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567章

作者:从前慢

  作为顶尖学府,又在多家巨头及与国家合作的研究所实习过的留学博士。

  志怡可以肯定地说,他的一些设想,就算是那些已经闻名全球的行业领袖也未曾想到过。

  天,一直都在那。

  但直到有人抬头,思考该如何登上神之禁区。

  人类的意识里,才有了对天空的向往与追逐。

  前卫的思想,往往左右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方向。

  而她手中这份提案,给予杨志怡的感觉是沉重且深厚的。

  “超前吗?超前一点,才能实现弯道超车,如果一直盯着别人的背影,连超越它想都不敢想,那还讲什么赶超。”

  杨志怡的态度,并未影响到杨建国的积极性。

  再说,她的反应只是正常人应有的惊讶罢了。

  再惊讶过后,出于专业性的考虑。

  杨志怡很快就变的积极起来,指出提案中的瑕疵与他讨论起来。

  两人这一讨论,就忘了时间。

  等再回过神来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同伟不知什么时候,也坐在家里,满脸感慨的看着这对父女。

  他后半夜就来了,昨晚上要不是值班儿,肯定跟媳妇儿一块过来。

  人也坐这听了半天,俩人说的每个字,他都能听得懂。

  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总之,听着就特别神秘、高级,各种专业名词一个接一个往外抛。

  一听就知道,是高级知识分子才能弄懂的课题。

  “同伟,你什么时候来的?”

  志怡坐在他身边,把头靠在他肩膀上。

  她倒是没什么不好意思,祁同伟先害羞了。

  “爸妈还在呢,你先坐好了。”

  “在就在呗,给你个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看看你对他们闺女有多好,这还嫌弃。”

  祁同伟让他怼的是哭笑不得,看到杨建国过来。

  想起来又没法起来,只能尴尬又无助的堆出一个古怪的笑容:“爸。”.

第六百四十八章 科技峰会,三方合营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机械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灯是无可置疑的无冕之王。

  第三次工业革命,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以原子能、计算机、空间科技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涉及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空间及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目前,正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新的规则正在诞生。

  而谁掌握制定规则的权利,谁就在未来抢占先机。

  原本,这种优势一直掌握在欧美手中。

  而现在,半导体杀出一个娄式来,打断了鹰家的登顶之路.

  如今,双方在各个领域里,你来我往的斗争,远比看得见的战争更为残酷。

  娄晓娥为什么要一意孤行,到内陆来建厂。

  只是为了杨建国,因为他是自己儿子的父亲?

  若是这么想,也太小看她这个娄式掌舵人了。

  娄晓娥之所以坚持来内陆建厂,不惜与公司内元老翻脸,承受外界诸多打击与压力。

  是因为她清楚的意识到,接下来的斗争将不再局限于某一领域。

  而是全方位,多面性,以国家为幕后推手的国运之争。

  在外人眼里,娄式是不可否认的庞然大物。

  可在国家机器前,娄式,也只不过是只强壮点的兵蚁。

  不被关注的时候,相安无事。

  一旦国家机器的目光投下,碾死它不费吹灰之力。

  这才是娄晓娥,简直要回来的根本原因。

  但有些话,她现在不能明说。

  说了,就等于把所有事儿摆在明面上。

  那么,娄式就会成为东西方两大‘机器’相互较真与碰撞的战场平台。

  到那时,娄式最后会怎么样她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可以肯定的是,娄集电不会在和娄家有任何瓜葛。

  娄晓娥不想成为双方竞争下的牺牲品,更不想失去这份留给儿子念国的家底。

  身为她娄晓娥和杨建国的儿子,注定是不平凡的。

  不过,如今娄式已经在深地站稳脚跟。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抢占市场,打响名声。

  她需要大量订单,赚取足够多的利润,来尽快填补杨建国从龙芯抽调的拆借资金。

  “建国,年底前我一定会想办法,把这笔钱补上,你不用担心。”

  帝都大饭店,娄晓娥向眼前的人做出承诺。

  她这次是来开会的,工部要举办一场属于国内的企业家创新与科技峰会。

  要把国内这些在科技领域,有所建树、具备潜力的企业家们,聚集到一起来。

  大家坐下,心平气和的谈一谈眼下的发展。

  在工作中有哪些问题存在,组织有哪些方面是做的不够完善、需要改进的。

  接下来要向哪个方向,继续推动。

  自己所在的行业,正在做的产品和研发,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有什么计划……

  等等。

  诸多的话题,都将在此次会议上拿来探讨。

  受邀而来的不仅有各行业的大牛,还有来自科学院的院士们,以及工商相关部门的高级领导。

  共同商讨出,一个让各方都感到满意,符合未来发展要求的新方案。

  “那个不急,是真不急。”

  放在之前,可能还会有些麻烦。

  可现在,杨建国还真不怕有人在这上面找茬挑刺。

  原本,调用龙芯的资金需要找大领导审批,大领导再找副长老签完字才能放款。

  可杨建国之前嫌耽搁时间,中间经手的人太多,流程时间太长。

  所以,直接给批了。

  连大领导都没找,更别提审批签字的事儿。

  但现在,他自己就给自己把章盖了,扭头找副长老签个字。

  对方二话没说,爽快签下自己名字。

  这不是说,之前的事儿就磨平了。

  而是,副长老把这件事担了下来,谁有问题先去找他。

  毕竟,那上面写的是他的名字。

  以副长老的身份和地位,他需要向谁解释?

  对方就是找上门来,一句‘特事特办,是我吩咐杨建国让他做的。’

  就足以抹平,他在这件事上所犯的错误。

  不过,副长老还是特意告诫他两句:“有时候事情过于紧急,但也可以先打个电话,和我通一通气嘛!”

  “你和小刘是怎么配合的,我不清楚。

  但是,我们之间可以坦诚一些,多一些沟通总是好的,对不对。

  我这个人,还是很好说话的嘛!”

  杨建国始终觉得,自己这一生是幸运的。

  婚姻幸福,家庭美满,儿女双全。

  有系统的协助,自己成就一番事业,走到未曾想过的高度。

  又能遇到这么多的好同志、好领导。

  虽然,难免有些糟心事。

  可总的来说,他的前半生如春季一般,灿烂如花。

  如今,眼看人过半百。

  对杨建国来说,又是一场新的征程。

  如何在未来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为内陆争取到更多主动及话语权。

  将是他后半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在此期间,可能会夹杂一些个人情绪带来的附加影响。

  但杨建国不觉得,这会影响到整体的方向和大局观。

  就像是此次峰会上,将要第一次亮相的仿真假肢生物探索公司。

  军、工部、民间,三方合作。

  前两个已经确定,后面民间势力怎么选,还有待商议。

  首先,背影要干净,经得起考察。

  其次,要有格局,有思想,有钱有人。

  这个人不一定是研究人才,也可以是行政、销售、渠道等等方面。

  起码,这么大个摊子撑起来,给你你也得接得住才行。

  别刚往手里一抛,啪嗒~

  自己让压死了,这不搞笑嘛!.

第六百四十九章 峰会首日,何为企业家?

  “领导,所有人都准备好了。”

  帝都大饭店,朱浩过来向他汇报工作进度。

  “受邀者都到了吗?”

  “到了,已经按照排好的名单就坐。”

  “记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