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653章

作者:从前慢

  潘教授说的这个影响,是指目前浮动不稳的人心。

  社会风气正在日益开放,变的过度自由,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也越来越多。

  很多在所里的科研人员,一个月拿着几千块的死工资,可转头就有民营企业愿意高价聘请。

  那个价格,高的不是一星半点。

  就拿一个能够单独负责项目小组的组长来说,轻轻松松就是几十、上百万。

  骨干也能一年赚个小几十万,潘教授这样的就更不用提了,只要您来,千万起步……

  杨建国……

  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他要真愿意去,随便一项技术就能拿股份的,还得占大头。

  可惜,他看不上这些,真要想赚钱,杨建国也不会走现在这条路。

  拥有‘先知先觉,’他只要愿意,现在已经是全球首富了。

  别的不说,就看李爱国,福布斯最近分析的数据里显示,他的身价至少在百亿级别,仅保守估计……

  这还是他有部分资金,都投入到慈善及公共事业当中。

  龙芯和一些项目,可没少从他口袋里吸血。

  可杨建国不在意,不代表其他人也不在意,人生在世总要吃饭的。

  你说艰难时期,让大家团结一心,克服困难,穷点累点也没啥。

  可现在,国家在发展,民族在复苏,外面不如自己的一個个都有钱了,成天吆五喝六的拿着大哥大,开着小汽车,时不时再臊两句“挺有本事,怎么赚不着钱呢?”

  隔谁心里,他都不舒服,家庭也是一个问题。

  眼瞧着原先不如自己的,现在过得风生水起,自家男人一身的本事,非得死守着千把块的工资。

  荣誉,荣誉能当饭吃吗?!!

  又是大环境,又是枕边风的,难免有人动心撂挑子不干,选择下海赚大钱。

  这一走,带动的就是更多人心动,人一多项目就搁浅了,搞的整个计划都受到干扰。

  你不放人吧,又不合适,潘教授最近为这个事,几宿几宿的睡不着觉.

第七百七十七章 让他们去追求幸福,人老心不老

  “潘教授,这是社会转型必须要面对的困难,我本人很早以前就发现了,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杨建国说的正是他此前合并研究机构,提升相关人员待遇和福利等等,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

  应对社会转型带来的一些列变动,包括潘教授刚刚提到的问题。

  效果不能说特别好,可也不能说没有。

  总之,这种大势很难因人力发生巨大的变化,杨建国已经尽力做到最好,再进一步的话,他也同样有心无力。

  那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几十、上百万人的薪资,待遇和福利保障。

  如果把标准提到最高线,那他什么也不用做了,所有项目停摆,大家拿着工作坐在家里发呆,等着看几十年前的悲剧会在哪天重新上演。

  这个世界总需要有人牺牲,没错,这种希望有时候可能是无意义的.

  但其实并非如此,只是它所蕴含的意义更高级,所带来的快乐和回馈也同样如此。

  杨建国希望有天,他们能从中找到这种高级的意义与快乐。

  至于那些失败的人,杨建国只会送上祝福,并希望他们一切都好。

  他们有资格去追求更好,无论别人怎么看,这终究是他们自己的人生,外人无权插嘴,更无权为他们做决定。

  “我只是……唉。”

  潘教授知道他说的是对的,那些人的选择没有任何问题,包括他最欣赏、想要全力去培养来接替自己位置的徒弟。

  没有什么对错,只有权衡过后的选择,可正是这份无法分辨对错的结果,使潘教授心乱如麻。

  “让孩子们去飞吧,我相信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会回来的。”

  “至于现在,就先由我们这些老家伙顶上,要不然一把老骨头也没别的用了。”

  “哈哈哈,建国,你这话说的可真够气人的。”

  向少东哈哈大笑,接着撇嘴不屑道:“说我和老潘是老家伙还有人信,你这么说,真有点讨人厌啊!”

  杨建国摸了摸自己的脸,无奈摇头:“年龄在那摆着,还不一样。再说不就老的慢点,这样的大有人在。”

  “嘿~”

  向少东呲牙咧嘴的开始卷袖口,杨建国一看拔腿就走,边走边说:“老向,我这是看在你有功劳的份上,不跟你一般见识。

  年轻时候也没见你这么暴躁,多大年纪,也不怕一个激动全身骨头散架,老了老了倒来劲了。”

  “杨建国,你站着别走。”

  向少东气急败坏,然后就让自己给都笑了。

  真要比划两下,他哪儿是对手,可气势上怎么也得争一口气。

  跟在他屁股后头忙了半辈子,还不允许自己嘚瑟嘚瑟了?

  俩人这一通玩笑,倒是让潘教授的心情好受一些,“杨部长说的对,儿孙自有儿孙福,就让他们过过好日子吧!”

  杨建国有句话戳中潘教授的心窝子,咱们这些人辛苦大半辈子,为的不就是让后来人过上好日子吗?

  现在,他们要朝着好日子奔去,自己怎么反倒成阻碍了。

  “罢了罢了,我真是老糊涂了。”

  看见潘教授一脸自嘲的摇着头,向少东安慰说道:“老潘啊,咱得与时俱进,多跟建国见一见。他这个人,别看年纪相仿,思想还是很前卫的。”

  “那还用说,他可是所有工人的标杆,大伙儿的指望。”

  向少东摇头表示反对,“可不光是指望,咱们领导,那可是工人里的大明星。”

  “唯一的大明星。”

  俩人边走边笑,等在门外的杨建国看见俩人高兴的样子,随口问道:“这是聊什么呢,这么高兴?”

  “没事,说你是大明星呢!”

  “啥大明星?”

  “工人阶级的大明星,所有工人共同的偶像。建国,你不知道自己在工人里有多受欢迎吗?”

  “……知道点,不多。”

  杨建国知道的确实不多,因为他现在脱离基层的时间更久,大多数时间都‘高高在上,’就算刻意保持深入群众,每个月也只有那么几天和基层有所接触。

  并且,有限的时间也全都用来处理公事,再不然就是做演讲,开会等等。

  哪儿有时间去和群众们聊八卦,不过他在群众和工人阶级里一直很受欢迎,杨建国对此倒不觉着有什么不妥的。

  “建国啊,你是当局者迷,真不了解自己在工人心中的影响力。”

  “知不知道有段时间……就现在,还有人家嫁闺女是这么说:那么有本事,找个像杨建国同志那样的回来啊!”

  杨建国眉头一皱,问道:“少东,你这就夸张了。”

  “我说的是真的,一点不夸张。”

  看他还是不信,向少东看向潘教授说:“要不你问潘教授,潘教授,你肯定听说过。”

  潘教授表情尴尬,目光躲闪,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

  “老潘,你倒是说句话啊!”

  看他不吭声,向少东用手肘撞了撞他,等发现他表情里奇怪的尴尬躲闪,先是疑惑,接着双眼一亮想要一种可能。

  “我……老潘,别跟我说你也这么说过。”

  老潘尴尬的笑了笑,催促着两人赶紧上车,“我这儿还有个技术会,就不送两位领导了,咱们回见,回见。”

  “哈,哈哈哈,老潘,老潘啊!是谁,你倒给句话啊!”

  随着向少东的调侃,潘教授像是脚下踩了风火轮,一路火光带闪电的消失在大门后。

  “这个老潘,没想到年纪这么大了,还有一颗童心。”

  杨建国抬起手,重重一巴掌排在他后背上,“别在这耍宝了,赶紧的,还有正事儿等着呢!”

  “……咳,咳咳~”

  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向少东瞪大双眼剧烈咳嗽,一边弓着腰上车一边磕绊道:“建国,你……你是要拍死我,我,咳咳,我要没了,看谁给你打杂收拾烂摊子。”.

第七百七十八章 放弃幻想,时刻准备着

  没了张屠夫,吃不了带毛猪。

  可这猪肉到底什么时候能吃上,就是个未知数了。

  向少东确实对他帮助良多,无论是研发,还是在行政管理上。

  有时候杨建国也庆幸,自己当年正好遇见他,没错失这么个人才。

  “少东,进展要快,也要稳。”

  “对外公布……再拖一段时间,先不要泄露消失。”

  向少东了然点头,道:“那要有人问,就说是正常发电站,反正用的是自己人,也不怕泄密。”

  整个建设工程都交给军方来负责,保密倒是不成问题。

  现在,就看什么时候有人发现端倪,拆穿他们的谎言.

  “真要到那一天,咱们也可以解释嘛!就说是临时技术突破,做了更改,这也很正常,对吧!”

  向少东不敢苟同,这个核电站突然变成可控属不属于正常。

  只能说是在下才疏学浅了。

  “不过,建国……财政这一块,你还得多盯着点。”

  技术是一方面,财政拨款是另一方面,没钱寸步难行,研发小组剩余资金可不够搞这么个大项目的。

  “等回去,我就召集开会,讨论这件事。”

  工部今年的款项还有一部分结余,之前批给研发小组的资金也还剩几百万。

  可这点钱跟他们想干的事比起来,那是杯水车薪,一把扔进去都砸不出个响儿来。

  想要把这件事做好,还得向上面打报告,寻求更多支持才行。

  回到办公室,杨建国就把卢红叫进来,“跟龙芯那边联系下,看看他们还有多少钱,给我个数……另外,召集所有人40分钟后开会。”

  把事儿吩咐下去,杨建国坐在位置上发了会儿呆,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

  “我是杨建国,明早我想和大长老见一面……是,关于研发小组的最新进展,还是当面说更好。”

  长老会的任何成员,不是说相见就能见的。

  可杨建国在三长老,如今的大长老这儿,拥有绝对优先权,他的事儿总能第一时间得到回复,请求会面也基本顺利。

  只要大长老在四九城,没有安排什么重要的国际会晤,又或是接待外宾,那他肯定排在第一个。

  “杨部长,时间帮您约好了,明早5点35分,大长老邀请您一起用早餐。”

  “谢谢,我会准时到的。”

  通知皇城办事处,和大长老约好见面时间,杨建国又开始整理所有数据。

  根据他们所收集的资料,其他国家的研究仍出于试验阶段,哪怕是所谓领先地位的霓虹和霉国,在这方面也没有太大的优势。

  2万度高温,10分钟已经是极限。

  其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炉子’的承受能力。

  简单来说就两个字,材料。

  超过太阳的温度,就算有托卡马克磁笼的控制,扩散的辐射也是危险且致命的。

  没有足够强度的外壳,仅仅是持续对外扩散的辐射,就能毁掉一切努力。

  所以,在材料有所突破前,更深层次的研究仅限于理论阶段。

  可眼下,他们一举突破材料的桎梏,将可控核聚变从理论、实验阶段,直接推向实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