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前慢
要给人动力,要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要解决身后事,才能埋头向前冲。
于是,杨建国开始倡导技术分红制度。
凡是做出成绩的团队,小组,发明创新的技术收益的百分之12~20,归属整个团队、小组所有。
这部分钱,既能够满足大家的日常所需,额外开支,又能让大伙儿彻底解绑,挣脱出物质的桎梏,不再为柴米油盐烦心,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
当然,如果这样还不满足,那就只能各走各路。
这儿也不是发财的地,纯粹冲着发财来的,那也确实走错了道。
早早分手,各奔前程才是正途。
虽说有些残忍,可现实就是‘缺什么都不缺人,’随着教育被重视,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浪潮般涌入各行各业。
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一片蓬勃生机,别说缺了哪个,就是去了一整个部门,隔天也能被更高级的人才填满。
所以,人才流失这一块儿,早已不再是什么大问题。
毕竟,在工业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百分之90的人都重复着机械的工作内容。
创新和需要思考的,只有不到百分之10,真正掌握核心的不足百分之1。
只要这百分之1不流失,其余的损失都不足为惧。
自改革办法自上而下的推行开,杨建国的威望就牢牢扎根在所有人心中,无人可以动摇。
没有他一意孤行,顶着巨大压力,也不会有现在的好日子。
就是到了现在,这件事也偶尔会被拿出来对他进行攻击。
可每受到一次攻击,大伙儿心里对他就越是敬重。
杨部,是真为大伙儿办事实的好领导。
*
管理办法的实施,引发新一轮的动荡,但在上头的高压下,再艰难也依然向前稳步推进着。
一些心怀侥幸的人,只能狠心割舍。
还有部分试图钻空子,再有些索性直接选择辞职下海。
不过,更多人则抱着垂死挣扎的心态,选择隐瞒不报。
你不是要查裸官,我无妻无子,早年离婚,老家侍奉公婆总可以吧!
对于手握权利的人来说,想要编造这样的谎言太容易了。
就说在老家侍奉公婆,谨慎的选择离婚,再找个人来冒充妻子,实则当保姆留在父母身边统一口径就是了。
真正的妻女,实则在国外过着纸醉金迷的上流生活。
这让监察的工作,推进的十分艰难。
负责具体工作的钟副国,就以此理由找上杨建国,“杨部,你对监察工作也是了解的,主持过多次的内部调查等工作。”
“这个问题,我得请教请教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突破阻碍。”
“公示。”
杨建国既没藏着掖着,也没给他留遮羞布,直接就将问题摆在剑尖上,尖锐的很。
钟副国眼眸微微呆滞,随即恢复正常。
可那抹闪过的无奈,依然没能逃过杨建国的双眸,‘这人,也太偏激了些。’
上来就要公示,这等于是直接将矛盾摆在明面上。
闹出去,裸官自然逃不掉,可组织的正面形象也会受到影响,人民将再次对组织的信仰产生质疑,甚至动摇心中的信念。
一个处理不好,就是天崩地裂。
怪不得,过去有人叫他‘杨炮仗,’还真是个炮仗,走哪儿炸哪儿。
“怎么,是不是在心里编排我呢!”
“哈哈哈,哪儿能。”
被戳破心思的钟副国也不尴尬,朗声大笑:“我是再想,真要这么干,具体实施上该如何界定,避免出现诬告、栽赃,浪费人力物力在调查取证上。”
“实名。”
杨建国言简意赅,直戳钟副国的肺管子。
不过,这次他倒是听进去,而且心里隐隐赞同这个做法。
实名。
听上去像是给举报设了门槛,实则是化了界限。
民不与官斗,这是千百年来融入骨子里的沉疴顽疾。
不是逼到无路可走,谁会冒着天大的风险去这么干,敢实名就说明是真被逼急了,最大程度避免出现诬告,栽赃的情况发生。
另外,也能优先处理掉最紧急的害群之马,给膨胀的负面情绪开一道宣泄的口子。
同时,又能气到警示的作用。
“不过,你要做好后期的防范工作,如果实名的人遭到报复,那所有努力都将功亏一篑。”
要想让实名制得到认同,鼓励更多的人站出来。
就必须要做好善后,不能让站出来的人遭到打击报复。
否则,公开只会适得其反,彻底封死老百姓的嘴.
第八百八十二章 磁悬浮立项,人心惶惶
公开与否,钟副国有点拿不定主意。
走到他这个位置,靠的不是一个人,而是脚下成百上千人的托举。
人生在世,谁还没个关系户了.
可要向他说的,直接公开,遇见自己人的时候,他可没法再网开一面。
里面的可操作性太小了。
再者,钟副国也得考虑,这么得罪人值不值得。
最后,还是杨建国帮他下定决心。
“你还是先解决眼前的事儿,再考虑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
眼下,是他争取监察一把手的关键时刻。
有劲儿不往这上面使,什么毛病。
钟副国表情一怔,笑容坦然些许。
说的没错,那些都是以后的问题,眼下最重要的是能不能迈出这关键性的一步,跨上新台阶。
跨上去了,才有机会考虑以后。
跨不上去,内城里也就没了钟家的声音,还谈什么得罪、报复。
不用报复,自个儿就销声匿迹了。
最好的退路,就是找个三四线城市,老实巴交的去当个外来户。
过几代,能在当地站稳脚跟,做个地方豪强就算祖宗保佑了。
至于重回权力中心,集七代麒麟儿之力倒有些可能。
随着时间推移,权利固化后所形成的间墙,仅凭人力是很难打破的。
能力重要,但有时选择和时机更为重要。
钟副国走的时候,带着如释重负的释然与松弛。
看见他这副表现,司机心里也是称奇,‘这老板怎么上去一趟,像是换了个人似的,杨部到底是有什么魔力?’
杨建国其实没什么魔力,只是身处高位,说的话人肯听罢了。
“建国,你看看这个……”
这边刚送走钟副国,向少东就带着几个组长冲了进来。
手里拿着厚厚一沓手稿,神情激动的让他赶紧看看,“你那份手稿上的东西,真是神了。”
根据计算机模拟显示,依照手稿上的技术加以改良,他们还真有可能搞出世界先进水平的磁悬浮技术来。
并且,成本将处于全球最低水准,几乎断崖式领先世界。
如果技术能够落地,那么就能立刻投入到各个领域,“像之前通论过的磁悬浮列车,国外不是一直在研究,腐国那边天天叫嚷着要打造世界先例。
咱们加把劲儿,争取在他们之前搞出来,狠狠抽他一个耳光。”
向少东抬手给了空气一个大笔兜,脸上那叫一个兴奋雀跃。
“行了,先别讨论这些,看看怎么把技术落地才是正事儿。”
那些都是后话,只要技术能落地,其余不过是水到渠成。
要是第一步都办不成,后面的也都是无稽之谈,聊多了只会徒增笑料。
“放心吧,我你还不相信嘛!”
向少东拍着胸脯跟他打包票,只要部里肯给支持,最多半年,他肯定带人让技术落地。
“这可是你说的,我当真了。”
“百分之一万的真。”
“好,那这事儿我就交给你了。”杨建国大手一挥:“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半年,你把东西拿到我面前,咱们钱货两讫。”
“还钱货两讫。”向少东调侃了句,大声道:“保证完成任务。”
磁悬浮项目,正式立项。
杨建国亲自批文,成立研发小组,从各小组抽调一部分骨干交给向少东。
然后,他就一头扎进实验室里。
一边儿盯着实验室的改造,一边儿先完成理论。
虽说,已经验证手稿的可行性,可想要将可行性变成‘可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向少东忙的脚不沾地,杨建国同样没闲着。
他现在连在部里的时间都得掐秒计算,一忙完就往军部那边赶,到地方连口水都来不及和就加入讨论。
时间一到,立马乘车继续前往下一目的地。
龙芯。
杨建国的办公室已经空了好久,秘书依然如故的每天将边边角角打扫干净,不留一丝灰尘。
老板有多忙,她大概知道一些。
这段时间,各种新闻也是传的沸沸扬扬,大伙儿心里其实都挺担心。
万一,老板真要出个什么事,龙芯不会被并购了吧!
那他们这些人,可就真没地方去了。
谁也不觉着,龙芯被吞掉后还能容得下他们这些老板的‘旧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小学生都懂,他们怎么可能不懂。
幻想都不必保留,只要老板倒台,他们这些人基本全都得收拾铺盖滚蛋。
除了几个掌握关键技术的核心岗位,暂时可能还有口饭吃。
可等新老板有了合适的人选,掌握关键技术后,他们也得灰溜溜的收拾铺盖,麻溜儿滚。
所以,最近公司的人心难免有些浮躁。
不少人已经开始留意退路,不想等被卸磨杀驴的那天才后悔自己无路可退。
秘书也在考虑,到底要不要找下家接盘。
毕竟,她也是要吃饭的。
就在这当口,外面的电话突然响了。
秘书微微一怔,快步上前按下内线:“怎么了。”
上一篇:综漫:诸天万界从恶魔咒蓝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