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枚有趣的土豆
芙琳已经开始施法了。
“等等!今天是《触不可及》最后一场戏的拍摄,很关键,我不能缺席,再见,祝你今天过得愉快。”
卓戈说完,直接跳窗逃走。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向海边。
关于这方面,卓戈确实没说谎,今天真的是《触不可及》最后一场戏拍摄。
戈多爵士和罗琳女士要摊牌见面了。
说实话这部魔影拍摄到现在,导演在不在现场其实没太大区别。
整个剧组可以全自动完成所有准备工作,也不用导戏,让几位主演自由发挥就好,突出一个感情真挚。
但这场戏卓戈是很想去的,不为别的,单纯是看热闹。
当卓戈到达现场的时候,拍摄已经开始。
选好的拍摄地,是双塔城旅游胜地海滩边的广场旁,一个知名的高级餐厅。
里面没有多少群演。
这场戏对群演没有任何要求,只要坐在桌子旁吃饭就行了,所以不如直接借用店里的客人,能省一笔是一笔。
镜头聚焦之处,莫里斯推着戈多爵士的轮椅,来到预定好的,靠着落地窗的位置。
戈多爵士的轮椅因为剧本安排的关系,经过改造,可以不需要人推着走,有一个小摇杆来控制。
而且由于改造是地精出品,相当硬核。
作为一台轮椅,它可以飙到六十公里的时速,马车都追不上。
不过莫里斯还是推着戈多爵士到桌旁。
戈多爵士觉得有些奇怪,不过也没问。
正好给他省一点用法师之手的时间。
莫里斯把戈多爵士的轮椅摆正,在他耳边说了一句,“替我好好吻她。”
随后拔掉轮椅上的魔能石,让它失去全部能源,无法离开。
随后走出餐厅。
戈多爵士留在原地,陷入紧张与惶恐。
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难道莫里斯在打他的主意?
不可能,他这么信任这位提夫林护工。
而且莫里斯也同样信任他。
那是为什么,跟踪的摄像机在拍摄吗?到底在哪个角度,戈多爵士不安地摇晃脑袋,想要引起摄像机后面工作人员的注意。
他想要停止拍摄。
这一刻,他再也没办法逃避了。
此时,身后传来脚步声,听起来很嘈杂,像是一群人经过一样。
他能听出那阵脚步走到他身边,停下。
心里的紧张感加剧。
“早上好,亲爱的戈多先生。”
是熟悉的声音。
戈多爵士转头看去,是位他预想不到的来者。
“罗琳女士?您怎么会在这里?”
罗琳没说话,而是拿出手机,发了一条消息。
紧接着,戈多爵士始终藏在衣服内侧的手机,响起了特别关心人发来消息的提示音。
“你是……”
罗琳点点头。
戈多爵士看着她那张精致的脸,眼神突然从紧张,惶恐,瞬间转变成激动,兴奋,充满希望。
以至于出现两滴泪水,噙在眼中。
他意识到什么,是莫里斯安排的?
转头看向窗外,莫里斯笑着向他招招手,随后转身,潇洒地离开。
戈多爵士怔怔地看着前方,因为激动,胸口不住地起伏。
缓了一会,戈多脸上,露出嘴上带笑,眼中带哭,充满幸福的笑容。
第241章 卓戈制片厂大失败?
众所周知,罗琳女士和戈多爵士的爱情,虽然明面上没有什么见证者,暗地里,围观的已经挤不开了。
剧组全体成员,无论今天有没有任务的,都聚齐在这里,就为看一下“网恋奔现”的画面。
“让一下,让一下,给个位置啊。”
“你头太大了,低一点。”
“别挤,别挤,看拍摄画面不行吗?”
“拍出来的哪有亲眼看的清晰。”
“耳机,耳机能不能分我一个?”
“别吵!我正在录音呢,要保证收音的效果,怎么可能分你耳机。”
“你放屁,这场戏那两句台词之后就没收音了,现在还保证个鬼的效果。”
“都让开,我会唇语,给我个好位置,我给你们转述一下他们在说啥。”
剧组成员们听到有人这么说,纷纷让出一块空间,堪称这里的“至尊位置”。
众人翘首以盼,等待着这位自称唇语本当上手的人,把对话内容读出来。
然而他支支吾吾半天,没说出一句有用的玩意儿。
很快就有人发现他根本就不会唇语。
被一把拽回来,然后前面的至尊位置立刻又变成“兵家必争之地”。
见剧组陷入一片混乱,身为老板,制片兼导演,卓戈站了出来,是时候结束这场荒诞的闹剧了。
“瞧你们一个个的,还有没有一点卓戈制片厂优秀魔影从业者的样子,他们俩谈恋爱,你们在这看个什么劲,去去去,拍完了,赶紧把现场收拾一下。”
卓戈的语气不容反驳。
剧组成员看看彼此,叹了口气,纷纷起身去收拾道具。
见人们都该干嘛干嘛去了,卓戈谨慎地四下打量,没人注意他。
于是偷偷拿起监听耳机,戴上。
不是靠听力听不到,餐厅里太噪杂了,用耳朵直接听乱糟糟的,哪有定向收音的录音法术效果好。
卓戈一边偷听,一边露出姨母笑。
……
需要拍摄的部份完成之后,剪辑工作也很顺利地搞定。
因为整部魔影都是现场收音的,不需要后期配音。
作为一部很现实的题材,也不用靠红石系统做特效处理。
卓戈也不是一段剧情,换各种拍摄角度,各种演绎方式重复拍好几遍,最后选条感觉最对的那种胶卷消耗狂魔型导演。
大概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全部剪辑完,配乐加上,无缝衔接预热宣传。
卓戈明白,这部魔影不太可能会像《圣山行》或《冰雪奇缘》那样,票房大爆特爆。
《触不可及》的娱乐性还是有所欠缺。
图一乐,才是票房大卖的保障,当然图一乐不是只有乐,视觉奇观,甚至把观众狠狠吓一跳都可以。
毕竟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走进影院,都是为了放松娱乐,哪怕知道某一部魔影好,充满内涵什么的,观看的意愿也不会太高。
叫好不叫座是常有的事。
这也是为什么总有公司投资让大多数观众费解的烂片,有些时候,这一类的片子,被骂的狗血淋头,但照样赚钱。
而费林如今的魔影市场,也和当初拍《狩猎》的时候不一样了,那时候是纯纯蓝海,拍什么类型的都有人看。
现在,大陆上已经冒出好几家魔影公司,仅萨顿王国,一年能登上院线的魔影长片,就有几十部。
虽然还远远达不到一个成熟魔影市场的程度,但也算有点竞争了。
更何况《触不可及》的题材还有点敏感。
它是带着宣传任务的,主演还是位人见人厌的提夫林。
哪怕莫里斯曾经是列宾学院的优秀学生,这层身份也在魔影宣传中公布了出去,可并没多少成效,大多数人还是讨厌他。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最终卓戈拿到的市场反馈报告上面,对于票房的预期十分惨淡。
现在卓戈制片厂对于宣发已经有了一套很严谨的流程。
有一帮数学系出身的学生进行各种统计预测。
费林的大学中数学系还没分科,不分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数学,或者统计和概率这些,只有一个数学系。
而理论研究,又不是谁都可以做的。
那是个全靠天赋的领域,靠努力是走不到学术前沿。
除了脑子上的天赋外,做学术的第二大需求是家里有钱,不愁吃喝,可以接受长时间里没有成果。
总之,需要的都是生下来有就有的玩意。
因此,数学系也是个转行大户。
在卓戈集团公开招募数学能力优秀的学生之后,这里立刻成为排在金融之下,数学系学生第二喜欢的转行选择。
而这个由一帮优秀数学专业学子组成的专业团队,给出的预测是勉强能覆盖成本,还有点零头赚。
这并不意味着《触不可及》的市场反响还可以。
单纯是因为这部魔影拍得太便宜了,成本很好覆盖。
两位主演片酬都很低,罗琳女士是友情客串,甚至配乐都没收多少钱,她属于那种只要遇到好曲子,不收钱也可以录的卓尔。
没用到幻术师,剧组成员少,拍摄周期很短。
理论上最大的开销,租一个豪华庄园作为主要拍摄地,这部分戈多爵士贡献了,出于艺术理想,剧组用他的宅邸不花钱。
顺带还解决了剧组成员的住宿问题,戈多爵士甚至还给他们提供饮食。
简单来说,拍一部《圣山行》的钱,能拍出五十六部《触不可及》。
说实话,要不是戈多爵士的身体情况实在没几个适合他的角色,卓戈恨不得每部魔影都让他来演。
“不在全大陆院线同步上映了。”
卓戈向艾莎说出关于这部魔影的安排。
“先在几大城市的少数魔影院试映,看一看反响。”
卓戈的想法是,通过少数观众的好评,等口碑一点点发酵,吸引“自来水”,等热度起来后,再扩大上映的院线。
这样能避免一上来就全线公映,结果一大堆影厅空场的尴尬情况。
“在魔视上投放的预告片,减少一下播出频率,放在不那么热门的时段。”
宣传这个东西,边际效应是递减的。
宣传的规模越大,换来一个消费者的代价就越高。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某梦之星。
哦,那个规模真是不得不感叹一句财大气粗。
上一篇:宿敌是不可以变成妻子的
下一篇:诸天游戏,从鬼灭开始的封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