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终正寝,你跟我说是人生模拟? 第214章

作者:止戈为武

  嗯,此中美妙,难以言说......

  翌日。

  方韩起身去了前山的道宫所在。

  此时也被称之为【北冥仙门】。

  走在其中,默然无语。

  暗自感慨物是人非。

  百多年的时间过去,很多熟悉的人事物都已不在。

  别看方韩身边的姑娘们都活得好好的,但那是因为她们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是拥有着前世记忆,也即上一轮模拟的记忆,有境界、见识、感悟在,而且还有方韩这位破格存在,亲自传授精要、蕴养身体,这些种种因素,都极度缩小了她们修炼的难度。

  连【梅兰竹菊】四姊妹都有前世经验包。

  而外界的其他人,那就真的基本都只能靠自己了。

  虽然有着【北冥仙门】的成立,藏武阁收尽天下武学,一切都开始宗门化,制度化,但也依旧不是谁都能修炼有成的。

  比如苏星河,这位当初的第一任管事人,早在几十年前便已逝去。

  他确实是大半辈子都被耽搁了,哪怕为方韩打理道宫事宜,有着诸多隐藏好处,却也依旧没能在修行之道上走远。

  方韩神情默然,看向当初他传法的广场,比之原先,都要开拓好几倍,上有许多【北冥仙门】中的门人子弟,在习练外功,或是交流切磋。

  说起来,这【北冥仙门】的建立,倒也并非是他的主观意思。

  起初的时候,是当年武林盛会中,前来赴约的那些人,基本都不愿意离开,留在擂鼓山中修行者极多。

  有的是借居在逍遥派的道宫中,有的则是附近山峰结庐修行。

  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情况就有所变化。

  须知当初来此参加武林盛会的人物,几乎都是各门各派的中流砥柱,掌门人物、武林名宿、青年才俊,他们留在擂鼓山中修行,时间久了,更加不愿意离开,

  因为都越是修炼,越是参悟,越是能够明白自身的渺小,都不再提及回去离开的事,哪怕是回去,也仅仅是为了安排琐事,丢弃身上的重担,如此一来,无所拘束后,继续在擂鼓山上安定修炼,难免都会变相地融入其中。

  久而久之,融入的各门各派越来也多,逐渐也有人物参与到了道宫的管理事宜。

  【北冥仙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合并逍遥派、灵鹫宫,又兼容加入了各门各派的顶尖人物,中流砥柱。

  从起初的一定杂乱,逐渐过渡到脱胎于门派的宗门模式。

  因为【北冥仙门】的初始成员,几乎都源自于各门各派,各方各势,这变相地跟天下势力都有渊源联系。

  但凡各家势力麾下地盘,出现有修炼天才,都会被送到【北冥仙门】,拜入其中。

  这时间流逝,渐渐地也就成了一定的规则。

  至于这【北冥仙门】之名的确定,自然是源自于那【北冥七篇】,一切的源头皆从此而来,从中取而用之,以为仙门之名!

  其实......

  也不单单是仙门名。

  天下之人,对方韩本尊的名号,也从早期的【谪仙人】,逐渐有所变化,尤其是他传道授法之后,随时间地推移,慢慢地出现类似于【北冥仙人】【北冥上仙】的称谓......

  百多年过去,又逐渐有了【北冥老祖】、【武祖】之类的尊号、说法。

  称【北冥老祖】的,一般都是仙门之人;而【武祖】则是江湖武林的尊称,开一道之先,开拓前路,谓之武祖,江湖之中对当年仙山传法之事,历来津津乐道。

  至于民间,则什么称呼都有,加上各国朝廷对方韩的官方定位的称谓都是封得五花八门的,自然难以定论。

  说来也是沧海桑田,世道变幻。

  那些世俗皇帝但凡难逃生老病死,都难免就会想要求见方韩这位举世公认的神仙人物,对他加封各种尊号,希望能够见上一面,讨教长生妙法!

  虽然【北冥七篇】流传甚广,世人也知这七篇法门中,蕴藏着长生之奥妙,但毕竟并非所有人都有天赋、根骨287、悟性去修炼的,哪怕是皇帝之尊,有无上的权势以及财富,但在修行面前,他们除却享用的资源远超其他人外,其他都是需要按部就班地去修炼。

  也并非没有皇帝修炼成功,但能够修炼到精深的人物,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而且罢,皇帝一旦沉迷修行,朝政难免就会出现问题。

  因皇帝喜好而出现的苛政、猛政,诸如“花石纲”的情况都已经足够涂毒整片南方,何况是涉及长生修行的执念,那只会更加疯狂。

  造成的影响,可是方方面面的。

  时渐日久,百多年过去,大宋依旧早没了。

  取而代之的,是大明!

  当初朱元璋这位洪武大帝,还专门跑来擂鼓山,说想要求见拜谢仙师。

  自称当年仙师传法时,他也在现场,得授点拨,修得一身极高本领,这才得以起势......

  现在他做了皇帝,要把仙山附近的地界都送给仙师,以作供奉。

  方韩听了觉得有趣,颇感缘分,便让人请了他进来,跟他说了会话,顺便指点了他几句。

  结果这位洪武大帝回去后,逢人就说我那仙师如何如何......

  (ps:求自订、求全订、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求评论~)

第三百二十八章 第三次人生模拟结束!

  从大殿入得【藏武阁】之中,这里倒是仍旧是原有的结构,不过第一层的藏书丰富了许多。

  不止第一层,第二、第三、第四层都是如此。

  这是一百多年的积累所致。

  当初的【藏武阁】收集的绝大部分都是大宋境内的武功秘笈,其他国家的传承实则相对较少,越是距离得远,就越是如此,但随着【北冥七篇】的流传,道宫名气响彻,越来越多的武林门派、武学世家之人物也都纷纷远道而来,加入其中。

  【藏武阁】的藏经量,因此而不断攀升,到了后期,真正称得上是藏尽天下之武学!

  这是其一。

  其二,传承公开,互通有无,相互印证,百多年的时间发展下,也有不少武学大家开创出各自的独门武功绝技,内功心法,为【藏武阁】的收藏量增添一笔大头。

  【藏武阁】第一层的门户边缘处,端坐着一位形容古拙,显得普普通通的老僧,正垂首慢悠悠地查阅着典籍,书写勾勒,他年纪似乎极大,显得暮气沉沉的,脸色暗淡,眼神无光,恍惚间,若有所觉,抬头一看,见得是方韩,不由怔了怔,旋即起身拜道:“老衲见过先生。”

  寻常人难以察觉方韩的身影,被一层朦胧所扰乱心神,但凭他的功力造诣,却能够察觉到。

  看着方韩的形容,扫地僧微微感叹道:“先生,还是一如初见时的年轻啊......”

  他却已经老了。

  百多年的光阴,哪怕参悟【北冥七篇】,有了极大领悟与精进,寿命得以延长,可一百八十年的时间过去,他此时几乎是三百年之寿,终究临近大限,没几年可活的了。

  方韩回了一礼,见他身上的暮气渐浓,也是有些默然。

  【北冥七篇】超出当世武学体系的极限,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终究不是真正成体系的修仙之法。

  扫地僧三百之寿,才显得暮气沉沉,实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

  凤毛麟角!

  纵然是方韩自己,此时也两百出头,体内虽蕴藏有磅礴生机,但也难说能够长久存活。

  终究会有寿终而止的那一天......

  这也是他传武,推武学发展的缘故。

  方韩眼神看向扫地僧案前的卷轴:“大师这是在?”

  扫地僧道:“老衲在这【藏武阁】中住了一百多年,每日翻阅,受益良多。如今大限将至,便准备把毕生所学梳理,编撰成册......”

  简而言之,留下传承。

  方韩微微颔首,又交流聊了几句,便继续登楼而上。

  两人这些年也不是没有见过面,只是相对较少。

  有些时候隔几年来一次,有些时候隔着十年,或者遇到什么比较重大的事情,仙门内部的人不得不请出他这位仙门老祖。

  至于寻常时候,方韩都是跟程姑娘她们隐居在后山,那里属于是仙门禁地,无人敢乱入其中。

  哪怕有,最终也会被四面八方的守备给丢出去。

  来到第五层之中,放眼望去,有不少新出现的神功秘典。

  诸如【太极神功】、【八荒六合经】、【灵枢素问神篇】、【无相神功】、【御剑法】、【七伤神掌】......

  那篇【太极神功】,乃是张三丰所开创,是以【纯阳无极功】、【太极拳剑】为根基,融汇源自北冥七篇之一,【阴阳篇】的精妙以及感悟,最终形成的宝典!

  在阴阳奥妙上,有更加细致精微的阐述与运用。

  【八荒六合经】自然为巫行云所完善的。

  逢三十年,则功力为之蜕变!

  【灵枢素问神篇】是程灵素以自身破格的医学能力,融汇内功奥妙,以及【神照篇】的精要核心,所开创出来的医道神功法门!

  活死人,肉白骨都不再话下!

  相对的,能医,自然也能杀。

  以“正气”、“病气”、“内邪”、“外邪”为主旨要义,可坏人体阴阳五行平衡,病症自生!

  【无相神功】,源自王语嫣,她以【小无相功】为核心,集百家之长,参悟北冥七篇的精妙,最终开创出来的神功秘典!延续了【小无相功】无形无相,精微渊深,能模拟天下武学的核心奥义,在此基础上,使之更加精妙晦涩!摒弃了【小无相功】之“小”的局限,威力极大!

  【御剑经】、【七伤神拳】,都是方韩这些年专研开创出的绝学,【御剑经】脱胎于【六脉神剑】,集【擒龙功】、【控鹤功】一类的武学精要,融汇创出的类似“御剑术”的绝学,以气御剑!

  【七伤神拳】,则脱胎于【七伤拳】,以阴阳、五行为核心,演化出各式奥妙!

  这两门神功绝学,都涉及到了运用天地灵气!

  非同凡响!

  还有其他种种......

  不一一赘述。

  方韩细细观阅着几篇近些年新出现的法门。

  两个时辰之后,微微回神,心生感叹。

  终于开始进入一种“厚积薄发”的时期了。

  先前的一百多年时间,大多属于“厚积”阶段,【北冥七篇】是传了,但需要时间去消化,难以一蹴而就,而从近几十年开始,逐渐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最明显的表现在于,这【藏武阁】第五层的收录,这些年增加的频率变高了。

  以前可能几十年都没有一篇新收录的法门,如今却隔个十数年,或许便能有两三篇的收录增加。

  默默放下手里的篇目,方韩神情沉吟着。

  好半响,起身离开。

  跟扫地僧微微颔首示意,从【藏武阁】中出去,只身返回了禁地竹林。

  又过几年,扫地僧去世了。

  遗留下一篇传承【金刚伏魔真经】,被放置于【藏武阁】第五层。

  十五年后,外出游历天下时久,已经三百有余的张三丰,跟方韩见了一面,与他交流了多年感悟,以及一门【真武玄功】,旋即含笑而逝。

  越来越多熟悉的人离去,渐渐地,方韩身边的姑娘也难逃生死寿数。

  【梅兰竹菊】四姊妹,依旧是最先离开的。

  不过相比起第二轮模拟,这一次,她们都活到了两百年有余。

  她们的离开,令得竹林之中的氛围,开始有些转变。

  历经过一世生死的姑娘们,也都逐渐意识到境况。

  时间流逝,又过两百年时间。

  【北冥仙门】依旧屹立不倒,坐看天下风云变幻。

  山峰之上,方韩独自一人端坐,遥遥看着峰峦景色。

  神情平淡,波澜不惊。

  他如今,按身体年龄计算,寿四百二十八岁!

  回首看向禁地深处一眼,方韩起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