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371章

作者:从前慢

  提到儿子,李爱国也坐不住了,“那行,我先回去了,看看老婆孩子我就回去。”

  杨建国没劝他多待,他也待不了。

  改制正在紧要关头,等市场的反馈回来,行不行,该怎么调整,后面的调子怎么往下走。

  这些都要他这个主事人在场,要不有人乱折腾一通。

  把他好不容易打好的局面给破坏了,错过了最佳时机,到时候会成个什么样子谁也拿不准。

  铃铃~

  “你好,这里是改制办杨主任办公室……好的,请稍等。”

  “领导,江岛来的电话,说是娄小姐。”

  “接进来。”杨建国顺手关门,翻身坐在办公桌前拿起电话:“喂~”.

第四百零六章 江岛安全,钱帛动人心

  “杨大领导,最近是不是忙的脚不沾地,连睡觉都得抽时间啊?”

  “哪里,忙是忙了点,身体还是要的。”

  “……我还以为你也会逞能,不服老呢!”

  “哈哈哈,我在你心里就是这么个印象,逞能?”

  “不是~”娄晓娥想要解释,可想想收住转移话题:“我二叔找你了。”

  “嗯,找了,看样子你在娄家的日子不太好过。”

  杨建国不用细说,娄晓娥都能猜到两人谈话的细节内容.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这世上,想活着都不轻松。”

  杨建国无声点头,道:“是这个理儿。”

  “怎么样,还能撑得住吗?”杨建国追问了句。

  “就是每天被烦的有点头疼,他们也找不出别的法子了。”

  娄晓娥对这些繁琐的唠叨,已经快要免疫了。

  再怎么让人心烦的事,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适应了。

  何况,她也不是逆来顺受的性子。

  空闲的时候也就算了,要是在她忙的时候也来。

  门口花了大价钱雇来的保镖,又不是为了耍帅的。

  “还雇保镖了?”杨建国有些意外,问:“那几个人没用上吗?”

  “用上了。”娄晓娥笑道:“我成立了一家保全公司,那几个师傅让我送去做教官了,我顾得就是自家公司的保镖。”

  因为和铁夫人的会谈,等于是为江岛的回归定了调子。

  让江岛的局势变的越来越复杂,职权管理人员的心态也变了。

  大多数人开始考虑自身的利益,更有人安于享乐。

  反正过些年就不是自己的了,那么拼命干什么?

  何况,现在又没钱捞了。

  拼命不仅没钱拿,还要被矮骡子骂,做什么都要讲规矩,搞不好被投诉还要去喝咖啡。

  工作,混个饭吃嘛!

  那么拼干什么,只要没死人就当没看到咯!

  结果是直接造成江岛的社团再次活跃,各方势力都从中发现商机。

  并且,吸引诸多胆大的亡命徒。

  “到江岛捞一笔,赚他个后半辈子”的口号在沿海地区无人不知。

  不过,目前悍匪们的胆子还没大到敢去碰岛上的富豪大佬。

  而是更多的把目光放在金铺、银行上,还有人干起来海上的买卖。

  大海,可是一片富饶的黄金地。

  “不过,我认为将来肯定会更乱,还是雇些保镖的好。”

  娄晓娥的特殊经历,注定她心底是缺乏安全感的。

  只要有一点小小的动荡,她就会格外的小心谨慎。

  何况,今年还出了‘江岛贼王’这么大的案子。

  当街使用自动武器与警察火拼,这种本该只出现在电影里的画面无疑为众人的心头蒙上一层阴影。

  对娄晓娥来说更是如此,她组建安保公司的初衷,就是为了保护自己一家的安全。

  “嗯,你说得对,是该小心点。”杨建国赞同她的看法。

  这也让娄晓娥更确定继续发展安保公司,将其壮大的决心。

  杨建国会赞成,是因为他清楚事实正像娄晓娥所说。

  未来会接连有富豪大佬被绑票,成就某人的‘世纪悍匪’之名。

  娄家,如今在他的支持下也算是江岛豪门。

  主事的又只有娄晓娥这么壹个女人,怎么看都是最适合的绑票对象。

  多带点保镖并不是杞人忧天,杨建国不仅没劝阻,反倒建议她让保镖佩戴武器的好。

  再订购两台防弹车,越安全越好。

  “怎么了,你是怕我出什么事失去对娄式的控制,还是担心我?”

  娄晓娥大胆的言论,让话筒两端都陷入沉默。

  “安全无小事,这是念了多少年的口号了。”

  片刻后,杨建国生硬的岔开了话题。

  “呵呵,是啊,都忘了你是干什么的了。”

  娄晓娥一时间也是百感交集,没了继续聊下去的心思。

  “霓虹和棒子那边的公司,谈判已经开始了,有好消息我会通知你。”

  “嗯~”扣下话筒,杨建国双手交叉的抵着下巴陷入沉思。

  87股灾,只有一年多了。

  到时候该以什么方式来进行提示,皇城经济顾问倒是很好的切入点。

  最近,是不是该多关注关注股市行情。

  要发现起码也得有所关注才行,从不关注股票的人突然说股市要暴跌。

  这不瞎扯淡嘛!?

  “小吴。”杨建国把秘书叫了进来。

  伸手一指对面的椅子,杨建国笑道:“坐,我找你了解点事儿。”

  “领导您问。”吴梅有点紧张,还以为自己出了什么错。

  看她的反应,杨建国没多此一举的安慰,直接讲正事儿。

  “我就想问问,你对股市有了解吗?”

  “股市?”吴梅一愣,眼珠转了几圈恍然道:“哦,您说的是股票吧?”

  看领导点头,吴梅打开话匣子:“我听人说起过,”

  江岛股票连年增长,闭着眼随便买都能赚钱,就连卖菜阿婆每天都要听股票财经。

  深地村镇相继办起股份公司,因为‘深宝安’的利好消息,股票都卖的很好。

  全国20多个省份,都有人涌向深地购买股票,想要搭上这趟财富快班车。

  “领导,您是想买股票?”吴梅压低声,问:“我也托人买了点,要是您想要我找人帮您问问。”

  “这股票真赚钱,我投了1000块,去年底就回来200多块,说是今年就能把本钱拿回来。”

  看吴梅说的头头是道,杨建国笑了笑,说:“不用了,我就是问问,你去吧!”

  “对了,帮我把小唐跟小段叫来。”让人把随行秘书跟司机叫来。

  杨建国也问了俩人对股票的了解,有没有买。

  唐有水没买,他没那个本钱,也没什么门路在深地,但也听人说起过。

  身边的邻居里,也有人投钱买了新成立的公司股票。

  小段倒是买了,跟吴梅一样都买的深宝安。

  并且,一次就买了2500块钱的。

  “我这不算多,光我身边知道的,就有人一次买了5000块钱的,把家底都掏空了。”

  提及股票,小段那叫壹个眉飞色舞,都差点忘了自己是在领导面前。

  清酒红人面,钱帛动人心呐!.

第四百零七章 不接,要派股了

  在江岛,股票是各界大佬,贩夫走卒都碰的东茜。

  在内陆,则仅限壹个特殊的圈子。

  ‘傻大胆,’傻是说盲目被人忽悠进场的,大是有钱有势的。

  最后的胆,才是真正看准时机,主动入场的弄潮儿。

  至于普通老百姓,闻‘变’变色。

  不管是什么变化,他们都带着深深的抗拒。

  大家都怕了,变来变去的没次是好事。

  就想踏踏实实,捧着饭碗吃饱饭,这就是最大的幸事.

  “好了,我知道了,下去吧!”

  接下来几天,杨建国又在院儿里找人谈起股票。

  有人心动想试试,有人提起恐如蛇蝎,没壹个往里投的。

  这事儿和贾梗还有关系,他不就让股票给坑了几千块。

  秦淮茹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全让他给送进去了。

  现成的例子摆在面前,谁还傻兮兮的往里投钱?

  可实际上,还真有这样的‘傻子。’

  张良玉,上回他就专程为股票的事儿,咨询过杨建国的意见。

  杨建国给他的建议是,到深地去。

  张良玉听了他的建议,派人去了深地。

  正巧就赶上‘深宝安’的发型,张良玉一口气吞了八十万,把前两趟跑大毛家赚的钱全扔里面了。

  年前分红,一把到手16万。

  张良玉高兴坏了,今儿找上门也是为这个来的。

  “这你收着,你该得的。”张良玉把报纸包着的砖头拍桌上,一点也没避讳。

  英子对这‘砖头’都见怪不怪了,瞧了眼厚度心说‘得有四五万。’

  她这是都收出经验了,谁让自个儿男人有本事呢!

  收钱又不是一两回了,英子早不怕了。

  再说,自家男人收的钱最后全都投工作里了,一分也没往家里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