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落骨
“相国本就病发咳疾,而且年老血虚。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所以不可用小青龙汤。”
听着许青的话,张良和张开地有些茫然,显然是听不懂这些术语。
“那该如何治疗?”妇人再度问道。
“麻黄去节,六两。桂枝二两,甘草炙,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粒,石膏如鸡子大,碎,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许青缓缓开口说出了一个新的药方,大青龙汤。
二者都是使用风寒之症,但是用于不同的风寒之症,大青龙汤很适合现在张开地的情况。
妇人在心中重复了一遍许青的药方,眼中迸出一抹精光,看向许青的眼神满是欣慰,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了笑容。
“不愧是名震韩国的神医,太医令此方甚是妙哉,其中”
许青听着妇人剖析大青龙汤,眼中充满了惊愕。
对方只是听他说了一遍药方,便将所用药材的作用和药方所治症状全部说了出来。
“敢问这位前辈尊姓大名?”许青试探性的问道。
“太医令,这位您并不陌生,乃是你们医家家主,念端先生。”张开地笑着说道。
“念端先生!?”
许青和张良惊讶的看着眼前普通的妇人,他们怎么也无法将其与传说中的医家宗师,当代医家家主念端先生联系到一起。
第102章 ,念端:你欲何为?
许青看着端坐着的念端,心中很是疑惑。
念端是医家家主,其除了一身出神入化的医术被称赞有加之外,最被人所讨论的还是那常人难以捉摸的行事方式。
念端是医家,但是有着三不救的铁律,需要下山出诊的不救;上山登门求诊的不救;姓端木的不救;
前两条几乎堵死了所有人找其看病的人,但是念端本人常年又不在镜湖,而是周游天下,治病救人。
这导致前两条基本和废话一样,至于姓端木的不救,她自己却收了一个姓端木的弟子。
这前后矛盾的事情,让所有人都想不透这位念端先生究竟在想什么。
而且念端还是医家野派的领袖,现在出现在张府这样的权贵之家,本就很值得深思了。
“念端先生是我曾经的故人,本次来到韩国是为了布施行医,恰逢得知我患病,才来上门来看一看我的。”张开地开口解释道。
闻言,许青和张良才打消心中的疑惑,起身对着念端行礼。
“见过念端先生。”
“山野之人,不讲这些礼数。太医令,你继续说一说相国的病该如何救治。”念端说道。
许青看了一眼念端,又看向张开地说道
“刚才我说的很清楚,风寒我能治,但其他的恕我无能为力。”
张良紧张的看着张开地,心中隐约猜到了什么,脸色凝重,眼中闪过一道愤懑。
张开地看着许青微微点头,许青的话已经很清楚了,风寒只是表象,而真正伤及他的是权力。
是韩国波云诡谲的朝堂争斗,如今朝堂新出现了许青这一股势力,旧有的秩序开始变动,在迎来新的秩序之前,自然少不了一场腥风血雨。
屹立朝堂数十年的他,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许青肯冒险直言他身体的问题,而非是明哲保身,已经是尽了最大的能力,这让他对许青也改观了不少。
先前许青行掮客买官之事,让他很是气愤,认为韩国朝堂又出了一个虫豸小人。
但今日许青的表现,却称得起神医之名,医术如何不好说,但医德绝对是值得称赞。
“师父,药材都准备好了。”
一道俏丽的声音在从门口传来,打破了屋中的有些沉闷的氛围。
许青循声看去,只见一个扎着细马尾,头戴藤紫色与白色相间的头巾,身着藏青色长裙,容貌俊丽的少女正站在门口。
少女既然是叫念端师父,那定然是今后的镜湖医仙,墨家统领之一的端木蓉了。
在许青看向端木蓉的时候,端木蓉也在悄悄的打量着许青。
不为别的,就因为许青如今的名头太大了,就连她的师父都为此改变行程,专门来到韩国新郑见一见许青。
看着许青俊美的面容和恬淡悠然中带着一丝冷漠的气势,小小的端木蓉心中冒出了大大的疑问。
“这真的是韩国的太医令吗?怎么看起来和太乙山上的那些老前辈们一样?”
“蓉儿,暂时不用煎药。太医令拿出了更好的方子,你按此重新准备”
念端将大青龙汤的药方告知了端木蓉。
端木蓉重复了一遍后,又看了一眼许青才离开。
端木蓉的视线,让许青不由得看了看自己,他衣着也没有问题啊,脸上也没有脏东西啊。
“奇怪的师徒,难怪这么可爱的小姑娘后来能够变成‘怪女人’,有其师必有其徒,师徒俩都不正常。”
许青心中暗暗想到。
“念端先生,太医令,多谢二位能够百忙之中帮我治病。子房,你替我招待一下。”
张开地脸上露出一抹疲倦之色。
“是祖父。”
许青和念端见此对着张开地微微拱手,便跟着张良离开了。
张良带着二人前往了一旁的客室休息。
看着安顿好的二人,张良脸上闪过一丝犹豫之色,随后拱手问道
“念端先生,太医令,我祖父的病情是否很严重?”
许青看向了一旁的念端,他虽然知道张开地的病情有问题,但具体如何他也不清楚。
念端身为医家家主,真正的医家宗师,肯定能够看出什么来。
如果她也看不出来,那么张良可以考虑提前继承张氏族长的位置了。
不等念端说话,房门便被敲响,奴仆的声音在外响起。
“少君,相国请您过去,说有事情要交代。”
张良迟疑了一下,对着许青和念端说道
“请恕子房怠慢了,等到祖父那边处理好了,我再来招待二位。”
“少君不必多礼,且去照顾相国吧。”
张良转身离开了房间,客室内便只剩下许青和念端两人。
看着身旁神色淡然的念端,许青心中是有些犯嘀咕的,他虽然改换门庭入了道家天宗,但对外还是医家之人。
面对医家真正的大佬,心中难免紧张,他担心念端看出了他的真实水平来。
“太医令不必紧张,我在赵国之际,便听说了你在新郑为百姓免费看病之事。”
“治病救人,救死扶危,是我医家所主张。你身在朝堂,却依旧挂念黎民百姓,这份医者仁心,当属不易。”念端微笑着说道。
“念端先生言重了,我只不过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反倒是您,周游天下,行医救人,守护天下众生,真正践行了医家宗旨,您才是我医家之人学习的榜样。”
许青客气的回捧,心中却提高了警惕。
虽然不清楚念端的性格,但看样子应该也是清冷之人。对他这般热情,这让他不免怀疑对方的目的。
听到许青的回捧,念端神色有些暗淡,摇头说道
“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我所行之事,与医家宗旨相去甚远。”
“嗯?念端先生何必妄自菲薄?若是连您都没有践行医家宗旨,那么这天下何人就没有人真正的践行了。”许青由衷的说道。
不提念端自身的矛盾,就单凭对方周游天下,到处行医救人,救困扶危的举动,就足以引得世人称赞了。
君子论迹不论心,无论念端是本着什么样的心思去做这件事的,但最终却惠及了数不尽的百姓,挽救了数不尽的家庭。
单论对这世间百姓的贡献,念端可以称得上是百家前列,甚至第一的存在。
看着许青发自内心的认可,念端脸上的笑容消失,神色严肃的看着许青问道
“那太医令认为医家就该如此吗?或者说,你心中的医家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看着如此严肃的念端,许青紧张的握住了手,下意识的身子向后缩了缩。
第103章 ,一品机缘,医家传承
念端神色严肃,周身散发强大的气势,目光锐利如剑的看着许青。
许青顿感压力倍增,在念端的目光下,他只感觉自己像是被剥光了的病人,全身上下被其看的一清二楚。
“念端先生,您这话是什么意思?”许青勉强露出一抹笑容问道。
“我想听听你对医家的看法。”念端说道。
许青脸上的笑容消失,神色认真的看着念端。
念端不会无缘无故的询问他这个问题,考虑到念端身为野派领袖,却来为张开地治病,愈发肯定这个问题背后另有深意。
再考虑到二人先前的这对话,又想到签运让他审时度势,必须做出正确选择才能化险为夷。
虽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选择,但仔细思虑一番之后,许青说出了自己对医家的看法
“医家无论朝堂派还是野派,都早已丢失了本心。”
“继续说下去。”
许青看着神色不变的念端,继续开口说道
“当年医家祖师扁鹊周游各国,所到之处为百姓治病,为权贵续命,为君主进言。”
“所求既不是声望,也非权贵赏赐,也非君王看重,而是想要为天下生民求一条生路。”
听着许青的话,念端眼底闪过一抹精光,继续示意许青说下去。
“周天子式微,郑庄公一箭将天子从神坛之上拉下,诸侯从此无惧天子威严,开启争霸兼并。”
“由此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百家先贤著书立说,游说各国,”
“各家虽学说不同,手段不同,但所求的都不过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我医家也不例外,但天下众生何其之多,仅靠人力根本无法匡正天下。”
“所以祖师扁鹊,才周游各国,以看病为名,挑选真正能够匡扶天下的君主。”
许青神色感慨,百家学说无论立意如何,但本质都是为了求得天下太平,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道家的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儒家的仁爱、周礼,墨家的兼爱非攻.他们医家的为天下众生守护者。
“那你为何又说如今医家两派早已偏离本心?”念端问道。
她袖口之下的手微微握住,心中对许青的回答充满了期待。
许青闻言只是淡淡一笑,仿佛听到了什么好笑的话一样。
“朝堂派,本意为入仕为官,辅佐君主,传言医家学说。”
“但如今又如何?医家学说断绝,医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阿谀谄媚,追求名利,早已忘记初心。”
“至于野派,本意为行医救人,解困扶危,行善天下。”
“可如今呢?一句医者救得天下,不可救自己。便安心隐世,远离纷争远离恩仇,又怎么不是忘记初心?”
许青说完微微摇头,医家本意是好的,但他们忘记了一件事,人力有限,想要靠医家手段拯救世间,无异于痴人说梦。
迅哥儿曾经就说过,学医救不了所以愤然弃医从文。
而如今的时代又何其不是如此?想要真正消除战乱,还天下一个安稳,单纯的学医是做不到的。
念端闻言闭上了眼睛,袖口之下的双手微微颤抖,但还是极力压制了心中的激动。
医家自从祖师扁鹊之后,终于再度出现了一个真正的救世医者,这让她如何不激动?
医家宗旨真正的含义,她身为医家家主又如何不懂呢?只是面对这样宏伟的目标,她无能为力。
所以她选择周游天下,布施行医,尽自己力所能及之事,想要将医家的希望延续下去。
上一篇:崩坏,我直接变身给你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