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283章

作者:从前慢

  听见杨建国的自我调侃,俩人还真不好再劝:“那咱们就意思意思,一块儿干一杯,啊!”

  有厂长开口,大伙儿当然没什么意见。

  唯一有意见的卢主任,向厂长使了颜色,也被他全然无视。

  杨工话都说到这了,还要强劝不是惹人不快?

  再说,他虽是从上面下来的干部,可又不是主管部门,只是独立项目的负责人。

  不是非得表现的要巴结他,大小我也是个厂长,不要面子的啦?

  卢主任有心提醒,可又不能当面儿说白了。

  最后,也只能放弃自己那点小心思,先把人陪好了再说。

  “杨工,不知道你之前是在哪儿工作的?”

  “红星,红星轧钢厂该听过吧!”

  厂长跟卢主任面面相觑,红星轧钢厂,那可太听过了。

  等等,杨建国,又是在红星轧钢厂工作的。

  “你是全国模范工人代表,红星轧钢厂下属,特种车间的杨建国同志?”

  厂长惊讶起身,看他的眼神像是在看怪物。

  “对,是我。”杨建国陪着起身,笑呵呵说:“别这么惊讶,我也跟你们一样嘛!”

  卢主任等陪同人员,这会儿也都起立了。

  听见他这么说,卢主任苦笑说道:“杨工,不,杨师傅,您可别抬举我们了。”

  “我们可不敢跟您比,这全国才有几个模范工人代表,那可是工人的最高荣誉。”

  卢主任自嘲摇头,说:“没想到我也能见到模范工人代表本人了。”

  这一年,喝酒闲谈的资本有了。

  “卢主任说的没错,杨师傅,欢迎你到我们机械厂来参观指导,要多提宝贵意见啦!”

  被厂长两手抓住的杨建国无奈笑道:“厂长,咱们还是先坐下说吧!”

  “啊,对,对,请坐。”先请他入座,厂长才抬手虚压的说:“都坐,都坐。”

  “杨师傅,跟我们讲一讲你在轧钢厂的工作啦,我们都很感兴趣的。”

  “对,杨师傅,讲一讲啦!”

  “一定要给我们学习的机会啦,大家说对不对啦?”

  看众人情绪被调动起来,就要起哄。

  杨建国也不扭捏,点头道:“好,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工作上的经历与故事。”

  一顿饭,成了杨建国的个人故事会。

  那些曾经的重要任务,承受的压力,在何种环境下突破自我,创造奇迹。

  车间里的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精伸。

  这些杨建国是说的明明白白,言语间更是用‘我们’代替‘我’的形容。

  所有的功劳,都是大家集体的努力成果。

  注意到这点的人,对他更是心悦诚服。

  怪不得人能去大礼堂,接受导员的接见与亲自授勋,光是在做人这点上就超出常人太多。

  “现在,我正在筹备精密研究院的组建,这次来也是想看一看这里的基础。”

  “自动化作业的普及程度,优势与不足,行业的技术发展到了哪一步。”

  “要发展,就不能受制于人,要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我们在这上面吃的亏不少,老大哥说撤就撤,啊,就是眼前的教训嘛!”

  “所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众人认真聆听,对他所说的充满认同。

  “杨师傅说的没错,我们厂虽然没有国外的机器设备,可总厂就有两台进口的自动车床。”

  “上回出了问题,人硬是拖了俩月才来修,一修又是快俩月,前前后后四个月搭进去。”

  “最后,就是那么个小齿轮出了故障,可我们就是找不出问题,看的大伙儿真他娘憋屈。”

  卢主任歪着头,气恼道:“何止憋屈,可又能怎么样内,就算找出问题也解决不了。”

  那么壹个小小的齿轮,摆在他们面前就是天大的难题。

  没有相应的制造水平,人家就是把问题指给你,你能解决吗?

  不能,那就边儿凉快去。

  明知拖你四个月又能怎么样,随便找个理由就把你嘴堵上了。

  制造零件需要时间,本土运来也需要时间。

  态度不好,中途再遇上点意外耽搁十天半月怎么的。

  不爽——咬我啊!

  “杨师傅,听说最近上面正跟老外商量,要有一批专家来教咱们技术,是真的吗?”

  这事儿杨建国也听说了,上面正在积极推动。

  没意外的话,接下来的蜜月期会来不少专家,带着各项技术展开合作。

  技术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这次的合作为后续的发展打好了基础与标准。

  工业化不差分毫的严苛标准,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

  在这点上,倒确实要感谢老外的鞭策。

  让工作的作风从‘粗暴’转变为‘精准,’进一步为工业的腾飞打下夯实基础.

第二百九十三章 挖角,当家的你辛苦了

  标准化,是工业的基础和里程碑。

  只有具备了标准化,才能推动工业的大力发展与飞速提升。

  “我觉着咱们老师傅的手艺也挺好的,不也造出了飞机大炮,导弹坦克吗?”

  看向提反驳意见的人,杨建国率先想到的就是‘壹声儿键来屠四方。’.

  就是要斗争,管你说啥,淦就完了。

  工业标准化是将复杂的技术变简单了,推动生产效率与质量,降低门槛与产业化。

  是,老师傅的手艺没得挑。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放眼全球那也是顶尖的稀缺人才。

  可你培养壹个老师傅要多久,成功的几率又是多少?

  几十年磨出一两个来,那都算是好的。

  还得有足够的资本及底蕴,撑得起培养所需的损耗与投入。

  红星这样的万人的大厂,六级工就是宝贝了。

  可想而知培养一名高级工人,是多么的不易,无论对谁来说。

  想追赶就得吸取人家的优势,把它变成自己的强项。

  手工业不能放松,标准机械化也要狠抓。

  至于那些被淘汰的技艺,虽然可惜,但只能说时代已经不再需要它的存在。

  数千年来,消失的技艺、知识还少吗?

  没有了,都觉着可惜。

  可真还在的,却是只字不提。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是其被淘汰的唯一真相。

  一顿酒喝下来,杨建国浅尝即止,倒是机械厂的陪同人员没少喝。

  该看的也看了,该吃也吃了。

  等出了食堂,杨建国就出言告辞:“霍师傅,有机会到帝都可一定得告诉我。”

  “好。”霍师傅不在意的笑了笑,他这辈子怕是没这个机会了。

  可有时候,命运总是会很奇妙。

  离开北江机械厂的杨建国,从砖头包里取出一份名单。

  然后,在北江机械厂的名字后面写下‘1’的标注。

  回头再瞧眼红火的厂区,杨建国也只能在心里说声‘抱歉。’

  心底有亏欠,挖起人来却是一点也不手软的。

  机械厂唯一的八级工,就这么让杨建国给盯上了。

  不过,他也不是白挖人。

  要走了霍师傅,再给你机械厂调个人下来,肯定不会耽误工作进度。

  八级工和八级工,也是有差别的。

  有人是长年累月,不动脑子靠资源硬磨堆上去的。

  有些人则是靠思考,带着脑子把技术学活了。

  霍师傅就属于后者,把技术学活了。

  这正是他所需要的人才。

  没错,他这趟不仅是带媳妇儿跟孩子到南方游玩,顺便考察各地的工厂、单位。

  还有一点就是‘挑兵挑将,’给正在筹建的精密工程研究院填补人才。

  想到自己带家人来南方逛一趟,还要兼职完成这么多事。

  杨建国自嘲摇头,道:“杨建国,你可真够可以的。”

  “你可真够可以的。”宾馆屋里,英子嗔怒白了他一眼,道:“说吧,这趟南下主要是为了工作对吧!”

  “说啥呢?”杨建国咧嘴否认,坚决不同意她的批评。

  自己最多算是身兼数职,忙碌了些。

  哪有什么主次之分,这个‘主要’的定义他不认可。

  听见这壹番强词狡辩,英子都让他气笑了。

  可她自个儿明白,建国已经尽力了。

  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来兼顾家庭,在这个时候已是极为难得可贵的表现。

  工作期间,能挂念自个儿,念着孩子。

  对英子来说就是幸福。

  光是这趟南方之旅,她都不知成了多少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厂里那些个小姑娘,大姐羡慕的眼都红了。

  知足了!

  “好了,知道你辛苦。”上前站在身后,英子把手搭在他肩头轻巧按压着说:“你只管忙你的,孩子交给我了。”

  杨建国回头轻笑:“放心,我每天指定抽出几小时陪你们逛逛。”

  “嗯,先紧着工作,不忙了咱再一块儿。”

  “忙了,我带他俩逛也一样。”

  把手搭在她的手背上,杨建国暖心的说:“辛苦你了。”

  英子摇摇头,眼眸如水的说:“这话该我说才对,你在这工作不都是为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