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580章

作者:从前慢

  对方想要给所有人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给龙芯扣顶帽子。

  杨建国怎么可能坐视,这种情况发生。

  “你这是强词夺理,外国人可不会这么看,他们只会知道,有着官方背景的公司正在强行干涉正常交易.

  并且,以高出市场百分之20的价格,进行不正当的价格竞争。”

  “不正当,据我所知津村会社以高出龙芯出价三倍的价格,抢走了文山的田七种植地。”

  “那是让你们逼得。”

  “所以,对方出高价就是被我逼得,我出高价就是干涉市场自由,哄抬价格,不正当竞争?”

  杨建国松开手里拿着的笔,钢笔啪嗒掉在桌上,也让对方的心跟着一颤。

  “你能在说话之前,先过一遍脑子吗?”

  杨建国很是友好的扬起微笑,道:“否则,我会以为自己在跟某种爬行类动物强行沟通。”

  “你,杨建国,你这是人格侮辱。”

  “哦,我可没有侮辱人的习惯,除非对方是汉奸或者敌特,请问你是哪种?”

  会议的过程和谈话方式,远比外界所猜想的要粗鄙,冲突也更强烈。

  因为,双方之间的冲突已经到了不可缓解的程度。

  要么津村株式会社拿下国内的重要生产种植地,掌握国人老祖宗几千年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要么龙芯抢先一步,率先拿下半壁江山。

  然后,再占据正统之位,全方位的与对方进行竞争。

  是的,不管怎么做他都落后一步。

  谁让药监指挥部里,有对方的狗腿子呢!

  “好了,都冷静冷静……大家都是同志,讨论问题可以,但不要搞对立,更不要搞人身攻击。”

  “建国,这点我必须要批评你,以后可不能这样了。”

  看似三长老是在批评他,实则是在用这种方式,轻描淡写的将刚才他侮辱对方的事儿给揭过去了。

  既然都已经批评过了,自然不能再抓着不放。

  这一页,谁也不许再提!

  这就叫做巴掌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三长老对他的偏袒简直到了明目张胆的程度。

  可在这,他就是最高长官。

  最高长官偏袒自己的心腹爱将,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完全没有。

  所以,药监部长只能无奈坐下,他很清楚这局自己又输了。

  想要在内部解决掉杨建国这条拦路虎,看来是没机会了。

  看来,只能寻求外界力量。

  资本的力量是巨大的,药监部长相信,只要集合全部力量来解决他,那么问题一定会迎刃而解。

  只是,这样一来就影响到原本定好的收购计划。

  八十个种植基地,到目前为止只完成四分之一,任重而道远啊!

  再次看向杨建国,对方眉宇间的坚定让他愤恨的同时,头疼欲裂。

  早知道是这样的话,他说什么也不会轻易答应那些人的要求。

  加钱,必须加钱!

  “下面,还有谁想说点什么?”

  “长老,关于龙旗我想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是出于个人,还是工作。”

  “工作,我认为龙旗不应该仅作为官方的专用车辆,自由市场的庞大需求带来的经济效应,才能满足技术与企业自身的发展。

  如果仅依靠官方的采购,等于是将龙旗划入双轨制这样被淘汰的制度当中……”

  杨建国说着,将准备好的资料递交给他。

  三长老面带微笑,实则心里也有些哭笑不得。

  这个杨建国,是真能给自己找事儿做。

  他一个人引来的问题,就占了会议一半的时间。

  现在,他又抛出新的问题。

  翻看着手里的资料,三长老眼中的无奈逐渐被专注取缔。

  上面所描述的情况,令他心动不已。

  这种感觉,让他想起年轻的时候,指导员为激励大家给画的大饼。

  如今,这饼实现了一半,还有另一半需要努力。

  杨建国的这块饼,正好填上缺失那一半的边角,让他看见把饼做实的可能性。

  要说杨建国,确实不是个怎么好相处的同事。

  但在工作和贡献上,没有人能从他身上挑出任何毛病来。

  坚持原则,有理想,有目标,更有实现理想目标的技术和实力。

  这样的好同志,他怎么能不喜欢。

  “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建国,你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三长老不准备把这件事,拿到会议上来讨论。

  他要和杨建国私下里,好好商量一下,有些看不懂的地方也要请他讲解透彻。

  然后,他打算将龙旗的管理层和技术人员集合在一起。

  和杨建国开一个碰头会,大家对一下情况,看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和所需要的投入是否成正比。

  这个事情的优先级,该不该放到现在来办。

  管理一个庞大的国家,不能只着重于眼前,而是要将目光放到几年,几十年以后才行。

  怎么样才能用最快、最有效的方式,达成五年计划,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才是他们首要实现,也必须实现的头等目标。

  没有什么,是比这件事更重要的。

  人民才是根,这一点可能有人忘了,未来忘记的人或许会更多。

  但他们,绝不会忘!.

第六百六十七章 内部阻力,一半一半

  “汽车工业至关重要,现代战争打的是信息战,但真正决定战斗走向的是机动性。”

  “要发展,就需要钱,不能把所有的发展都依赖于税收,光靠组织补贴,总有一天会入不敷出。”

  “我认为,既然开放自由市场,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进入市场与民营资本竞争。

  当然,在限制上要多一些,企事业单位天然的优势,一旦被利用,民营是没有可能竞争过的。

  要堂堂正正的去经营,而不是搞补贴,政策偏袒,甚至借权势打压侵吞。”

  “改制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所有公家企业适应自由市场。”

  “第三产业就是一次结果很好的实验,目前各地的三产实业,税收占比达到16个百分点。”

  杨建国将收集来的资料,事无巨细的讲给长老听.

  把目光放远,看向国外,到世界舞台去竞争。

  国内,则坚守基本盘,在一些敏感领域卡死渠道。

  “为什么我非要投资中医药,长老您真该派人去霓虹,去棒子看看。”

  每三家门诊里,就有一家是汉药坊。

  各大医院连年增设汉药科,大力发展高等中医人才。

  对外大肆收购,垄断药材生产种植地。

  “再这么下去,老祖宗传下那点宝贵,就全程别人家的了。

  我知道有人说,不要小家子气,就算被国外拿了,那也是汉药。”

  “可等所有药材,人才,方剂全都成人家的,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它还能是汉药吗!有天会不会咱们得子孙后代,说着霓虹药剂真伟大这样的谬论。”

  三长老面色严肃,沉吟道:“建国,你知道这里面没那么简单。”

  “这个中医药,过去可是四旧,有些老同志的想法还没有彻底转变,内部阻力很大啊!”

  “破宗族,毁世家,打压资本顽疾,消除数千年旧朝陋习。

  这些都可以理解,可中医跟这个有什么关系?”

  “传承。”

  师傅传徒弟,老子传儿子,真正的底蕴都是这么传下来的。

  那些偏方药典,经验手书,不都在这些人手里掌握着。

  看似毫不相干,可你刨根问底,就会发现这些人都能联系起来。

  真放任不管,那是多大的一股力量。

  说是宗族世家也不为过,而这是坚决要打击的。

  不是所有老中医,都是好的,就像不是所有当官的,都是清官一样。

  你怎么保证,这股力量不会被利用,造成新乱想。

  “开学校,进行系统化教育,分化拉拢,对外推广,消除内压。”

  杨建国给出答案,向外而非向内。

  把那些有野心的,推出去,只要把握住根子,再怎么样也掀不起风浪。

  两人在会议室谈了很久,杨建国出来时天已经黑了。

  “领导,老领导在等您。”见到朱浩,他第一时间告诉自己这则消息。

  看向路边前后停靠的车,杨建国快步走向后方。

  “老领导。”老刘退下来后,天天插花弄玉的,很久没露面了。

  不知这次来,是为了什么事。

  杨建国心底有些猜想,事实也正如他所料,对方是为近期发生的事来的。

  中医药这条利益链,竟连他也绑在里面吗?

  “不是我,是我们家老二的女儿,她是津村会社的高级顾问。”

  “各为其主,理解!”杨建国淡然笑道。

  可老刘是什么人,跟他认识快二十年,怎么可能听不出他语气里的不悦。

  “唉,孩子大了不由娘,当初就不该同意,她到外面去读书。”

  “老领导,这事儿关乎民族,社稷,不是我不讲情面,您知道我的。”

  能讲情面的地方,杨建国对自己人也并非苛刻不留情。

  可该坚持的底线,他是绝不会退让。

  今天别说是他来了,就是三长老发话,杨建国也会选择‘保留意见。’

  并且,要求书记官清楚记在会议记录上,供后来者明辨。

  “我知道,我知道。”老刘一脸苦涩,他就知道是这个结果。

  可拗不过小辈哀求,请他出面说一句,成与不成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