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终正寝,你跟我说是人生模拟? 第37章

作者:止戈为武

  那段誉彼时吸取一大堆人物的内力,书中言其内力之深厚,已震古烁今矣!

  但纵然身具如此雄厚到难以想象的内力,却基本都是吃瘪,屡屡被其他内力远逊于他的人轻易制住。

  为何?

  一则,他不喜学武。

  哪怕得了神功绝学,骤得一身无匹内力,却也不会运用!

  可谓空有宝山,而不得用之!

  二则,秉性偏软,不喜争斗。

  他人动手,心里首先想的非是反抗,而是逃走,未战却已先怯,气势上便率先输了一筹,最终一败涂地。

  他这等性格,非得被逼到忍无可忍,或者暴怒失态之时,才可能有发挥出些许实力来。

  三则,意志不坚。

  向来学武之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既是日积月累,锻炼体魄,熟武学以得精妙,也有淬炼意志之效。

  段誉出生大理镇南王府,锦衣玉食,偏又不喜习武,哪里经历过这些。

  他内功纵然再高,真打起来,怕是稍有疼痛损伤,便心中胆怯,丢盔弃甲,一败涂地也!

  最后,则是外功武学、轻功身法。

  论外功武学,段誉明面上,习得段氏天龙寺的无上绝学武功六脉神剑,但从始至终都只是粗通粗会。

  仗着内力强盛,轻举学会此功,却未曾有丝毫熟练过,导致这一门鼎鼎有名的无上绝学,到了他的手里,只能时灵时不灵。

  武林争斗,本就凶险,以甚不熟练的武功与他人搏杀交手,无异于险自己于险境!

  倘非他内力着实恐怖,六脉神剑时不时灵验的那么一下,又确实锐不可当,兼之身具凌波微步这等极上乘的轻功闪避之身法,否则怕是早不知死多少回了。

  而凌波微步,他实际也不足称之为精通,不过是相比其他,稍微练得勤些。

  因为总是逃跑,所以熟练些许。

  综合起来,单只论武学素质,他是天龙三挂壁中最拉胯的。

  从此也能看出,武功之强弱,并非单单只看内功如何!

  那只是一个重要因素,却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

  以他为镜,反观自身。

  大抵也能够映照自身优势与不足。

  首先,方韩的内力境地,单纯以内力多寡而言,或许是比不得段誉后期那般雄厚,但却有两胜!

  一胜,乃为北冥神功全篇,尽数习得!

  比之段誉那只练了十八分之一的北冥经脉图,在吸收他人内力的途径上就远远胜出!

  几是周身上下,无所不能吸从内力!

  而段誉却只通其中一脉。

  最关键的是,他并未修习北冥真气之法!

  一身吸收而来的雄厚内力,只以段氏内功精要,导气归元,藏入五脏六腑;后又六脉聚通,再无此忧虑。

  虽解了内力冲突之险恶,但实际上,内力斑驳不纯的问题,并未得到实际上的解决。

  混淆而成的内力,只在量上胜出,于质上,却远逊方韩炼化精纯的北冥真气!

  内力质量远不如,斑驳繁杂也难精细掌控,乃至从心所欲。

  段誉六脉神剑时而灵验,时而不成,许是也有这样一方面的原因。

  此便是方韩内功境地的二胜也!于质量、内力掌控上的胜出!

  内功说完,再是其他。

  轻功方面,虽然二者都修习凌波微步,但段誉那不过是事到临头,才想过好好修习的人物,又如何比得了方韩日日勤修苦练呢?

  此间,方韩自问能胜一筹!

  唯独外功武学这方面,他最为欠缺!

  所掌握的,不过随风剑法、太祖长拳这等江湖中,最是寻常不过的武学罢了。

  纵然他将随风剑法练至大成,太祖长拳精熟小成,衍生出几分精妙,以北冥真气催动,威力更是大增!

  却也依旧掩盖不了这两门外功武学的缺陷。

  太粗浅了。

  到底只是劲力的运用。

  所涉及的经脉、内力运行,却几乎没有。

  须知外功武学,并非是完全的外练之学。

  真正精妙的上乘外功,其实所涉及的劲力变化、经脉窍穴、内力运行之妙,也是非同凡响的!

  若说,内功,如同宝藏;那么外功,便是门户。

  倘若外功太过粗浅,那么“门户”便如同小口,任凭你内里蕴藏有多少“宝藏”,都很难一次性取出多少。

  丝丝缕缕,难以彻底!

  十成的功力,或许连一二成的力量都用不出来。

  简而言之,方韩现在是蓝条满格,输出却严重不足!

  在这方面,他甚至不如段誉那半吊子。

  (ps:求自订、求全订、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求评论~)

第五十六章 就差「六脉神剑」,「段誉」模板就攒齐全了!

  人家虽然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但一旦施展出来,那是谁都不敢直面锋芒,鸠摩智退避三舍,乔峰自叹不能硬接。

  段誉的输出上限,是非常爆炸的!

  也就苦于输出极不稳定,大部分时候都施展不出来。

  而方韩的话,他是上限难比,但下限却有所保证,稳定输出。

  因一身雄厚的北冥真气内力,所带来的全面强盛,方韩纵然是完全不通拳脚刀剑,他的力量也非同凡响。

  只要稍微会运用,那都不是寻常能抵挡得了的。

  更何况他那两门外功练得大半辈子,到底也有几分精妙,对比段誉,除却没他那身具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的超高暴击外,基本是全面胜之。

  思及此处,方韩不由暗忖:

  “现在的我,需得寻一门外功武学才是......”

  稳定输出归稳定输出。

  面对诸如左子穆之流,尚能够从容应对,但若是面对那等真正的武功高强之辈,那就难免不足了。

  终归是少了一门克制胜敌,搏杀争斗的武功,用以真正发挥出自身那雄厚的北冥真气内力!

  其实,身处大理一带,要说最佳的绝学,无疑是那六脉神剑!

  方韩若能得之,那么段誉模板的几要素,算是被他积攒齐全了!而且还是升级版的那种!

  段誉的模板是:北冥神功残篇、凌波微步全篇、莽牯朱蛤、六脉神剑!

  而方韩如今的模板则是:北冥神功全篇、凌波微步全篇、朱蛤灵丹、太祖长拳、随风剑法!

  倘是能再得六脉神剑,他便基本再无短板了。

  内功、外功、轻功皆全!

  但是......

  此事虽万般好,却并非易成之事!

  六脉神剑乃段氏天龙寺的不传之秘、无上绝学!

  便是大理段氏俗家第一人的段正明,也即那大理保定帝,也都未能有资格修持,乃至是只闻其名,真假难辨。

  作为大理国的皇帝,连他都不知大理六脉神剑这门武功是真是假,便可想而知,此神功绝学之隐秘。

  若非那鸠摩智来袭,欲强硬求取六脉神剑经,天龙寺诸高僧不能抵挡,这才让段正明得以修习六脉神剑的其中一脉剑气。

  但即便如此,他也是不得不削发为僧。

  连大理段氏自己内部,都只如此才能修习此剑经。

  外人想要觊觎,又岂能如意?

  那鸠摩智软硬兼施,起初欲以三门少林寺七十二般绝技作为交换,见不答应,便以强硬态度要压服天龙寺诸僧,乃至最后直接动手。

  但人家哪怕不敌,宁愿烧了,也是不外传!

  如此,方韩虽有心志求那六脉神剑,但也只当是顺事而为。

  若有机会,便顺势谋取一番;若无机会,那便罢了。

  强索,并不再方韩的计划之内。

  那太过不智,大理段氏终究是一国皇室。

  一国之力,纵然是小国,却又岂是一人能够抗衡的?

  方韩现在是练武,不是修仙啊,他顶不住的。

  先前无量剑派中,面对无量剑两百余人,真要打起来,他其实都只能退避,不可能硬刚。

  又如何能面对一国之压力?

  索性,也并非只此不可。

  他知道的机缘可不少。

  没有六脉神剑,也有其他武学机缘可以顶替。

  遂以,能得到六脉神剑固然最好,若事不可为,那也无妨。

  顺势而为,但不强求。

  方韩按下思绪,起身出门。

  外头是个小院,内里种了些许花花草草,隐隐花香暗袭,轻轻一嗅,顿觉精神一震。

  稍微施展了一下身体,轻轻一跃,在院中,习练起太祖长拳!

  这门拳法,别的不说,拳势大开大合,对于活络周身,颇有妙处。

  此时的方韩,一身北冥真气内力何等之盛,哪怕这太祖长拳并非是多么深奥的精妙拳法,但也依旧被他打得几有磅礴之意,拳风烈烈!

  呼!呼!呼!

  一套拳法下来,犹不满足,再是数遍,拳法越打越快,甚是煌煌!

  良久,才缓缓收功,吐出一口浊气。

  周身气血活络沸腾,却丝汗不出,只觉得畅快得很。

  静静闭目体悟着刚刚拳法的妙处,隐约有些明悟。

  这门太祖长拳,他许是已臻至大成了!

  虽是一时之感,但却越想越是这般笃定。

  倒也没觉得奇怪,太祖长拳练得半辈子,几十年的功夫!

  此时从小成,踏入大成之境,实在也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事。

  “方大哥~”

  遥遥的叫唤声,将方韩从思绪中拉回。

  “方大哥,你练功好了?”

  程灵素从院外而来,见着立于院中静立的方韩,清澈明亮的眸子中,蕴含着雀跃欣喜之色。

  这两天方韩修炼内功,一直未出,她都没见着,难免有些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