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166章

作者:从前慢

  “建国,你要不忙,等会过来一趟,你刘叔想跟你说说话。”

  “成,我把车放回去。”把自行车撑在门口,杨建国回到前院儿,进了大刘家。

  大刘还是老样子,躺在炕上。

  就是人看着,比几个月前精-神多了。

  “建国来了,快坐。”大刘笑着招呼,让大娟去把家里的茶叶给泡上。

  杨建国也没制止,这大刘明显有事儿找他商量。

  坐久了,总得有杯茶解乏。

  “刘叔,哪茬让你又挂念上了?”接过茶,杨建国道了声谢,语气玩笑的打趣追问。

  大刘笑了笑,说:“还不你提的哪茬!”

  瞧他看过来,大刘收敛笑容,表情略显认真的把大娟和小娟撵出去了。

  “你俩到外面玩去,我跟你建国哥有话说。”

  等俩闺女出去了,大刘这才说起:“最近,我咋听风声不太好呢?”

  因为做事儿认真,价格公道,又有红星轧钢厂背书。

  大刘的修车铺,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来。

  修车,那一时半会也修不好。

  他专门备了俩凳子,让人坐着歇脚。

  这一来二去的,好些个人等车的时候,闲聊的话就让他给听进去了。

  哪哪又有人让逮了,谁又因为投机倒把进去了。

  下头公社发什么通告,文件。

  紧抓思想风气,避免资本主义思想反复。

  要是只听那么一两句,大刘倒也不紧张。

  可关键,这事儿最近它有点多。

  原先,有杨建国给他提了醒。

  大刘本就上心,这一月四五个谈到‘紧抓风气’‘避免思想滑…坡’这样的敏感话题。

  由不得大刘不去多想,瞧着这风头,咋又不太对劲了。

  “刘叔。”杨建国想了想,没回答大刘的问题。

  这有些事,你只能自个儿去悟。

  悟透了,就明白了。

  悟不透,不能讲,也不能提。

  否则,那就是惹祸上…身。

  不过,他还是给大刘说道两句:“我的意思,你还是到厂里来。”

  杨建国的意思,让他直接入厂。

  专门负责在厂里管个车棚,修车啥的。

  拿死工资!

  虽然不如他赚得多,可指定比现在更安稳。

  进厂,就算是在车棚修车,那也是工人编制。

  更不用说,他之前本就是轧钢厂的职工了。

  因为厂里的事故,才出了事。

  这同情分,外加工作性质,谁能挑出个毛病了?

  谁敢找他的毛病,厂里的工人,一人一口唾沫都能给他淹死。

  欺负人,欺负到咱厂里来了。

  信不信给你直接送炉里,融了当料填了?

  干…肯定是不敢。

  可要真有人欺到厂里头,他还真讨不了好。

  你就看吹风的时候,哪个敢把矛头直接对准工人的。

  没有,就是免职遭了殃的,也是个人的打…击报…复行为。

  纯属下面人瞎折腾,谁敢把矛头对准工人,那就是自己找死。

  吹风的主…体,就是工农。

  那最后闹起武:…斗,也等于是‘窝里斗。’

  所以说,有个工人的名头。

  对大刘一家将来,是只有好处,没的坏处。

  听到他再次的劝解,大刘沉默了。

  这事儿,杨建国跟他说过几次。

  大刘一直下不定决心,主要还是男…人的自尊心。

  想让家里过好些,再个不想回厂里去面对曾经的工友。

  自个儿成了个废物,再见着曾经那些一起工作的人,该如何面对?

  心里上,难免接受不了,是到坎!

  也就是搁他大刘了。

  换个人,杨建国提个两次,绝对不会再说一嘴。

  那好言难劝要死鬼。

  自个儿非要赶着把脖子往绳儿里伸,你能救一…次,能救两次,还能次次都救?

  可对大刘,杨建国不能放着不管。

  如果说,这世上真还有个算得上是亲人的。

  也就大刘一家了。

  不仅因为老杨跟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杨建国‘刚来’的时候。

  大刘家对他的恩,这恩杨建国记的牢牢的。

  所以,他才会帮大刘办修车铺。

  才会三番五次的劝他,赶紧把铺子给扯了,给他安排进厂。

  “建国,真得这样?”大刘看向他,分明是想要他说服自己。

  杨建国神色认真,笃定道:“是时候了,再晚,怕是得受牵连。”

  “行,叔听你的。”大刘咬咬牙,定了心。

  杨建国露出一…抹微笑,说:“叔,那我明天就跟厂里说,尽快安排。”

  大刘点头应道:“好,都听你的。”

  喝了两杯茶,又跟他说了说厂里的近况,工作需要注意的地方。

  杨建国看了眼时间,不多呆走了。

  他这还得回去,提前准备准备,英子也该回来了。

  “建国,搁这吃了饭再走啊!”大刘婶挽留,杨建国客套两句走了。

  瞧他进了中院儿,大刘婶子进屋问:“咋样,真定了?”

  “嗯,定了。”大刘点头。

  大刘婶捏着的手松开,说:“早该这样,那建国还能害你不成?”

  大刘叔讨好笑道:“我知道,这不舍不得吗?”

  就他现在那铺子,名声儿刚打出去没多少日子。

  一月好不容易见着五六十的,眼瞅要过好日子了。

  这一下说放就放的,大刘他能乐意吗?

  说着简单,一月五六十,顶俩职工的收入,换谁来也得疼的揪心窝子.

第一百八十一章 家事也有门道,买书

  回家,把炉子掏…热了,给铁皮箱加温。

  完了掐着点把抽屉里的山药拿出来,装盘子晾着等英子回来吃.

  这山药,是老丈人靠着供销社的关系搞…来的,丈母娘给带过来的。

  如今,英子妈时常就来看看。

  让她搁这住,她又不呆,每次都说“家里还有你爸跟你弟呢,我得回去伺候着。”

  其实,是怕打扰小两口的日子。

  这小家啊,注重隐私。

  除了俩人儿,跟自个儿生的,再也容不下外人。

  就是容得下,那也别扭。

  如今,那是大环境如此,逼…得人没得选。

  但凡有的选,贾婆子早让扔乡下去了。

  后头,贰大爷刘海中,壹大爷阎老抠,那儿子不都强分了家。

  宁愿不要这老子,也得出去单过着。

  为啥,雏…鸟长大了,翅膀硬了。

  他要飞啊!

  可上头盖了个漏风的大翅膀给他压着,就是不让。

  见天挨批,遭嫌弃,想飞还不让动…弹。

  你要跟他说:“你那翅膀老了,漏风了。”

  他还得抽你俩大嘴巴子,教你个乖!

  大家长的作风,是让家庭关系越发紧张。

  想缓和……

  人揣着当爹的架子,不跟你讲找谁说去?

  这些个道理,英子妈其实不懂。

  可她就懂一样儿。

  当初她当儿媳的时候,就想跟自家男…人单过。

  哪怕是自个儿爹妈来了,住久了,也觉着不方便,别扭。

  日子长了还得闹矛盾,瞧自个儿这做不对,那做不好的。

  见天儿瞎指挥,还不能回嘴。

  自己心里也委屈,我这日子过的好好的,您非来拿老一套跟我这东掰西扯。

  是一回事吗那,心里头是越过越憋屈。

  所以,英子妈不愿呆着给人添堵。

  又不是七老八十走不动道,没处去了。

  干哈给人在这添麻烦,自个儿也觉着气不顺的,这不诚心找罪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