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211章

作者:从前慢

  “张潮,你小子,哈哈,吓我一跳。”

  “嘿嘿,师傅你有事没?”

  “没事,你呢,赶紧摸摸,身上有啥不舒服的没?”

  张潮没了声儿,过了会哼唧了声儿。

  “咋了,哪儿受伤了?”杨建国想要往前爬,可发现没用。

  这地儿刚好容下一人,前面就是张潮的脚,上面斜盖着不知是板子还是什么。

  也亏这上面盖的东西,抵住上头的压力,给俩人勉强支撑出一块儿容身之地。

  可人也被卡在这里面,别说过去了,转个身的空都不够。

  “没事,师傅,就是手让压着了。”

  “能动吗,试试动手指。”

  “能动,有点疼。”

  “疼就对了,疼就说明手还好着,没坏。”

  杨建国说着,人试图往上看。

  黑漆漆的,也看不见东西。

  完了只能用手去摸,坑坑洼洼的,或是冰冷冷的一片。

  试着用脊背向上顶,纹丝不动。

  尝试过后,杨建国就不敢再动了。

  这说明上面压的挺实在的,他们这会儿就靠上头这板,跟身边的柱子撑出一斜角幸存。

  要是不小心把柱子,或是板子给撞歪了。

  压下来,谁也别想活!

  “张潮。”

  “在呢,师傅。”

  “隔一会儿就动动手,跟我说说。”

  “嗯…”

  “师傅,你说咱还能出去吗?”

  “咋不能,放心,上头指定正想办法救咱出去呢!”

  “嘿,我觉着也是。”

  “等我出去了,这够我吹一辈子的。”

  “你小子,这会儿还想吹牛呢?”

  “那也没啥可想得了……”

  沉默了会儿,张潮突然说:“师傅,你觉着秦淮如咋样?”

  这语气听着不太对,杨建国反问道:“你不会是有点意思吧?”

  张潮没声了,老半天才“嗯”的回了句。

  “从前她啥样,我没见过,听人说起过。”

  “可我见过现在她啥样,我挺佩服她的。”

  杨建国想了下,说:“是,现如今的秦淮如,是个好样儿的。”

  他心里头也认可,但嘴上从没说过。

  一来没必要,二来在憋着秦淮如那股劲儿。

  人啊,一旦达成了目标。

  这心劲儿,立马就散了。

  有人能树立新目标,有人就此颓唐。

  秦淮如是哪种,杨建国不想猜也不想试。

  只要心劲儿还在,就这么踏踏实实的学习,进步。

  日子往前走就对了,整什么幺蛾子!.

第二百一十八章 建国我来了,王八蛋说话啊

  塌了的车间废墟下,杨建国正在和张潮回顾之前的工作。

  上面派发的任务,起初面临的困难,怎么发现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最后的成果,从中得到的收获与总结。

  此刻的杨建国,就是千千万万严师中的一员。

  要求张潮将他入厂到现在,所有的经历、失败及学习总结,事无巨细的口述一遍。

  彻底将他的注意力,转移到回忆与思考上。

  忘记身边的困境与危险。

  外头,郝师傅带着特种车间的工人,热火朝天的干了一…个下午。

  这会儿,天都要黑了.

  抬头擦了擦汗,杨厂长扶着手里的工具问:“人都来了吗,食堂动没动起…来?”

  “食堂正烧饭呢,这会儿该快好了。”

  “姜茶多煮,大锅煮,一会儿都喝两碗。”四下望了望,杨厂长拿起铁锨又要干。

  这上面的积雪已经清干净了,可下面儿乱七八糟的堆在一块儿,啥也看不见。

  只能连着废料,机器,全都往外清。

  可眼瞅着天就要黑了!

  电是个问题,大雪让大半个四九城都陷入黑暗。

  轧钢厂的电路也出了故障,这会儿厨房也是点着煤油灯起灶烧火。

  再过一会儿,天彻底黑了,这活儿也就没法干了。

  何况,在场的工人师傅们,也快到极限了。

  又冷又饿,有人那脸都青了,身子止不…住的哆嗦着。

  再这么继续干下…去,怕是人得先躺那。

  还有这秦淮如,咋还没把人带来?

  杨厂长正想着,就听见有车进来了。

  一辆解放开了进来,接着副驾驶跳下来一女的。

  瞧见眼前这片废墟,身子晃了晃摇摇欲坠。

  可立马用手扶着车头,给稳住了。

  回头朝着驾驶室说:“同志,麻烦您了。”

  “首长指示了,您只管吩咐。”司机跳下车,跑向后面的车斗。

  李英则强撑精…神,上前两步到废墟前。

  在众人同情,怜悯,愧疚的注视下。

  咚。

  双膝跪下,李英当场给师傅们磕了个头。

  谁也没想到,她会这么干。

  没等大伙儿反应过来,李英就起了。

  “我知道师傅们都辛苦了,在这我谢谢各位师傅的大恩大德。”

  “只求各位再搭把手,救救我男…人。”

  “只要能见着人,不管咋样,今后各位就是我李英的大恩人,这辈子我都记着您的好。”

  说完英子没闲着,上去捡起把地上的铁钩,就开…始扒拉脚下。

  李耀国面色复杂的走上前,看着英子说:“英子,是我没看好建国,我……”

  “李师傅。”英子一抬头,眼眸平淡。

  “这些话留着往后再说,我现在只想见着我男…人,就这么一…个要求,成吗?”

  没有哭闹,也没有歇斯底里,更没有怪罪任何人。

  从秦淮如嘴…里听见消息的那一刻,巨大的恐惧让她整个身子都在发麻。

  像是有无数针在扎自己的毛孔,不停的一点一点往里刺。

  然后,所有的情绪都消失了。

  英子仿佛坠入一种绝对理智的状态。

  心里唯一的念头就是:“我得去救我男…人,他正等着我呢!”

  没急着往厂里跑,李英先注意到时间。

  再过一…个来钟头,天就得黑了。

  大院儿里停了电,相信其它地方也一样。

  没了光,夜里救人肯定得停。

  所以,得先想法子通电。

  英子能想到的,第一…个就是大领导。

  既然轧钢厂车间都能让压塌了,说明这是一次大灾难。

  所以,到处都需要人。

  让大领导专程派人来救,不现实。

  再大,也大不过老百姓。

  现在谁也不如郊外受灾的公社,百姓重要。

  人员,物资都得往外调,英子心里清楚。

  但要是只求一台发电机,两盏大功率的照射灯,一辆车,该没什么问题!

  有光,夜里能救人。

  可靠的司机,找着人立马就能送医院,这些必须得有。

  英子先跑去街道办,电话果然通着。

  从本子上找到号码,英子立刻拨了过去。

  大领导正在安排抢险救灾,人不在。

  再告知自己身份后,三次转接,总算是找到大领导的人。

  将情况和请求简单表述后,大领导让她稍等。

  应该是去询问调配,随后给她回话:“我让车带着东…西去找你,就在街道办等着。”

  英子本想先走,可大领导说车正好路过,带她过来更快。

  所以,她就跟车这么一块儿来了。

  半道上,英子就想好了。

  到地方先给抢救的人,跪下磕头。

  天寒地冻的,干了这么长时间,无论是精…神还是体力都要到头了。

  可想把人救出…来,就得有人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