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452章

作者:从前慢

  哪怕是仓促赶来,对方口述的方案也打动了他的心。

  这和杨建国的想法,不谋而合。

  他也想要扶持龙头,抢回被外国人占领的近9成市场。

  同时,也让国人尽早习惯国有系统。

  特别是在教育上,最初就学习国有系统,那么他们将来求职就会更适应。

  可能以现在来说,对那些想要进入外企的孩子不是很友好。

  那些外国机构,必然会使用自己的系统与软件,用现实来迫使他们改变。

  但国运、国本之争,容不得忽视,更不能因个人追求动摇更改。

  没有国,何谈家。

  我们是羸弱,不够强大,不够完美。

  可正因如此,才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奋斗与拼搏。

  看到软件薄弱,该同下决心“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投身软件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看国防弱,那我就投身国防让它强大。

  看行政乱,那就去读书,做个好官。

  看治安差,为非作歹者猖狂,那就去投身司法,身体力行的去改变它。

  而不是用一句“怎么这样,太让我失望了”转身离开,仿佛游离世界之外的路人。

  去实践,去力行,去奉献,去改变。

  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身边还有千千万万个你,与你携手同行。

  “领导,深地是座新城,我们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我们有一颗敢闯,敢于拼搏,敢于改变的心。

  请相信我们,不会辜负您和上面的期望,一定会把问题落实到地……”

  等对方表态结束后,杨建国起身主动伸手,说:“深地的觉悟和勇气,我感受到了,也了解了,在帝都住两天,希望会有好消息。”

  虽然对他这个人和方案都很满意,可杨建国还是要见见其他人。

  等听完所有汇报,才能做这个决定。

  但不得不说,对方的表现无疑十分亮眼,在他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五百零一章 坐等靠,行不通

  在这些前来找‘机会’的人里,杨建国内心对长安的代表是有期待的。

  为啥?不光因为它的历史底蕴和革命特殊性.

  还因为,前世杨建国就是长安人,对它有着特殊的乡情。

  可这长安,还是如他所记忆的那般……

  傲慢!

  等到长安的代表进了办公室,张口闭口就是革命,就是过去艰难,那些陈年旧事。

  绝口不提方案、计划,该如何运用这笔钱来整合资源。

  走出一条属于长安的工业路线,反倒是给人一种‘我资格老,革命历史深重,你敢不给我’的感觉。

  杨建国笑容不减,道:“好,我知道了,你先回去,我过两天给你消息。”

  听到他这么说,对方只以为他的意思是‘过两天通知自己来签字’的意思。

  “好,建国,那我回去等你消息。”对方的称呼,是一点没拿自己当外人。

  杨建国倒是不会为此芥蒂,可那份骨子里的傲慢……

  诶~

  算了,算了,好言难劝要死鬼,好言难劝要死鬼啊!

  两日后,守在工部大门外的人更多了。

  “诶,这不老余嘛!”

  看到头发梳的油光锃亮的男子,众人嬉笑调侃:“怎么老余,也到这来蹲着,你不已经见过了吗?”

  作为赶上第一批跟杨建国见过面,又得到他赞许的深地代表,好些人对他可是很不满啊!

  深地拿到的资源太多了,有什么好东西它都得插一脚。

  有这么办事的吗?

  其实,大家心里也知道,不能单怪老余。

  主要人领导有魄力,又有上面给定了性。

  其他地方目前的处境很尴尬,说是开放,但并没有正式的批文和认可。

  非要个说法,那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你发展,不说你不好,也不说你好。

  先干就是了,我就看着。

  可这个‘对错’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后面会不会被问责。

  会不会影响自己的履历?

  更要命的是,这个改革最后到底会不会全面放开。

  这要折腾一整,到最后成了‘仅深地等海口城市为改革地,其余照旧。’

  那所有人可都傻眼了,先前做的那些努力别说成绩。

  不算你罪过就是好的。

  大家的心,都在半空悬着,怎么可能像深地一样。

  攥紧了拳头,把劲儿都往一块儿使。

  老余也不犟,和气的跟大家打着招呼,不一会儿就把众人心头的火气给灭了。

  三楼窗口前,杨建国把这一幕看在眼里。

  “小吴,把人请进来吧!”杨建国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这次,深地又拔得头筹。

  “余淮同志,请跟我来。”

  看到吴梅亲自来接余淮,大伙儿都急了:“吴秘书,领导到底是什么意见?”

  “是啊,吴秘书,总得给我们个准话吧!”

  “吴秘书,麻烦您帮我说一声,我们来得晚,还没见着领导呢!”

  吴梅知道他们着急,其实她自己心里也急。

  这么多钱,这么重要的项目,该怎么确保它放到地方能向预期的一样发展。

  虽然只是个秘书,吴梅也是牵挂的。

  但她也相信,领导心里的全盘考虑比自己看的要远,要深。

  所以,请余淮在一旁等等。

  吴梅安抚大家几句,请他们耐心再等一等,最多再有一两天就有消息。

  随后,就带着余淮走了。

  “咦?吴秘书,咱们这不是去见领导?”

  余淮发现她带自己去的不是三楼,而是在二楼走廊尽头。

  在看门旁挂着的牌子,上面写的是“审批办公室。”

  “进去你就知道了。”吴梅笑了笑,对他的态度很友好。

  这是‘老板’认可的人,自然要重视几分。

  铿铿~

  “请进。”

  听到声音,吴梅推开门:“韩主任,领导让我带人过来了。”

  办公室里,坐在桌子后的韩曦起身笑道:“辛苦吴姐了,还让你亲自送人过来。”

  “应该的,这是我的工作。”吴梅点头示意。

  随后,请余淮进屋道:“韩主任是负责项目及资金审批的,你们聊,我先回去了。”

  此时的余淮,被巨大的惊喜包围。

  成了。

  自己成功拿下这次的项目,哪怕还没批复签字。

  可他也走在所有人前面,成了最有可能的那一个。

  “韩主任,你好,我是余淮,深地招商办的……”

  “请坐,你的方案我看过了,我想再详细谈一谈……”

  “好,您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当天下午,老余在工部待了4个小时。

  等出来的时候,眉眼间止不住的笑意让大家追问不停。

  可无论谁怎么问,他都只是摇头。

  等到翌日,所有人才知道他已经连夜坐火车回深地了。

  “老余拿到拨款了。”

  怪不得老余昨天出来,笑的跟娶了新媳妇似的。

  换做自己,也得乐的像个傻子。

  这个老余,一点也不厚道。

  也不跟大伙儿通通气,讲讲经验。

  哦,自己拿了好处就跑了,忒不讲究!

  抱怨归抱怨,抱怨完大伙儿心里就都急了。

  有人拔得头筹,抢了个先拿到好处。

  5亿分走多少,还有几个名额说也不清楚。

  总之,赶在前面肯定比落后的好。

  这好处不能全让深地占了,总得雨露均沾吧?

  这种坐排排,分果果的思想,在如今堪称主流。

  别看这会儿着急,可大多数人心里急是急在想多分一份。

  不想落到后面,捡人剩下来的。

  可他们哪里知道,杨建国和他们从前遇见的那些领导都不一样。

  想分果子没问题,可你得能拿的住才行。

  拿不住还想占着,在他这儿可行不通。

  杨建国没提前暴露自己的想法,就让他们等着。

  他就是要看看,哪些有心想争,哪些又是坐等靠,来划水平躺的。

  摆在面前的好处都不积极,等人往嘴里喂呢?!.

第五百零二章 县官不如现管,闺女才宝贝

  说是这么说,可就真有等着人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