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293章

作者:从前慢

  呲溜~

  真正瞧见这些电子元器件,杨建国直流哈喇子。

  奶奶的,这些个玩意它可真香!

  还有那台崭新的‘电解抛光机,’杨建国走上前摸着表面的金属板材,直说“好啊,这个好啊!”

  瞧见他那样儿,大领导开怀大笑,娄晓娥也是啼笑皆非。

  看来,自己这礼物是送到心坎上了。

  “有了这些,研究室的底子算是搭起了。”等了这么久,总算可以投入工作了。

  这些时间除了南下,虽说也没歇着。

  可在杨建国看来,那都是瞎忙,成天竟捣鼓些纸面上的数据。

  一点都落不到实处,心里那叫壹个急。

  现在好了,架子有了先做基础的,其余以后再慢慢添置。

  现在的‘精密工程研究院’就跟那刚结婚的两口子一样儿。

  家里物件不多,可咱心气儿足,劲儿往一块使。

  暂时穷没关系,早晚有天大大小小的物件咱都得给它添置齐咯!

  “首长,主任。”让吴梅去叫的向少东来了,一眼就瞧见前面的机器。

  这边还跟人打招呼呢!

  脚底下就不受控制的上去了,瞅着那些个包好还没拆封的风嘴。

  几台谷碾子大的风机,还有旁边搁的两台‘抛光机。’

  伸手想摸,可快够着的时候又给缩回来了。

  那副想又怕的样儿,比他之前还没出息:“想摸就摸,摸下又不会坏。”

  听他这么说,向少东这才小心翼翼的把手搭在面板上。

  凉,滑溜溜的……

  可手指刚碰着,向少东就跟让火点了一样。

  瞳孔晃动,面颊泛红,搭在机器上的手指都在颤巍。

  “好,好啊!”向少东悸动的不能自己。

  多少年,有多少年没见着这些个精密构造的仪器了。

  这在向少东的眼里,那比金山、银山还要靓。

  “好了。”杨建国上前拍了拍他的肩头,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大伙儿,真的是穷怕了。

  穷啊,就得挨欺负,看人脸。

  为啥受了委屈咱还能一门心思的搞生产,搞发展。

  不单是情怀!

  里头有些感触不是身处这个时代,亲眼所见,亲身经历。

  想感同身受太难,太难了。

  “放心,我现在就跟着过去,保证把这些设备看好了。”

  听他这么一说,杨建国还想劝两句,让他别直接住里面儿了。

  可瞧见他眼里的认真,杨建国张张嘴,哑然失笑的用力按了按他的肩头。

  啥也没说,让人走了。

  这会儿再劝也没啥用,让他自个儿冷静冷静得了。

  等把人和设备送走了,大领导这边也要到下面儿去开会。

  为了接待娄晓娥,他可是把时间一压再压。

  原本就很紧张的时间,现在变的更紧迫了。

  大领导带着秘书和司机走了,单位楼下的空地前只剩杨建国跟娄晓娥。

  瞧了眼她没走的意思,杨建国笑道:“请你到办公室喝杯茶,咱们的大功臣。”

  “好,只要杨主任不嫌我麻烦就好了。”娄晓娥笑呵呵的说了句。

  杨建国正色道:“那哪儿能,这趟你是功不可没。”

  到了办公室,杨建国把门敞着:“吴梅,泡两杯茶来,拿我那好茶叶。”

  “好的,主任。”吴梅进来拿杯子和茶叶,娄晓娥也在打量他的办公室。

  昨儿个吃完了饭,时间也不早。

  大领导安排车给她送走,俩人也没怎么说话。

  今儿个,娄晓娥可是赞了一肚子的话要说。

  可真正坐在这,面对杨建国本人,她心里那些个话又哑火了。

  “这些年在江岛,不容易吧?”

  瞧见她复杂的神色,杨建国将话题转到她这些年的经历上。

  自己这没啥好说的,无非就是踏踏实实过日子。

  倒是娄晓娥这些年的经历,怕是很精彩。

  别小瞧了风淋室里的风嘴,搁现在那是正儿八经的高精密工艺。

  寻常可搞不来,就是有门路也得经过多道审查,得到专职部门批准才能出。

  娄晓娥能搞来这个,是他远远想不到的。

  不过,再一想到系统的介入。

  杨建国心里大致就有底了,对系统的期待又多了些。

  他已经想好了,回头把喷嘴少装一组拿来仿……

  咳咳,研究研究。

  咱这人没啥优点,就一点儿。

  勤奋好学,这没毛病吧?

  听他提到这个,娄晓娥打开话匣子:“刚过去人生地不熟的,是有些不适应。”

  “但慢慢的站稳脚跟,加上父亲多年的布局,倒也顺利融入当地的商界,生活上越来越好。”

  提到这个的娄晓娥愣了愣,反问道:“你呢,这些年过的还好吗?”

  “好啊,你不瞧见了吗?”

  杨建国张开双臂,笑道:“我这有啥不好的,认真工作,踏实生活,夫妻和谐,孩子听话孝顺。”

  “怎么说。”杨建国想了下,道:“这辈子也算是圆满了。”

  听见他这话,娄晓娥忍俊不禁:“这就圆满了?”

  表面在笑,可为啥心里充满苦涩。

  圆满,他对自己的生活就这么的满足吗?!

  “可不咋地。”杨建国随口回了句,略微停顿:“要说还有什么愿望,早点把研究院的班子搭好,投入使用吧!”

  踏踏实实的诉求,正是杨建国心中所想。

  那些高大上的口号,是在必要的场合激励用的。

  如今真正需要的,还是脚踏实地的实干家。

  “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吗?”娄晓娥也想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要不是这样的话,她何必非要冒着风险在这个局势不明的时候回来。

  她不否认其中有部分原因,是为了杨建国。

  但想为家里贡献的心,也是真诚的。

  娄家在江岛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否则,也不可能‘轻易’搞来那些设备。

  只要是杨建国开口,能办到的她一定会做。

  听她提到这茬,杨建国倒是觉着该找大领导来。

  仨人一块儿开个小会,谈谈他心里的某些想法是否能付诸实际.

第三百零七章 娄家的机会,坦白从宽

  “公私合营,在江岛办公司,能通过吗?”

  听完他的想法,娄晓娥很是诧异。

  “有什么不能通过的,外界看来你是独立公司就是了。”

  “等条件允许了,内陆和江岛通商以后,多个股东算得了什么?”

  杨建国语气笃定自然,那是因为他有先知先觉。

  从这些年的经历来看,重大事件与他前世所在大致相仿。

  这就说明,江岛依然会在97回归。

  后期两地间也会逐渐放开贸易,大批的江岛老板会在利益诱惑下涌入内陆.

  而内陆乘上春风,得以迅速起家的大老板们去江岛投资,很奇怪吗?

  “建国,你说会开放。”娄晓娥向外看了看,仿佛生怕有人跳出来。

  眼瞅走廊里没什么动静,她才探身压低声儿问:“能是真的吗?”

  杨建国点头道:“是真的,不过这事儿你自己知道就行,暂时不易往外传。”

  “诶,我明白。”娄晓娥忙点头应下。

  考虑到以后双方会有合作,杨建国也想借娄家的手达成一些目的。

  杨建国认为有必要,让娄家的权势再上一层楼。

  “南边,去多看看,多听一听,魔都也是可以去的。”

  “至于这四九城,近一两年还是少掺和的好。”

  杨建国给她的意见是中肯的,同时也不能说是单纯的利用。

  大家互惠互利,娄家有了他的支持和点拨,发展自是不可同日。

  而他也可以借着娄家这只手,将一些无法拿到的设备与原料运到国内投入使用。

  想要实现赶超,光有技术是不行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家卡着你的喉咙不给你米,再能耐有什么用。

  以娄家之前的能耐和人脉,开饭店?

  纯属大材小用!

  可能是赚到钱,可也只赚到钱。

  按照他的计划来做,就不只是赚钱那么简单。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具体该怎么做,还是要和大领导谈一谈,再见见娄父。

  娄家的事,还是他说了算。

  用江岛的话来讲,他才是话事人嘛!

  完成交接,中午开饭前娄晓娥邀请他一起吃饭。

  杨建国委婉拒绝,说道:“食堂就挺好的,我在这吃可以了,下午还有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