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655章

作者:从前慢

  杨建国陷入沉默,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等待她继续说下去。

  他想知道娄晓娥的想法,更想从她嘴里听到侨民商会的想法和意见。

  “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别说后续资金,就是现有的投资项目都会出现大问题,你该知道的,商人逐利。”

  “一旦利益受损,跑的最快的,往往是来的最快的那一批。”

  娄晓娥说的全是实情,可以说这些话换个人,不是面对杨建国的话,她是一个字都不会透漏。

  因为,她本人也是其中一份子。

  哪有人跳出来,决定反对自己的……

  也就是在最亲近的人面前,娄晓娥才会畅所欲言,无话不说。

  “这个情况,我会派人下去沟通。”

  娄晓娥没有接话,杨建国也知道这样的承诺不够有力,沉吟片刻再次开口。

  “有必要的话,我亲自下去一趟。”

  地方山头主义,是肯定要打碎的,不仅不利于发展,更会造成非必要的竞争和资源浪费。

  可想要改变这件事,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敲碎山头主义,等于是在砸自己饭碗,因为最大的山头主义,正是公有企业。

  但这个口子,绝对是不能放的。

  放弃公有企业,等于是在将脖子送到资本主义的屠刀之下,任人宰割。

  资本强盗论,外国那些资本家才是精通此道的高手。

  凭借烧杀抢掠得来的大量资本,可以轻易冲垮整个内陆市场,逐步将其变为自家后花园。

  这也是为什么,公有企业必须存在的原因。

  不可否认,其中是有许多弊端,也藏污纳垢,埋藏不少龌龊。

  但和它所起到的作用,对于稳定和抵抗外国资本绑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比,这点弊端就显得没那么重要。

  何况,就算真的把口子打开,让民间资本进来,那些企业就能干干净净?

  错了,它们只会比现在的公企更肮脏、龌龊。

  当整个工业和资本体系,被资本强行绑架后,国家也就面临着名存实亡的悲惨结局。

  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发生的。

  别人不懂,杨建国心里那是明明白白,没人比他再清楚不过了。

  但吸引外资来发展,同样是重要发展策略,如何平衡其中的利益得失,就要看他们这些领导的水平和能力。

  杨建国为什么会说,必要时他会亲自带队。

  就是明白,这里面的障碍想要打通会是多么困难,同时还要考虑此前的税收问题。

  两大问题撞到一块儿,这次怕是连他带队,有些路也要断在眼前。

  杨建国搓了搓下巴,考虑是不是请长老亲自带队,一次性将问题全部解决。

  毕竟,这些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视而不见只会酿成大错。

  如今长老会已经稳定,是时候该干点正事了.

第七百八十一章 找回初心,时不我待

  对于自己心里的计划,杨建国并没有直接说给娄晓娥听,毕竟这涉及到的不只是商业方面的变革,更关乎国家的发展大计。

  “时间不早,睡吧!”.

  果断结束话题,娄晓娥也只能无奈随从,知道他心里必定是有什么想法不愿对自己说。

  可他这个人就是如此,能讲的时候自然会讲,不能讲你纠缠也只会适得其反。

  一觉蒙到日上三竿,娄晓娥才睁开双眼,摸了摸身边褶皱的床单,早已没了残留的温度。

  “建国。”

  叫了两声,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她自己的回音。

  娄晓娥知道,他肯定是早早就去工作了,心里对此也并不觉得意外。

  什么时候他要在床上躺个一天,什么事都不做,娄晓娥反倒该担心是不是天要塌了。

  皇城,杨建国正在候客厅里等待二长老的接见。

  作为组织首脑,最高行政长官,每天都有见不完的人,听不完的报告,开不完的会议。

  外放的封疆大吏想要见面,除特殊情况,都要提前数月预约,才能得到十几分钟到半小时不等的时间,来说明自己想要回报的情况。

  杨建国倒是不用等那么久,近水楼台还是很沾光的,可到底能不能见得上人,又得等多久,一切都得看工作进展是否顺利。

  中间抽出个几分钟,见上一见还是可行的。

  抽不出来,那他只能改天再来碰碰运气了,毕竟需要二长老亲自决断,给出意见的。

  没有哪件能说是小事,可以往后推一推的。

  “杨部长,还等着呢!”

  前面进去的甘泉省最高长官,此时笑容满面的走了出来,看他的样子就知道来办的事儿成了。

  “是啊,看来你是有好消息。”

  “确实是好消息,算是为甘泉人民争取到一些条件,希望能够改善目前的困境。”

  甘泉苦啊,地理环境特殊,底子薄弱,拉投资那是一点优势没有,想走自主发展的路线又缺乏经验和领头人,“杨部长,你是真不知道我们有多难……”

  “人家别的地方,还有人去看看,我们那根本没人去的。上次好不容易找到个有意向的,车到半路走不动了,只能下车走过去。

  路上下起暴雨,人又再水坑前滑道,一头栽进淤泥里……”

  说着说着,对方眼里都有了泪光,他是土生土长的甘泉人,对于甘泉的困境是历历在目。

  心底是真的想要为甘泉老百姓,办点事实,摘了头顶的困难户帽子。

  可为啥干点啥,都那么不顺呢?

  就像是老天爷故意跟他们作对,就要看着甘泉人苦,不光这辈苦,还得子子辈辈苦。

  仿佛要把这天底下的所有苦难,全让甘泉人给吃完了。

  咱就说,都是兄弟伙们,这苦就不能分一分,让咱甘泉人也过两天好日子。

  “杨部长。”

  对方用力按着他的手背,向下沉了沉,内心有千言万语,最后却化为一声无可奈何的悠长叹息。

  “诶~~”

  这一叹,敲在杨建国的心上,让他久久难以释怀。

  为什么想做点事就这么难,让老百姓脱贫过上好日子,吃饱穿暖怎么就他娘的这么难。

  甘泉,还有遍布全国各地千千万万个甘泉,还在等着他们有所作为。

  想到此事,杨建国心底的彷徨与迷茫,全都化为坚定,他又找回年轻时的坚强与坚定理念。

  没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长老,时不我待。咱们不能把问题再留给下一代,再苦一代人,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二长老面无表情,沉默不语,实则内心早已被他打动。

  是啊,总不能苦了一代又一代,那先辈们流的血汗,他们这些人吃得苦意义何在。

  “你觉着,真到时候了。”

  “对,到时候了,再拖下去问题只会越来越大,一旦失衡……”

  当天平两端失去平衡,倒向任何一面都会破坏稳定,那时刚稳定的祖国又将应该怎样的痛苦磨难。

  “这件事,你和大长老沟通过了吗?”

  二长老想知道,大长老是什么意见,这两人有没有通过气。

  他是一把手没错,可还是要在组织的领导下工作,不能以下犯上,总要听一听精神领袖的意见。

  “这边和您谈完,我就打算去找大长老汇报。”

  “嗯,这样……你先和大长老沟通一下,看看他的意见。如果他也认为时候到了,那……我亲自带队,咱们就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打它个攻坚战。”

  “是,请您等我好消息。”

  杨建国应声而起,满怀干劲的向他做出保证,时不我待,时不我待,就让他们这把老骨头再最后燃烧一次。

  这样,才有颜面去见打下江山的先辈们,亲口告诉他们,这盛世正如你所愿。

  谈话到此结束,杨建国正要走房门就被打开,一脸严肃带着苦涩笑容的秘书轻声提醒道:“长老,已经晚了15分钟了。”

  “好了,别催了,建国这不是已经要走了。”

  二长老苦笑着站了起来,一边送他出门一边说道:“我这个长老啊,天天得听小高秘书的安排,过得还不如乡下的老乡自由。”

  小高一听这话,忙低头惶恐道:“长老,您可千万别这么说……”

  杨建国也玩笑打趣的拍了拍小高肩膀,“您看给小高吓的,年轻人还是沉不住气,您下次再开玩笑,可得给咱小高点心理准备,哈哈……”

  玩笑过后,杨建国起身离开,不再耽搁长老的宝贵时间,他也得快点回去准备材料,还有出发用的上的。

  没错,在杨建国眼里,这趟行程已经是确定好的了。

  只待大长老点头,他们就能进入筹备阶段,争取在两个月内顺利出行。

  两个月,对于一位长老,数位部长组成的队伍来说,算得上是效率出奇的高了。

  这些人随便哪个,不是日理万机,百事缠身。

  脱身一走几个月,堆积的工作怎么处理,手头负责的项目等等,全都要交代安排清楚才行.

第七百八十二章 轰拳,敌特

  像往常一样,天黑到家。

  杨建国坐在车里,看着前方亮起灯光的巷子有些出神。

  这次一走又是数月,心底是真舍不得.

  还没离开,他就已经想家了。

  “领导,要我靠边吗?”

  看他没有下车的意思,司机询问是否需要他靠边停下,好给来往的行人、车辆把路让出来。

  “不用,我得回家了,家里还留着我的饭呢!”

  杨建国打开车门,沿着熟悉的巷子走向家中,前方迎面而来的行人,熟悉的和他打着招呼。

  突然间,杨建国看见一个陌生的面孔,对方笑容热切,自来熟的朝邻里街坊挥手问好,一口地道的京片子,“吃了吗,您内!”

  邻里街坊也笑着回应,“拖您福,吃过了,”可每个回应的人脸上,都带着些许茫然与思索。

  分明在说‘这是谁啊?’

  想到这点的杨建国,与陌生面孔只差一步之遥,强烈的危机感从心底升起,他的手也同时动了。

  右脚前踹,正中对方膝盖,左手抓住对方插在怀里的右臂,右手一记漂亮的侧击重拳。

  咚!

  空气仿佛发生爆炸,陌生人的脸在杨建国的视线里扭曲绽放,颤抖的双唇里飞出一颗颗沾满血迹的牙齿。

  随后,更多血花飘飞出来,为空气增添几分腥甜的味道。

  “啊~”

  “杀人啦!”

  有老婆娘扯着嗓子,尖叫声响彻天际,瞬间引来无数人的围观和追问。

  “咋了,咋了,出啥事了?”

  “哎哟,这咋全是血……是建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