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542章

作者:从前慢

  “我这都给您拿回来了,这些是我跟志怡给您和我妈带的。”

  瞧见姑爷带来的礼物,英子笑的眼都眯上了。

  “来就来,还带啥东西!”

  这话分外的眼熟,从自己结婚的时候,一直听到闺女成家。

  往后,恐怕还得再听个几十年。

  时光,真是个大轮回。

  “来,搭把手,把桌子摆上。”

  跟同伟俩人把圆桌摆好,杨建国拍了拍手问:“志远今年回来吗?”

  正在灶头包饺子的英子,笑容不减的抬头道:“回,今年咱家可算大团圆了。”

  “好事啊,一直听志怡提起大舅哥,我这盼着想见一面,总算是有机会了。”

  “他那个人,死脑筋,就是个不会转弯的倔驴。”

  提起大哥,志怡还有点埋怨。

  为了工作,连自己的婚礼都没来参加,算什么大哥。

  “你哥不都跟你赔不是了,工作到紧要的时候,他又是副指挥,根本走不开。”

  志怡嘀嘀咕咕嘟囔两句,心里明白他是迫不得已。

  可明白归明白,埋怨还是有的。

  就这么个亲大哥,自己一辈子也就结一次婚,他没能来始终是个遗憾。

  “等他回来,你好好收拾他。”

  杨建国背着手,老气横秋的给闺女撑腰。

  志怡啼笑皆非的看了他一眼,“得了吧,您心里不知多得意呢!”

  听见闺女的嘲讽,杨建国放声大笑,对这俩孩子,他都得意。

  “爸,妈,志怡…我回来了。”

  说曹操,曹操到,院里传来杨志远激动的呼喊。

  先前还满嘴嫌弃、埋怨个没完的志怡,如惊蛰的小鹿般冲出屋外。

  “哥,嫂子…小汤圆,哎哟,你怎么这么可爱,可爱可爱…”

  扑到嫂子面前,志怡用手掌捧着小侄女肉嘟嘟的脸蛋揉个没完。

  志远也不去管她,拎着东西就进了屋。

  先前还激动万分的杨志远,进屋就变的木讷严肃,叫了声‘爸妈,’人就傻愣愣站在原地。

  杨建国也是,分明有一肚子的话想跟他说。

  跟他谈谈工作,夸他做得好。

  可真见了面,只有一声不冷不淡的“嗯,”没了。

  “你们父子俩……”英子哭笑不得的摇摇头,上前夺过儿子手里的东西。

  “快放下,歇歇,这一路累坏了吧!”

  “不累,路上都是润叶看孩子,她比较辛苦。”

  “诶,对。”提到一半的东西,英子又撒手任他提着。

  扭头冲向屋外,边走边说:“志怡,赶紧让你嫂子和侄儿进来,我的乖孙子,快让奶奶看看。”

  乖孙子?孙子!

  杨建国的脚,不受控制往外走。

  经过同伟身边时,看到他有些拘谨的站在那。

  “志远,这是你妹妹的男人,同伟,你俩自己聊着,我去看看孙……看看你妈。”

  杨建国说着人就出了门,只留下两个大男人在屋里大眼瞪小眼。

  最后,还是性子更活的同伟主动开口,打破两人之间的尴尬。

  “这小家伙,长得跟志远小时候真像。”

  “嘴巴像嫂子,还有鼻子…我哥鼻子不好看。”

  “对,是该多像你嫂子,将来长大肯定是个俊小伙。”

  看婆婆抱着孩子,一脸疼爱,眼底遮不住的喜欢,润叶的心也跟着高兴起来。

  “行了,都别站在院里吹冷风,润叶赶了一天的路,肯定也累坏了,赶紧进屋歇着。”

  杨建国还是一本正经的,只是那双眼自打见着孙子,就没从他身上离开过。

  “对,进屋,进屋,志怡你扶着点你嫂子。”

  英子抱着孩子,三步一笑的回了屋。

  高兴,太高兴了。

  总算见着我大孙子了,这心情就跟吃了蜜一样。

  不,是让蜜给腌了。

  从心底甜到心尖尖,就是个甜。

  “建国。”跟在后面的杨建国,让对门傻柱叫住。

  “柱子,新年吉祥。”

  “吉祥,你也吉祥。”

  傻柱抱了抱拳,过来往屋里瞅了瞅,“是志远带着孩子回来了。”

  “嗯,刚到。”杨建国点头。

  “嘿,这小子,看着就结实,随他爹了。”

  “你呢,孩子都回来没?”看他眼巴巴的那个样,杨建国知道他是想孩子了。

  大壮跟小壮,这俩小子一点不让人省心。

  到现在也不见领回来个媳妇,给他爹愁的,眼都直了。

  厂里像他这么大的,孙子都抱俩了。

  他啥时候,也能像人家一样,抱上自个儿家的乖孙子。

  “回,明年就回。”提起儿子,傻柱脑门就皱巴到一块儿。

  “我给他俩下最后通牒,今年要是再不给我带回个媳妇来,俩人以后就别回来了。”

  “奶奶的,老子我眼都看直了,你看…这孩子多好。”

  傻柱嘀嘀咕咕,跟犯癔症似的只往屋里瞅。

  杨建国看的只觉好笑,“要不进屋坐会,反正也不急。”

  “不了不了。”

  傻柱连连摆手,尴尬道:“我这还得准备年饭,老易两口子…今年不容易,我得提前多准备着。”

  听见他说起这个,杨建国心头的热度凉了几分。

  生老病死,虽是天伦,却也总免不了伤感。

  看他这个样子,易大妈怕是真过不去了.

第六百一十七章 家和万事兴,挥笔传家

  放花炮,包饺子。

  其家团圆,过大年!

  没了阎老抠这个三大爷,如今院儿里的对联都得自家张罗。

  好在,杨建国有儿子,又有女婿。

  俩人年29就去把对联买好了,只是这年30的一大早,孩子们一起起哄,请他亲自写几幅对联挂在门上。

  “爸,你的字写的那么漂亮,大过年的,咱家也跟着沾沾光呗!”

  杨建国笑道:“打从年轻的时候,就没碰过毛笔,好不好的我都不知道,你知道?”

  “那钢笔跟毛笔,不都一个样嘛!”.

  让一群孩子围着,杨建国也不是矫情做作的性格。

  不就写两副字,多大点事。

  “行,那我就写两副。”

  “我来拿纸。”志远。

  “我研墨,妈,咱家墨宝呢?”志怡。

  “我把桌子收拾了。”同伟。

  润叶抱着孩子也想帮忙,让英子一把拉住:“你就在这看着孩子,让他们自个儿折腾去。”

  跟婆婆站在一旁,守着一大家子,有说有笑的看着他们来回忙活。

  “来了来了。”墨宝端上桌,志怡手忙脚乱的在那瞎折腾。

  看的杨建国哭笑不得,最后一把夺过来。

  “研墨要有耐心,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你得顺着一个方向慢慢转,这样……”

  看到墨条在他手中,慢慢将砚台里的水染成黑色。

  手腕旋转的速度逐渐加快,志怡点头叫道:“爸爸,我会了,我来我来。”

  滋,滋滋~

  看她由笨拙到熟练,将砚台染黑。

  杨建国也拿起桌上的毛笔,凝神静气。

  他手里的笔,是多年前大领导送的,这么些年一直没动过。

  听他说是紫毫,笔头以兔毛制成,比狼毫的弹性更强。

  虽然没怎么用过,可这些年英子一直保存的很好。

  此时,手腕向上,笔锋在砚台里轻沾三两下。

  提笔向下,手中龙飞凤舞,一气呵成。

  杨建国写,志怡在旁边轻声念道:

  “父慈、子孝、妻贤、兄睦,”

  志远接话道:“胸宽、体康、心清、手白。”

  同伟也不甘落后,上前一步凑个热闹。

  “横批…家和万事兴。”

  “好。”

  众人齐声鼓掌,志怡更是兴奋的像个孩子,边跳边喊着“爸爸,写的真好。”

  这倒是给杨建国闹了个大红脸,要不是有外挂傍身,他今天怕是得丢脸了。

  众人正在夸赞,杨建国的字写得有多好。

  门帘被挑起,傻柱提着两瓶酒进来,“你们这一家子,高兴什么呢?”

  “柱子叔,你来看我爸写的字,可好了。”

  看到志怡拉着傻柱过来,杨建国笑骂道:“你这成了王婆,自家卖,自家夸啊!”

  “本来就好,怎么不能说。”志怡梗着脖子,一脸骄傲。

  别看她已经为人妻,可这孩子性格是一点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