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633章

作者:从前慢

  杨建国笑了笑,送给他一句忠告:“沉下心,踏实干,别总想着天上掉馅饼,还正好砸在自己脑门上比什么都强。”

  说到底,之所以能上当受骗,还是这些个当事领导太贪心了。

  恨不得一口吃成个胖子,直接把所有兄弟全都超了,成为‘爸爸’眼里头最有出息的那个‘孩子。’

  这天底下,哪儿来这么好的事儿。

  就是真有,凭什么就落你头上。

  你这是有什么别人没有的梧桐树啊,还是那家的龙凤下去历练,给你带着金山银山来捧场。

  对方表情一僵,细细品味起这话。

  初听让人心里有点不舒服,可你再一琢磨,还真是这个道理没错。

  “诶,要不怎么说还得是你杨建国能耐。”

  “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踏实干吧!”

  对方用力点头,长老们也开始入戏,看见这一幕,偏头小声快语道:“谢了,回头我就给下面发文。

  必须要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能把政策和拨款往外放。”

  “别忘了分批、分期,这样能够把风险降到最低。”

  对方还想再往下问,可长老们已经入戏,闲谈到此为止。

  一整场会议期间,招商局的领导心里都跟猫爪似的,坐立不安。

  这个杨建国,肚子里是真有货啊!

  好不容易逮住机会,自己不得从他肚里尽力榨出些干货来。

  要不,下次还不知得等到什么时候。

  对方打定主意,等会议结束就拉着他下馆子,非得把他肚里那点货掏空不可。

  管他答不答应,反正自己是赖上他了。

  什么面子、里子的,都不如实实在在的好处来的重要。

  此时正在进行汇报,公开发言的杨建国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身边的老年人给盯上了。

  “各位长老,在座的领导、同志们。在这里,我想要像大家展示一组数据,是有关帝都近五年来的招商引资成果。”

  “近五年来,帝都的招商成果取得优异成绩,逐渐向大都市迈进,所有人都为此感到高兴,我个人也一样。”

  “但,在这份让人兴奋的数字报告里,夹杂着一些我们没有发现,刻意忽略的东西。”

  “假、大、空。”.

第七百四十五章 振聋发聩,大炮仗

  扬炮仗,还是那个炮仗,一点没变。

  一上来就直接戳穿帝都招商宏伟成果里面的水泡,不仅如此,还使劲儿的把里面的水份全给它压榨出来。

  让大伙儿看见一个,实实在在的成绩。

  然后,就造成眼前这一幕。

  宏伟成效里有三分之一,随着水份的流逝暴露出真实的一面。

  不是烂尾,就是合作出现问题,再不然直接捐款跑路.

  这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问题还是在空头支票上,对方拿出一些所谓的文件,资料,说的天花乱坠。

  就有人把它当真,将‘预计的未来’直接加入到报告中。

  使得这份报告,变的光鲜亮丽,令人振奋。

  可曾经有多光鲜,如今就有多狼狈,刚还在那琢磨怎么赖上杨建国的招商局领导,这会儿恨不得直接给他扒拉到桌子底下。

  这,完全是在拆自己的台啊!

  可再一想到杨建国的行事作风,他就有气没处撒。

  对方向来是对事不对人,这点没人怀疑。

  但这火终究是引到自己身上,老徐心里那叫一个无奈、尴尬。

  生气吧!

  先前杨建国毫不吝啬,直接就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告诉他。

  没有买官司,摆架子,满满的真诚。

  不气吧!!

  他这火是越烧越旺,像是恨不得直接给自己点了。

  “四九城,在所有人眼皮子底下,就有这些假大空的事件发生。我敢断定,各个地方只会更加严重。”

  “特别是如今这个楼市,火得很,人人都想买楼,人人都在卖楼。”

  “搞科研的不搞了,把款子拿起盖楼。种粮食的不种了,钱也拿去卖楼。没钱找关系,批条子,贷款也得盖楼。”

  “这边拿着条子批地,扭头就到银行贷了款子,转过头挖个坑就敢叫卖。卖楼花,看看港江如今的房市有多疯狂。

  可请同志们别忘了,预要使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霉国楼市崩盘,霓虹楼市崩盘,还有近期的小棒子,楼市也处于崩溃的边缘。”

  “我们是要发展,可有些问题前面已经有人探过了,是不是非要明知有雷还往上踩,我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考虑。”

  以楼市推动发展,杨建国并不反对,但在可行范围内,是否能够有效的降低风险,加强管控。

  什么管理一严,大家都跑了。

  那跑的都是投机分子、资本家,正好腾出地方让踏实干事儿的人来干。

  何况,就算是把利润压缩一半儿,对资本来说依然是块肥肉。

  税收方面也不会有所减少,反而有利于社会问题。

  果不其然,杨建国发言刚一结束,没等招商局领导起身汇报,住建局就坐不住了。

  “西方一直在吹捧威胁论,就是在我们最弱小的时候也不例外。这时候加强管控,不等于是在打自己的脸,把资本往外推嘛!”

  “开放市场经济,欢迎各界人士,可是我们自己喊出的口号。”

  杨建国当即起身,道:“欢迎各界人士,里面可不包括土匪强盗。难道土匪来了,你也要双手把米奉上,再叫一声老爷。”

  “杨建国。”

  对方猛地一拍桌,面色通红的怒视着他。

  讨论就讨论,怎么还上升到人格侮辱了,谁说欢迎强盗了。

  “长老,同志们,求稳一直是我们的发展方针,也是基础。我国再也经不起任何的动荡了,根子已经伤了,刚有所好转,绝不能再重蹈覆辙。”

  “可这根子是什么?”

  杨建国扫视众人,斩钉截铁的说道:“是人民,是老百姓的信任与期待。丢了这个,就算是发展成世界第一,道最后也是一场空。”

  “要把人民放在心上,要真心实意的为人民办事,要让老百姓满意,要脚踏实地的深入群众,不能脱离实际。”

  “我们有些同志,就是站的太高,总是不愿低头往下看,更别说弯腰去做点事了。高高在上的嘴脸,像极了过去的封建老财。”

  “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踩在人民头上的,那是狗官。就该挂在路灯上,活活吊死。”

  杨建国的话振聋发聩,使现场一片死寂。

  这话,说的太严重了。

  可杨建国今天来,就没打算避重就轻,不痛不痒的讲几句话就过去。

  他就是要搞出点大动静,就是要做那口警钟,在所有人的耳边,心里,狠狠的敲上一敲。

  “我不知道,在座各位有多少还能熟读党章。”

  当杨建国提到这点时,上方的几位长老面色也变了变。

  不是他们没有熟读,那些使命早已牢牢印刻在脑海里,但这种话不该在这个时候提起,更不应该以这样质问的语气。

  杨建国这是真要搞出点大动静,非得在这点个大炮仗才肯罢休啊!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造福人民,牢记使命,初心不忘……”

  杨建国低昂的声音并不高亢,落在众人耳中却犹如天外之音,震人心弦。

  一些人不由产生愧疚,那一声声的质问,好似对灵魂的鞭挞,让他们回忆起当初的坚持与梦想。

  曾经那个意气风发,敢为人民先,满心报复为国投的少年郎,上哪儿去了?

  权衡利弊、中庸、偏颇、种种顾虑,像一根根绊脚绳,将当初那个少年变成步履蹒跚,满心算计的老狐狸。

  可这狡诈的狐狸,却丧失了前进路上最需要的勇气与信念。

  今儿个,杨建国确实给所有人好好上了一课。

  恐怕再过多少年,与会众人也不会忘记这一天,他站在座位上意气风发、慷慨激昂的呐喊.

第七百四十六章 唯一的光,还我比他还嚣张

  会议在沉默中结束,走出会议室,杨建国深深的舒了口气。

  “领导。”

  杨敏跟着出来,眼眶微红,眼底还泛着泪光。

  看向他的眼神里,更是满满的崇拜,这就是自己追随的人,这就是自己的偶像。

  从他身上,杨敏得到无穷的力量与信念。

  为人民谋福利,为国家谋复兴,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这句话被杨敏反复在心中重复着,要将它牢牢刻在脑海里终身不忘.

  从今天起,它就是自己的人生信条。

  而领导,杨建国同志,将是自己前进道路上唯一的光,指引、照亮着自己前进的方向。

  “别激动,大家都看着呢!”

  杨建国笑呵呵的安慰了句,就看见三长老的秘书向自己走来。

  “杨部,长老要见你。”

  说完秘书收敛严肃,客气一笑道:“您要是不忙,咱这会儿就走?”

  “嗯,不能让长老等着。”

  杨建国点头同意,吩咐杨敏在外面耐心等会儿,会面应该要不了多长时间。

  坐在空旷的大厅里,杨敏时而激动,时而坐立不安。

  她有些担心,长老找领导到底会说什么?

  不会是要批评他,或是……停职反省吧!

  该有的敏锐度,杨敏还是有的。

  今天的话题显然超纲了,场合和时机也不对。

  但领导这么做,必然有他的用意,只是自己见识和思想太浅薄,体会不到他的深刻用意。

  此时的杨敏,已经开始对他有种盲目的崇拜。

  就在他坐立不安时,杨建国出来了,面色平静,丝毫看不出他心里的想法。

  “领导。”

  “嗯。”

  杨建国点了下头,带着她向外走去。

  司机已经等在门口,来到停车场,车子已经走得差不多了。

  “老杨,你可给我害惨了。”

  招商局领导,打开车门向他大倒苦水。

  杨建国有些意外,还以为对方早就走了,心里头肯定对自己颇有言辞。

  没想到,他竟还在这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