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的战锤之旅 第221章

作者:褪色无忧

  只花费了短短三年,就完成了奥特拉玛政治环境的再规划,大漩涡的开发以及部署方案,巴尔星系作为圣地世界的集中发展方案,以及对钛帝国旧址-今极限星域联合交流特区的开发策略。

  而当时的内政部总长冯·德莱恩也正是基于此签发了十年为一期的发展汇报报告,具体事务由禁军盾卫连长以及当时泰拉代表团之中的伊图·哈默塔利昂负责。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一年时间不到,冯·德莱恩便因为需要处理接连不断于泰拉爆发的种种问题而猝死在了岗位上。

  抬起手,看着自己因为药物过量已经开始浮肿的皮肤,内务部总长感觉自己也快去世了。

  “帝皇在上——”

  在禁军陪同下,一路‘过关斩将’的哈默塔里昂终于见到了这位与自己同岁的内政部总长。

  而看着依旧和十年前没什么两样的哈默塔里昂,内政部总长的内心中罕见的涌起一种名为嫉妒的情绪。

  他扯了扯自己僵硬的面皮,开口道:

  “寒暄就不必了,直接汇报吧。”

  “是,大人。”

  哈默塔里昂连忙推上一车厚重的文档,在禁军瓦雷利安的协助下将之搬运到了内政部总长面前。

  这是附录,后续文件还需要各方审查之后汇聚成册录入,随后递交上来。

  “我亲爱的伊图啊”

  他不由得叹息一声。

  “?”

  “请问能口述吗?”

  他绝望的抬起笔,又签下一份已经写好方案的文件,开口道:

  “具体内容我后续会进行针对性了解。”

  “当然可以,大人。”

  哈默塔里昂看着那些文件,瞬间理解了对方的难处。

  没办法,比起叛教时代结束后,偶尔还能参加家族会议的高领主,他们自‘原体再临’后的这几年只有无尽的痛苦。

  单泰拉就要命了,还要去查太阳星域联通泰拉的八个重要的亚空间通路节点星球,然后还要进一步外扩。

  在穿越者们的记忆中,除去距离泰拉最近的节点星球沃勒斯,剩下的七个都在阿巴顿的第十三次黑色远征中光速沦陷,而且部署了大量被腐化后的黑石造物,只能说跟泰拉一样,问题很早就有。

  处理不完,根本处理不完。

第242章 曙光星区

  随着753年针对曙光星区贵族的全面军事行动在五个月后正式落幕。

  破晓之翼正式确立了自身在曙光星区的统治权。

  来自曙光教会,以及星区政府本部的公务员迅速扩张,而同一时间,整个星区的重建工作也如火如荼的进行。

  事实上很多势力,像比如机械教,其他星区的贵族之类的成员都在准备看笑话,毕竟他们从未见过离开他们治理的帝国子民是如何生存的。

  但很快,他们就傻眼了。

  由‘未知’技术人员,也就是暗黑天使与考尔麾下成员培养的技工,所组成的建设小组开始出现在星区的各个角落,在原本的帝国世界上建设工业设施,并修复那些自黑暗科技时代遗留下来的产线。

  封建世界与农业世界则是迎来了发展,开始发展在帝国堪称为奢侈品的畜牧与种植业,用于商品贸易。

  至于巢都世界,星区政府则是使用了未知方式对各个巢都世界进行了改造,大大降低了星球环境污染,高效的反应以及强力政府的介入,也开始让流落到底巢人口的越来越少。

  随着曙光星区政府逐步开始运作,那些被战乱所破坏的星球开始有条不紊的迅速恢复。

  越来越多的星球开始进入由一个统一政府掌控的网络之中,平均生活水平逐步上涨,紧接着便是物流与贸易的频繁。

  就当机械教试图用帮忙建设各种类型造船厂为理由来分上一杯羹的时候,接踵而至的便是一系列新建的造船厂。

  这些造船厂所供给的目标并非是星区政府海军,而是宪章舰队。

  这些以钛帝国超光速航行技术建造的舰队无需亚空间引擎以及导航者,并且有着比帝国原版常规引擎更加快捷的速度。

  哪怕是因为这类引擎因为体积原因无法安装在较小的船只之上,但这并不是缺点,因为需要运输大量物资的缘故,宪章舰队的舰船本就大得惊人。

  星区政府在统筹物流工作的同时,也签发了大量的宪章舰队许可予以私人贸易,这是加强各个星区之间联系,促进商业繁荣的必要手段。

  就是周遭毗邻曙光星区的各个星区都迎来了发展。

  毕竟除去星区生产力与物流能力的增长以外,由原体所掌控的,那些精锐的阿斯塔特及其辅助军们也从未停止对各个帝国敌对势力的清剿,这个宇宙永远不缺需要你参与的军事行动。

  整个曙光星区的状态都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

  而且在完成集权之后,曙光星区并未变得闭塞,甚至欢迎其他星区前来贸易,同时也会为帝国海军,阿斯塔特,星界军等各个帝国武装力量提供必要且稳定的补给。

  相较于绝大多数危急时刻需要进行强征措施,曙光星区总能拿出他们需要的。

  短短几年,周边巡游的各个帝国舰队也更喜欢来到曙光星区为他们开放补给星球进行补给,同时也进一步反哺了物流与贸易。

  一个有军舰路过的航道,那就是流动的防御阵线,其安全性也更能吸引那些帝国行商。

  所以预想之中的冲突并未爆发,反倒随着彼此交流的加强而联系得愈发紧密。

  就是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诡异。

  他们哪来这么多的公务员?

  他们哪来这么全面的技术?

  他们是怎么做到各个星球进行稳定通讯的?

  他们又是哪来的精力如此精细的控制各个星球的运作?

  “当然是ai啊,不然老罗那脑子能算明白一千颗星球啊?”

  面对迦尔纳的疑问,拉美西斯放下了可乐。

  “你们是真敢用啊。”

  刚搞完第一轮基层调研的迦尔纳与拉美西斯并排而行。

  迦尔纳并不知道这回事,各个星球的运作也基本上都是依靠人力,有阿斯塔特配合其实还算顺畅。

  但是他们大都只需要进行统计,通过如今稳定连接各个星球的星语通讯进行上报,然后由星区政府进行决策。

  而运算自然是用的ai,决策则是交给各个政务部门公务员。

  开拓者星系,为了纪念保存者们现在还叫这个名。

  这个星系的位置很好,本就是在还未展开的大裂隙边上,有着大量黑石,现实非常稳固。

  作为如今的星区首府,开拓者三号星,也就是黎明星如今正是星区政府的所在地。

  “怕什么,而且我们也很谨慎,就这一个球搭载了ai,其他星球都没用,巢都那边是多派了些阿斯塔特罢了。”

  拉美西斯很是无所谓。

  要是一般的帝国势力用点异端技术都是很怂的,稍不注意就是事发,然后各方势力来把你送上西天。

  而穿越者们却完全不用担心这些问题。

  当然了,他们现在要是普通星际战士,或者行商浪人、星区总督什么的也得怂。

  但是没办法,他们现在是原体。

  拉美西斯望向窗外,黎明星最宏伟的广场之上是被桂冠包围的破晓之翼徽记,其下就是四位原体的雕像。

  其中两位稍稍遮掩了自身风格,并未露出面容,但前来瞻仰的帝国子民依旧人满为患。

  因为雕像身躯所包裹的甲胄都是原体所穿戴的。

  破晓之翼最大的优势就是他们认下了‘原体’这一身份,这是在整个帝国之中都堪称地位极高的身份,天然就对国教与阿斯塔特以及大量帝国子民有着向心力。

  所以审判庭和机械修会都很难将这么一个‘原体’势力直接判为异端,尤其是他们能带着大家共同富裕的情况下。

  这不没提刀上洛嘛,慌什么。

  “所以这次让我回来干什么?”

  迦尔纳问道:“我还是更喜欢四处看看。”

  在内部清扫战争结束后的这段时间,他就是在星区四处游荡,除去打仗之外,带着天使子嗣们四处巡游,从高卢三号星到阿斯托吉乌斯,从无名星球到如今繁华的黎明星,在曙光星域内部,他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相比于那些他讨厌的政治与荣耀,他更在乎在那些人眼中不值一提的小事。

  比如那些星球的环境变化,随着政府运作效率而减少的资源浪费,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没有上升。

  “那是因为你不用工作。”

  拉美西斯不由得呛了迦尔纳一口。

  “一般的敌人对如今的你造不成什么威胁,你不用每天七八点就爬起来,在包工头的指挥下去厂里上班,也不用裹着厚重的防护设备在铸造厂里焊接钢板,除了看就是看,这样的日子当然舒服。”

  这段时间陪着罗穆路斯不停更新‘灵灵’线上办公平台,他快要被政务整死了,而且还要进行亚空间方面的研究。

  得亏这次出发不用冲恐惧之眼,不然他还得开死神力量的夺取课题以及关于亚空间活动的一系列预案。

  “呃,我除了打架还是干其他事情的。”

  面对怨念满满的伙伴,迦尔纳忍不住反驳道。

  “也是,没你一直在外边晃,政策下没下去都不知道。”

  拉美西斯也不再纠结这一点,知道自己不能怨一直都在发挥作用的小伙伴。

  “所以这次回来是做什么?”

  迦尔纳再度问道。

  “内部的产能已经捋顺了。”

  拉美西斯抬头看着天空的星港,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在汇集。

  “还记得我们还需要和朦胧星域的那些军事节点星球进行对接吗?”

  “泰拉那边呢?”

  迦尔纳一阵诧异。

  “泰拉啊——”

  拉美西斯捏着下巴回忆了一番,随后低声笑了笑。

  “祝他们好运。”

  ——

  “所以曙光星区打算正式接手朦胧星域各个军事星球的补给工作了?”

  不知怎么地,明明是一支已经很庞大的帝国力量正在进行影响力扩张的做法,内政部总长却是由衷地松了口气。

  了解了现状后,他从一场泰拉9号登陆站的基因窃取者袭击文件中抽出了手,抬笔就签。

  “让他们去吧,内政部会进行配合。”

  他疲惫的说道。

  ps:种田成果细节会随着剧情推进一点点展示,我想大伙也不想看干巴巴的种田。

第243章 这才过了十年

  曙光星区-开拓者星域-黎明星-中央议政厅。

  穹顶的巨型水晶灯洒下柔和的辉光,将镶嵌着四翼纹章与地球原貌的穹棱映照得庄严肃穆。

  忙碌了一天的罗穆路斯依旧在面对着眼前的灵能投影交流。

  随着星区的各种事务步入正轨,罗穆路斯也从疯狂的加班模式中解放了出来,如今甚至能够协调其他星域的工作。

  此刻他正在与除去极限星域联合交流特区的其他三个开发区的领导者交流。

  “在多方力量的支援下,如今我们已经彻底控制了大漩涡裂隙内的几处重要节点星球,正在建立稳定的反应机制。”

  “我们计划建立环绕星球卫星轨道的钢铁星环,以容纳更多舰队驻扎,建成后,星区内的绿皮,混沌,以及海盗灾害也将得到遏制,不过需要曙光星区的技术支持。”

  “稳定商路的建设给大漩涡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大量来自其他星区的帝国势力涌入了大漩涡,他们带来了生产力,同时也带来了自己所掌握的力量。”

  “帝国卫队,包括帝国海军,审判庭,法务部以及军务部于大漩涡地区的力量也在逐步增强。”

  “对此,我们建立了全面的补给机制,规划了更多虚空船厂与舰队泊地,虽不及曙光星区,但依旧与这些帝国武装力量维持了较好的关系。”

  “如今,星空之爪只把控了大漩涡宙域30%的工业星球,用以更高效的产出武器装备,以对各个帝国武装力量进行供给,而关于非重点星球的管理,我都是让他们自治,亦或者交给其他帝国部门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