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318章

作者:从前慢

  不就当初人喜欢过自个儿,朋友都没谈。

  再仔细一想,现在这个形式。

  于海棠的年纪,结了婚,生孩子耽搁几年,也没什么上升空间。

  所以,她这是踏踏实实要过日子?

  要真是这么个心思,这门亲到也是好事儿。

  男欢女爱,你情我愿的。

  只要爱国人自个儿愿意,旁人干预多了只会让人嫌烦。

  看自个儿男人没说啥,英子提起的心也放下了。

  这事儿赶事儿的,太急。

  她也是这趟回来才知道,俩弟弟都谈对象了。

  这不前脚建国回来,还没歇口气,后脚俩人跟着就回来了。

  让她想说都没来及,好在自个儿男人沉稳,也不是多嘴的人。

  要不,爹妈得多尴尬啊!

  事儿是什么都没有,但说起来总觉着怪怪的。

  这爱国也是,怎么就跟她看对眼了。

  一大家子到齐,等老丈人回来,这席也摆开了。

  八个菜,四荤四素,完了还整了瓶汾酒。

  给大伙儿都倒上,老丈人也添了一杯。

  “咱先干壹个。”没啥多余的话,一家人平平安安,囫囵个坐在这就是好的。

  干了一杯,大伙儿动起筷子。

  今儿准儿媳上门,不得多加照顾。

  英妈,英子那是壹个劲儿给加菜,嘘寒问暖的就怕人吃不好。

  杨建国则负责给媳妇儿加菜,自个儿再吃个饱就成。

  至于俩小的,搁小桌上吃的欢快。

  他姥爷还专程给带了果汁回来,俩人今儿是有口福了。

  “建国,俩孩子什么时候走?”女人招呼,英子爸则问起外孙、孙女出国的事。

  他这心里头赞同是赞同,可也不放心。

  去学人家的先进理念,知识和技术,这没错。

  可毕竟是在人家地盘上,这要是在四九城被欺负了,老爷子立马抄家伙就跟人干。

  可在鹰家,他就是想帮外孙、外孙女出头,也是鞭长莫及,有心无力啊!

  “八月初就走,申请批下来了,其余的也都准备差不多了。”

  杨建国这边该准备的,最麻烦的都解决了。

  下面儿就是盖几个章,完事把钱给准备好了。

  至于到了那边,大使会派人负责接待和安排,确保他俩顺利入学。

  “好,有大使照应还成,我还当就俩孩子。”英子爸可算轻松了。

  这只要有咱自家人照顾,那指定不能出乱子。

  不被人平白欺负了,就是好事。

  至于咱这孩子,那都是好孩子,不能欺负别人,惹事生非的。

  “姐夫,国外到底啥样啊?”李爱国伸长脖子好奇直问。

  杨建国还没开口,李爱民就说了:“哥,姐夫哪儿能知道,他又没出过国。”

  “等下回志远跟志怡回来,你问他俩还成。”

  李爱民扭头朝小桌吆喝道:“志远,到了外面你可老实点,别给你爹带个洋婆子回来!”

  杨致远瞧了大舅一眼,看向他爹问:“不行吗?”

  瞧他还认真了,英子抢先问道:“你还真想带个洋媳妇儿回来啊?”

  杨致远说:“没这打算,但也有可能,未来的事谁知道?”

  “行,怎么不行,只要人好,哪的人都成。”杨建国直言不讳。

  洋婆子也没啥毛病,哪里都有善良的人。

  只要心善,人好,婚姻是他个人的自由。

  何况,看惯了亚洲人,还真未必能欣赏得了洋婆子那款的.

第三百三十七章 懂事,高工资,儿行母担忧

  儿子会不会给自己找个洋婆子儿媳回来,那些都是后话了。

  热热闹闹的吃了个全家团圆饭,杨建国跟英子骑着车,各带一孩子回去了。

  半道上,英子就跟他说起李爱国的事儿。

  这年头,能娱乐的就那么几样,电影院,公园。

  偶尔有组织举办的晚会、大联谊活动,就是年轻男女们谈对象、拍婆子的最佳场合。

  不过,李爱国跟于海棠不是在单位的联谊会上看对眼的。

  而是外出在电影院儿里恰巧碰上,不知怎么俩人就走一块儿了。

  “爱国也没说,就说遇上了,俩人慢慢了解就这么谈上了。”.

  “好事儿,只要爱国自个儿乐意就成。”

  英子点头道:“家里也是这意思,他这年纪也老大不小了,再耽搁下去,条件再好也没得挑了。”

  “那倒是。”杨建国点头赞同,随后问道:“那咱是不是要有点表示?”

  英子好笑道:“我问过了,爸妈让咱什么也不用管,该给的份子给上就成。”

  英子刚知道这事儿,就跟爸妈提了。

  要是有什么需要的,尽管跟自个儿说。

  她这些年也攒了些钱,先借给爱国跟爱民也不碍事。

  这俩人工资虽然不低,可俩人开销也不小。

  往日里应酬啥的,也都没少花。

  这要把婚礼办漂亮点,怕是得掏空了家底。

  可英子妈直接说了,啥事都不需要她操心,有多大本事办多大事儿。

  家里头也会给他添置些,其余的得靠他俩自个儿折腾去。

  那大男人,要是啥事儿都指着家里算怎么回事儿?

  “爱国跟爱民咋说的?”杨建国又问了嘴。

  “说我爹提前打过招呼了,谁要敢跟咱俩伸手,腿打折。”

  瞧见英子哭笑不得又感动的样子,杨建国也是感慨万千。

  自个儿到底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才能遇上这样的媳妇儿和娘家。

  “成,那咱就出人,房子收拾咋样了?”

  “说是正捯饬呢!回头抽时间,我过去瞧瞧。”

  “对,有啥咱自个儿能做的你跟我说。”

  这年头结婚过日子,不是啥都要上供销社买。

  正常来说,找邻里有手艺的师傅来打造家具,翻新屋子能省好大一笔钱。

  杨建国当初全都是从供销社买,一来是自个儿有。二来爹娘去了,好些关系就断了。

  邻里也没个乐意帮衬他的,这才会一气儿全买回来。

  如今,都不用杨建国开口,他只要有那么个意思。

  有的是人乐意给他搭把手,甭管是修房子,还是打家具,指定都给你拾掇的漂漂亮亮的。

  “这个成,回屋我给打电话说声儿。”

  到家把车停好,志怡头个冲向主屋,开了锁跳上床舒服的打了个滚。

  然后,捡起旁边隔着的书趴在床上。

  两只脚丫冲天翘着,一甩一甩的沉浸在故事里。

  英子也前脚走着,回屋给家打电话去了。

  供销社大院儿前的商店有电话,打过去跟人说一声儿。

  门口有大院儿里的人过,顺道带句话。

  他爹再到商店照着留下的号码给打过来,寻常人家都这样……

  私人电话,那可太稀罕了!

  把车锁好,杨建国瞧见儿子志远还站在一边儿,问:“咋,有啥事?”

  自个儿的儿子,什么德行他能不知道?

  要不是有事儿,他不能等在这。

  “爸,我跟小妹不用带太多钱,到那边我俩可以自己打工。”

  杨建国有点意外的问:“咋,谁说啥了?”

  志远摇摇头,没吱声。

  可看他那样儿,指定是听人说啥了。

  “没人说,我是担心家里没钱。”杨致远特意强调。

  当爹的了解儿子,反过来也是一样儿。

  这孩子担心他爹乱想,干脆挑明了说。

  “害,我跟你妈在家能花几个钱,再说你爹工资高着呢!”

  杨建国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他现在的工资是真够高的。

  先是技术补贴,一月就有80多块。

  担任精密工程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工资是201块,龙芯总经理的薪资是236块。

  拢共加起来,他这一月就能赚517块钱。

  这还没算其余的补助和紧贴,算上的话得有600块了。

  79年,他这个工资可比领导还要高。

  要不是杨建国本事过硬,荣誉加身,又有领导的青睐及信任。

  做出的贡献多不胜数,让人挑不出毛病。

  就光这个工资,他就要遭到无数批评与刁难,说不准还成了祸端。

  这也是杨建国升职以后,从来不提工资的原因。

  谁问了,只说“涨了,”涨多少那就不是他该关心的。

  杨建国不说,谁还能逼他不成?

  “爸爸,你现在的工资这么高吗?”得知杨建国真实工资,志怡立马兴奋了。

  那给自己多点零花钱,去买些漂亮的头绳总可以吧?

  “乱花钱,你没有头绳吗?”英子横了她一眼,说:“该花的咱不怕,不该花的一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