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综武世界开始 第231章

作者:金紫辰

第421章 姬玄风:你看我这新纳的妃子漂亮不?

赵光义一愣,“大哥,现在局势不明朗,这就开始站队?”

赵匡胤呵呵一笑,“若是局势明朗了,那还叫站队?”

“那大哥想站哪边?”

赵光义下意识的压低了声音,“我分析了很多情报,大致可以判断,这位新天子和那位玄衣卫指挥使,若无意外,将会站在整个大周世家门阀的对立面!

满朝文武,但凡有分量的官员,无论文官还是武官,基本上都是出自世家门阀,无论是权势还是财富,一大半都是掌握在这个权力阶层手里。

大哥准备站在哪边?”

赵匡胤没有丝毫迟疑,“站天子那边!”

赵光义皱眉,“可是咱们赵家也是门阀世家,天子要对世家动手,咱们天然的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那又如何?”赵匡胤笑道:“权势到了一定层次,早已不分对错,只看立场。

大周太大了,天子就算要对世家动手,也不可能一股脑的全都杀光,总会留下一些可用之人来维持地方上的统治。

与其刀架在脖子上才知道服软,不如现在就开始站队!”

赵光义咽了口唾沫,“大哥,你想清楚了?

几百年了,近百年来数代天子不是没想过解决世家门阀的问题,但最终都无一例外失败了。

打天下可以用武力,但治国不可能一味的依靠杀戮。

天家势力是强,玄衣卫也是了得,但没了世家门阀的支持,整个天下瞬间就得乱起来。

当各州府全都是乱民时,玄衣卫就算再厉害,还能把百姓全杀了不成?

况且,各地世家门阀也不是吃素的。

咱们赵家背后有大宗师支持,其他顶级的世家门阀未必就没有靠山,比如帝都那几个顶级武将世家,哪一家背后没有大宗师?

真把世家门阀逼得抱团取暖,那势力之强,哪怕是玄衣卫都得忌惮三分。

大哥,咱们本就是世家一份子,若是改弦易撤站队天子,天子若是赢了也就罢了,若是赢不了陷入僵持阶段,咱们赵家的下场,大概率是被扔出来做弃子,平息世家的怒火。”

他深深的盯着赵匡胤,“大哥,两面三刀的叛徒,向来是没有好下场的!”

“你说的对!”赵匡胤颔首笑道:“叛徒确实是没有好下场的!

但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赵家向来是忠于大周忠于天子的,天子指哪我就打哪,何来叛徒一说?

倒是那些吃了大周几百年民脂民膏的世家豪门,却忘了他们的权力来自于哪里,忘了究竟忠于的是何人,若说叛徒,他们才是叛徒!”

赵光义不说话了,心情有些烦躁,闷头抽烟。

许久后,他方才无奈道:“大哥,你性子向来谨慎,哪怕之前老天子制约玄衣卫时,你也是作壁上观从来不表态,为何这次就铁了心的要站队?

这种局面,一个站不好,咱们赵家就是万劫不复!”

赵匡胤抬头望天,似乎在做着最后的决定,“就是因为弄不好就是万劫不复,所以才要尽快站队!

还是那句话,时代变了!

老天子莫名其妙的传位,而且还死的蹊跷,你从这里看出了什么?”

“看出了什么?”赵光义面色有些古怪,“很明显嘛,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太上皇就是被新天子弄死的,只是无人敢直说罢了。”

“是啊,明眼人都能看的明白!”赵匡胤深吸了一口气,“但即使如此,新天子还是明目张胆的的做了,而且做的肆无忌惮,压根就不在乎外面的流言蜚语。

你说,这代表着什么?”

赵光义抬手摸了摸下巴,“代表他对自身所掌握的实力很自信,压根就不在意外界的评说?”

赵匡胤点了点头,“不仅仅只是如此,我还从其中看到了太祖的态度!”

他压低了声音,语调都有些打颤。

“太祖已经两百多年不过问世俗之事了,而这一次,新天子毫无征兆的突然登基,我看到了太祖的不耐烦!

太祖,对于如今大周的局势已经很不满意了!”

太祖这两个字,如惊雷在赵光义耳边炸响,骇的他脸色有些苍白。

“大哥,你的意思是,太祖要大清洗了?”

赵匡胤没有回答,而是继续问道:“现在,你对我的决定可还有什么意见?”

赵光义摇了摇头,对于大哥的眼界和格局,他算是彻底服气了。

“既如此,你且下去准备一番,明日我要启程前往帝都面圣述职!”

......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结束了蜜月之旅,回到了帝都的宋玄,还没有来得及去指挥使衙门上班,便被天子传音喊到了皇宫里。

御书房内,天子姬玄风正在喝着莲子羹,一边喝,一边低声说着什么。

在他身旁,一名身材高挺容貌出众的女子,正一脸柔和的静静聆听着,时不时的还会露出崇拜之色。

瞧见宋玄被曹公公引领至门口处,姬玄风对着那女子摆了摆手,随后那俏丽女子恭敬行礼,随曹公公离开了御书房。

待房门被关上,姬玄风随手甩给宋玄一根烟,略微有些得意的眨了眨眼,“怎么样,漂亮吧?”

宋玄点头道:“哪家的姑娘?”

“长青侯的小女儿。”天子点燃了烟,道:“上个月刚纳入宫。”

他吐着烟圈道:“以前忙着修炼,对于女人也没啥兴趣。年前你大婚刺激到我了,所以便找了个还算顺眼的试了试......”

宋玄来了兴趣,“哦?感觉如何?”

姬玄风吐了口眼圈,感慨道:“有点后悔。”

“后悔啥?”

“后悔没早点知道女人的好!”

宋玄微微一怔,看了看姬玄风,而后两个老色批嘿嘿的笑了起来。

无论什么身份地位,只要是男人,女人都是男人间永恒的话题。

当然,男人间交流,女人向来只是开场的引子,笑过后,宋玄抽着烟问道:“陛下喊我来,就是为了显摆你后宫多了个女人?”

“倒也不只是这个,有件事情,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说着,他递给宋玄一个折子,“清州那边的事情拖了两年多,对于余孽该如何处理朝堂争执了许久,如今算是才拿出了个这种的方案。

这事当初是你一手操办的,说说你的看法吧?”

宋玄拿过折子,一眼便看到了最醒目的位置,写着几个大字。

‘诛杀人数,八百万!’

第422章 我只问一句,他们,有的选吗?

御书房内,淡淡的龙涎香扑面而来,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宋玄在看着折子,姬玄风则是不时的开口讲述着朝堂上群臣的意见。

“文官的意见较为统一,当初清州的军队以及衙役捕快以及官府人员,一概杀无赦。剃头的百姓可免死罪,扔到大西北去开荒!”

“武将意见就乱了些,有人认为谋逆之事不可轻饶,清州百姓已经不可信,主张留地不留人!

有些则是觉得全杀了未免有些过于狠辣,主张杀一半留一半以做震慑!”

“当然,这些杀胚的意见我是直接忽略了的,武将集团比之文官集团还狠,巴不得清州人全死光,空出一州的地盘,其中所能攫取的利益简直不可想象!”

“你现在所看到的折子,是一堆折子中,所拿出的一份较为折中的意见,你看后若是没什么意见,那我就下旨这么办!”

一般的朝政事务,玄衣卫是不掺和的。

但此事毕竟是宋玄当初亲自办的,对于后续处理意见,姬玄风还是要听听宋玄的打算。

宋玄点了点头,很是仔细的看着手里的折子,时不时的露出沉思之色。

姬玄风也不再说话,默默的抽着烟。

抽了三根烟,喝了两杯茶,姬玄风终于忍不住开口了,“就一份折子,你至于看这么久吗?”

宋玄坐在椅子上,身体前倾,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眼睛注视着姬玄风,“事关八百万条人命,慎重一些不为过!”

姬玄风有些诧异,“你当初在清州,一人一剑杀了百万人,以你的杀性,竟还会在乎人命?”

“这不一样!”

宋玄语气加重了几分,“当初我是去平叛,我所杀之人,不敢说都该死,但至少没一个是冤的!

自踏入清州地界,我是自南而北一个城一个城的一路杀过去的,这个时间段并不算短,我给了清军投降以及逃跑的机会,但即使如此,还是有不少军队选择效忠皇太极。

所以,我杀起来丝毫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他们死的一点也不冤!”

宋玄停顿片刻,继续道:“但现在不一样,皇太极的死忠分子已经被我杀光,折子上所记载的这些衙役捕快商户小贩,最多属于墙头草,属于可杀可不杀的范围?”

姬玄风微微扬头,“所以你的意思是,不杀?”

宋玄摇了摇头,“杀还是要杀的,但不能一刀切的不加分辨全都处死。”

他语速缓慢道:“我当初还是个小小的二等玄衣卫时,在明州,在清州,一分的权我敢往十分里使,压根无需顾忌太多,只需一股脑的莽上去就行。

因为我知道,我背后有靠山,只要做事即可,后续的烂摊子自会有上面替我摆平。”

“但现在不一样,现在,我是别人的靠山,我的一言一行一个小小的决定,可能就关系到无数人的生死。

就比如你我在这里,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涉及到八百万人的生死。

在满朝文武甚至陛下眼中,这八百万人仅仅只是个数字,随手就可以抹去,但对于我来说,这是八百万条生命,背后牵连着几百万个家庭。

他们有父母,有孩子,有对于生活的向往,对人生的渴望。”

姬玄风道:“可是,他们涉及到了谋反!”

宋玄反问道:“我只问一句,他们,有的选吗?”

“这折子上要杀的群体,我从头看到尾,大都是一些站在底层的普通人,他们大字不识几个,也没什么大本事,最大的愿望就是带着父母妻儿在清军的屠刀下活下去。

我入清州平叛时,他们没有阻挡,我走之后,他们也没有继续作乱。

皇太极谋反,他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什么,大周军队后续平叛,他们也不敢阻拦,从头到位,他们都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力。

享福时他们没有轮到,现在要挨刀了倒是被拉出来当那杀鸡儆猴的鸡,这合理吗?”

姬玄风静静地听着,他的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似乎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半晌后,他方才开口道:“说说你的看法吧,哪些人该杀,哪些人不该杀,你拿出个章程来。”

宋玄将手里的折子放在桌子上,冷笑一声,“在这上面,我看到的无非就是一些小官小吏贩夫走卒,那些世家子弟呢?

那些士绅豪商呢?

这些人,才是决定清州大势的力量,才是皇太极当初需要拉拢有权力做选择的群体,可为何,在这折子上,我一个都没看到?”

姬玄风笑了笑,“你没看到,是因为这些人,在另一个折子里!”

说着,他甩出一个功劳簿,呵呵笑道:“看看,这就是朕的臣子们,给出的论功行赏名单。”

宋玄看了一眼,也跟着笑了起来,“好啊,摇身一变,他们成了开城门迎王师的功臣,成了卧薪尝胆身在清营心在周的忠良之辈。

好一个春秋笔法,好一个大周的忠良!”

姬玄风叹了口气,“你也看到了,这大周文武已经烂了大半,要清理干净,可以说和重新打一遍天下也没什么区别了。”

说着,他给宋玄倒了杯茶,“所以接下来,玄衣卫,该动一动了!”

宋玄将那份功劳簿收入袖袍中,“正好,都不用调查了,直接按名单拿人就行,倒是省了不少麻烦!”

姬玄风颔首道:“那八百万人你打算如何处置,都不杀?”

宋玄摇头,“有些还是要杀的!

比如,清州极西之地的欧罗巴人,皇太极造反他们可是出了不少力,火器铸造什么的都是从那边弄来的,对于这种不安分的族群......”

宋玄笑容有些冷冽,“我的意见是,留地不留人!正好空出来的土地,可以把剩余的犯人发配过去开荒!”

姬玄风点了点头,目视宋玄离开,他瞥了一眼站在门外躬着身子的曹公公。

“传旨,召长青侯入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