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557章

作者:从前慢

  这些人不是第一天来了,再好的脾气也让折腾够呛。

  有事儿到单位去谈,不管是谁来,但凡是有个正事,杨建国都会安排时间接待。

  可在这的,全都是想要攀关系,走捷径的。

  他没直接撵人就不错了,还想他有好脸色?

  “建国,看看谁来了。”

  进了中院,傻柱的吆喝引起他的注意。

  再一看,杨建国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这可是让老刘家和老阎家欣喜万分,原来自家在杨建国眼里还蛮重要的。

  看到他大步流星的走上前,刘光天跟刘光福,老阎家的解成、解放、解旷和解娣都往上迎。

  下一秒,就见他礼貌点头,从几人中间穿过:“刘叔,婶子。”

  握住拄拐的大刘的手,杨建国朗声说道:“这些年,怎么也不常来走动走动,真就不拿这当家了。”

  大刘和刘婶笑的花枝招展的,周围那些个羡慕的眼神。

  让两人既有些受宠若惊,又十分享受。

  自从搬走,杨建国每年也会抽时间过去看他们一趟。

  这些年,倒是没怎么断联系。

  但大刘跟刘婶都觉着,他如今实在是太忙,每次来都是匆匆见一面。

  说不了两句话就有人催,实在不好主动去打扰。

  于是,也很少再踏进四合院的大门。

  本以为,这样会拉远彼此的距离,没曾想建国还是跟从前一样。

  念旧,重情。

  这孩子……老杨两口子泉下有知,岂止是能够瞑目。

  怕是高兴的,都要跳鬼步了.

第六百三十五章 下葬,彩虹,八百心眼子

  “哥。”

  正说着话,旁边跑来俩丫头。

  不,这会儿已经不能叫丫头,孩子都快赶上自己高了。

  “大娟,小娟。”

  杨建国准确指出俩人,一点也没认错。

  大娟高兴点头,拉着自家孩子到跟前,“快,叫杨叔,你杨叔可是咱家大恩人。”.

  “这我家老大,萧天。”

  “杨叔。”小伙子有些腼腆,看上去该是上大学的年纪。

  “好,在哪儿读书呢?”杨建国和颜悦色。

  萧天挠了挠头,羞涩道:“没读书,在家里帮忙。”

  “他就不是读书那料子,读完初中就出来给家里帮忙,手艺倒是学了个皮毛。”

  大娟恨铁不成钢的数落着,可眼里却是充满笑意。

  看来,孩子的手艺学的不错。

  “这也是条出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

  “你爸,不就是现成的榜样。”

  杨建国话锋一转,化解现场即将出现的尴尬,也给萧天留下极好的印象。

  这个来之前,家里三申五令表示一定要重视的杨叔,大领导,看上去也没什么领导架子。

  反倒是慈眉善目的,很是和蔼。

  比自己在学校的老师,看上去更像好人。

  “建国哥。”小娟走上前,介绍自家孩子。

  刘毅,找了个本家姓的。

  里头有没有传承香火的意思,杨建国也不好多问。

  这是人家事,只要人家愿意就成。

  外人,还是少多嘴的好。

  大刘家,也不再是从前在巷口摆摊的小贩。

  刘氏机电集团,是国内起步最早,发展速度最快,规模壮大最迅速的机电企业之一。

  主要经营高低压开关柜生产、销售,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建筑及电气工程安装,货物和技术进出口的相关业务。

  去年,刘氏被评选为帝都十大优秀企业、放心企业之一。

  大领导亲自出席,为这些企业家们颁奖以兹鼓励。

  大刘,现在也该改称‘刘大老板’了。

  “什么大老板,咱就是个工人……我啊,还是更怀念在厂里的日子。”

  这话跟老马一个水平,都是不爱钱的主。

  不过,有钱确实能解决很多事。

  也能为生活,减少诸多的烦恼与不便。

  像是大刘,如今出门车接车送,走到哪儿都有专职司机。

  身边还跟着专业的护理人员,负责他的安全和健康。

  手里的拐杖,也是用上好的木料雕成的龙头杖。

  拿在手里,一股‘大佬’的气质油然而生。

  比起从前,他的变化不是一般的大。

  刘婶的穿着打扮,也和以前截然不同。

  浑身的富贵气,一眼就看得见。

  看来,这一家子今儿个回来,不止是为了悼念老易啊!

  当初,院儿里的人可没少在背地里,嘲笑说人闲话。

  呵呵,这算是现世报吗!

  杨建国心底暗自发笑,倒是没去拆穿大刘一家的小心思。

  这点执念,就由着他们好了。

  “抬棺了。”傻柱跟俩儿子,另一边是老易带的徒弟。

  方正,昨晚上自己找上门,说是想要送师傅最后一程。

  有没有别的心思,这会儿咱也不好说。

  正好又缺个合适的抬棺人,老易的徒弟,这个身份抬棺再合适不过了。

  四个人,抬着棺材,趁夜赶往乡下的墓地。

  ……

  如刻意分割的梯田,总共四阶。

  山后有水,山前是一片不大的林地,里面种着果子。

  这块地是老易生前,自己给他和老伴选的。

  为了这块地,他可是专门找了好几个地道的风水师看了又看。

  都跟他说,这是个好风水。

  傻柱记得,老易喝多了说叫什么‘蜻蜓水’来着。

  他也不信这个,就没留心听。

  反正是他老易‘住’这儿,他自个儿满意就好。

  “竖下,对,壹大爷特别交代的。”

  “慢点,慢着点,绳扎紧了。”

  “好,落地了,填土,烧纸的呢?”

  “孝子贤孙,跪!”

  一整套流程下来,天色已经放晴。

  天边晨曦洒落,照在后面的溪流上,淡淡的彩霞呈现在山头之上。

  随后,在坟头上方形成一道漂亮的拱桥。

  “哎呀,这……”

  老人们看见,惊的张目结舌。

  就算是杨建国,心里也有股说不出的感慨来。

  有些事,看似都能用科学来解释,比如这道突然出现的彩虹。

  不过是光线射入接近球形水滴,造成的色散及反射而成。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准确的架在坟头之上。

  将两端连接,好似在为墓碑搭一座桥,又或者是墓碑之后黄土里竖着的……

  “建国,你没事吧?”

  看大家都走了,他还楞在原地出神,英子有些好奇的晃了晃他的胳膊。

  “没事。”杨建国凝神微笑,道:“走吧,我们也回去了。”

  繁琐的白事,总算是过去了。

  四合院里却变的比往常更加热闹,没有了往日的清冷荒凉。

  傻柱邀请贰大爷、叁大爷,大刘一家暂留。

  晚上要亲自下厨,做一桌子大餐来庆祝。

  “不管咋说,咱也是多年的老邻居,这次见面不容易,以后还不知道再有没有机会。”

  傻柱的话,得到众人的共鸣。

  更给了他们一个重新相聚,拉近距离的好机会。

  所以,不管是哪一家都没反对的意思。

  反倒是表现的格外积极。

  “柱子哥,这是家里自己酿的酒,有七八年了,咱今儿打开尝尝。”

  “柱子哥,这是上次有人送来的血肠,你看用不用得上。”

  “柱子,你看看这个老参怎么样,烧个汤用上吧!”

  一群人不停的往厨房里送东西,可每次经过院儿里的时候。

  眼神都止不住的往对门看,‘这建国两口子,怎么还不出来?’

  大刘一家的富贵,通过报纸、电视早了解到了。

  在他们看来,这全靠杨建国的指点和照顾。

  要是没人照顾,他一个瘸子能做出这么大的公司,赚那么多钱来?

  咱也不需要做的那么大,只要做个五分之一……

  十分之一的刘氏(阎氏)出来,以后子子孙孙都不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