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471章

作者:从前慢

  引进房间,正对着的是八仙桌椅套件,两侧各摆着2件红木沙发。

  单人座,中间是镂空的茶台。

  一眼望去,有种进了梁山聚义厅的感觉。

  正对两把交椅是大当家、军师的。

  下面是四大金刚,其余人就站旁边听着。

  到了厅堂中间,杨建国看见左边布置在‘卧室’里的餐桌。

  靠墙也摆着休息谈话的桌椅,方便人单独交流。

  右边是各种架子,还有炉灶。

  这是?

  “您先坐,大师傅马上就来,上茶咯!”

  伙计扭头冲外面吆喝一声,穿着碎花袄,花花裤子,帮着两根麻花辫的姑娘款款而来.

第五百二十六章 舒服,未来的朝阳产业

  行云流水,赏心悦目。

  从头到尾,上茶、点心。

  跟人说话时的语气,笑容,仪态和动作,都是那么的……

  顺眼。

  没错,就怎么看心里都觉着舒服。

  天下庄的名声能日益强盛,不是没有道理的。

  “建国,你觉着怎么样?”.

  等人都退走,品茶的时候娄晓娥问起他的看法。

  “不错,就算是带着气来的,这会儿气也该消了。”

  “有个好心情,吃饭也香嘛!”

  娄晓娥又把目光投向英子:“你呢,英子。”

  “该说的建国都说了,坐在这就觉着享受。

  进进出出的姑娘,长的好看,皮肤也好,穿的也好,看着就是舒服。”

  鹅蛋脸,婴儿肥,皮肤有光泽。

  环肥燕瘦,各有风韵。

  关键是脸上的笑,一点不让人觉着假。

  真诚!

  这才是最让人舒服的地方,一下就对这地方亲切起来。

  铿铿~

  三人正说着话,小二敲门进来了:“客人,给咱掌勺的大厨来了。”

  后院儿的雅间,都是大厨亲自掌勺。

  主要烧的是几道当日特色,每天都不重样。

  普通的大众菜式则由后厨负责,算是打样儿的噱头。

  等小二让开,看见进来的大厨。

  几人都笑了,“小当,你这身可真好看。”

  头戴厨师高白帽,身穿白色厨师服的小当,拉着俩婶子的手不放。

  仨女人聚在一块儿,叽叽喳喳的拉起家常。

  杨建国也不觉的无聊,一边品茶一边听女人家的家长里短。

  往日里他对家庭的参与感,日益减少。

  眼前难的有这样的机会,偷得浮生半日闲,他又怎会拒绝。

  “秦师傅,天雅阁催了。”

  小二委婉的提醒了句,让小当想起她是干嘛来了。

  “哎哟,看我光顾着说话,都忘了是来给你们做饭的。”

  小当正了正帽子,往右边的小厨房走。

  “小当,你先招呼别人,这不急。”

  英子拉住她,让她先去把客人招呼好了。

  等会儿空了再过来,正好坐下大家一块儿吃。

  顺便也能聊聊天,好些日子不见她,真挺想的。

  “没事,我先做俩招牌菜,您跟我杨叔、娄姨尝尝,等会我再过来说话。”

  小当动作麻利的进了小灶,起火。

  现在都煤气罐了,没几个用柴火的。

  说是什么污染,排放,这的,那的。

  要不怎么说流行几十年一颠倒,再过三十年‘柴火饭’又成香饽饽了。

  小当要做的菜有两道,一是海烩鱼翅,一是清汤燕窝。

  谭家菜最擅长的,就是鱼翅燕窝之类的昂贵食材。

  所以,这确实是拿手的招牌。

  清汤燕窝,也不是真的就用清汤。

  而是精心烹煮出的高汤,用整鸡、整鸭,干杯,火腿等文火慢炖。

  煮出来的汤,叫做‘清汤。’

  吃正宗谭家菜,就没便宜的。

  全都是些贵到没边儿的食材,可它算是赶上风口了。

  再过几年,店里生意得比现在好。

  小当做好菜就出去了,她还得上其它俩雅间去忙。

  等关上门,留了俩姑娘在屋里伺候。

  娄晓娥突然说:“我想把天下庄带到江岛去。”

  怪不得,今天非得下馆子。

  原来在这等着呢!

  把天下庄带到江岛,这是值得庆祝的好事。

  以娄家在江岛今时今日的地位,肯定不用担心麻烦。

  可有一点,谁来掌勺做大厨。

  谭家菜的师傅,都让天下庄和几个老饭庄包圆了。

  “找柱子要啊!”英子笑盈盈道:“跟他合伙儿,他巴不得呢!”

  傻柱做饭店,不光想赚钱。

  还有把‘谭家菜’发扬光大的心思在里面。

  能把天下庄开到江岛去,对他来说诱惑不小。

  娄晓娥愁厨子,傻柱也愁没放心的管事人。

  俩人合伙儿,正好。

  “那我等会儿得问问何师傅了,看他愿不愿意跟我合伙。”

  娄晓娥办这些产业,那都算是自己的私产。

  娄式集团她是话事人,可说到底那是娄式的。

  而她办的这些私产,才是从头到脚属于她娄晓娥的。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由她说了算。

  餐饮、酒店,娄晓娥还打算发展健康产业。

  这次她到国外去,在‘大家拿’国休养的体验很好。

  高端的疗养院,专门为富人提供的休养、交流的场所。

  另类健康的‘高端交流圈,’娄晓娥很看好它的发展前景。

  虽然目前没有相关方面的成熟产业,但她认为这正是自己的机会。

  由自己在江岛培养出整条产业链,到时才能掌握话语权,赚到大钱。

  拾人牙慧,她反倒没什么兴趣。

  “健康、医疗、妇幼,他们会是未来几十年里会是最赚钱的产业之一。”

  “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特别是有了孩子的女人。”

  英子调侃道:“哪有你说的这样,我有孩子,不也没花几个钱。”

  杨建国抓着她的手,轻笑道:“咱们那时候不一样,未来的孩子可宝贵着呢!”

  英子的感触不深,娄晓娥却若有所思。

  她走的地方多,在江岛和国外看到很多类似的情况。

  特别是新手父母们,小心翼翼到让人感到可笑的样子。

  之前娄晓娥还没忘这方面想,只觉现在的父母太矫情了。

  可她自己当了妈,才知道那种想要把所有最好的给孩子的强烈渴望。

  不是矫情,而是一种无法遏制的冲动。

  自己所经历过的,决不允许在让孩子经历一遍。

  竭尽所能给他最好的一切,这是与生俱来的天性。

  从前大家都穷,没那个能力的时候,这种天性被压制了。

  可现在环境好了,日子也过好了。

  有了能力,自然不会刻意再让孩子去受苦。

  自己这辈子,受的苦还不够吗?

  “建国,把你的想法跟我说说。”

  娄晓娥来了兴致,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来聆听他的诉说.

第五百二十七章 家长里短,潇洒的体面

  女人的钱好赚,当了母亲的女人钱更好赚。

  对此,娄晓娥一点都不反对。

  因为从她自身为出发点来看待这件事,她愿意把一切最好的给自家孩子。

  相信大多数母亲,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是一样。

  所以,她认同杨建国的说法。

  也对他所说的产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于是,本该是家庭小聚的场合,又成了一场生意经。

  好在两人都顾忌英子的感受,时不时询问她这个假想潜在客户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