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630章

作者:从前慢

  徐部长若有所悟,倒是表现的没开始那么生气了。

  先前拍桌而起,那也不是在针对他,只是就事论事。

  如今,听完他的真实意图,徐部长觉得他所说的有些部分,不失为好办法。

  就比如最后提到的,不能只盖加油站。

  你盖个加油站,我在旁边盖个宾馆,他在隔壁盖个餐馆,又有人在隔壁开个修车铺。

  这样,各种需求的人不都被引流过来,慢慢的就形成规模。

  并且,大家相互之间不影响生意,反倒能起到正面的作用,这才是健康的发展模式。

  “杨部长,能不能详细说说,你提到的把文化与美食和经济相结合的想法。”

  “这个我们可以会后讨论,我这其实有不少的想法,都在家里的本子上,倒是直接拿给徐部长就是。”

  听到他如此之说,徐部长一时间竟觉得有些愧疚。

  自己的格局,跟杨建国一比还是小了。

  这人,虽说是个炮仗,总是到处点火儿……

  可办起事儿来,那是真没得挑。

  工作能力更是有目共睹,哪怕看他再不顺眼也说不出个一二三来。

  “杨部长,说了半天,你还没说具体的执行办法是什么?”.

第七百四十章 咱是不是跑题了,都是同志

  “我的办法就四个字,以民为本。”.

  凡是对老百姓好的,真正惠泽到老百姓、造福当地的就是好官、好干部、好项目。

  “那些个假大空,虚报成绩,损害当地风土人情,文明古迹,大肆破坏自然,以未来换现在的……我看就该一撸到底。”

  “这,会不会太严重了。”

  一撸到底,那可是涉及到所有人的利益关系,谁能说自己一定就不会犯错。

  就是自己不犯错,孩子、亲戚,那些个跟自己有瓜葛的鸡犬呢?

  裙带关系,这是遗留下的顽疾。

  也是人际社会中必然存在的一种现象,不能说它完全是弊端,但确实是弊大于利。

  可想要完全杜绝,除非所有人丧失情感,变成没有感情的机器人。

  否则,根本不可能杜绝。

  就像贪腐一样,从古至今多少贤臣能士想要将其扼杀。

  到最后,依然如野草般除之不尽。

  不过,铲草除根做不到,烧它个满地焦炭何尝不可。

  “贪腐最大的问题,不仅要解决内部,也要兼顾外部。”

  “凡是抓住的贪官,顺藤摸瓜将行贿的人也揪出来,给予审判。”

  “凡是主动行贿的,要以最高量刑处罚。”

  “凡是受到胁迫,但从中受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追回损失,给与警告暂不追究,再犯则从严从重。”

  “另外,主动行贿将官员、干部拖下水,为谋求自身利益的,甚至以威胁手段造成恶劣影响的……”

  杨建国说到这,突然停下来沉默几秒,随后仿佛下定决心般攥紧右手。

  拳头轻轻砸在桌上,道:“我认为应该将其列入黑名单,禁止其直系亲属考公,或是加入任何公职机构。”

  “无论是正式,还是非正式。”

  杨建国所提意见,等于彻底封死所有出路。

  粗暴是粗暴了点,不讲究政治手段和技巧,可却真实有效,非常管用。

  真要这样,相信行贿者在行动前,必然得认真考虑好久。

  公务员对老百姓的诱惑,只有他们这些真正当官的才明白。

  那是数千年来,刻进骨子里的执念。

  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这句老话放到现在依然好用。

  “是不是太严厉了。”

  “可这个办法,我想肯定能奏效。”

  “但是,老百姓们会怎么说,这不等于连坐吗?”

  “怎么能算连坐,只是直系亲属。”

  众人就他的提议展开激烈讨论,等想说的都说完,突然有人发现他们好像跑题了。

  今天,不是来讨论经济的嘛!

  这儿不是经济探讨会吗,怎么突然就扯到这儿了。

  偏题,未免也偏的太远了。

  “咳,这些事还是留在正式会议上再说,书记员,都记录下来了吗?”

  “记下了。”

  “那今天的回忆就先开到这儿吧!”

  大伙儿将目光投向杨建国,不知怎么,他好像成了现场的最高领导。

  没他的点头,谁都不敢起身离开。

  “那就这样,谢谢大家给我发言的机会。”

  正事说完,杨建国还是很和蔼的,主动向众人表示感谢。

  收拾桌上的茶缸跟笔记本,身边突然多了个人。

  “杨部长,你说的那个本子。”

  徐部长一脸期待的看着他,摆明就是想要东西。

  这可不是谦虚的时候,他现在恨不得能飞到杨建国家里,把那本子找出来捧在面前一口气读完。

  “老徐,你这也太心急了。”

  杨建国好笑摇头,“行,跟我走吧,直接到家里拿给你,回去慢慢看。”

  “真的,那太好了。”

  徐部长一听他这么说,张开手就要给他一个拥抱。

  杨建国伸手拦下,笑道:“别,俩大老爷们搂搂抱抱的,忒怪了。”

  “好。”

  徐部长摊手后退几步,放下手做邀请状:“好,不碰,您先请。”

  “老徐,你这样就没意思了。”

  抬手搂住他的肩膀,杨建国笑着说:“走吧,别表现的那么生分,怎么说咱也是一块儿共事的同志。”

  “对,说的没错,同志。”

  徐部长加重语气,着重强调这两个字。

  只是,本来挺正常的两个字,在他着重加强语调重复的时候。

  突然变的有些奇怪,就像是在暗示什么。

  搞的杨建国不自觉的就将搭在他肩上的胳膊放下来,并和他保持安全距离。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社会风气,还是他快到更年期了。

  最近,他好像变的有些奇怪,还很敏感。

  “对了,杨部长。”

  “叫我老杨就行,不工作的时候,咱还是随意点。”

  “好,老杨。”

  徐部长从左边上了车,提了下衣摆,道:“等会拿了本子,找个地方我请你喝两杯,要不,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老徐,你这个想法就不对了,感谢我什么?”

  杨建国一本正经道:“都是为工作,又不是帮你个人办什么事。这种违背原则和规定的事儿,我也不会办。”

  “知道你杨建国有原则,不用在这强调了。”

  老徐玩笑打趣,继续说:“那就不谢你了,咱俩单纯喝两杯总可以吧?”

  “行,这个好。”

  听他同意,徐部长正想着该去哪儿,就听他说:“也别出去,我在家搞两个菜,咱在家喝。”

  “你还会做饭?”

  徐部长惊了,他竟然会做饭。

  “不仅会做,做的还不错,等会儿让你尝尝我的手艺。”

  “杨建国,老杨……到底还有啥是你不会的。”

  伸手虚指着他点了点,徐部长对他的手艺充满期待。

  杨建国的手艺,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尝得到的.

第七百四十一章 敢说,大声说,有压迫就有抗争

  车子停在巷子门口,杨建国主动道:“咱们就在这儿下车吧,里面的路时间久了,坑坑洼洼的不好开,也经不起车子的碾压。”

  “行啊,正好走两步,给肚子腾点地方。”.

  两人下了车,并肩往巷子里走,“老杨啊,过去我可能对你个人有些误会,在这儿先给你道个歉。”

  杨建国笑了笑,直言不讳:“我也是就事论事,不对人,之前在会上多有冒犯。”

  想起被他怼的说不出话,徐部长苦笑摇头:“那你下次可得记着口下留情,你这个嘴,实在是太厉害了。”

  杨建国淡然道:“不是我这个嘴厉害,而是这嘴里说出的都是让人无法反驳的实话,一口唾沫一个钉。”

  为何开会的时候,杨建国总是能怼的人哑口无言,被称为‘炮仗。’

  就是因为他总说实话,别人敢说的他要往透的说,别人不敢说的他要大声说,有人不让说的。

  他更要大张旗鼓,高调呐喊的说,说的让所有人都听见。

  凭什么不说,怕什么?

  是把自己当成皇帝老子,还是皇亲贵胄了。

  有什么是不能说的,只有那见不得人,欺压百姓,谋财害命的龌龊事儿,才怕被人当众提起。

  “建国,你这个脾气啊!”

  徐部长指了指他,心里头却是一阵痛快。

  他这个部长,外人看着风光,其实当的也是满肚子窝囊气。

  这才多少年,有些人的屁股就歪了,还有人的思想跟着被腐坏掉。

  看似是一心为民,大公无私,可实际把好处全都落到外人的口袋里。

  但你要挑毛病,又挑不出来。

  是有一些损失,外国企业也赚走不少钱,给咱们挖了坑,可不能只盯着这些坏处,不看好处。

  要不是引进外资,技术、思想,怎么可能进步的如此之快。

  老百姓要多久,才能过上像现在这样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再说,外国企业不也全都是坏的,有好的嘛!

  就像当年我们打天下的时候,也是有外国友人帮助我们的,能说他们都是坏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