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572章

作者:从前慢

  回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家里的宾客也走的差不多。

  一家人,总算是可以安安静静的坐下来,吃口热乎饭。

  只是,这顿饭吃的格外沉闷。

  “妈,以后你就留在这,跟我做个伴儿吧!”

  英子突然提议,想要让妈妈留在四合院,跟自己一起住。

  她之前一直跟着爱民,可这儿子再好也不可能天天陪着她。

  整天是没日没夜,一走就是好几个月。

  平日里,就是跟李兰待在一块儿。

  得益于李家几个孩子都争气,儿媳倒是没什么不孝顺的。

  英子妈本也不是挑剔的人,相处倒也愉快。

  可,怎么能跟自己亲闺女相比。

  “再说吧!”英子妈心力憔悴,这会什么也不想思考。

  这些问题,等她歇歇再想。

  英子也不再追问,低头安静吃饭。

  李兰心里,却有些不舒服。

  吃过饭,英子进厨房洗碗,李兰擦了桌子,拿着抹布去洗。

  “兰子,你别介意,姐知道你这些年,照顾妈挺辛苦。

  我想接她来,也是想有个伴儿跟我唠唠,你这孩子正值关键时候,一个人也太辛苦了。”

  好话好说,事儿就会好办很多。

  这不,英子跟她这么一解释。

  李兰心里那点芥蒂,立马消除大半儿。

  她能不明白,自己再怎么做也不如亲闺女的道理?

  自然是明白的,没了老伴儿,平日里自己忙着工作。

  回来又得管孩子的学习,吃喝倒是不发愁,肯定是没法照顾到她的心情。

  有女儿陪着,俩人回来一块儿吃个饭,完了坐在院里唠唠嗑。

  自己轻松,婆婆跟姐也都有个伴儿。

  “姐,看你说的,我知道,我都知道…你是好心。”

  “你不误会就好,咱们家就这些人,爸在的时候心往一块儿,爸不在了也得一样。”.

第六百五十五章 涉外第一楼,车展

  逝者已逝,活着的人还要继续往前走。

  英子妈最后还是决定,跟儿媳李兰一起回家。

  这年头讲究,养儿防老。

  这话可不只是说说而已,那是真的落到实处的。

  儿子还在,老人住在女儿家,算是怎么回事?

  儿子、儿媳不孝顺?.

  老伴儿走了,没人拿老人当回事了。

  养儿防老,老李家这是养了两个不孝儿?

  英子妈不想让人说闲话,舌头根子压死人。

  老了老了,老伴儿也走了。

  英子妈不想再给任何人添麻烦,无论是儿子,还是闺女。

  英子还想再努力一下,让老太太听她劝说。

  可惜,老太太根本不听她的。

  说得多了,老太太一句‘我太累了,有事儿明天再说吧!’

  “你说妈也真是的,年轻时候也不这样,怎么老了老了反倒越来越倔了。”

  杨建国笑了笑,说:“什么时候不倔了,咱爸在家,只要是咱妈说了的,他什么时候推翻过?”

  “……”英子仔细一想,还真是这样。

  看来她以前犯了‘灯下黑’的习惯性错误,总以为家里的倔老头是她爹。

  可现在来看,她妈才是那个真正有主意的人。

  “哎~”英子有些惆怅的叹了口气。

  她是担心妈妈的身体,一个人待在那边,成天没人说个话。

  出去走走还好,可她要是把自己闷在屋里。

  时间久了,身体是会被闷坏的。

  “不放心,就经常过去看看,离的又不是太远。”

  李爱民住的地方可不简单,亚运村汇园公寓,帝都第一涉外高档公寓。

  来往的住户都有一个鲜明的标志:有钱。

  只要是住在汇园公寓,不管是买的还是租的,只能要住进去的绝对是非富即贵。

  毕竟,哪怕是租房都要上万,而且还是两居室。

  三居室更是一度涨到2万的高价,这可是90年代,普通人工资也就几百块钱。

  简单来说,工薪阶级甭说在汇园公寓买房,一年的工资连缴租金都不够的。

  这是亚运会的遗留产物,大会结束后组委会也很头疼。

  最后,组织北辰集团改造出售,双方都不是专业人士,定价都不知怎么定好。

  可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汇园公寓火了。

  因为,在最初销售情况不好的局面上,组委会聘请湾湾的九鼎轩公司为汇源进行策划推广。

  于是,工商时报刊登国内第一条房地产广告。

  其实,整个广告也没什么亮点,干巴巴的。

  唯一有点意思的,大概就是那句‘亚运村高端生活区’了。

  可就是这样一条广告,引来大量的有钱人。

  见识少啊!

  有钱也不怎么会花,好些人稀里糊涂就发了财。

  根本不懂,什么叫‘高端。’

  一看广告上说的,又是‘亚运村,’又是‘高端生活区,’都想来体验学习一下。

  何为高端!

  李爱民是第一批买的,当时汇园的价格还只有4000不到。

  他觉着这地方不错,一口气买了十套,算是占了个便宜。

  现在,那边自己住了两套,其他八套都出租。

  平日里租金就是李兰在收,气质装扮也越来越富贵了。

  “之前一直是住门对门,有我爸作伴还好,你说现在会不会还是一样住对门?”

  “你找个机会,问问爱民不就知道了。”

  看她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杨建国想了想说:“这样,周末我陪你去趟车展。”

  “去车展干啥啊?”英子诧异。

  “买车。”

  ……

  周末,一家三口打车到汽车展览会。

  祁同伟说要开车来送,临出门让单位给叫回去了。

  “你说他咋这么忙呢,一个礼拜,我就见了一面。”

  挽着妈妈的胳膊,志怡有些无奈的吐槽着。

  “这就忙了,你爸那时候可比这个还夸张,成月、成月见不着人。”

  “工作第一,最近治安情况不是很好,后面怕是还有的忙。”

  杨志怡也知道,她本身就是体制内的。

  哪怕不是一个系统,消息也比外人灵通。

  她其实就是想自家男人,心里不舒服想吐槽发泄两句。

  换她忙的时候,实验室里一泡就是十几天。

  算算,也没比祁同伟好到哪儿去。

  “对了。”

  杨建国突然想起件事儿,“他们部里可能要下方一批优秀干部。”

  “啊?”志怡愣了下,问道:“爸,不会也有同伟吧?”

  “名单还没决定,听从组织安排就是了。”

  “……”志怡这下更郁闷了。

  这事儿要是有他,俩人刚稳定的日子又有的折腾了。

  一个在四九城,一个在地方。

  离得近还好说,要是离得远,一年见不了一两面。

  志怡可不想过这样的日子。

  她打算回去就问问同伟,到底是怎么想的。

  家里其实很早就能买车,可一来杨建国有专车用,平常还是习惯骑自行车。

  二来,英子也不会开车没地方能用得到。

  这次,他打算买个车,让英子去学驾照。

  以后去看老太太,带个东西,陪她出去逛逛也方便。

  也没什么可挑剔的,俩人一眼相中新款桑塔纳。

  皮实的印象,就算是英子这个从不关心车的人也知道。

  这车,怎么开都不坏。

  “你好,我想订台车。”找到展台前的销售,对方的态度很傲慢。

  要什么车,交多少钱。

  好了,拿票交钱排队吧!

  三个月到半年,肯定能拿到车。

  说话的语气没什么毛病,就是那副狗眼看人低的态度。

  让志怡心里炸毛,一冲动就要上去跟他理论。

  杨建国一把拉住闺女,笑笑道:“算了,你跟个打工的置什么气。”

  既然要排队,那就先随便逛逛。

  拿了票,往兜里一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