的想象力上限。
核能的威力有多恐怖,除了她拥有来自于后世的认识之外,只怕也没几个人知道,包括这次下达核科研命令的小胡子……
不过,好在现在已经在威廉皇帝研究所当了两个月的科研总监,虽然并没有明着摸底,但是对于这帮科研大爷的情况,也还是知道一点大概了。
毕竟,别人不知道核科技什么的,但是莉莉恰好就知道!
而且,除此以外……
“林德曼,关于核科技方面,你这两个月调查到多少东西了?”
舰长看向了林德曼,但是懵逼的却是俾斯麦。
“诶!?舰长,你什么时候让林德曼去调查核科研的!?”
“他们几个一来我就让他去帮我调查了啊,怎么了?”
听得自家的秘书猫居然问自己这个问题,吕特晏斯也是觉得有些莫名。
“所以说,这就是林德曼这两个月基本没出门的理由?!”俾斯麦彻底的傻眼了。
“什么叫做他两个月没出门的理由?!”吕特晏斯有些莫名其妙。
不过,这已经阻挡不了懒癌波斯猫发作了……
早知道有这等好事,自己就问林德曼把这个差使要过来了!
在家里呆着多好啊!而且还可以“发展”莉莉帮自己探查什么的!这样连门都不用出,就能把调查报告写出来!
大夏天还要到处跑,简直热死猫的!
而且……
她才不会说呆在家里就可以就近监督提尔比茨,防着她扑在绘图板上画着画着就把电路图和设计图给画成本子什么的。
嗯嗯,这叫防微杜渐!
可是现在……
看着林德曼,俾斯麦就是一脸的不爽,只差没在地上打滚了。
“行了,别打岔,林德曼,你说。”
看着一旁斯巴达的俾斯麦,吕特晏斯就是一阵无语。
“是,司令官…根据我这两个月的了解,大概的情况是这样的。首先,科学家们似乎很不喜欢我们这样的军人来插手科研……”
缩在角落里画圈圈的波斯猫,总觉得回去是不是要再找下莉莉出来,做一做她的工作。
嗯,父亲作为科研总监来主导核研究,女儿是核物理研究员,这本来就没毛病!
偌大的办公室里,只见只闻沙发后边抓狂的波斯猫,以及一本正经汇报工作的林德曼。
除此之外,角落里还有一只小仓鼠躲在窝里伸着呆毛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爪子上抓着的一块半成品电路板,嘴里还念念有词:
“……看起来,似乎可以利用一下版面的设计,正反两面都可以印制电路回路么?为什么总觉得…这电路图的走线设计,还可以画点抽象派风格什么的……”
“对了,还有那个地波雷达…啧,为什么总觉得手里的事情有点多有点烦啊……”
有些心情不爽的大号仓鼠咬了咬牙,总觉得是不是除了林德曼以外,还可以到看起来比较弱气的小欧根那里多顺点吃的回来什么的。
第七百五十九章:出来吧,前卫!
林德曼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进行了相关的调查,调查的报告还是很细致的。
波斯猫缩着耳朵躲在沙发后边,听着听着也只能服气。
不过,听完报告以后,整个房间里除了某只依旧没心没肺的仓鼠,剩下的几个人都已经是眉头紧皱了。
毕竟,德国的核计划,比之前想象的,要复杂很多。
--
早在30年代末期德国科学家们发现了核裂变效应之后,帝国物理-技术学会会长亚伯拉罕·埃绍就开始和军方——准确的说是德国陆军军械局,局长先是“科学院院士将军”卡尔·贝克尔,后是埃米尔·莱布——合作,在军械局内部组建由迪布纳博士领导的原子物理学研究部门,开始了将核能用于武器方面的研究。
但是,德国虽然有着这个年代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科研团队,但是此时此刻却分成了若干个派系,他们为了不同的目的而争夺德国相对有限的核原料,相互之间倾轧不休。
这些派系里,最重要的,也是在核研究上最有发言权的,便是以沃尔纳·海森堡教授为首的大批大师级基础物理学家们组成的“核俱乐部”——其中不少人甚至是诺贝尔奖级别的世界级大师。
这些人靠着学术影响力,控制着德国大多数铀资源和重水的分配,不过他们的目的主要是对基础研究和核能工业化较为感兴趣,对于武器的研发,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总之是持有能拖就拖的态度。而他们垄断大批核原料但却“拿着经费,无所作为”的德行,也导致了德国军政高层,以及其他一些“边缘”科学家们的反感。
毕竟,在这个“核俱乐部”之外,还有着由舒曼·迪布纳博士、以及自学成才但却也因此不被“学阀们”承认的冯·阿登男爵等一批并不著名,但却年富力强的“边缘”科学家们。他们在德国陆海空三军军械局,以及(作为希姆莱的党卫军势力“合作对象”的)帝国邮政部的分别领导下,组成了几个被“大师”们不无轻蔑的一概称呼为“炸弹人”的小组,分头对“核能量的新型爆炸物”以及潜艇小型反应堆开展研究。
甚至于,实际上这些绝大多数籍籍无名的“二流货色”,在一些核技术应用以及设计开发理念上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海森堡等“主流的大师”们。 只不过由于研究力量分散,而且至关重要的原材料又被海森堡等人把控着,所以“炸弹派”也好,德国高层也罢,对此相当不爽。尤其是在1941年底,彻底看到“快速打垮苏联”已经没有指望的德军军政高层,一边冲着那些一天到晚尽空谈的大神兼大爷们宣布“凡是拖延超过预计时间的项目都将削减投资”,另一边又将“炸弹派”的科学家们从理论科研界里分离开来,组织了几个小组专门用于核武器和核反应堆的开发研究。
理论上,这样把“大师”们沉迷的基础科研和军政所急需的武器研发分开研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但是……
1942年6月,由海森堡等“核俱乐部”派的科学家们开设在莱比锡的实验堆的中子增殖率达到了13%,实现了反应堆中子增殖技术的突破。但是,这一次的实验却发生了意外事件:因为反应堆容器泄漏导致氢气堆积,导致实验室的实验记录,以及相当数量的铀和重水在烈焰中化为一片灰烬。
即使出现了事故,导致“核俱乐部”不得不从莱比锡搬回柏林,但是这也是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次反应堆增殖试验(比起费米在美国芝加哥的同类实验早了整整半年)。但是,在这次实验以后,海森堡等人便是以“集中使用宝贵的核材料”的理由,把德国当时一大半的核材料集中在了自己的手里,并不愿意分给“炸弹派”科研组们——不管是U235,还是宝贵和稀缺的重水……
德国科学家深陷于“重水怪圈”不得自拔,其中当然有科学的原因,然而对重水选择的迷信程度达到荒诞不经的地步,则不能完全归于科学问题,显然还存在人为因素。不管怎么说,在“铀项目”进展过程中,重水来源是真正的“瓶颈”和“软肋”,它使德国的反应堆工程被拘囿于一个狭窄的回旋空间。
海森堡主导建造的柏林和莱比锡试验性反应堆,采用铀板-重水分层交替状布局层式结构,特别是莱比锡测试显示中子增殖迹象后,他就更是强硬的将自己的设计作为样板而且拒绝任何的建议。不要说“炸弹派”提出的核燃料棒蜂窝排列结构,甚至连“核俱乐部”的其他科学家的话都不听!
俾斯麦倒是很清楚,后来的核反应堆的结构,基本上就是“炸弹派”们提出的那个设计的翻版……
除此以外,还有另一件事:根据陆军军械局和威廉皇帝协会的协议,物理研究所为军方服务的期限只到42年7月1日为止。在之后的人事任命上,海森堡和埃绍分别担任了物理研究所所长和德国核武器研究的负责人。然后这两人除了在研究方向上南辕北辙,就连私交上都非常恶劣。
除此之外,海森堡当上这个物理研究所所长,却是以把之前作为物理研究所临时负责人的“炸弹派科学家”的核心舒曼·迪布纳博士一脚踢开为前提的!而且这个“踢开”,事实上却也是某种争权夺利的体现:海森堡认为自己的铀板-重水分层交替状布局层式结构是完美的结构,他可以“从容不迫的”开展核理论研究,来为自己的科学地位进一步“加码”。而迪布纳的思路,则是进一步改进反应堆,首先在核反应堆运行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结果是,面对和自己持有不同学术意见的迪布纳,海森堡的态度是很干脆的:靠着自己的学术地位,干脆利落的一个飞脚,就把迪布纳从物理研究所给踢了出去!
虽然迪布纳博士本人倒是沉迷于核技术开发,并不在意这件事情,但是作为调查者的林德曼和作为旁观者的吕特晏斯和俾斯麦,听到这里已经越听越不对味——如果说单纯的学术思想不同,以及争夺所剩不多的原料还可以说过去的话,这种把人一脚踢出去算什么事!
而且除此以外,海森堡还几乎是强硬的垄断了所有的重水,以及对核原料的分配也采取了严格的限制和控制,恨不得把所有的核原料抓在自己的手里——要知道,这个时候,德国的铀浓缩产量和重水产量都已经陷入了瓶颈。
德国虽然有近十家公司可以提供浓缩铀,同时法本公司也有足够的技术来扩大重水生产线(除了挪威的诺什克水电厂之外,实际上在梅泽堡还有一家洛伊那工厂可以用蒸馏塔来提炼重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公司近乎无一例外的拒绝扩大生产能力。
而在这种情况下,“炸弹组”的科学家们,却依然在顽强的坚持着。
已经被赶出了物理研究所的迪布纳正埋头在他自己的实验室里,靠着军方的支持,在他们自己的格托夫实验室里精打细算的开展着自己的核研究——甚至就连研究的核材料,都还是用的之前和军方合作时积攒下来的少量库存。而且在缺乏重水的情况下,更是提出了石墨和石蜡作为重水替代物的思路。同时,邮政部核科研组的那位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冯·阿登男爵,也发明了一个被称为“电磁式同位素分离计”的设备(卡留管),而且宣称靠着这个设备,可以直接把德国的核原料产量提高一大截!
可惜的是,除了军方和邮政部(以及邮政部后台的希姆莱)外,所有的这些,都一概无人问津……
而海森堡那边的情况,又怎么样呢?
虽然几乎霸占了大多数的核材料,但是由于供应商不愿意增加生产的原因,物理研究所这边的研究其实也是很紧张的。外加海森堡一直不肯改良自己的核反应堆设计,结果是低下的反应堆工作效率,让研究进度迟迟上不来。
而且事实上,在海森堡团队里,也有人提出过不使用重水的反应堆设计思路:有一位实验物理学家,而且在德国实验物理界也是鼎鼎大名的瓦尔特·博特,就对海森堡建议可以建造“铀-石墨反应堆”来代替稀缺的重水。但是“一言九鼎”的海森堡已经彻底进入了学霸模式,甚至他还说过,要“亲自决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开始我海森堡的铀反应堆的建造工作!”的言论!
最后的结果就是海森堡的这句话梗得博特不敢作声,悄悄退走了。
在这么一个学阀作风下,海森堡科研组的研究进度和潜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
报告讲完,已经是华灯初上了,几个人还坐在办公室里面,讨论着什么。
直脾气的俾斯麦先抱怨起来了。
“海森堡堂堂一个物理学大师,就这样吗?怎么能这么做呢。”
上一篇:能看见血条的我纯度极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