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636章

作者:从前慢

  过去还可以说不急,可如今都四十好几,介绍几个黄几个,再耽搁真成老大难了。

  “师父,我这不是没碰上合适的。”

  “张潮。”

  杨建国也不打算再跟他绕弯子,“要是早个十年,你跟秦淮茹还有可能,现在那是彻底没戏。”

  “原先,你愿意等就等,人还年轻,精力也在,不怕耽搁。”

  “可你如今四十好几了,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你爹妈考虑考虑,你就真忍心让二老这么眼巴巴的盼着,等不来一个孙子?”

  杨建国今天,算是把话彻底给挑明白了。

  张潮表情尴尬,眼眸暗淡,不知该如何回话。

  “有缘无分,不能强求。找个踏实姑娘,好好过日子,你咋知道自己的心就不会变呢?”

  “人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半辈子都过去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知道了,师父。”

  张潮抬起头,勉强笑道:“正好家里头要给我说个对象,是个钢琴老师,我回去就见一见。”

  “这才对嘛!”

  杨建国脸上有了笑意,道:“行,其他也没什么可交代的,你去忙吧!”

  “杨敏,让小段开车,去龙芯。”

  不只是工部的工作,龙芯、复兴、科学院,这些工作他都得交代清楚了。

  不算不知道,一算杨建国自己也吓了一跳。

  他身上的正职、兼职,加起来得有十几个,这还没算只挂名的。

  龙芯这边的工作,全权交给何光亮负责。

  他这个办公室主任兼大管家,如今已经是杨建国之下的第一副总。

  这些年的工作,干的是矜矜业业,没有丝毫纰漏。

  杨建国对管理也越来越少干预,更多的是将精力投入到研究与技术上。

  行政方面,一直是何光亮在负责。

  交给他,杨建国也放心。

  “老何,研发和技术上的投资不能少,无论什么时候,资金情况有多严重。从哪儿都可以抠,就是不能消减这两方面的经费。”

  “还有,最近我发现,行政人员的配置有些过于臃肿了。这儿不是养老的地方,一个人的活儿分三个人干。

  干什么,是来享福领津贴,等着退休呢?”

  杨建国说话的语气,由始至终都很轻,可后半段落在何光亮耳朵里,却让他一瞬间大汗淋漓。

  “领导,您知道的,有些人情不好拒绝。”

  “什么人情不好拒绝,让他来和我说,我看看是谁的面子这么大。”

  杨建国不是那种一棍子打死,见着走后门就要给对方俩大耳光的老顽固。

  要不,他的秘书人选也不至于每次都有两份。

  他讨厌的是那种明明没本事,还想要来吃‘低保’的废物。

  既然没有能力,就老老实实在家呆着,或是随便找个班儿上,再不然你到外面自己闯荡去。

  批条子,做生意,只要别贪得无厌,为非作歹,这些事儿他遇上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墙角的灰也不能总扫,扫的勤了灰就得往别的地方跑,到时候弄的哪儿都不干净。

  先放着,等它落一段时间,积少成多,攒够了。

  咱一次性给它扫了,填饱了簸箕,满足了扫帚,顺便还能有些收获,那藏在灰里面的宝贝也许是个惊喜呢!

  可你明明没什么本事,还非得往他眼皮底下凑。

  进福利最好、待遇最好的单位,占着本就紧张的编制,成天拿着高薪补贴,写好的报告都读不通顺。

  让那些真正干活儿的人,在下面苦哈哈的赚个温饱,还等看这种废物的眼色,受他们的气。

  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干的比牛多,吃的比猪差。

  这些人心里头要是没怨言,那得放桌上供起来,现世圣人啊!

  有怨,这怨最后都跑到哪儿了?

  还不都算到组织头上,一点点在消耗人民对组织的信任吗?

  为了这些垃圾背黑锅,杨建国那是一百万个不愿意。

  谁想让他背这个锅,自己来说.

第七百五十章 京戍所,柳家的下场

  “是,我下面就处理这些事,让他们统统滚蛋。”.

  看到杨建国点头,义正言辞的何光亮心头只剩苦笑。

  领导啊,那些人可没一个好打发的,这下他可要得罪惨了。

  不过,跟得罪那些人相比,何光亮更怕杨建国找他算账。

  毕竟,杨建国才是他的顶头上司,高不高兴关系着他的去留。

  跟饭碗比起来,那些个领导得罪也就得罪了。

  大不了以后办事儿的时候,被刁难两下,搪塞两句,多跑两趟。

  谁还真敢耽误龙芯的事儿,自家老板可没自己这么好说话,找上门有他们受的。

  ‘一個个也就会欺负老实人,自家老板真找上门,各个都是孙子。’

  在心里暗骂两句过过瘾,何光亮把该报告的说清楚就出去了。

  杨建国也没多待,看了最近的报告和记录,直接去了研究所。

  在研究所又待了大半天,等走的时候天已经快要黑了。

  “领导,回家还是?”

  上了车,何敏主动询问,这两天没有固定行程安排,之前的安排全取消了。

  一切行程都得看杨建国的意思,她这个秘书暂时只能当睁眼瞎。

  “去一趟京戍所。”

  这个安排,杨建国纠结了整整一天。

  可眼下他还是觉着,去见一趟李军长的好,有些事还是不得不防。

  手中无剑,和有剑不用,那可是两回事。

  向门口的警卫告知来意,杨建国就在车边等着,没两分钟李军长亲自下来,“杨部,怎么来了也不提前打个电话。”

  “我也是临时起意,有点事想跟你沟通一下。”

  “里面请。”

  杨敏和司机被留在外面,杨建国一个人跟着对方进了大楼。

  15分钟不到,他人就出来了。

  李军长亲自送他上车,道:“放心,你交代的事儿我肯定留意,一旦有情况,第一时间通知你。”

  “好,辛苦你了,李军长。”

  “慢走。”

  离开京戍所,杨建国依然没有回家,而是又绕到复兴。

  随后,是科学院,战略储备特殊物资管理处。

  这两个地方转完,再出来天上已经是繁星遍布,凌晨已经过了。

  “回家。”

  靠在座椅上,杨建国的大脑依然在飞速转动。

  还有什么遗漏的,应该是没了,能交代、安排的全都做足准备。

  剩下的就要看局势的转变和当事人的随机应变能力,再完善的计划也是由人来执行的。

  而个人能力的差别,有时候比人和动物之间的差距更大。

  杨建国只希望,自己这边到时别由人突然犯蠢,让人牵着鼻子走。

  “小杨。”

  “我在,领导。”

  “明早通知马昆师傅,这次下去他跟着我。”

  “诶,那大师傅呢?”

  杨敏知道马昆跟大师傅,这两人是领导身边的‘大内高手。’

  虽说还带着编制,可只听他的安排,皇城那边也没什么意见。

  “大师傅留下,让他最近眼睛睁大点。”

  “好,我明白了。”

  杨敏点点头,了解领导的意思。

  虽然不知道要发生点什么,可从他的语气里能够得知,肯定是有大事儿会发生。

  又或者不会发生,但期间必然少不了一番暗流急用。

  让大师傅把眼睛瞪大,那是为了保证家里的安全,情况已经恶化到这种程度了吗?

  杨建国之所以这么吩咐,倒不是因为三长老上位的事儿。

  而是接下来,柳家的反扑,以及津村方面可能存在的隐患。

  搞倒柳家对他来说,一直不是什么难事,杨建国所顾及的是因此引发的一连串动荡。

  如今,既然下定决心,那他就不会心慈手软。

  看似这些天他没什么动作,可其实所有的动作都集中在会议当天。

  他在会议上列举的亏空,那些假大空的数据和项目,里面可是有好几项与柳家及其背后的吕家有关。

  相比后来动辄几个亿的贪腐,一手遮天、草菅人命的那些土老虎。

  他所之处的错误,可能看起来没那么严重。

  可事实是,只要把盖子掀开,就没什么严重不严重的。

  柳家多年的经营,算是要彻底完了。

  吕家也得元气大伤,桶出这么大的篓子,就是再想有作为也没人敢轻易接手。

  今后,别说继续把手伸进重要部门,能不能在四九城立柱脚跟都成问题。

  为公道和正义想整垮吕家的,可能只有他一个。

  但想要看吕家垮台的,绝不止他杨建国。

  盘子那么大,吕家有的吃,别人就没得吃,吕家少吃一口,别人就多吃一口。

  要是让吕家没得吃,自己来吃岂不更好?

  不用他再动手,势力大损的吕家就得让这些豺狼虎豹给生吞活剥了。

  不扒一层皮下来,别想全身而退。

  正因为知道事情会朝怎样的方向发展,杨建国才会吩咐让‘大师傅瞪大眼睛。’

  多年的谋划与布置,让他一朝瓦解,真要狗急跳墙也不难理解。

  不过,吕家应该不会这么做。

  哪怕被赶出四九城,依然也能盘踞一方做个富家翁,没必要拼个鱼死网破。

  倒是柳家,没了靠山,又失去权势,那可真成了丧家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