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228章

作者:从前慢

  “这什么稀罕宝贝,嚯~”打开一瞧,杨建国‘惊讶’道:“照相机?”

  杨厂长心累的坐下,“你能装的再像点吗?”

  他也想相信,杨建国是真让惊到了。

  可他这演技,不到位啊!

  能不能稍微专业点,好让我这心里有点安慰?

  为了搞来这台相机,他可是打了十几份申请。

  光是申请资料,就有上百页了。

  这才好不容易,给他把这老外的宝贝搞来。

  就这个,那可是在战场上缴获的稀罕物。

  能拿到东…西,还得亏特种车间性质不同了。

  比之前更为重要,杨建国又是领头羊,负责人,车间改组的关键核心。

  要不,怎么早不批,晚不批。

  偏偏这个节骨眼,它批下来了?

  不管咋样,能拿到东…西就是好的,也算是完成自己的承诺及任务。

  “上回不是给你发的物资,跟其他师傅都一样儿吗?这是我专程给你申请的额外奖励。”

  “咋样,满意不?”杨厂长表现得意。

  搞来这么个大…宝贝,就算东…西落在杨建国手里,那也值得他骄傲了。

  杨建国拿起相机,来回翻看着点头,道:“满意,这哪能不满意。”

  高兴完了,杨建国把相机端在手里,问:“厂长,拿这胶卷用完了,申请打给谁啊?”

  相机不是关键,胶卷才是重中之重。

  这相机到底是个物件,还是一摆设,全得看这胶卷够不够。

  听他还问胶卷的事,杨厂长乐了:“怎么,两卷还不够你用的?”

  杨建国想了想,老实点头:“这去趟什刹海就没了,哪够用啊?”

  “滚蛋,快点消失,赶紧的。”

  “你个杨建国,你不识好歹,你,你气死我了,滚滚滚……”

  杨厂长让他给气炸了,分分钟不想再看见他。

  去趟什刹海就得用两卷胶卷,你这是按着‘快门’就不撒手了?

  都要像你这么用,一月的份额不够一天用的。

  央台都得计划着,一张张的省着用,你这脸盘子是有多大?

  哪儿来那么些胶卷,给你用的。

  哦,你当那是不要钱的大白菜,随你可劲儿糟蹋呢?

  看杨厂长让自己气的跳脚,杨建国就知道今天是没戏了。

  不过没事,先把东…西带走用着,“老杨,赶明儿我再来。”

  咚。

  本子砸在门上,弹飞落地上。

  砸了个空的老杨还不解气,“你小子明儿敢来,我,我……我他娘的不来了我。”

  杨厂长委屈的像个小媳妇,他还真拿杨建国没办法,你说气不气人?

  把长方体木箱两侧的带子拉展,斜挎的挂在身上,杨建国直接去了车间。

  瞧见门口站着的大个儿,杨建国跟他击掌问候:“你们组长呢?”

  大个儿憨笑的往车间看了眼,说:“里面儿呢,说是要检查车间的稳定、安全性。”

  杨建国愣了愣,无语摇头的进去了。

  张钰能把大个儿,从保卫科给带过来负责车间的安全,是杨建国没想到的。

  不过,这对车间是件大好事。

  有大个儿这样壮的跟熊一样的保卫员,瞅着就让人心里踏实。

  除了他,小组还有其余九名成员随时待命。

  加上组长张钰,拢共十一人,组成了特殊保卫小组的班底。

  进了车间,杨建国就看见围着车间墙体转悠,时不时用钢筋敲敲这,捶打那。

  负责检查安全的张钰,表现特别认真。

  她这刚接手新工作,自然要对所负责的区域及环境,进行详细具体的摸底。

  都是为了工作,认真总比摸鱼强不是?

  杨建国没去打扰,把相机递给上来的秦淮如,交代道:“先放好了,千万别磕着碰着,里面可是个好…宝贝!”.

第二百三十四章 开会风格,手艺人(爆更求全订)

  杨建国得了一台相机,车间里大伙儿全都围了上来,守着这么个宝贝。

  照相机,这年月可是稀罕物!

  特别是这种袖珍相机,真就是见都没见过。

  杨建国瞧大伙儿好奇,把相机从盒子里取出来,摆在工作台上给大伙儿观赏。

  看大伙儿兴致不减,又都在.

  杨建国也来了兴致,吆喝道:“趁着大伙儿都在,咱一块儿拍张合影咋样?”

  李耀国一拍大腿,“这好啊!”

  “建国,回头照片给我洗张,多钱我给。”

  李耀国这么一说,立马有人接上了:“给我也来一张。”

  “我也来一张,回头放家里存着。”

  “我也要,我也要。”

  群情激昂,大伙儿都想要张洗好的合影,放在家里摆着。

  既光荣,又有纪念意义,好事儿啊!

  “行,那咱先照相。”

  杨建国拿起相机,说:“拍完了,我把人数登记好去洗,拿照片再说钱。”

  “杨师傅,人手一张就成了,这谁还能不要的?”有人吆喝了句。

  杨建国笑着说:“咱这纯属自愿,可不带强迫的,完了自己到我这说。”

  道德绑架这可不行,事儿不大,心里也得有疙瘩。

  虽说洗张照片要不了几个钱,可一毛两毛的,这时候它也值钱啊!

  让人都往中间走,到工作台附近。

  前面的集体蹲下,后面第二排站着,最后一排直接上台子。

  都站好了,大伙儿看着杨建国说:“杨师傅,那你咋办?”

  杨建国笑了笑,说“我这没事,以后还有的是机会。”

  说是这么说,大伙儿可不乐意。

  张潮立马就跑过来,要跟他换换,秦淮如也表示可以替他拍照。

  最后,还是李耀国叫了声“华子,去外面请个人来,帮咱一块儿拍一张。”

  “这也算是咱特种车间的全家福了,少个人哪能?”

  华子应了声儿,立马跑去找人了。

  没一会儿,门口随便拉了个过路的工友进来,“师傅,这是马师傅,我跟人说了情况,人愿意帮忙。”

  “谢谢马师傅了,麻烦您帮忙给照好点。”

  马师傅笑了笑,说:“那肯定的,杨师傅,您教教我?”

  杨建国让人刚站队时,摸索了点门道。

  胶卷得从下面,找着卡扣拉手,给里面内…槽全拉出来,才能把它装进去。

  完事扣上和好,下面的转扭可以调节档位。

  转镜头前面的环,用来调光圈。

  相机右侧面的红色扳手,向下按就是快门。

  马师傅听的一脸懵,苦笑:“得,您还是调好了给我,我就按那快门就成。”

  这什么调来调去的,听着就头大。

  再说,这么个稀罕玩意儿。

  万一不小心给碰坏了,他怎么跟人交代。

  帮忙按下快门,把人照全乎得了。

  咱也别想着,趁这机会也过把摄像师的瘾,摆弄摆弄那器件儿了。

  杨建国跟他交代清楚,就上前去。

  “来来,都让点地方,让建国站这。”第二排中间,给他让出一位置。

  众星捧月,马师傅吆喝着“瞧好了”按下快门。

  咔嚓!

  画面定格,一张张喜笑颜开的容颜永远锁定在这奋斗的年代。

  相机也看了,照也拍了。

  吃了中午饭,杨建国把车间里的师傅们聚在一起。

  “咱往后的方向,是精密制造。”

  “目前暂时呢!不会有啥任务,要的是前期的学习和积累。”

  “最近我整理了一些资料,也把自己的相关知识和感悟都记下来。”

  “回头给大伙儿发到手里,好好看看。”

  “另外,往后下午抽出两个小时进行讨论会,谁有什么想法,意见,都可以在会上提出来,咱们集中讨论,争取早日……”

  杨建国先把调子,给车间定下来。

  往后的大方向,时间上的安排,师傅们需要调整、学习的方面也都着重点明。

  精密制造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前沿。

  未来谁掌握更为先进的技术,谁就能在国…际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为什么灯塔总能耀武扬威,小…鬼子弹丸之地,也能被誉为科技强国。

  就是对方在精密制造上,走在世界的前沿。

  芯片那事儿,不就是最好的表现吗?

  要是精密制造达标,何至于让人卡脖子,随意拿捏。

  最后,被逼的无奈调整业务方向。

  如今,上头提前布局精密制造,让知晓‘未来的’杨建国喜出望外。

  有了提前二三十年的沉淀及实践,未来改开春风到,经济、人才,全面腾飞时。

  这些前期的积累,将爆发出怎样强大的力量,让我们拭目以待。

  但他相信,那时所有人都会被惊掉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