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265章

作者:从前慢

  “今儿啊,不说什么废话,先讲一讲我走后的工作安排。”

  “李耀国接替车间主任的位置,张潮,我这大徒弟接了我的班,担任技术组长。”

  都是自己人,一句就听明白了。

  以后车间张潮说了算,李耀国还是担任他的二把手,车间里的大管家。

  就像他说的,两朝元老,辅佐‘新主。’

  技术组长,才是车间里真正当家的。

  所有的工作安排,汇报。

  工人师傅们的利益及权利,全都要靠他去维护和争取。

  杨建国在的时候,车间是备受重视。

  说白了。

  那就是四九城,乃至整个系统里的超级明星。

  红星轧钢厂,这名字一年能传好几遍。

  往后,张潮……

  说他赶超还有点早了,能不能拿的住这份权利与荣耀,维持他师傅创下的局势。

  师傅们有点没底,担心着呢!

  涉及自身切实利益,张口就说“放心”虚了。

  担心是必然的,这是人对于变化的本能应对。

  只要张潮好好干,让师傅们看到他的能力,余下的好事就会接踵而来。

  “这班儿我是传给你了,能不能接得住,就得看你自个儿的表现。”

  握住张潮的手,杨建国语重心长的交代着。

  一旁的秦淮如和李爱国安静等着,对于这事儿没任何态度。

  本就该是大师兄接班,他们仨就数张潮技术最好,为人活道又带着几分固执与坚持。

  实话说,李爱国觉着大师兄跟师傅特别像。

  都是那种深藏不露,看起来人特好。

  可等他一认真,连求饶的机会都不会给。

  所以,他对大师兄是心悦诚服。

  至于秦淮如这个贰师姐,应该也没啥意见。

  毕竟,大师兄的能力跟技术在那摆着。

  没人能比他更优秀了,往日里对她跟自己也是多加照顾。

  这会儿,肯定也在为他高兴。

  事实秦淮如是在为他感到高兴,可也有苦恼。

  自己如今的学习进度是越来越慢,进步也成了原地踏步。

  凭自己尽力去学,只能保证不退步。

  杨建国在,还有人给她解疑答疑。

  往日里在家也能给她开开小灶,比方说给她一些自己的笔记。

  或是给她出点难题,让秦淮如来解答。

  往后,这种日子怕是不多了。

  看仨人兴致都k不高,杨建国笑道:“别搞得这么严肃,我是升职,又不是退休。”

  让他这一点,仨人才想起还没恭喜师傅。

  “师傅,恭喜你高升。”

  “祝师傅往后节节高升,平步青云。”

  “师傅,一切顺利,恭喜你。”

  削了李爱国一脑袋,杨建国笑骂:“我是去工作,又不是当官,还节节高升,平步青云。”

  “亏你还是个高中生,会不会用词?”

  仨人咧嘴直笑,冲散了离别的气氛。

  杨建国沉吟思索,片刻后问道:“有谁打算考大学吗?”

  这事儿其实不该现在问。

  要是张潮趁机说自己想考,杨建国还能阻拦人进步?

  可他的性子就这样,要是张潮真有这打算,车间他可以另行安排。

  无非是多花些时间跟工夫,两头来回跑着把人带出师,再全身心投入新工作。

  不过,张潮的回答是笃定的:“不考了,做个钢铁工人挺好的。”

  有些内幕他也听说了,知晓其中的来龙去脉。

  这批大学生,是要得到重用的。

  甚至有人能一步登天,直接进皇城,挨着中枢工作。

  这是多好的机会,可张潮不稀罕。

  汝之甘露,吾之砒霜。

  不是每个人都想当官的,杨建国就不想,可他已经上了台。

  这戏不管结果如何,都得给它唱好了。

  下午铃响了。

  大伙儿收拾往外走,外头张钰进来说:“杨师傅,食堂的何师傅找您。”

  杨建国有些疑问,傻柱这时候找他干啥?

  他能想到的可能只有壹种,再看大伙儿离开时略显匆忙的脚步。

  这是要给他来个惊喜吗?!

  真相也正如他所想的,老杨给他办的离别宴。

  就摆在他成长、工作,为之奋斗过的‘娘家。”.

第二百七十一章 书海,返乡音讯

  大食堂,雷鸣般的掌声络绎不绝。

  在众人起哄的欢呼跟吆喝声中,杨建国向前往中间一站.

  “大伙儿静一静。”抬手向下虚压,现场逐渐安静下来。

  一张张喜悦的笑脸,热情洋溢。

  让杨建国想起过往的一幕幕,十年间的相互帮扶,团结与共。

  无论是什么,他们都闯过来了!

  看了眼脚边的椅子,杨建国踩着站在上面,没说话。

  面带浅笑的向着前方弯腰,九十度鞠躬。

  “杨师傅,你这是干啥?”

  “杨师傅……”

  “建国,你这干啥呢!”

  大伙儿让他这一鞠躬,给整的有点懵了。

  摆摆手,杨建国转了三次,朝着大伙儿都鞠了一躬。

  这才重新直起腰,面带笑容的说:“建国在这,谢谢大家十多年的关照。”

  “希望我走了以后,轧钢厂还是积极向上,团结一心,不怕困难,勇于挑战,敢于攀登高峰的铁人队伍。”

  杨建国的发言很短暂,就说了这么几句,人就下了长条凳。

  可这场欢送会才刚起个头,大伙儿坐在桌前,上面摆着热腾腾的一锅乱炖。

  肉、白菜梆子、粉条、土豆,还有些叫不上名字的绿菜。

  香就完事了!

  一边吃着,一边伸头往杨建国坐的方向瞅,听他挨个的指点交流。

  有些话是老生常谈,有些却是头回讲。

  像铆工的一些技术要领,他是如何提升自己的焊工技术。

  又是如何做到闲暇的时间里,观察别的师傅的操作来进行学习,对比,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技术的。

  脑子里闪过无数信号,可低头一看自个儿那双手。

  得,废了!

  “这就叫天赋异禀了,一般人……”几个老师傅坐那,听的是直摇头。

  说起容易,道理也都懂。

  可等你一上手的时候,就知道要做到他说的那些得有多难。

  这人与人之间啊,有些差距是抹不平的。

  连着吃了两大碗乱炖,讲的是嗓子冒烟,杨建国这才说道:“时间也不早了,咱今天就到这儿。”

  “往后有时间,我还会来看大伙儿的,说不定还得请大伙儿帮忙啊,哈哈……”

  “杨师傅,只要您说,咱没二话的。”

  “对,只要是您交代的,没二话。”

  “就是这么说……”

  “没错!”

  “好,先谢谢大伙儿了,回吧,都回吧!”

  杨建国起身向着大伙儿抱拳晃了晃,目送着师傅们离开食堂。

  等人都走完,身边就剩徒弟这么几个。

  杨建国才有些疲惫的坐下,“你们仨还留着干嘛?”

  张潮向秦淮茹和李爱国看了看,笑着说:“师傅,以后不在一块儿工作了,咱今天是不是喝点?”

  杨建国指着他笑骂,道:“你小子,想蹭吃蹭喝直说。”

  “嘿嘿,今儿就想蹭您一顿,怕以后没机会了。”张潮挠头直说没一点客气的。

  “行,走吧,到我那给你们整俩硬菜。”杨建国一招手,带着徒弟们往外走。

  后厨里正收拾的傻柱探头喊道:“诶,建国你等等。”

  跑上前,傻柱咧嘴笑道:“这是到外头吃,还是回家呢?”

  “咋,你也要蹭饭?”杨建国啼笑皆非。

  傻柱耿直点头,道:“有好的,哪有不吃的道理?”

  “成成成,都到我那去吧,今儿亲自给你们露一手。”

  壹个是赶,壹群也是赶,杨建国全都答应了。

  等到了大院儿,前前后后来了张潮兄妹,秦淮茹带俩闺女,李爱国,傻柱一家子。

  算上杨建国一家四口,主屋里那叫一热闹。

  大人们一块儿忙活准备,孩子们则干啥的都有,大的看小的,追逐撒欢,吵吵嚷嚷个没完。

  瞧了眼围着桌子不停绕圈撒欢的小壮,冉秋叶扭头喊道:“大壮,看着你弟,别让他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