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止戈为武
都不用少林神僧出手,其他人就能困死他们。
思来想去,只能顺从父亲的决定。
主要是......(bhff)
他得保存有用之身,去报仇雪恨!
那造成雁门关血案的罪魁祸首—慕容博,可还没死呢!
其他那些参与到血案中的江湖人物,都一一讨回了公道,有仇报仇,哪能漏掉这个假传消息挑拨是非的小人!
想到先前父亲催促他离开时,那一瞬间的眼神,乔峰若有所思:只怕父亲也并非完全放下,只是碍于形式不得不如此...
想想也是,父亲三十年来的血海深仇!
哪能说放下就放下?
倘若仇人全死光了,仇恨尽消,那倒也罢了。
可眼下那慕容博还没死呢,说什么放下一切,皈依佛门?
乔峰到底不太相信。
当然,生死之间,有大恐怖!
历经一次生死,由此想通了许多,不再那么凶残暴戮,这点乔峰是相信的。
不然,以他父亲那般性情,哪怕再怎么凶险,也不会惧而生畏。
神僧固然强大,却也不至于令他们父子俩俯首低头。
想必父亲是真的想通了,不再被仇恨所蒙蔽。
乔峰对此,还是很高兴的。
他自然不希望自己的亲生父亲,永远活在仇恨之中,对世间一切都抱有极端的敌意,不辨好与坏。
当初可是无差别的仇恨,连他养父母以及授业恩师都想杀,这属实太过极端、暴戾。
好在如今心魔消解,他也不必为此担忧、为难了。
至于那慕容博,由他这个当儿子的,亲自去报仇即可!
“只是这慕容家自燕子坞一战后,便彻底隐匿、蛰伏了起来,我寻了好些时候都未能发觉他们的踪迹。慕容博此獠,究竟会藏在什么地方呢?”
乔峰心中思量半响,却也无解,只能叹息:
“倘若能借助丐帮的情报网,寻找起来应该会容易许多,可惜我如今已不是丐帮中人,又岂能厚颜相求,何况也未必愿意。”
乔峰想着想着,忽然顿住,眼神微闪:“如是洪老帮主...以他的为人,或许能成?”
这位老帮主是少有不介意他出身的人,若求到他的面前,应该也不会拒绝。
只是思来想去,乔峰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他先前已经与丐帮断了关系,现又回去相求,着实也不像话。
其次也是身为契丹人,不知如何面对以往那些帮中旧识。
“罢了!报仇雪恨终归还是得靠自己!那慕容家隐藏得了一时,能隐藏得了一世么?只消寻得蛛丝马迹,无论天涯海角,我乔峰也定要上门讨回公道,报此血仇!”
私事想清楚了,乔峰有了决定,但脸色却并未放松多少,反而越加沉重起来。
看向南方,眉头紧皱。
想着刚刚丐帮说的种种情报。
神情之中,有着深深忧虑。
“南边造反,好大阵仗,如此动乱之下,只怕生灵涂炭,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遭难......”
多年以来,以宋人自居,哪怕得知身世乃是契丹人,面对这等动摇社稷,波及百姓之事,他实也做不到无动于衷。
心里很不好受。
更令他不好受的是,此事极可能涉及到一位人物......
一位他怎么也不想去恶意揣测的人物。
乔峰先前在少林寺内,虽然并未听到完整的消息,但只言片语总是有的,加上其他情报以及他所知晓的种种见闻,自然而然有所猜测。
如此短的时间内,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占据这么广的地方,可想而知,起义军的势力绝对不小。
而且他们还能严密封锁消息外泄,想要做到这一点,起码要在各地要道设置无数阻拦,这种情况,别说什么江湖势力了,哪怕是朝廷来做,都艰难得很。
做不到如此周密!
这应该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但如果是那位方韩先生......
却并非绝对!
世人对灵鹫使者、云纹道人、赤脚郎中这一群体有所误解,只以为他们都是悬壶济世的医者,却不知他们除却高明的医术外,还有着极为厉害的武功本领,各个放眼天下,都能居于世间一流!
如此门人子弟,遍布于各地,数之不尽,倘若一朝造反,是真的有可能做到情报中所述的种种不可思议之事的!
这也解释了,为何起义军势头会如此猛烈、为何这么短的时间就波及江南东西二路、又为何能够封锁住消息不外泄.....
(ps:求自订、求全订、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求评论~)
第四百零五章 乔峰:先生若有危险,拼上性命也要救上一救!
乔峰思及此处,心中满是复杂。
理性去判断,从他所知晓的种种消息、情报来看,江南起义军与方韩先生绝对有着重大关系,甚至这场暴动起义,都极可能是其主导为之。
丐帮先前的态度,也印证了这一点。
但越是清楚,乔峰的心情就越是焦躁、烦闷。
三十年以来形成的人生观念,乔峰无疑是那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典范。
担任丐帮帮主以来,以“忠君”、“爱国”、“守土”之大义,带领帮众北上抗击异族,浴血奋战于边境!他是真的怀揣有国家大义的英雄豪杰!
也正因如此,对于蓄谋造反、破坏秩序一类事,乔峰打心底里的反感。
面对江南暴动这种明显有预谋性、有组织性的造反起义,自然也下意识地心生不喜。
如若放在以前,他此时很可能已经召集起丐帮弟子、精锐,前去刺探情报、谋划着如何平定乱子..-....
哪怕是现在,他不再担任丐帮帮主,本身也不再是宋人了,但如果有必要,他也会用自己的方式,去为天下社稷之安-稳,尽一份力。
按理应该是这样。
只是......
此刻的他,彻底迷茫了!
压根不知道该怎么去看待这一件事。
倘若江南暴动,真是方韩先生所为,那么他能心安理得地将其视作反贼,并怀揣敌意么?
答案是不能的。
论公,其编撰《赤脚行医录》,将这一医书宝典流传世间,大行天下!又命麾下门人子弟游走各地,为生民百姓诊病、治病,此功德无量也!
论私,对他乔峰亦有天大恩情。
当初在嵩山脚下,若非有着灵鹫使者出手,阻止了他的亲生父亲萧远山,只怕养父母早就遭难了......
还有后面被赠予的两颗【九转熊蛇丸】,一颗救治了彼时伤重难愈的玄苦大师,还有一颗则救了他乔峰一命。
可以说,养父母之性命、授业恩师之性命以及他自身之性命,都是因此而得以保全。
一命之恩,尚且重如泰山!
何况四条性命!?
乔峰对此自是感激不尽,一直记在心中,暗自发誓要报答恩情。
于公于私,对于方韩,他都很难心生恶感。
哪怕知道江南暴动与之有极大干系,却也只是心中茫然,不知如何是好而已。
万没有与之为敌的想法。
但心中之大义,又令他难以心安。
面对这般情况,他该如何自处?
乔峰看向南方,神情苦涩、不解。
实在想不通,为何那样的人物,会行造反之事。
明明以他的身份,功名利禄都唾手可得才是!
为何要这样做?
又何必要这样做?
百思不得其解,乔峰暗暗叹了口气,颇多忧虑。
他知道,丐帮的隐瞒只能瞒得了一时,随着时间流逝,江南的情报终究是会传出去的。
到了那个时候,世人得知此事,又会如何看待先生?
是一如既往?
还是视之为野心勃勃之辈?
只怕那个时候,一个反贼之恶名,是绝对跑不了的了。
想到这里,乔峰心里很不是滋味。
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烦闷思绪,眼神渐渐坚定起来:
“不论如何,先生于我有大恩,我乔峰总要报答才是!”
江南暴动的消息既然已经流传出去,想必朝廷也早就获悉了情报,依照旧例,恐怕现在南下镇压暴动的大军已经开始筹备、调动。
届时,江南之地将化作战场,起义军纵有一定势力与地盘,但面对朝廷大军压境,想必也是极为危险的。
有宋以来,发生过多起民间起义,但无论声势大小,最终都会被镇压下来,从无例外。
乔峰北上抗击异族时,与各地边军都有过交集,对大宋军队的战力还是比较了解的。
别看在对外方面,大宋比较拉胯,但其实军队战力并不算弱。
只因朝廷重文抑武,对军队多有掣肘、限制,以及各种明里暗里的打压,遂以才会显得战力孱弱。
但真要打起来,实力还是颇为强劲的。
他们对上北方异族,可能会有压力,难以力敌,但是对内,对上那些流民义军,那绝对称得上是神兵天降!
镇压起来,一般不会有太大难度。
此次江南起义军,虽然威势极盛,一路势如破竹,但毕竟才刚起步,内部只怕多数都是被裹挟进去的流民、百姓,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有效战力。
面对朝廷大军,想要如各地厢军那般战而胜之,绝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且战争之较量,涉及到方方面面。
起义军只有江南东西二路的一部分地盘,而朝廷呢?
有着二十四路之地,哪怕不算江南东路以及江南西路,也有着二十二路的广阔疆域!
起义军以一地之力,如何能与一国之力相较?
再说了,起义军初初占据地盘,安稳秩序都是极大难题,更别说供给后勤调度,外部压力一到,轰然倒塌,也并非什么怪事。
0 ...........
乔峰固然知道此次的江南起义军,远非以往那些小股起义的乌合之众能比,势力也极为雄厚,更有灵鹫使者这一医术高明、武功极强的群体,但是纵然如此,面对朝廷之镇压,能不能顶住,实在也是难说。
基于此,他打算动身前去江南,一来探查实际,丐帮的情报终究是转述,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究竟如何,他要亲眼见过才能真正笃定,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希望那只是丐帮的情报有误,江南暴动与先生并无关系最好,虽然可能性不大......
二来嘛,承了天大恩情,怎么也得报答才是,现江南如此动荡,未来也极端凶险,他或许能出一份力?
倒不是说他要加入起义军参与造反,乔峰对于此事终究是抵触的,不愿涉及到其中,他想得是,朝廷大军压境,起义军如若不能顶住,先生必将凶险万分,以其在朝野民间的名望以及此次起义中的身份,绝对会被朝廷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
若是如此,他必要出手相助才是!
拼了性命也得救上一救!
(ps:求自订、求全订、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求评论~)
上一篇:转生成赛马娘训练员又怎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