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421章

作者:从前慢

  听他这一说,俩人没高兴,反倒是眉峰紧锁。

  把天下菜系一网打尽,听着真好。

  可这得铺多大摊子,能撑得起这么大的开支吗?

  再说,你整这一出。

  这是要跟帝都大饭店打擂,八大庄能让你就这么轻松开张?

  两人有顾虑是对的,都三四十岁的人了。

  又不是毛头小子,让人两句一忽悠,热血上头就跟着干了。

  赔本买卖,咱可不兴干。

  “小瞧我了不是?”

  李爱民手指虚点,得意道:“瞧瞧这是什么?”

  把从包里取出的几页纸往桌上一拍,李爱民稳坐钓鱼台。

  就这方案,天下庄不火都难。

  搞食材拍卖,扩大宣传,以‘大、奇、稀’为噱头引起好奇。

  再将这股宣传的势头引流到饭馆,将其变现。

  这个主意不是他自个儿想到的,是姐夫知道他真想干这事儿。

  帮他连夜写的方案,里面每一步该怎么办都写的清清楚楚。

  李爱民原先还有点犹豫,可看完这宣传计划,他是丁点犹豫都没有了。

  钱都送手里了,还想啥啊?

  看完纸上的帝都奇珍食材拍卖会计划,傻柱满脸了然道:“建国写的吧!”

  李爱民满脸自豪,说:“啊,我姐夫写的。”

  他这态度给傻柱逗乐了,但也有了些底气。

  小当看俩人都心动了,追问道:“饭庄就咱仨吗?”

  “不是,还有几个投资人。”

  李爱民不自觉压低声,道:“这个你们不用管,份子从我这快出。”

  他说的投资者,有张良玉圈子里的,也有自个儿后来认识的圈内人。

  这些人别的本事不敢说,可各个家境都不一般。

  没别的本事,给饭庄揽些固定的招待,消费。

  那是一点儿问题没有。

  有他们的关照,饭庄没开门就先有稳定收入。

  李爱民也正是看中这点,才会甘愿把到手的利益分出去。

  “公家招待,没事吧?”傻柱有点担心。

  小当倒是直说:“何叔,能出啥事,在哪儿招待不是招待。”

  “咱不开饭庄,难道还不招待了?”

  李爱民竖起拇指,给她个大赞。

  这话没毛病,在哪儿招待不是招待。

  只要咱正正经经做生意,别搞乱七八糟,偷鸡摸狗的事儿。

  敞开门做生意,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行,那就听你俩的。”傻柱也拍板决定,就跟他俩一块儿干。

  “那咱这饭庄开在哪儿,位置肯定不能偏。”

  李爱民点头,道:“那必须的,这个选址我来找人。”

  “找什么人?”傻柱好奇。

  李爱民说的找人,是要找几个气功师傅给看看风水。

  “不是,练气功还懂这个?”

  傻柱人有点蒙,他一直觉着那是骗人,怎么爱民还信这个的。

  “气功是什么,磁场,算命看风水,说穿看的就是磁场。”

  李爱民一副很懂得样子,跟俩人解释这里面的牵扯。

  临到最后说了句大实话:“就是没用,咱也图个心里安慰不是。”

  这话一点毛病没有,没用图个安慰,吉利也是好的。

  就跟家里有人出远门,总得说句“路上当心。”

  要不,心里老大不得劲了。

  把事儿定下,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

  占股怎么分?

  李爱民说的明白,他要拿7成。

  买地盖楼的钱都得他来出,生意也是他揽的。

  要走7成,李爱民自认无可厚非!

  俩人想了下,就点头答应了。

  他俩到底还得指着李爱民投钱,确定那些招待到自家来消费。

  有这两点,饭庄指定是稳赚不赔。

  至于他俩,就剩下的3成对半分。

  两周后,杨建国从英子口中得知,他们把饭庄的地儿选好了。

  隔着清大两条街,前面儿是栋废弃的四层小楼。

  后面胡同里,正好有合适的大院儿。

  三进三出,跟杨建国住的院子一样。

  只不过,没他这地儿好。

  这院子本来可能是要拆的,可在李爱民选中它后情况变了。

  院子不拆了,让李爱民以天下庄的名义给买下。

  对,公司他都成立好了。

  朝中有人好办事,几个电话,外人要等三个月的手续就搞定了。

  前面儿大楼得重新大修,门的宽度和高度也得换掉。

  外部是全新的粉饰,隔壁的空地也让他承包办停车场。

  别看只是个停车场,往往能让人决定是不是就在这儿吃。

  没车?

  那是对普通老百姓而言,他这后院儿接待的可不是什么老百姓。

  领导,富商,来往都是车接车送的,肯定不会自个儿走路。

  所以,办个停车场就很有必要了。

  可这是民间第一起,要办私人停车场的申请。

  平地花钱找工人就行,可停车场是个什么规定及流程。

  怎么审批,定论,相关负责人都有点懵.

第四百六十七章 60万,智障玩意

  讨论,向上级汇报求助。

  然后就是等结果,在上面儿出结果之前。

  无论是申请人,还是他们负责审批的相关部门都只能等着。

  停车场一时间没法确定,可饭庄的改造装修没受到任何影响。

  这次,李爱民可是下了大本钱。

  既然要宣扬本国美食,在装修方面自然也要以本国的风格为主。

  胡同前面的废弃四层小楼,直接爆破拆除。

  然后,在原址上盖一座唐朝风格的榫卯结构的建筑物.

  为此,李爱民一次性拿出60万做投资。

  这笔钱可把人给吓坏了。

  哪怕作为合伙人的傻柱,都劝他是不是要想清楚。

  60万,原来爱民这么有钱的?

  实际上,这还不是他的全部身家。

  李爱民这两天满世界的跑,一天在家都不得闲。

  真当他是瞎跑着玩儿呢!

  具体有多少身价,李爱民不说也没人知道。

  他也不会自己大嘴巴,到处去宣扬光是现金流就有好几百万。

  那些公司和买卖,加起来早就过千万了。

  当然,跟江岛的豪门大亨没的比。

  但实际上别看他们资产多,李爱民相信自己要不了几年就能赶得上。

  毕竟,资本的初期都是野蛮的。

  整个市场都处于发展中,而他们的市场已经进入稳定期。

  哪个有潜力,不言而喻!

  要不是这样的话,那些江岛大佬怎么会眼巴巴的跑来内陆投资。

  真当是爱国心切?

  “咱们这饭庄,必须要做到名副其实。”

  路旁,李爱民正在跟傻柱交代后续的工程细节。

  其实也没啥需要他操心的,主要是内部的装潢,特别是厨房这一块儿。

  怎么顺手,符合大师傅们的规矩和心意。

  这些都需要特别注意,要让师傅们各个都感到满意。

  “还有这些师傅们,柱子哥,可全都靠你了。”

  李爱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傻柱之前跟他承诺了。

  只要他把饭庄的地址敲定了,正式施工了。

  自己就去挨个拜访四九城的大师傅们,怎么也给他把八大菜系配齐了。

  “那咱弄西餐馆吗?”

  “弄啥西餐,那玩意能跟咱老祖宗传下的美食比。”

  “食材拍卖你也得抓紧联系,在圈子里先把消息传出去。”

  “不是,你这主角还没定,让我怎么说?”

  “往神秘了说,反正就是宝贝,寻常难得一见,越神秘越好。”

  李爱民不是不跟他说,是他也在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