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410章

作者:从前慢

  只要能把工作干好了,狂点也是可以的。

  当年,他杨建国在轧钢厂也是一狂,老杨对他都没招。

  一转眼,他如今坐在老杨的位置上了。

  岁月不饶人啊!

  几年前进入工部,杨建国就有意识的开始培养人才。

  向少华一个,唐有水一个,李爱国也算一个。

  李爱民虽然不在体制内,但也算是放在外面的一条线。

  唯一让他遗憾的,是到现在也没碰上能接他班的人。

  四十多岁,正值壮盛之年。

  考虑接班好像太早了点,可其实一点也不。

  就像张潮一样儿,跟了他将近15年才正式出师,独当一面。

  这年头带个徒弟,能在外面打自己招牌的。

  那都得两位数的年限打底,不是说来了跟一段时间退了。

  位置就是你的了。

  不能,你得靠自个儿的能耐去争。

  要不给到你手里,你也接不住。

  “诶,要是潮儿能上来就好了。”

  杨建国也想偷懒,要是能有人顶替张潮的位置。

  他倒省心了,现成的徒弟给提上来就完了。

  可惜,秦淮茹努力归努力,终究是差了那么点意思。

  越是向上,努力的回报就越小。

  秦淮茹现在就到头了,想要借张潮的班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什么时候张潮带出徒弟来,接了他的班。

  杨建国再找他来,那就完了。

  想到车间,一张张脸就在眼前掠过。

  杨建国突然想起,自己有好些年没去看看耀国了。

  李耀国,爱国跟于海棠的儿子也叫这这名儿。

  嘿~

  要是让耀国听见了,指定得跟他急眼。

  想到这儿,杨建国按下内线说:“小吴,让小段备车去红星轧钢厂。”.

第四百五十六章 卫星搭桥,比谁都狂

  红星轧钢厂,一群人正焦急的守在显微镜后方。

  此时,坐在显微镜前的是耀国,李耀国。

  他正临危受命,在给卫星核心部件做手术。

  眼看发射窗口期就在眼前,即将发射的2型雷达经过测试。

  雷达信号依旧比预计的数据要弱很多,如果重新改造必然会错过发射。

  车间临危受命,已经升为高级焊工的李耀国担任首席。

  要在每平方厘米收发组件装配密度达到4000个点的雷达上,以键合工序搭配的方式解决信号问题.

  这就相当于要为雷达做一台‘心脏搭桥手术。’

  稍有不慎,整个组件就会报废。

  所有人都为李耀国捏了把冷汗,唯有张潮手持图纸,仿佛不动磐石般矗立在他身侧。

  “4列,3排,2413点,增强键合力度。”

  细弱蚊鸣的声音,在众人耳中犹如晨钟般清楚。

  在这紧张的时刻,就连呼吸都不敢大声。

  一次次的调整,让耀国的头上出现汗珠。

  守在另一侧的实习生,在他把头从显微镜前挪开时,动作飞快的为他擦汗。

  没人察觉到,围观的人群后方多了个身影。

  杨建国带着韩曦,安静的站在人群后方,听着张潮一次次的报数。

  “这是在干什么?”

  韩曦心里充满好奇,嘴巴却闭的紧紧的。

  进来之前,领导就特意叮嘱过。

  进去后除非他开口,否则一个字都别说,更别到处走动。

  这是一场硬仗,受不得半点的外界干扰。

  韩曦对技术不懂,但她听懂领导语气里的认真告诫。

  所以,进门前韩曦就给嘴巴上了‘拉链。’

  领导不拉开,她坚决不开口。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可这场‘硬仗’没热闹可看,韩曦不免有些无聊。

  但她也发现,其余师傅们的精神都很亢奋。

  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着前方。

  仿佛有什么稀释珍宝,吸引着他们的目光。

  整整4个小时,韩曦腿都站麻了。

  终于听到前面传来一声:“成了。”

  “成了,真成了?”

  “哈哈,真成功了,咱这次可是露大脸了。”

  “耀国,厉害了!”

  “厉害了,我的国。”

  “滚。”

  舒展着筋骨的李耀国,没好气的笑骂了句:“咱取向正常,以后别忘我身边凑啊!”

  “谁取向不正常了,你个为老不尊的。”

  “好了,先把组件打包,赶紧给送回去。”

  这东茜的级别,可比在场的所有人都要高。

  装箱后有专人乘专机直接送到组装现场,进行最后的微精组装。

  啪啪啪~

  突然传来的掌声,让众人回头张望。

  这一看清来人,脸上全浮现出赤诚的笑容:“建国,是建国回来了。”

  “哪儿呢,哪儿呢?”前面李耀国也乐了,踮脚张望着。

  等看见他人,这才重新跌坐在椅子上喊道:“建国,我这浑身都麻了,赶紧给我按按。”

  “得嘞,我给咱李工按按筋骨,你今儿可是大功臣。”

  杨建国上前就要伸手,先前还懒洋洋瘫在那的李耀国笑着躲开:“得了吧,我哪儿敢劳驾领导。”

  “啥领导,咱一块儿干活的时候,你小子可没少占我便宜。”

  玩笑的语气,让现场的工人师傅们放声大笑。

  没点架子的杨建国,跟记忆里没什么两样。

  那些新来的,翘首期盼的想要把他看个清楚,看看这杨师傅是不是真的有三头六臂。

  三头六臂真没有,可并不影响大伙儿对他的好奇。

  不过,杨建国今儿到这不是来讲课的。

  他呢,一来是回‘娘家’看看。

  二来,心里面揣着点事儿,打算跟李耀国和张潮商量商量。

  “你今儿怎么有时间过来,咱可好久没见着了。”

  随便找了个安静的角落,仨人随手拉个墩子、废料塞屁股下面儿。

  就这么洒脱的聊了起来。

  韩曦站在几米之外,竖起耳朵想要听个清楚。

  自从到了这个车间,韩曦就发现领导跟之前在单位不大一样。

  说不出太具体的,但他的笑容多了。

  而且,笑的格外开心。

  跟每个工人都很熟悉,那感觉……像是一家人。

  不分职务,不分彼此,特别亲切!

  ‘要是平常在单位也这样,那就好了。’

  韩曦心里小声嘀咕着,她还记得之前自己被训斥时的画面。

  当时,她差点没憋住眼泪。

  不过出来后,吴梅跟她说了几句,韩曦也想通了。

  工作就是工作,哪儿有什么男女之分。

  没做好就得挨训,难不成因为自己是女的,就不能训,不能批评了。

  要真有人这么对她,韩曦心里肯定更难受。

  这不歧视女同志,以性别来质疑她的工作能力嘛!

  她想要的是工作上的认同,可不是性别带来的特殊优势。

  “我想把华子要走,你肯不肯放人?”

  杨建国到这来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找李耀国要人来了。

  他的好徒弟,华子,方国华。

  先前在车上,杨建国看了吴梅准备的档案。

  方国华这几年干的是真不错,自己独立带了个焊工班。

  还兼顾其领导的工作,独立做过的项目有127个。

  完全表现出独当一面的能力,看得出李耀国是想要把他当自己的接班人培养。

  将来等他退了,不用问也是方国华顶上。

  而且,方国华表现出的领导艺术,让杨建国颇为欣赏。

  事必躬亲,遇到困难敢于挑战,敢于带头冲锋,而不是站在后面空喊口号。

  这点是他最为欣赏的,耀国这个徒弟带的好啊!

  “哦,这么长时间没见,你这一来就挖我墙角?”

  李耀国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笑骂道:“建国,这可不厚道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