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201章

作者:从前慢

  生完的冉秋叶跟英子一样,赶了个大早就回来了。

  人包的跟个粽子似的,进院儿就回屋了。

  前面冉妈领道,后头傻柱,冉爸护着,孩子抱在自个儿怀里。

  再往后是院儿里的老少爷们,阵仗是一点不小。

  “柱子,我瞅瞅,我瞅瞅孩子。”

  易中海罕见的出来了,扒拉开人就往前冲。

  瞧那样,像是来抢孩子的。

  冉爸一转身,张开膀子就给拦下了,“你这是要干什么?”

  易中海进也不是,退也不对。

  眼巴巴的瞅着台阶上的傻柱,带着恳求的神色让他心头一软。

  诶~

  “爸,让他上来吧!”傻柱说了句。

  冉爸还有些不放心,回头瞧见女婿点头,冉妈也跟他使了个眼色。

  这才放下膀子,让易中海过去。

  可人也脚跟脚的撵着,分明是防着他呢!

  “秋叶,易大爷来了,想看看孩子。”

  躺在床上正歇着的冉秋叶听了,看了眼臂弯里的孩子说:“那你抱去吧!”

  “诶,看一眼就回来。”傻柱略显笨拙,在冉秋叶的指点下抱起孩子。

  那脸,立马就笑开了花。

  这是他的崽。

  他何雨柱——有后了。

  通过家里的窗户瞧见,易中海面色复杂,眼带喜色的从傻柱家出来。

  杨建国和英子对视一笑,心说‘这易中海是又有盼头了。’

  就是不知道,这次他的盼头是好,是坏!

  不过,这些个事自然有他傻柱操心。

  转眼,秋老虎过去了。

  眼看就要入冬,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冬储备粮食、媒饼、冬菜。

  轧钢厂里,后勤办也是忙个脚不沾地。

  再过些天,发工资的时候就得给大家发过冬的物资。

  今年,厂里的效益是好的没话说。

  过冬给发的福利,自然也不能寒酸了。

  凡是正式工,票据各类补助翻倍,五市斤的大豆油一桶。

  土豆二十斤,大白菜二十斤,白面十市斤。

  除此之外,每人还有五块钱的过冬取暖补助。

  就自从这些个待遇公告一出,轧钢厂简直要疯了一样。

  不是里头的职工疯了。

  虽说高兴,可为这么些东…西真不至于。

  是外头那些个未娶、待嫁的家里。

  轧钢厂这待遇,在四九城也是顶好的。

  听说如今的效益更是一等一的好,薪资待遇也没的说。

  这厂里的福利,更是瞧的大伙儿眼馋。

  先前那些都是听说,可这次的福利发的东西。

  它总不是假的!?

  谁家要是能有这么个女婿(媳妇儿),走出去逢人说起都有面子。

  嘿~

  这眼瞅着就要过冬,四九城里倒是热腾起来。

  走媒说亲,忙的是笑靥如花。

  今年,咱指定得过个大肥年!!!.

第二百一十章 为难,全家福(加更)

  办公楼,厂长办公室.

  后勤苗主任,正在和厂长抱怨:“厂长,你说这到底该咋办啊?”

  什么事,能让管着厂里吃喝用度的后勤主任头疼的?

  除了马上要发的过冬物资,还能有啥!

  普通工人的标准是定了,可那些不普通的呢?

  像厂里的六级工往上,总不能还是照着普通标准来吧?

  特种车间。

  这厂里头的荣誉,可都是人手把手干出来的。

  跟其他人一样,发点米面油,打发了?!

  对了,还有杨建国,杨主任。

  “厂长,杨主任这怎么发,您一定得给个话,要不我真没法干了。”苗主任快头疼死了。

  这前面儿上头批了东…西,让他体会到受重视的快乐。

  扭过头来,就让这些个东…西给难住了。

  古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

  可现实又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你这学徒工跟人正式工,说破了天也不一样。

  光就一…个编制,就是天与地的差异。

  一样?怎么一样儿?

  再说六级工往上,那些个老师傅们。

  能跟其他人拿的一样吗?

  拿一样,人师傅们该不高兴了。

  苗主任这叫一愁,夜里回家躺床上。

  翻来覆去直挠头。

  给他媳妇儿挠的,还以为他长虱子了。

  这事儿再不定下来,他非把头皮挠烂了不可。

  “六级以上的师傅们,加些肉,每人再给补一些糖票之类的,你看行不行?”

  这事儿杨厂长也只能跟后勤主任商量着来,东…西搞不搞得到,还得看他的回答。

  后勤主任想了想,要是发肉。

  怎么说一人也得有个五斤,家家户户都得有个四五口子。

  多点的带上老人,一家得有七八九十口。

  你这没个五斤的,连过年包顿肉饺子都不够。

  不如不发,免得发了还得遭人背后念叨。

  大致一算,就是一万来斤。

  好家…伙!

  除了肉联厂,别的地方是甭想了。

  能不能从肉联厂搞来一万多斤肉,后勤主任倒是有信心。

  咱跟肉联厂是老交情了,一月省着点,万人的大厂也得用近一吨。

  紧张的时候,必须保证有五千斤。

  干的都是卖力活儿,油水少了工人可要闹的。

  再来说,这糖票一类的稀有票据。

  这倒也好办,对别人来说是难事。

  可如今红星轧钢厂正是‘红人,’向上申请一批,调换一批,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行,应该没问题,我等会亲自去肉联厂。”

  “那,杨主任呢?”

  听见他又提杨建国,杨厂长挑了挑眉。

  你问我,我问谁去?!

  给多了,怕厂里,车间有意见。

  给少了,又觉着对不住人家,怕人建国心里有疙瘩。

  没钱、没权,烦!

  有钱,有权,更烦!!

  就在俩人头疼的时候,杨建国站在门口了。

  瞧着里面皱眉不展的俩人,笑呵呵的敲了敲敞开的门:“厂长,苗主任。”

  “建国来了。”

  “杨师傅,坐,坐坐。”苗主任热情招呼,笑的是和颜悦色。

  为啥都叫杨师傅,不叫主任了。

  是因为如今这声儿“师傅,”可比主任大多了。

  人可是先进个人,优秀工人代表。

  称一声儿师傅,那就是对他身份的认可与赞扬,一车间主任哪儿比得上。

  “苗主任,别跟我客气,抽烟。”杨建国弹出只烟递给他,转手自己也叼上一只。

  点上砸吧两口,杨建国才笑着问:“遇上啥难题了,这愁眉苦脸的。”

  听他这一问,俩人相视苦笑,没法说。

  总不能厂里要给他发什么,还问当事人意见,这成什么了?

  不合规矩,也不合适。

  传出去了,说不得还得让人诟病。

  “没事,就是过冬那些杂事。”杨厂长笑着说:“你来是有事?”

  “对,来请个假,今儿孩子百天,约好了一块儿去拍全家福。”

  杨厂长恍然道:“这都百天了。”

  “可不是,快着呢!”杨建国也是感慨。

  往日总觉着日子还长,过的慢,啥事都不用急。

  可一眨眼,就三月过去了。

  时光如梭,时间总在不经意间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