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终正寝,你跟我说是人生模拟? 第265章

作者:止戈为武

  如此情况,别说他们,就是慕容博这位制造奇石谶言,及种种谣言的始作俑者,在听闻到消息的那一刻,也都是一脸懵逼!

  不是......

  老夫无非是想造谣生事,你tm然来真的!?

  任他老奸巨猾,也没成想,事情会演变至此。

  且观这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的浩大声势,细细琢磨,明显不可能是仓促起义能够做到的,而是早有预谋!

  慕容博神情之中,见着凝重之色。

  事情超出他的预设,多少令他有些猝不及防。

  好比棋子都没下好,布局尚未完成,人家直接就把棋盘都给掀翻了。

  好在......

  此事对他慕容家而言,倒并非坏事。

  反而,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慕容博眼中精光一闪:“如是即刻起兵,凭我慕容家多年积累的底蕴,未必不能占据一席之地!以此作为基业,则大事可成矣!”

  最妙的是,有着起义军在前面顶着,朝廷的注意会被其牢牢牵制住,视之为眼中钉,肉中刺,没有完全平定之前,都将无暇顾及其他。

  他慕容家就能趁此宝贵时间,避开朝廷锋芒,低调发展。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

  如此,岂不妙哉!?

  想到这里,饶是以慕容博之城府、心性,都难免喜从心来,恨不得仰天长啸!

  多少年啦!

  慕容家夙兴夜寐,盼望了多少年的机会!终于到了!

  慕容博兴奋之余,却也不失冷静,心中暗忖:“时不待我!为今之计,当尽快与复儿汇合!”

  否则,每拖延一刻,都可能会出现变数。

  别看起义军如今势如烈火,如摧枯拉朽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但以慕容博之见,这种“势”,绝难长久。

  无非是江南地区,文化之地,武备松弛,兼之久未经战事,遂以,在面对这场忽如其来的大暴动,猝不及防下,难免疏于应对,未及反应,便被攻破!

  看似起义军所向披靡,实际上,却是压根没受到什么强有力的抵抗。

  可一旦各地官府反应过来,坚清壁野,组织守城,起义军就很难复刻前期的战果,极可能会碰得头破血流!

  毕竟......

  起义军的成分,绝大部分都是泥腿子,能指望他们有什么战斗力?

  顺境时,他们呼啸而聚,声势浩大;但碰到逆境时,就难免轰然而散了。

  如是久攻不下,怕是起义军内部之军心都要不稳。

  待朝廷知悉情报,集结大军,全力镇压,那么这场起义暴动,就该落下帷幕了0........

  慕容博多年谋划,才盼来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哪能不紧着?

  合该趁此大乱之期,尽早响应起兵,占据一地才是正理!

  思及此处,慕容博心中有了决定。

  起身上马,准备赶路。

  然而,正是这一瞬间的时机,一股莫名寒意涌现。

  “!!!”

  慕容博心神猛跳,脸色骤然大变,只觉一阵毛骨悚然!

  多年搏杀经验下,不及多想,立即侧身倒下!

  一声剑鸣响起,如同匹练乍现!

  长剑自马腹下穿堂而过,带着无匹之势,直直刺入慕容博的胸口之中。

  剑中所蕴劲力,瞬间爆发,席卷其周身,断绝其生机!

  噗嗤!

  慕容博一大口鲜血喷出,瞪大着满是血丝的双眼,满是不可置信之色。

  身形无力地倒在地上,扬起一片尘土。

  踏踏~

  石嫂从林中走出,行到近前,拔出长剑,见着慕容博那死不瞑目的模样,神色平静,心下却难免有着几分感慨。

  倘若放在以前,似慕容博这般功力精深的高手,她哪怕武功不弱,却也绝计不可能是2.6其对手,更遑论说转瞬之间,斩杀此獠!

  但如今,承蒙尊主传授功法,她的一身实力,得到前所未有的精益,斩杀慕容博,无非一剑了之!

  石嫂催动劲力,甩开长剑上的血迹,归入剑鞘之中。

  纵身上马,飘然而去。

  现场,只余下慕容博那逐渐冰冷的尸体。

  机关算尽,多年谋划,都在这一剑下,化作了飞灰。

  (ps:求自订、求全订、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求评论~)

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审大会!

  “杀!杀!杀!”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响彻!

  高台之上,十数位跪倒一地的当地官吏面无血色,身体颤抖。

  高台之下,是数以千百计的群众。

  此时的他们,脸上没有了以往的麻木、呆滞,取而代之地,是炽烈的愤怒!

  犹如喷涌而出的火焰,要把一切不公烧尽!

  这是一场例行的公审大会!

  公开审讯,历数罪责!

  人群之中,分明站着几位明教教众,皆是默默观望,见得此番景象,只觉血脉喷张,心神大为震撼!

  不单单是因为高台之上,那些被审判的对象,也是因为这高台之下,齐齐怒吼的百姓!

  须知,明教之主旨教义,便是【惩恶扬善,度化世人】。

  若世道不公,民不聊生,则必然反抗官府、反抗朝廷。

  一定程度上,称得上是专研造反的宗教组织,活动范围极为广泛,常有起义活动,或大或小。08多年以来,对如何挑起动乱,如何聚拢民众,如何反抗官府......

  明教上下都可谓是颇有造诣的。

  无他,事情但凡经历得多了,自然也就经验丰富。

  但如今,观看这公审大会,几位明教中人忽都觉得,论造反......

  他们明教好像,稍微差了那么“亿”点点!

  看看人家!这才叫专业啊!

  “朱大哥,你说咱们现在怎么办?还去那光明顶么?”几人中,一位身形魁梧,面容清癯的青年向身侧的为首之人问道。

  那人亦是一壮汉,身着布衣,相貌堂堂,生得方正大脸,双目明亮有神,正目光灼灼地看着场中,听得此话,稍微回神,但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低头沉思。

  说起来,他们这一趟从凤阳走出,实是有着明确目的在的。

  江湖上,众派商讨围攻明教光明顶之事,传得是沸沸扬扬。

  而作为明教中人,知晓明教的总坛要被围攻,哪能够视而不见?

  更何况,他朱重八,乃是凤阳支坛的坛主!

  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赶赴光明顶支援总坛,都是义不容辞之举!

  原本......

  他是这么打算的。

  但此番,见证这场令人血脉喷张的公审大会,朱重八大受震撼之余,也有了别样的想法。

  心中稍加思量,遂罢了罢手,说道:“先不去了,江南起义好大阵仗,估计那些名门正派也无暇顾及咱们明教光明顶呐。”

  他就不信,现在江南都闹成这样了,那些个名门大派,难道还死盯着光明顶不放不成?

  不怕出去一趟,回来老家都没了么?

  此话一出,众人都觉有道理。

  朱重八想了想,又道:“咱们先观察观察这起义军的路数,看看情况。”

  言罢,侧头对着刚刚说话的青年问道:“徐达兄弟,你觉得呢?”

  徐达点头,表示认同。

  其他众人也都没有意见,于是乎,原本要赶赴昆仑山脉光明顶的明教凤阳支坛一众核心人物,就这么打算在此停留一阵时间。

  正说着,忽而大哗声响起,叫好声呼啸!

  众人话语一止,都是看去。

  原来是高台之上,那些位当地官吏已经被一一审讯完毕,除却驿丞以及两位吏员,经细细审讯,因罪行较轻,而判了进行劳动改造外,其他一众罪大恶极,都被当场砍头斩杀,血染高台,引起百姓狂热欢呼!

  很快,这三名没有被杀头的官、吏一脸惊惧失魂地被带了下去,旋即又有十几二十位身着锦袍的人物被带了上去,明显是当地的士绅、地主。

  此时多是两股战战,抖得面无人色,被人拖着才得以上去高台,有胆小的,已经两眼一翻,晕死过去。

  见了他们,台下百姓更是赤红了眼,愤怒地大喊杀杀杀!

  相比起贪官污吏的层层剥削,这些当地士绅、地主的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同样令百姓愤怒!积怨已久!

  依旧是按例行事,让众多有冤者直接诉苦、怒斥,细对罪责,一一审讯定夺:

  全员罪大恶极,罪不容赦,直接杀头!

  哄哄闹闹之中,气氛逐步推向高潮!

  有位身体佝偻的老者直接跪在地上,嚎嚎大哭,模糊不清地说着苍天有眼、苍天有眼......

  朱重八看得出神,情绪也随着公审大会的进行而波动,听到百姓哭诉怒斥那些贪官污吏时,他感同身受,悲愤交加,恨不得尽数诛之,剥皮充草;听到那些士绅、地主的种种罪行时,他跟着勃然大怒,与百姓一齐大声喊杀!

  待一切都结束后,心中仍旧是久久不能043平静,一阵心涌澎湃!

  好半响,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环顾一下左右众兄弟,发现他们各个也都是面红耳赤,热血上涌,朱重八神情长叹道:

  “这公审大会,真他娘提气啊!”

  众人也渐而回神,大为认同,口头称赞。

  稍一会,见执法队离开,一小支约莫千人的起义军队伍开始疏散百姓。

  别看百姓刚刚状若疯狂,但此时氛围冷静下来,面对持有刀兵的军队士兵,还是十分惶恐不安的,纷纷低下头去,顺从地跟着走。

  明教众人也顺着人群一并离开。

  朱重八眼神瞩目,发现那些起义军身上,各个披着甲,持长刀,神情偏于肃然、冷峻,但面对百姓,倒并未表现出什么跋扈,反而语气平和,说着安排,让他们跟着前去特定区域,排队领取粮食。

  徐达身侧的汤和嘀咕一句:“难道是要开仓放粮?真的假的?”

  (ps:求自订、求全订、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求评论~)

第三百七十八章 登记造册!

  “不知道,咱们跟着一道去看看便知。”

  徐达回了一句,眼神却放在那些士兵的轻甲以及长刀上,又端详着片刻,有些惊叹地低声道:“都是好东西啊,这莫非是起义军的精锐!?”

  这年头,有甲,有兵,那可都是朝廷官兵才有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