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378章

作者:从前慢

  带着人乘车抵达三十六厂,远远的小段就紧张起来:“领导,门口站的全是工人,咱们还去吗?”

  工人堵门了,要把‘来砸饭碗’的挡在门外。

  事实上,对于某些人来说,杨建国他们就是来砸饭碗的。

  取消大锅饭,没了兜底保障。

  那以后万一自个儿犯个错,出个什么岔子的。

  不得直接让人给开了,还没地儿说理去。

  不成,不成。

  什么改制,多劳多得,咱宁肯不赚那个钱。

  现在这日子,俄们就挺满足的。

  你谁也甭来打扰俄们好日子,想要拿走俄饭碗,你先问问这些个人答不答应的。

  “靠边停车。”让人把车靠边停下,杨建国推门下去了。

  “你们都留在这,大个儿,小唐,你俩跟我过去。”

  带着两人,在众人担心的注视下,杨建国站在三十六厂堵门工人们的面前。

  “各位师傅好啊!”杨建国微笑问候,看没人打理自己也不尴尬。

  “我是杨建国,帝都红星轧钢厂的,不知道有没有哪位师傅认识我的?”

  杨建国没提什么领导,什么干部,也没吆五喝六的让人给退开。

  而是一上来,就先摆明了自己的身份。

  工人。

  咱也是工人,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到今天的。

  咱获得的奖赏、奖励跟荣耀,都是靠着咱自己个儿的努力赚来的。

  共情,让杨建国打破了众人的抵触心理。

  “您,您是工人代表,杨师傅吧?”有人认出了杨建国。

  他的样子和从前,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只是鬓角变了些,脸上岁月的沟堑多了些。

  目光依然是那般的坚定热爱,笑容也依旧是那么的温和亲切。

  “对,是我,我记得73年的时候,有一位纺织厂的女同志代表到帝都开会,就是长安来的。”

  “当时太过匆忙,只来得及打声招呼,不知道她还在不在啊?”

  “在的,在的,刘大姐是第一厂的先进,标兵,那是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偶像。”

  “哈哈,是吗?”杨建国说着人就走了进去,站在工人群体里和大家畅所欲言的谈论着过去。

  一切发生的,是那么的自然与和谐。

  就仿佛打从一开始,他就是纺织城的一员。

  这里的人,都是他的老工友,老同志了。

  大家是有说不完的话,笑不完的开心与高兴。

  “好啊,真好。”听着大家正面的反馈,杨建国是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

  “杨师傅,导员的信您还保存着吗?”

  没看到是谁在说话,杨建国笑容依旧的用力点头,道:“当然还保存着,我要把它一代代的传下去。”

  “杨师傅,您现在是做领导了,不再工作了吗?”

  “诶~这话我可不认同,做领导就不是工作了,那要是没有人领导我们,我们哪里会有今天。”

  “就是,说的什么荤话,去去去。”

  “杨师傅,那您是来取缔我们厂子的吗?”

  笑容与开心的笑声,变的逐渐安静,众人看向他的眼神也充满复杂。

  大家信赖他,敬爱他,甚至于崇拜他。

  可如果他是来让自己没有工作的,那又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他。

  “不是的,我不是来取缔你们的厂子。”

  杨建国镇定自若,环顾四周真诚的说:“我来,是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

  “那厂子都让个人给买走了,我们这些人不就成了资本的走狗了。”

  “对,我们不做资本的走狗。”

  “厂子不能关,更不能让人买走,我们不答应。”

  “不答应,不答应。”

  看到群情激愤的现场,先前没跟进来的大个儿和唐有水连忙往前挤。

  生怕杨建国出个什么问题,这会儿他可是让人团团围着的啊!.

第四百一十六章 杨建国的承诺,打开通道

  “安静,安静,请大伙儿听我说,听我说……”

  先前的交谈没有白费,杨建国很快控制住局面。

  并向大个儿和唐有水使眼色,让两人不要过来。

  现在他是自己人,他们俩过来就等于在自己和工人中间隔出一道无形的墙。

  让他们真切的意识到,两者是不同的。

  这样反而不便于接下来的工作开展,这也是他壹个人进来的原因。

  “我知道大家都很担心,但我想让大家给我一些时间,跟你们把问题讲清楚了。”.

  “就像咱们工作一样,你总不能让实习工直接上手,对不对?”

  “先要把技术学好了,学会了,搞明白了才行。”

  “咱现在也一样,改制的问题我会和大家讲清楚,不管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当着大伙儿的面问。”

  “一是一,二是二,如果我杨建国有哄骗大家,你当面指着鼻子骂我都可以,骂娘都行。”

  在杨建国的劝说下,工人逐渐恢复理智。

  大伙儿也确实心有疑问,这个改制它到底是怎么办的。

  难道真像厂里头说的,就是为了让大伙儿吃不上饭,便宜他们自己人。

  可不能吧?

  要真这样,国家还不乱了套?

  那深地不是改革了,也没听说有什么不好的,反倒去过的人都说好。

  能挣钱,挣大钱,还有各种稀罕玩意。

  要不,咱听听?

  杨建国左右瞅了瞅,看见旁边的台阶伸手一指:“师傅们,咱们到哪儿,到哪儿我给大家说说清楚。”

  人群自发的跟着他往台阶前移动,杨建国抬脚上了台阶,扭身往那一站。

  远远的看到这一幕,不放心跟来的张钰就知道,这回不会再出什么问题了。

  杨建国的讲话向来极具感染力,工人们也信他,敬爱他。

  只要让他开口讲,讲明白了。

  相信大伙儿是能够理解,并认同这项政策的。

  改制的目的,终究是为了让大伙儿过上好日子,过上幸福日子。

  杨建国亲自督办,不惜放下家到处奔波。

  为的就是要确保这项政策的落实,要让它实事求是的为老百姓谋福利。

  而不是像十年一样,被有心之人利用,掀起新的动乱。

  “咱们改制的目的呢,是要在未来的自由市场里取得竞争力,淘汰那些懒惰的,滥竽充数的。”

  “只想在厂里混日子的人,把他的工资分给大伙儿,那大伙儿的工资是不是就高了?”

  “大伙儿想一想,咱辛辛苦苦的把活儿给干了。最后那钱却让偷奸耍滑的懒汉给分了,咱能答应吗?”

  杨建国调动了工人的情绪,这话算是说道心坎里了。

  在任何地方,都有那溜须拍马,偷奸耍滑的。

  老实人辛辛苦苦把活儿干好,拿的工作也许还不如他跟领导出去喝顿酒的结账钱。

  明明是咱把活儿干了,可好处都让他们落了。

  想要让孩子进厂,还得求爷爷,告奶奶,给人又是送礼,又是塞钱的。

  可那一点本事没有的,扭头就把孩子给安排到好岗位。

  工资高,清闲,还他娘的是咱领导。

  狗日的,不是东茜。

  这些个破事儿,哪个厂子它免得了?

  免不了,都免不了。

  而这部分人永远代表着少数,被欺压和受到不公待遇的永远是多数。

  就像那句‘好人总比坏人多。’

  这是真理,哪怕你遇上糟心的事儿。

  可每天你经历那么多事,遇到那么多人。

  人生几十年才有这么几回糟心,多吗?!

  只不过,事到临头总是会被自我放大,没关系的,抗争好了,努力好了。

  只要努力过,抗争过。

  结局哪怕不是好的,但至少不留遗憾。

  人生有百分之99是不可控的,是完全未知的。

  把握好自己所能控制的百分之1,用这百分之1去撬动剩下的百分之99。

  而大多数人往往看不到这百分之1,把目光一直放在剩余的百分之99上面。

  最终,反倒是得不偿失。

  那些学会去控制这百分之1,努力去撬动剩下的百分之99的人,往往会过的很好。

  现在,杨建国就是要教他们去控制这百分之1。

  不要去奢望抵抗改制,不要奢望继续吃大锅饭,凭自己来抵抗时代,来对抗改变的到来。

  这么做最后往往苦的,只能是自己。

  “我知道大家心里还有顾虑,有顾虑是正常的。”

  “但请相信我,相信国家是想要让大伙儿过上好日子,过上幸福日子的。”

  “只有国家好了,大伙儿才能好好过日子。也只有大伙儿都过上好日子,国家才能强大,才能站直了,站端了。”

  “改制必然会有疼痛,大伙儿心里也不好受,我也不好受啊!”

  “可不好受,咱也得改,得学,得让人看得起。”

  “老外看不起咱,老大哥也看不起咱,可咱都挺过来了。”

  “现在,咱谁也不靠,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把好日子过起来。”

  “这时候,咱咋能拖后腿,这不让外人看了笑话吗?”

  “这次的改制,是我亲自督导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