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前慢
这点,不需要证明都能猜得到。
仅凭工部直属,杨建国本人兼任董事长这些条件,就足以给它带来相应的便利。
这种便利不会有人刻意提起,但却真实存在,并且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
同样的价格、甚至略低的价格,龙芯一定会被选中。
竞标单位中有龙芯,其他人大概率都会沦为陪跑。
就算杨建国想要凭实力来竞争,下面的人也会‘揣测,上意,’自以为聪明的安排好一切。
所以,对方的控诉并不是没有道理。
但从法律层面和证据上来看的话,龙芯并没有违规。
“领导,我们怎么办?”
办公室里,叶芬有些担心的看向他。
此时的她,包括公司的高管和行政人员,都很担心他会选择坦诚面对。
但在担心的同时,又有些小小的期待。
领导究竟是否如他们所想,所见的那样,是一个绝对正直,坦率的人。
或许,这一次就能得到答案。
“应诉,反告对方诬陷,要求对方公开道歉,并就此事为龙芯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出赔偿。”
杨建国在家里,就已经有了决定。
相比药材被国外垄断,丢掉老祖宗传承千年的宝贵医药知识相比,他个人的荣辱又算得了什么。
什么时候,他杨建国是个只注重自己名声,不注重实际情况的,沽名钓誉之辈了。
他们,是不是也太小看我杨建国了。
和人民、祖国的千秋大业相比,他一个人的荣辱又算得了什么?
“领导……”叶芬像是看出他的决心,表情里既是钦佩,又是惆怅。
这一次,所有的神话或许都将破灭。
先前笼罩在他身上的光环,也会因蒙尘黯淡无光。
津村这次哪里是冲着药材来的,他们分明是冲着领导本人来的。
目的,恐怕就是要往他身上泼脏水,坏了他的‘金身。’
“照我说的去做。”杨建国抬头微笑,示意她可以出去了。
津村是不是怀有这个目的,杨建国已经管不着了。
就算坏了金身,他依然是工部的大领导,国内最顶尖的工业人才。
这件事并不会影响他的工作,只是受此影响,今后再想做什么就要三思而行。
肆意妄为,像从前一样怕是行不通了。
但杨建国觉得,这么做值得!
龙芯对外发布公告几分钟后,杨建国办公室的电话就响个没完。
来自各个单位的领导、同事、朋友,全都打来电话关心他的情况。
显然,大家都很明白这则声明以‘郑智’角度去看待,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影响。
杨建国倒好,反过来安慰他们不需要担心太多。
不就是一点挫折,他杨建国这半辈子,大大小小的挫折遭遇多少。
那十年都过来了,还会怕小鬼子的阴谋诡计。
“建国,要是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尽管吩咐。”
“谢谢,不过应该是没什么要帮忙的,有需要我打给你……好。”
再次挂断电话,杨建国看了眼时间,心说‘大领导和三长老的电话,应该也快到了。’
说曹操,曹操到,下一个打来的就是三长老。
“建国,你这次有些冲动了,对方要告,让他告好了,最后终究会败诉的。”
“咱们只需要积极应对,将事情的影响压到最小,不要造成大规模的议论和恐慌。
过上几个月,等大家都忘了,事情不就过去了嘛!”
“长老,我明白您所说的,但是……我有我的坚持。”
所谓的退让,并不会让小鬼子感恩戴德。
只会让对方变本加厉,提出更多过分的要求。
所以,他必须要正面突破,并且加大研发与宣传力度。
“我当初说过,事你来做,后面有我撑着……现在,我还是同样的话。
放手去做,天塌下来我老头子给你撑着。”
“谢谢长老。”杨建国深深鞠了一躬,借此向对方表达自己的钦佩。
正是因为有他这样的老人在,才能在短短不到半个世纪里,带领14亿人全面实现小康.
第六百七十九章 掀房子,盖棺定论
和三长老这样的长者合作,对杨建国这种行动派来说是最愉快的。
对方会尽可能给予他最大限度的信任与支持,让他能依靠自己的判断与经验去做事儿。
而他只需时不时关注,事态的大体发展方向朝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到目前为止,这种合作方式两人都很满意。
杨建国选择积极应诉,并进行反诉。
这点,也是津村及其合作伙伴们没想到的。
他们本以为,在意识到‘己方’的认真以后,来自内部的压力就会迫使杨建国高举白旗。
毕竟,他们在任何事情上都喜欢寻求平衡、衡量得失。
两弊相权取其轻,这就是他们的文化。
鲁迅先生曾说过:一屋子人,你想开窗大家都不同意,但当你表示要掀房子时,他们就会同意你开窗.
现在,津村就是在掀房子,他们要将矛盾暴露在全世界眼前。
让所有人都看到,内陆并不像她所宣传的那样。
是自由、公正、开放的。
他们的组织,正在用权利干涉自由市场的运行规则。
原本,这该是他们最恐惧的杀手锏。
内陆一直努力扭转,人们对她的固有形象认知。
拼尽全力,甚至不惜放弃一部分原则与底线,来吸引海内外的投资者。
改变人们的认知,让他们见到组织领导下的全新秩序。
在这样的大势之下,就算是杨建国也要退避三舍。
为什么?!
这和他们所掌握的情况,完全不符。
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本以为胜券在握的津村代表团,感到有些不安。
事情的发展方向,开始朝着未知的轨道偏离。
接下来究竟会怎样,没人知道。
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拉下‘变道’杆的杨建国。
用妥协来换取发展,掀屋就开窗的方法确实很好用。
如果不这么做,也不会有后来的内陆速度与内陆奇迹。
但前提是,这种妥协是有底线的。
特别是在,如今内陆的科技与成果要远超他记忆里的那个世界。
在某些事上,他们并不是要一味地妥协才能达成目的。
事实上,单方面需求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在这点上,杨建国的贡献很大。
因为,国内几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技术,全都出自于他之中。
如轴承、特超强复合钢、杨氏不燃涂层、半导体及汉显平台等等。
其中也包括,刚开张不久的‘仿真假肢’项目。
这项计划,同样是了不起的创举。
前提是,他们能抢先拿出一些成果来。
否则,它就成了烧钱的无底洞。
这些项目的成果,带来的影响力足以让他们说‘不。’
是的,原先的内陆没有能说‘不’的能力,除非放弃改开的发展方向。
现在,他们有了说‘不’的底气。
杨建国就是要做第一个,向外企……
不,应该说是像海外财阀,资本家们说‘不’的那个人。
铃铃~
“领导,中森小姐找您。”
“接进来。”杨建国拿起电话,微笑道:“明菜,还好吗?”
“谢谢关心,杨桑,刚回到霓虹,我已经开始想念内陆以及那里丰富的美食。”
“十分欢迎你来内陆多走一走,我保证你绝不会后悔的。”
“我也坚信!”中森发出愉悦的笑声。
“那么,是什么事让你打来电话。”杨建国将话题转向正轨。
“没什么……抱歉,实际上是有些事儿。”
中森磕磕绊绊,满怀歉意的说道:“杨桑,我很珍惜我们之间的友情,但有些事不是我可以左右的。”
“说吧!”
“工部是下定决心,要将外国投资者拒之门外,用权利强行干涉市场了吗?”
电话另一端陷入沉默,杨建国并未回答她的问题。
实际上,中森也并不希望他会回答。
显然之前中森给的提示里,已经警告他最好谨言慎行。
有些事不是她可以左右的。
也就是说,这通电话并不是处于她的主观意愿打来的。
所以,是有人在逼她。
那么,电话那头会不会有人在录音,或是在这些看似普通的问题里挖下陷阱。
将真正的问题,隐藏在一個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之中。
最后,使用技术将它串联起来。
以此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这样的手段屡见不鲜。
于是,杨建国的回答只有沉默。
而在电话另一端,坐在对面的男人的眼神越发不善。
上一篇:综漫:诸天万界从恶魔咒蓝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