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褪色无忧
如今该战团就驻扎在马库拉格。
“好。”
罗穆路斯也直接挂断了通讯。
“不等亚瑟了?”
迦尔纳疑惑。
“他还在路上,我们要离开了,近期工作也需要收尾。”
罗穆路斯回道,随后扫视着会议厅中的众人。
大贤者,塔拉辛,人联代表,还有自己的伙伴们。
以及
阿莱克斯·凯恩。
罗穆路斯的视线下落,落在了比二十年初遇时要更加苍老的破碎之剑政委身上。
以及他身后的,或多或少都展现出老态的星界军们。
比起已然封圣的阿拉贝拉,生物系灵能者阿格莱亚,寿命远超常人的阿斯塔特们,以及早已活过万年时光的考尔,时间在这些帝国最为普通的人们身上所留下的痕迹是那么明显。
‘二十年了啊。’
罗穆路斯不由得在心中感慨道。
卡迪安第43团“破碎之剑”,与神圣玫瑰修会一齐,是穿越者们所遇到的第一支帝国的武装力量。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穿越者们才能够忍受着黑暗,在这个宇宙中拾起更加崇高的理想。
而他们所代表的色彩,也将伴随着破晓之翼的步伐逐步扩散于星空之中。
但是现在,他们终究是老了。
他们跟不上神明们的脚步了。
罗穆路斯不是没想过挽留,毕竟如今在曙光星区各处兴建的忠嗣学院也需要优秀的教官。
关于星球地表防御的改革也算是初见成效,经过闪电一般的清洗,军事相关的权力都是被破晓之翼给牢牢握在手中。
如今曙光星区的行星防卫军都由星区政府进行统一训练与管理,在各个生产武器的工业星球,都有大量忠嗣学院设立,用以容纳与教育星区内部经过甄选而进入其中的预备役们。
优秀且适合者,将会成为阿斯塔特候选。
次一级将会被各个重要部门进行甄选,收拢为特殊部队。
剩下的则是划归为星界军,作为机械化机动部队,通常是协同阿斯塔特一齐行动。
而最后,那些遗憾落选的成员则会被分配到各个星球,充当行星防卫部队。
总之,这套系统目前很缺人,学员是不缺,招兵在崇尚牺牲文化的帝国从来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但是缺少那些能够将自身经验传递下来,能够将一支求战之军,变作能战之军的成员。
所以罗穆路斯也在刻意吸纳这些成员,包括一直跟随他们打到现在的卡迪亚人。
毕竟曙光星区政府能够提供更好的福利,更优秀的生活条件,更加稳定且人道的政策。
这都是当今帝国所不具备的。
但是他们该回家了。
目光扫视着每一人,他们手中都环抱着大小不一的盒子。
这是他们战友的遗物,或是骨灰,或是相片,或是一小节残缺的装备碎片,被刻上了姓名,等待着战友们带他们回家。
罗穆路斯看着这些随他一同奋战至今的凡人们。
他们眼中带着无以伦比的骄傲。
他们见证了神明的归来,见证了希望再度燃起。
他们参与其中,用自己的骨与血为这份希望添砖加瓦。
他又有什么理由阻止他们回家呢?
“走吧,我带你们回家。”
他说道。
第245章 什么是人类的荣光(4k)
黎明星-第三帝国星港-阿斯塔特修会驻地
第一帝国星港是戒备森严的军港,不对外开放,第二帝国星港是面向各个阿斯塔特战团以及帝国部门,其中机密繁多,自然也不对外开放。
只有第三帝国星港是面向帝国子民,同时各个组织也将外交设施安置于此处,以便利各方进行交流。
至于为什么还是叫帝国。
主要是人类帝国这个名称的确很不错,而且又不是非得有一个皇帝什么的。
人类的天下,人类的帝国嘛。
作为曙光星区的首府,黎明星除了一场五年前的意外事件,并没有出现过什么危险,随着交流的逐渐频繁,黎明星当今也是一番繁荣的景象。
战争早已分出了胜负,纵然诸多势力仍在观望,纵然还有鹰隼还抱着敌视的态度,可繁荣不会作假。
星区政府不在乎机械教的禁令,曙光星区没了机械教也照样兴兴向荣。
属于断钢之翼的黑红制服正在星港的贸易区徘徊,这些基层的凡人成员们三三两两的走在街上,正用自己丰厚的津贴促进着经济的循环。
“殿下说四月之前不会有内部战事,接下来的工作由其他组织成员接管。”
“总算可以休息几个月了,之前我们中队没了百分之六十,我还需要去忠嗣学院联系老朋友。”
“哈哈哈,我得先去结婚了。”
队伍后方突然爆发出爽朗的笑声,一个壮硕的汉子正用机械臂搂住同伴,他拍了拍胸前崭新的勋章,金属手掌与剑型绶带碰撞出清脆声响。
“到时候说不得就要转去开拓之翼陪老婆了,捎带去关注一下老伙计的后代。”
“那可有得你操心的了。”
靠在自动贩卖机旁的瘦高个接过能量饮料。
易拉罐开启,随后一饮而尽。
他眯起眼睛看向隔离窗外那喧闹的中央大厅。
“我操什么心?战后抚恤安置又不是没有,那么多部门盯着呢,真要有什么问题我得去军务部说道说道。”
“我指的不是这个,我指的是带小孩,如果你不打算把这份责任塞给儿童福利院的话。”
他指了指正在喷泉边嬉戏的孩童群。
“相信我,这个年纪的孩子有你受的。”
“.那确实。”
注视着黎明星轨道造船厂已经初具轮廓的战列舰,矗立于接待大厅内,刚刚随亚瑟归来的阿格莱亚顿感恍惚。
随着星区政府彻底掌控了各个星球的人事,罗穆路斯便将注意力放在了拓展生存空间,发掘星系整体潜力上。
虚空站,轨道居住站,乃至于行星星环统统都加入了建造计划之中。
轨道居住站与星环的建造,旨在将工业重心转移至太空,缓解行星压力;
而环绕行星的虚空站则是深入各个星球内部汲取资源,为星堡的修筑与宪章舰队的生产提供血液。
而借此措施使得环境有了部分恢复的行星地表,则是开始进行粮食生产。
星区政府为除去要保障军事地位之外的各个星系都划定了红线,粮食以及各项基础工业品必须能够保证自给自足,哪怕不如其他星系的产品,也必须保证有生产能力。
其目的都是提高自给率,以确保各个星球在失去外部供应的情况下,也能够依靠星系内部的资源维持星系的人类整体运转。
这样的措施与帝国一直以来的政策都相去甚远。
高领主们总喜欢让某些重要星球一直保持在极度依靠外部补给的状态,好方便平叛,很多星球在选择叛乱后放着不管都会在短时间内彻底崩溃。
这应该也是沿用自黑暗科技时代的规划模式,那时候亚空间航路相对稳定,星球的高度分工也有利于各个小型联邦的建设。
但是自M25开始席卷银河的亚空间风暴很好阻断了各个星球之间的交流,导致几乎所有人类分支都迎来了全方位的倒退。
所以原体这么做,是有预想到未来可能还会有一场类似的灾难发生吗?
站在会客厅内,阿格莱亚搓了搓有些冰凉的手。
一走就是三年时间,再回来的时候,她还真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不过想想也是,这里毕竟是原体治下的黎明星嘛,日新月异都无法形容这里的飞速发展。
对于人类这样在寿命上略有缺憾的种族来说,能够在这里生活,见到各类新事物,又何尝不是一种好事呢?
“没必要擅自给我加上什么伤感的内心独白,我想我还能活很久,塔拉辛先生。”
看着眼前身披一身绿色袍子,乍一看跟个铸造大贤者一样,实则挤压的是自己生态位的家伙,阿格莱亚露出了多少带着点嫌恶的神色。
其中还隐隐带着些许羡慕。
没办法,对面的货太纯了,而且还能搞真人复刻的展厅,她就没这个条件。
按照亚瑟大人的说法,这家伙很可能收藏有大量自人类文明出现伊始就承载着人类历史的文物,泰拉皇宫之中的某些所谓的‘真品’未必就有他的真。
皇宫一件我一件,皇宫没盖我有盖。
这让专职对人类历史进行发掘与记录的审判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侮辱。
“哦,你是指三百年,还是五百年?”
看着一脸不服的小审判官,塔拉辛不由得打趣道。
“呵呵,轮不到你一个异形来关心。”
“什么异形?”
塔拉辛坐到了阿格莱亚的对面,拍出了一份经由不知道是多少年之前的至高审判官所签发的文件。
“这是上司对下属的关心,异形审判庭内部很多手册都是我写的呢,溯源修会的大导师。”
“.”
看着那份文件上扣着的玫瑰节,以及和塔拉辛如今模样一般无二的金属脸,在将其中的种种细节确认无误后,阿格莱亚顿时露出了不忍直视的表情。
泰拉那边还是杀少了。
“我的寿命轮不到你操心。”
她回道,对此显得很平淡。
“看来你很满足。”
塔拉辛略显惊讶。
知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少能够在人类的身上感知到这股情绪了。
这个种族如今刻在骨子里的疯狂即使是塔拉辛自己也是望不到底的,尤其是审判官这一群体,他们就是当今帝国极端与疯狂的代表。
“一条与历史同行的路,我为什么不满足呢?”
阿格莱亚的回答也让塔拉辛有些出乎意料。
她注视着窗外宏伟的景象,那正在建造的胜利级战列舰。
胜利级战列舰是帝国海军所使用的一种罕见且强大的战列舰,是一艘以光矛为主要武器的主力舰,也是除去已经停产的启示录级之外,帝国海军配置中为数不多的装备新星炮的战列舰之一。
其设计非常古老,由于用于建造胜利级战列舰光矛炮塔的先进技术如今在绝大多数铸造世界几乎被遗忘了,这也导致这些古代船只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逐渐减少。
不过已知的是,胜利级是为数不多自大远征伊始便出现,至今仍然被帝国保有生产能力的战列舰。
穿越者们的思想该开放的时候开放,该保守的时候却又异常保守。
他们拒绝了考尔研发新锐船只的想法,反而开始捡起这些老旧型号开始生产。
这也侧面反应了阿格莱亚的判断是正确的。
相对于在社会层面,依靠建立更高效政府与分配制度提高人类总体生产水平,在科技上,尤其是军事科技破晓之翼就显得很保守,为数不多的研发能力则是在进行更为秘密的研究。
毕竟新式武器的设计与应用都需要经过各种冗长麻烦的实验,这一过程中光各个部件机魂的调试就足以花费百年光阴。
而且帝国历史上新设计的战舰成批次的出问题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大人们更多的是在依照现有的,稳定的生产方式,一步步提高帝国的海军力量,并逐步积累星区政府的建造经验。
他们正在和时间赛跑。
下一篇:我能复制美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