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玄德才不做东汉魅魔呢! 第120章

作者:折翼魔王

  卢夫子有些恼羞的伸手弹了刘备一下,随后又说道:“由于冬日的缘故,并州那边的胡人已经三番五次南下掠夺了,朝廷正在讨论是否大幅度对其用兵。”

  “天气转冷,的确需要注意一下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南下。”刘备神色之间并无意外。

  “游牧民族?这倒是有趣的称谓。”

  卢夫子自然听懂了刘备指出的关键因素,继而摊手说道:“没办法,自从高祖皇帝(刘邦)的‘赤霄’破碎之后,北方气温无法得到有限控制,也就形成了如今的局面。”

  ???

  什么东西,您老这武器还能控制天气呢?卧槽,这么牛逼?!

  那大家还打什么仗啊,直接倾全国之力搜寻赤霄碎片,将赤霄重新激活,再配合军力去安抚北方,说不定就能得到太平了。

  “你想多了。”

  卢夫子看出了刘备心中所想,淡然的解释道:“先不说天道持有者会阻挠赤霄碎片的拼凑,就光说这事儿,为师估计这并不是说明此剑有无上神力,而是持剑的人才有神力。”

  闻言,刘备才听懂了。

  赤霄剑的神秘度很高,但它因为刘邦的持有才是帝剑,他们相互成就、配合,这才有了神秘力量的加持。

  关键不是剑,而是人。

  只要你自身足够强大,哪怕持有的只是一根普通的烧火棍,也能够逼迫敌人选择你的棍子或是烧火棍。

  “你打算何时动身?”

  “明日。”

  “嗯。”

  卢夫子微微点头:“为师已收到她们的邀请,准备回京去解经了。”

  每当她说到这里,刘备才会突然惊觉一件事——卢植本身的志向并不在兵戈铁马。

  她虽然武力超群、忠心耿耿、能文能武,但她只是想在国家得以保全的基础上,专心研究儒学经学,并为后世留下不朽篇章。

  这才是天下名士该有的风范。

  刘备念及至此,忽然想起脑海里的记忆,不由得开口念道: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思。”

  “……”

  此言一出,卢夫子好看的眉头瞬间蹙起,但她没有立刻就出声打断,而是选择安静地侧耳倾听。

  这一讲便是从早上讲到了夜晚,卢夫子听着入神,甚至就连茶饭都不思、夜晚都不知晓。

  她脸上的表情从蹙眉,再到赞赏,直到最后的若有所思。

  “知行合一致良知?真是有趣的说法,此人究竟是何许人也,竟然能写出这般渊博之学说?”

  刘备笑答曰:“天上人也。”

  “是吗。”

  “好了现在天色也不早了,夫子若无其他事的话,我们不妨下次再讲?”

  “……”

  卢夫子先是看了看天色,继而在原地思索了一番后,突然说道:

  “我们回屋去,到床上你继续讲与为师听,不讲完不许下床。”

  “?这会不会有点…太那啥了啊?”

  “无妨,知行合一致良知即可。”

  “……我的好夫子啊,这话是您这样用的吗?”

  “即知即行,行中显知,以此扩充良知至极致,难道不是吗。”

并州篇 : 第一章:疑兵破敌

  两天之后。

  初春的并州大地尚带着几分寒意,风从山野间穿越,卷起枯草与残雪,发出低沉的呜咽。

  刘备率领五十骑在夜色中疾行,马蹄踏碎薄冰,溅起细小水花。

  他身披一袭青色披风,腰间佩剑,目光沉稳而平和,与之相邻的两道人影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轮廓——关羽与张飞。

  关羽一袭白衣如雪,长发随风轻舞,冷傲的眉间眼透着一股肃杀之气,手持一柄长刀,刀锋在月光下泛着寒光。

  张飞则身着轻甲,娇小身躯里似乎藏着无尽活力,手持长矛,嘴里甚至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着实有些跳脱。

  而贾诩在出发前就以‘小女子身体弱,骑不了马’的离谱发言,光明正大的坐在了刘备的身后。

  虽然刘备已被封为关内侯,但仍然要奉朝廷之前的圣旨,前往并州上郡担任郡太守。

  上郡可是个好地方,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在这里能遇到各个不同的胡人。

  他们一路风尘仆仆,眼见即将抵达定襄郡之时,却在夜间的山道上撞见一阵惊幕心动魄的情景。

  “报——!前方有情况。”

  刘备等人隔着老远就听到了声响,他连忙率着众人来到山顶,找了一个能一眼总览全局的地方。

  抬头眺望,就见遥远的山谷中,火光冲天,喊杀声震耳,立着汉旗的数千名汉军此时正被数百鲜卑骑兵团团围住,形势危急。

  鲜卑骑兵纵马狂奔,弯弓搭箭,箭矢如雨般射向人群,汉军士卒虽拼死抵抗,却碍于机动性较差的缘故,此时正节节败退,血染山坡。

  “兄长,同为大汉子民,我们不能见死不救!”

  张飞停下,瞪大眼睛看向刘备,小脸涨得通红,呈现出迫不及待的期待感。

  “……”

  关羽虽未开口,但手中刀柄已被她握得更紧,冷眸中闪过一丝杀意。

  刘备眯起眼,沉声道:“敌众我寡,且胡人马匹强悍多力,我们与其正面交锋无异于送死。”

  他们三人的确都身负非凡之力,其中两个甚至是未来的万人敌,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带着五十骑兵直冲敌阵,将其尽数赶尽杀绝。

  刘备上次冲阵是因情况万分危急,无奈之下的选择,再加上敌人错估了他的战力等等原因才最终导致的结果。

  但现在的情况与当时完全不同。

  鲜卑骑兵凶悍强壮,皆是身经百战者,而吴县山贼基本上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双方完全没有比较可能。

  很难。

  但并不是完全就没有办法了。

  刘备转头看向身后一人——贾诩。

  这位**女子着一身浅紫罗裙,眉眼如画,即使前方情况危急,她的唇角也仍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笑意,仿佛一切尽在她的掌握之中。

  “诸位勿急。”

  她柔媚的声音中透着几分狡黠:“主公,敌军虽多,但在小女子看来,不过都是一触即溃的败军罢了。”

  刘备言简意赅:“哦?那还请先生请教我。”

  他知道一般这种时候,谋士都得先说个大话‘藐视’一下对方,唬住已方将领,然后再说出一个胆子巨大的计划。

  接着,将领们都会纷纷做出配合,表现出‘卧槽,还能这样’的表情。

  果然,贾诩微微一笑,手指向山坡:“将五十骑分为两组,命关、张二人各领二十五骑兵,接着点燃火把,敲鼓呐喊,自山上奔下。”

  “夜深人静,火光与声势必显出大军来袭之象,而胡人深入我方腹地,本就不会长久对战,见此情形,必定心生疑虑,惊慌失措后不攻自退。”

  “此为疑兵之策。”

  卧槽,你这计划居然这么符合常规道德,看来未来的毒士在还未成长起来之前,仍然是个正常人啊。

  闻言刘备,眼中闪过赞许,随即决断道:“好,就依先生此计。关羽、张飞,你们二人速去准备!”

  “得令!”

  张飞兴奋地一挥长矛,差点蹦起来,“二姐,我们比比看谁先冲到山脚!”

  “无聊。”

  关羽冷哼一声,未理会她,径直翻身上马,清冷的声音传出:“分队,点燃火把,下山。”

  等到她们各自领兵离去之后,刘备转头看向贾诩——这家伙此时露出了一个让人看不懂的迷之笑容。

  “…文和,你想作甚?”刘备都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无事,只是需要玄德公帮个忙。”

  贾诩看着山底下的鲜卑骑兵,脸上的笑容仍然保持不变:“诩方才所言虽为事实,但为了谨慎起见,诩还需主公用‘超凡’之力,射一下敌方大将。”

  她指了指人群中最为显眼的一人,此人穿着华丽,在阵中来回穿梭,不断喊着话,明显就是一个指挥。

  “这个距离的话……”刘备眯了眯眼睛,“我所携带的长弓,可能会射不准。”

  即使他能使用时停能力助助力,但武器装备落后版本,再怎么开挂也只能增加一搓搓。

  “没有关系,这正是诩想要达成的效果。”

  贾诩笑着拿出了一支弓箭,亲自递到刘备身上,“…还请主公用此箭矢。”

  “这有什么玄机,你不会是往上边涂了毒吧?”

  贾诩皮笑肉不笑:“是啊,也就是一点点小毒,仅此而已。”

  “……”

  夜色渐深,山风呼啸。

  五十骑在收到命令之后,在各个山头再次分组,每组十人,悄然攀上最高的山坡。

  “准备行动。”

  关羽一马当先,白衣在夜风中作响,她将手中火把高举过头,点燃后抛向了前方。

  其冷眸扫视山下,冷声喊道:“击鼓,呐喊!”

  “遵命!”

  那名士兵齐声呐喊,鼓声震天,同时所有人都点燃火把,开始往下奔跑。

  火光映红半山坡,仿佛千军万万马奔腾而来。

  张飞则带着另一支队伍,娇小的身影在山顶上蹦来跳去,手持火把挥得像个小风车似的。

  她一边击打着腰间小鼓,一边扯着声音喊道:“胡狗,你张奶奶来啦!”

  她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带着十足的挑衅,在山谷中荡回不绝。

  “哦哦哦哦!”

  士兵们被她感染,喊声更加震耳,火把挥舞间,山坡犹如火海。

  山下,鲜卑骑兵首领,贺赖图勒勒勒马而立,他身披兽皮战甲,手中弯刀甚至还滴着鲜血。

  他望着被围的汉军,厉笑道:“哈哈哈,这些汉狗今夜一个也跑不了!”

  “吼!”

  可就在这这时,山顶的火光与喊声同时响起,他脸色一变,瞬间蹙眉,问道:“怎么回事?莫非是汉军还有援兵?”

  与此同时,其手下副将惊慌喊道:“头领,山上火光冲天,怕是有数万兵马前来!”

  贺赖图勒勒眯起眼,表情显得有些犹豫不决。

  他虽凶悍勇猛,却并非无脑之辈,由于夜间视线受阻,火光与鼓声也让他心生疑虑。

  但万一这是敌人的疑兵呢?

  用兵之道,只要念头错了一次,那么全军都有可能整个覆灭,不成样子。

  而且,他们鲜卑全是骑兵,就算要逃走也大可等到辨认清楚了再逃,没有必要慌慌张张的。

  “冲啊,我们的援军到了!”

  “杀!”

  被包围的汉军自然也都看到了山上的景色,顿时各个都跟打了鸡血似得,开始叫喊起来。

  “娘的,这些贼杀才,怎的还有如此勇气?”

  “大人,我们到底是进还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